查看原文
其他

漠视甚于歧视,城市生活中「看不见的女性」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91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欢迎回来。

上一篇内容,我和你精读了一本专业书,叫《包容性的城市设计》。和大多数讲述城市设计、公共空间的书不同,这本书研究的使用者不是默认的“正常人”,而是“特殊人群”,即老年人以及老年痴呆症患者。本书揭示了那些在传统城市设计中,被有意无意忽视的老年人需求,非常值得一读。

今天的内容,我们继续聊“特殊人群”,我们要说的是“女性”。

“女性”怎么能是“特殊人群”?!

她们当然不特殊,她们只是*被特殊*了。如果你曾在商场或公园的女厕所门口,见到过排起的长队,而一旁的男厕却空空如也的场景,我相信你一定能迅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当然,这句话其实是说给男同胞听的,因为这样的经历正是每位女性的日常。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往往都隐藏着对女性的忽视。比如开空调,每到夏天,办公室里的空调温度都很低,我们常看到很多女同事都得披件外套;但是男同事穿着短袖还不停地出汗。你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原来,最初办公室的标准温度是1960年代制定的,参考的是平均年龄40岁、70公斤重的男性的代谢率。但最新的研究发现,女性的代谢率比男性的标准值低了35%。这就意味着,办公室的温度标准,对女性来说平均低了5摄氏度。所以27度对女性基本是比较舒适的,但可能22~23度左右,男性才会觉得凉快。

如果仅仅是个别场景的忽视,那问题就简单多了,但这种忽视恰恰是系统性的

在英国,有人做过一个长期实验,叫“画一个科学家”。实验内容很简单,研究人员找来一群小孩子,请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一个科学家。在1960 年代,只有1%的孩子画的科学家是女性的形象。到了今天,这个数字增长到了28%。看上去已经很进步了对吗,可它离现实有多远呢?在英国,攻读理工科专业的女生已经超过了男生。切换到设计行业也是一样,你能想到的知名景观设计师是不是也大部分是男性,可我当年读本科时,专业男女比例是1:5啊,总不会女生全转行了吧?

为什么孩子们会凭直觉就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呢?为什么知名设计师也是男性居多呢?为什么在全世界主流语言里,默认的第三人称代词都是男性呢?

以上这些案例,都是来源于我最近阅读的一本书,英国作家卡罗琳·克里亚多·佩雷斯的《看不见的女性》。我强烈建议每位男性朋友都应该人手一本,因为书中讲到的大部分内容,都会让我们感到新奇;但它们对女性来说,却几乎都是常识

那这本书,难道是在控诉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吗?知名作家贾行家老师对本书有一个很精准的评论:这本书不是关于“歧视”的,而是关于“漠视”的(他用了比忽视程度更深的词)。他的原话是:被漠视要比被歧视更难过,被歧视是用另一套标准来看待我,而被漠视是压根儿就看不见我,甚至也没打算要看我。

本书作者并不打算纠正人们性别歧视的想法,因为这是不言自明的,她关心的是另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她称之为“性别数据缺口”,无论是在职场、公共生活、医疗卫生,还是在产品设计、文学影视等各个领域,我们都极度缺少关于女性的数据。

换句话说,在纠正歧视之前,我们至少得先让女性被看见吧?

本书没有谴责和愤怒,只有事实和数据。在将近400页的篇幅中,有1/5的内容是注释和参考文献,《金融时报》评价作者卡罗琳是“掌握大数据的波伏瓦”。作者就是要尽力去填补这些“数据缺口”,让一直明摆在眼前却又视而不见的事情,重新得到人们的重视。

我非常想和你详细地分享本书,但一来它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全面了,咱篇幅有限;二来很多信息我自己也在消化中,我自诩不是一个大男子主义的人(maybe),但我对女性仍旧是挺无知的。

所以接下来,我只能摘取书中与设计和城市空间有关的内容,和你做简要的分享。然后我们再来说说,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营造一座对女性友好的城市环境。




01 

城市生活的女性之难

这一部分内容,我想和你分享书中提到的三则案例。

第一则案例,来自本书的第一章,讨论的是女性的公共出行问题。作者用了一个看似特别无厘头的标题:清扫积雪存在性别歧视吗?

清扫积雪我们都见过,一般是先清理主要交通干道,然后再清理自行车道和人行道,没错吧?你可能觉得这样做很正常啊,优先保证车行畅通,免得拥堵,有什么问题?

