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书是《包容性的城市设计——生活街道》,作者是英国学者伊丽莎白·伯顿,毕业于牛津大学,建筑学与城市规划双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布鲁克斯大学建成环境学院,同时也是牛津可持续发展学院可持续环境满意度研究中心主任,长期致力于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建设的相关研究。有关“城市设计”的专业书,本公众号已经和你精读过n多本了,包括《交往与空间》、《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街道的美学》、《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以往那些书中所谈论到的人群、公众、使用者,背后都有一个隐含假设——他们都是“正常人”,或者更极端点说,主要以正常成年男性为对象,倒不是这些书有意为之,毕竟讨论对象如果太泛的话,很多话题就没办法聚焦了。但是,《包容性的城市设计》这本书不一样,它研究的恰恰是“特殊人群”,更准确的说是老年人以及老年痴呆症患者。不知你意识到没有,我们其实特习惯给所谓的“正常人”做设计(不是说老年人不正常哈,所以加了引号)。如果你生活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你会发现老年人的比例非常高,可是我们在做景观设计时,有将老年人需求列为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吗?我们只不过是遵循着设计规范、结合过往设计经验,制定了一个标准的方案。但它实际上,更适合年轻人使用。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弥补了我们视野上的缺失,提醒我们一个事实——人都会变老。如果你只为年轻人做设计,那么就会把老年人排斥在外;但如果你为老年人做设计,那你也就把年轻人考虑在内了。
为老年人设计,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根据七普数据,我国65岁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总人口13.5%,逼近14%的深度老龄化红线。我国老龄高峰将于2030 年左右到来,并持续20余年,预计到2050 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4.87 亿,占总人口数的 30.7%。未来中国将成为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和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如今我们搜“适老化设计”,会发现室内空间改造已经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话题,但外部环境设计却一直被忽视,本书的研究,就是在试图填补这一空白。首先,先来了解一下书中提到的两个重要概念,“包容性设计”与“生活街道”。然后,我们重点说一说随着变老,我们的生理和行为,究竟会发生哪些改变?其实对于“老”这件事,我们的认识还很欠缺。
01
“包容性设计”与“生活街道”
“包容性设计”是指无论使用者的年龄和健康如何,我们设计的产品、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都应该可以适合他们使用。这是一种通过与使用者共同努力,来消除社会、技术、政治和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的障碍的一种设计理念。你肯定很熟悉另一个与之相类似的概念,叫“无障碍设计”,那与“包容性设计”有什么区别呢?简单来说,“无障碍设计”主要面向的是残障人士,如果你翻阅《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 55019-2021) 就会发现,大量内容针对的是需要轮椅的使用者和盲人。但是,在“正常人”和残障人士之间,还有大量体能不佳、出行不便的人群,老年人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群体(未来将占到总人口30%),此外还包括儿童、孕妇,而这些人群在以往设计标准中是未被充分考虑的。而且“无障碍设计”还有一个潜台词,是由于你们自身问题才造成了出行不便,所以无障碍属于是单独为你们设置的社会福利。“包容性设计”正好相反,尽力满足所有人的需要就不必说了,并且这一理念认为,不是人有问题,是环境有问题,并不包容的环境设施和产品设计限制了某些人群的使用自由。前者是社会福利,后者是社会责任,有本质的区别。“包容性设计”面向的最主要人群,无疑就是老年人,“生活街道”对他们的意义尤为重要。按照作者的定义,“生活街道”主要指具有包容性,老年人包括老年痴呆症患者在内的所有社区居民,都可以轻松愉悦生活的街道。其实老年人很少愿意搬到敬老院去,他们都希望留在原来的住处,生活在自己的家中。因为年纪越大,越需要掌控感和熟悉感,在自己家中能让他们维持一定的自主性和稳定性,如果搬到不熟悉的环境中生活,老年人会陷入到极其焦虑的情绪中。与此同时,他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住房,更需要能够充分使用和享受的户外环境,他们需要外出走走、买个早点、取份报纸、和邻居说说话,如果老年人不能出门,他们的身体机能会加速衰退。如此一来,适宜的生活街道就显得尤为关键。
02
认识“变老”