有很大问题,因为男性和女性的出行方式不一样。

男性的出行方式特别简单,几乎是两点一线,上班下班,而且开车的也主要是男性,所以优先清扫主干交通,显然更利于男性。可是女性的出行方式就复杂多了,由于世界上75%的无偿照护工作都是女性在承担,所以她们的出行模式可能是这样的:在上班前先送孩子上学;带一位年长的亲戚去看医生,并在回家的路上捎带买点家庭必需品。我们在世界各地的女性身上,都能观察到这种多段短途行程相连的出行模式,作者称之为“出行链”。

在伦敦,女性送孩子上学的可能性是男性的3倍,“多段出行”的可能性较男性高25%。因此,女性是人行道和公共交通最主要的使用者。已有数据表明,在法国,三分之二的公共交通乘客是女性;在美国费城和芝加哥,这一比例分别为64%和62%。

由于清扫积雪顺序不同,给女性带来的危害是什么呢?瑞典北部一直在收集受伤入院人员的数据,在道路打滑或结冰的情况下,行人受伤的可能性是驾车者的3倍;瑞典于默奥市的一项研究发现,79%的行人受伤事故发生在冬季,单人事故(即没有其他人参与的事故)中有69%的伤者为女性。

传统清扫积雪的方式,肯定不是要故意牺牲女性的利益,人们只是压根儿没想到这些,哪怕行人受伤的性别比例数据早就摆在眼前,人们也没能立刻意识到二者间的关联。

作者在书中写到,已经有城市开始改变了扫雪顺序,那这样一来,会不会行人受伤人数下降,而出车祸的人数上升呢?作者没有给出这方面的数据,但我们不妨用常识判断一下,开车穿过七八厘米厚的雪地,总比推着一辆儿童车(或轮椅和自行车)穿过七八厘米厚的积雪,要容易得多吧?

第二则案例,我们再说回上厕所的问题。

只要咱稍微有点经验常识,都知道女性上厕所比男性时间长,大概是2.3倍的时间。所以女性需要更多且更大面积的厕所,是显而易见的需求。我以前的认识,基本只到这个阶段,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女性不仅用时更长,同时她们也需要更频繁地上厕所

首先,女性憋尿的风险要高于男性很多。咱们正经普及一下生理卫生知识,女性的尿道比较宽、比较短,不像男性,会长出那么几厘米对吧,所以女性憋尿,更容易引起细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膀胱炎等疾病。而且我还查到,女性生殖器官跟膀胱一同在盆腔内,而且子宫处于膀胱的后边,如果经常憋尿的话,膀胱处于充盈的状态,这个时候就会压迫到子宫,让子宫朝后倾斜,会对以后的生育造成一定影响的。同理可得,对于孕妇来说,由于子宫挤压膀胱,所以她们更没办法、也不能憋尿。

再者,在任意时间段,都有25%左右的育龄女性处在月经期,也就是说,每四五个年轻女性中,就有一人在来大姨妈。我一开始也被这个比例吓到了,但仔细想想这好像并不奇怪,只是自己没意识到而已。处于月经期的女性,需要频繁更换卫生巾或棉条,研究表明,如果更换不及时,引发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的概率会增加,何况还有一系列感染的风险。

坦白来说,男性对女性的生理是非常无知的,中学生理卫生课将男女生分开讲授的老师,绝对是大xx,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给孩子埋下了“漠视”的根苗。多亏了女朋友的科普,我可能是为数不多,知道月经是无法被憋住的男性之一,因为yd没有“开关”,也就是括约肌。想想还挺骄傲的,超过平均水平了。

第三则案例,我想和你聊聊运动

提起“运动”,你会想到什么?篮球、足球、跑步、滑板、攀岩、羽毛球?除了跑步,其他运动明显男性更多对不对,那女性去哪了,她们为什么不参与这些运动?

作者引用了维也纳官方的一项研究,从10岁开始,女孩在公园和公共游乐场的活动会“明显减少”。这和咱的生活经验也是吻合的,如果你晚上有空,不妨到楼下小区的儿童活动区转一转,你会发现10岁以下的儿童,男女比例差不太多;但是十岁以上,那些青少年活动的场地中,男孩子占了绝大多数。

为什么会这样?最首要的是安全问题,众所周知,十几岁的女孩子,独自在外活动很危险,这点就不解释了,大家都懂。即便是在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女孩子也会面临社会制约。单一的大型开放空间是问题所在,这会迫使女孩与男孩争夺空间,而女孩很少会有信心和男孩竞争,于是索性把空间让给男孩。

站在男性的立场来看,不愿使用空间是她们自己的问题,干吗这么矫情?但只有女性才会真切体会到,当不得不穿越一众异性人群时,内心要做怎样的心理建设。

我们还低估了缺少运动对女性造成的危害。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年轻人的骨密度,降低日后罹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对美国急诊部门一个月的数据分析发现,在22560名因跌倒受伤的病人中,71%是女性。女性的骨折率是男性的2.2倍,女性的住院率是男性的1.8倍。因此,女孩在年轻时增加运动锻炼非常重要。