在讨论具体包容性生活街道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来认识一下“老”这件事,这对咱们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其实是知识盲区,我们顶多知道上了年纪腿脚不便、记忆力减退这些问题,但远远不够。首先本书帮我明确了一个认识:“老”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你说这不是废话嘛,我们当然是一点点变老的。不不,我想强调的是,如果不理解“过程”这两个字,我们其实会忽略很多问题。举个例子,“老年痴呆症”,65岁的老人里有5%的概率患病,而80岁老人的患病率就上升到了10%,到了90岁,发病率就已经到了惊人的50%。除了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你可能会觉得5%、10%的比例,也不算太高吧?但是我们别忘了“过程”,老年痴呆症属于严重的记忆损伤,是永久性的记忆问题,可老年人不会突然如此,在此之前,他们会经历漫长的健忘阶段,他们也许会记不住东西放在了哪里、也许会忘记一两件出门要办的事、也许会突然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单看“老年痴呆症”,我们可能会觉得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尚可接受,而且从设计介入的程度很有限。可如果认识到了背后的“过程”,你就会知道受此类问题困扰的人群是多么庞大;而且设计大有可为,如果生活街道能够鼓励老年人走出家门,多多接受外界的刺激,保持身体和思想的活跃性,这将大大延缓“老年痴呆症”的到来。我想,这也是作者为什么使用“包容性设计”理念,而非“适老化设计”的原因。如果使用后者,那么我们就需要定义何为“老”,是60岁还是65岁?还是说要按年龄分成不同老的阶段?不管怎样,我们都是将“老”当成了某种状态,而不是过程。何况老年人也会有非常大的个体差异,他们不会按照同样的方式、程度老去。“包容性设计”是从“过程”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的,而且对变老过程的关注,本身就涵盖了“健康的正常人——羸弱的人——出行严重不便的人”这一人群区间,所以这一理念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适配所有人。除老年痴呆症以外,本书从力量耐力、灵活性、感官缺陷、膀胱功能衰减、智力衰退等多个方面,为我们详细描述了变成过程中,会经历的诸多常见问题。由于篇幅有限,都知道的内容咱就不说了,咱说点不太常听到的。比如“色彩认知障碍”。年纪大了,容易得老花眼,甚至青光眼、白内障,这些我们都了解;但你可能不知道,老年人对色彩的敏感性也会降低。这是由于眼部晶状体随着年龄增长变黄所引起的。有研究表明,暗色调以及紫色、蓝色、绿色的组合是最难以分辨的,对红色、橙色的辨别能力降低较少。清晰而不带有任何灰度或哑光的色彩,对老年人最友好,最好是能带有明确的色彩对比。我们总觉得老年人理应适合一些沉稳的颜色,所以很多老年人的家具装潢,几乎都以黑色、灰色、暗红色为主,可能他们自己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家里有老人,更应该尽量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用品。你可能也知道,跌倒是年人最大的受伤致死风险,据统计,我国每年有约5000万老人意外跌倒。为什么老年人走路容易被绊倒或者踩空?除了腿脚不好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他们来说,台阶或者路面之间的分割变模糊了,看不清楚,很细微的色彩对比,他们已经看不出来了。所以像道路指示牌、卫生间标志、宾馆房间号这些需要重点突出的信息,都应该采用增强色彩。再比如“肠与膀胱的功能衰减”。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需要更频繁地上厕所。这一点我此前也知道,因为老年人会频繁起夜,现在还有专门安在床下的体感小夜灯,为的就是防止他们半夜上厕所被不小心绊倒。不过这一点,我却从未和户外环境联系在一起。为什么年纪越大,越不喜欢到稍远一些的地方遛弯,越习惯只在小区里坐坐?体力是一方面,可能没地方上厕所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我有时走在街上,也会为找不到公共厕所而发愁,年轻人尚且可以憋一憋,但老年人随着功能衰退,他们真的会憋不住。总之,随着人们逐渐变老,在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都会遭遇诸多问题,为老年人设计,尽管充满挑战,却也十分必要。值得再度声明的是,老年人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诸多不便,决不是他们自身的问题。是环境的不包容限制了他们的行动,令他们看起来“无能”,因此设计者需要做出改变。
03
包容性的生活街道设计
本书基于对老年人以及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走访调研,总结出了六项户外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分别是熟悉性、易读性、独特性、可达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我们一一来看。熟悉性指的是老年人对社区环境、街道、建筑等的辨认和理解程度,这种辨认和理解程度需通过老年人所熟悉的设计形式、开放空间、建筑物以及空间特色等设计要素长期建立。熟悉的户外环境能够非常有效地帮助老年人解决记忆混淆的问题,对于空间方向感混乱的老人来说,这种熟悉感格外重要。面对新鲜事物或周围环境的剧烈改变,他们更多流露出的是困惑和迷茫,进而会陷入沮丧和焦虑的情绪中。尤其是许多现代的设计,老年人通常没办法理解它的用途,比如下图这张信息问询台的标识,通常是用小写字母“i”来表示,它代表的是information,可你想想看,这让老年人怎么理解?
这些含义不明、又不熟悉的标识,对老年人来说,基本就没什么用。可能有些设施真的是为老年人提供的,但他们也许根本认不出来。这还只是些小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街道更新。国内的更新项目,大多数结果都是“焕然一新”,可对于老年人,保持其原貌是很重要的,如果要改,也应当少改或渐进地增加改动量。作者的研究发现,只有通过在同样的街道上散步、有规律地见到同样的建筑和环境要素,那些患有短期记忆问题的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才能不断被加强。如果环境突然改变,他们也许就不再经常出门了,否则会频繁迷路,发生危险。易读性是指街道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老年人明确自己的位置、确定自己的路线。我出门找路一般都靠高德地图,让我左转就左转,但老年人可不会这些操作,他们来到不熟悉的环境中,只能靠标志牌找路。但你肯定也见过那种混乱的指示牌,方向箭头特别多,而且谁也不知道它有没有被淘气小孩儿转动过。老年人都喜欢单一,直接的标志,这样清晰易懂,便于识别,同时最好字再大一点。如果标志牌不能提供准确清晰的路线方向,那么街道环境特征就很重要了。大多数迷路的人可以凭借回忆和寻找熟悉的路标(比如某家小商店)、识别环境特征(例如报刊亭或者很漂亮的一棵树)来重新找到正确的路线。这样一来,良好的街道布局形式就应该是不规则的网格状,不规则看似混乱,但实际上却创造了更加丰富有趣的街道样式,每个街角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容易让人理解并记忆。与之相对的统一网格模式,别看平面上清晰,但步行体验绝对很糟糕,因为每个路口都是十字路口,如果碰巧街边还有同样的便利店,楼长的也差不多,那可真是灾难。我不止一次在望京迷过路,找不到方向……对于老年人,他们习惯在街道中寻找标志物来记住自己方向或者目的地,所以一条有独特性的街道会让他们清楚的知道想去的地方在哪,以及要怎么到达。作者的调查也发现,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痴呆症患者,通常都不会选择明显最短的路线到达目的地,路线的有趣与否决定了他们的选择。在问及原因时,他们解释道:“我喜欢多样化的建筑。”“这条街更有趣,色彩更丰富。”有特色的街道不仅会让散步变得更有趣,也有助于帮助老年痴呆症患者保持精力集中。独特性并不是要人为地打造一条主题化的街区,故意突出所谓的特色,这样做通常导致的是乏味。独特性的街道应该是具有本地化的特征,拥有各种各样历史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有各种小型的、非正式的开放空间,在此发生多种多样的活动。人为可以增加一些小品、设施,来烘托环境的个性,但不应凌乱,更不要改动过大,否则就破坏了“熟悉性”原则。可达性是指街道能满足老年人到达、进入、使用和走动等需求。前面已经多次提到,如今户外环境多是以健康的成年人为对象而设计的,如果说一段800m的路程,成年人步行10分钟即可,那么70岁左右的老年人,可能就需要15~20分钟才能到达,并且途中还必须休息一会儿。老年人的出行能力决定了,一方面,商店、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比当前更加紧凑,否则老年人的使用会困难许多。另一方面,如果改善设施布局有难度,那保障通行无障碍就更加重要了。人行道要平坦,宽度至少要在2m以上,保证不会被其他行人冲撞;公共座椅最好每隔100~125m设置一处,方便他们随时休息。当设计无法避免存在较小高差时,应采用徐缓的坡道抹平高差,而非一两个小台阶,由于老年人的视觉减退,很多微小的高差变化,非常不易察觉。舒适性是人们能通过街道顺畅地到达自己的目的地,而且没有精神或者身体上的不适,并能享受街道上的户外生活。