好消息是,女孩运动减少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来改善。维也纳政府在意识到女孩活动明显减少后,改进了公园设计思路,他们把公园进一步划分成多个更小的区域,女孩参加活动的下降趋势就发生了扭转。

他们还考虑到了公园的运动设施。最初,这些空间用铁丝网围起来,只留一个入口,而男孩经常在入口附近扎堆。女孩们不愿穿过男生的人墙,所以根本就不进去。于是他们把入口拓宽,多做了几个入口。他们还细分了运动场地,正式运动比如篮球,依然有单独的活动场所;但现在也有了更多的非正式活动空间,女孩不用再和男生争夺场地了。

这都是些细微的变化,但它们确实起了作用。一年后,公园里不仅有更多的女孩,“非正式活动”的数量也增加了。现在维也纳所有的新公园都是按照这种思路设计的。

以上就是我从书中摘取的一些案例,女性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当然不止这些,从普通身材的女性要费很大劲才能推开的沉重大门,到楼下所有人都能仰视裙底的玻璃楼梯和大厅地板,再到大小刚好能卡住鞋跟的地砖缝。

这些细微、琐碎的问题无处不在,每件事情背后都能反映出全社会对女性的漠视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呢?



02 

女性友好,怎么做?

说实话,我对这个问题真的没太多发言权,首先我自己对女性的了解就非常少,也从来没做过相关的研究;再者我也用“女性友好”、“女性+公共空间”之类的关键词,搜索了相关论文,中文世界中有用的研究也是屈指可数。

不过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收获,我在检索相关信息时,发现了一些关于提升女性在公共空间中安全感的建议,一共是10项空间设计建议,我列在了下方,希望能为有志于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朋友,提供一些思路。当然,如果你有其他好的建议,也欢迎私信补充给我

(1)停车场和入口的位置应可直接进入,无须经由另一通道; 

(2)门廊应被看穿(防止有人藏在里面); 

(3)白色照明优于黄色照明(更明亮); 

(4)将墙壁漆成白色,看起来不封闭也较容易辨识是否有旁人在场; 

(5)天桥优于地下通道(地下更危险); 

(6)地铁通道应以短、宽为原则,出口的监视性要好; 

(7)景观如假山、植物等不可遮蔽通道,也不应阻碍视线,围墙要少; 

(8)一楼应以商业为主,商业能使街道更热闹(人多的地方相对安全); 

(9)将荒废处用各种使用与活动填补起来; 

(10)角落及转角的监视性要好,可加装镜子以改善。 

关于女性友好,作者卡罗琳还给出了一个非常简单有效的建议,她说:“如果你想得到关于女性最真实的答案,那么你要做的就仅仅是,向女性认真地提问。

脸书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第一次怀孕时正在谷歌工作。她在畅销书《向前一步》中描写过孕期的经历,整整九个月她都有晨吐,不仅肚子大了,整个身体还水肿。她的脚大了两码,“变成了奇怪的一团,只有把它们翘到茶几上我才能看到”。

谷歌有一个巨型停车场,桑德伯格发现,带着臃肿的身孕,要走过这个停车场越来越困难。挣扎了几个月后,她终于决定去找谷歌的创始人之一谢尔盖·布林:“我宣布我们需要在公司写字楼正前方,专门为孕妇建个停车场,而且要尽快建好。”

布林立即表示同意,并补充说他以前从未考虑过这个问题。桑德伯格自己也感到很“尴尬”,因为她也从没意识到“孕妇需要预留停车位,直到我亲身体验到脚疼的滋味”。

桑德伯格是位女性,同时也是位知名的女性主义者,连她都无法感知到孕妇的需求,直到自己真的怀了孕。而在桑德伯格怀孕之前,事实上一直有孕妇在谷歌工作。

所以不管我们想了解哪个年龄阶段或生理状态的女性的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或许真的就是——认真地提问。




最后想说:

作为一个男性,为什么要关心女性话题呢?

一个自私的理由是,为了我自己的利益

书里有一句话,“当你在统计算法中漏掉了全球一半的人口,你所创造的实际上就只是混乱。”如果世界上有一半的人深陷混乱和不幸,那就是所有人的混乱和不幸。相信谁也不想让身边的女性亲属乃至自己,陷入混乱和不幸之中吧。

而如果我们的城市生活,能够达到女性的要求,那么它一定会大幅超过男性预期的目标。 

另一个*做作*的理由,是关于爱的,爱是自我的扩展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的自我意识就扩展到了她身上。她快乐你就快乐,她的成功就好像你的成功一样。她不是站在你的对面,而是变成了你的一部分。当你爱人的时候,你是处在一个美好、优雅、慈悲的状态。我希望能保持这样的状态。

当然,“希望”的意思是指,现在还常常做不到。毕竟爱,也需要学习。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分享,拜了个拜~~

# 京东自营图书,现在有满100-50活动呦 #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