可以说,舒适性就是可达性的升级版。一些带有座椅或遮蔽设施的行人专用街道,可以使人们避开繁忙的交通,围墙、树木、灌丛可以很好地充当声音屏障和缓冲区,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安全性的街道应该是有建筑物紧密围合,有单独的自行车道,其人行道应该宽阔平坦、有良好的照明,且畅通无阻。老人们使用外部环境,可以不必担心被绊倒、被行人和车辆冲撞或遭到袭击。基础的安全性保障措施,我们其实都知道,但有一点,绝大多数人可能都没意识到过,那就是“铺装样式”问题。这依旧是与老年人视觉敏感度下降有关,他们经常会辨别不出颜色间的差异,或是将铺装图案误认为是台阶或坑洞。比如那种棋盘格式的铺装,之前看到过一个日本案例,当时非常喜欢这样的铺装设计,觉得很有趣。但如果用老年人的视角来看,这简直是反人类的设计,幸亏它只是个校园景观。此外,线条很繁复的铺装,也容易让老年人头晕,感到迷惑;反射性太强的铺装,会被认为是又湿又滑的表面,不敢在上面行走;再有那种鹅卵石铺地或者小料石组成的铺装,美其名曰能帮老年人按摩足底,但实际上行走起来非常困难,容易发生危险。我知道设计师都很喜欢营造下图这种铺装质感的对比,看上去很有节奏感,可这些分隔带绝对是行走时的“定时炸弹”,它们高于地面,容易造成磕绊,患有视觉障碍的老人甚至会将它认作是台阶。总之铺装设计,简洁、宽阔、平坦、防滑、不反光,是最好的选择,不需要在这上面释放过多的创造力。
最后想说: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包容性的城市设计》这本书,我想和你分享的主要内容。最后我想和你分享的一点是,无论是包容性设计还是叫老年友好设计、无障碍设计,首先它是一个意识问题,其次才是技术问题。这本书的内容,让我想起了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这是英国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挖掘河床里堆积多年的工业垃圾,将工业废墟建设为奥运公园。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以“营造一届最具包容性的奥运会”为目标,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奥运会相关活动。公园因在设计上高度的包容性和可达性而广受好评,包括更宽阔平整的道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座椅和休息的地方;重新设定了一套关于残疾人空间和舒适座椅的准则;水平方向的高差渐变让所有使用者的行动都变得方便;清晰易懂的指示标识系统;提供儿童更衣室和轮椅储存仓;还有足量可达性高的卫生间等等。国外比我们更早地进入老龄化社会,所以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比我们要领先很多很多。冬奥会之前,我家门口新增了一处和冬奥主题相关的带状公园,由于围墙外还要再修一层绿篱(我也不懂是为什么),因此挤占了一部分人行道的空间,最窄的地方如果不算树池,连1m都不到,平坦就更不要奢望,健康的人都要很小心地走,以免被绊倒;公园设计了大概4、5个出入口,如今只开放了首尾两处,而且门口被那种曲折的围栏堵上,我知道它是为了防止共享单车进入,但这样一来,轮椅也推不进去了不是吗?城市中有太多类似的“民生工程”,其实很难说它是为人使用而设计的,可能更多时候是为了服务于某些其他任务吧。为什么我们要重视包容性设计?仔细想想,我们做的每一项设计,本质上都是在为自己设计,我们的父母、某位亲人、甚至几十年后的自己、朋友,很可能就是它的使用者,希望到那时,不要被自己蠢哭了就好。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喜欢这篇内容的话欢迎点赞、分享,拜了个拜~~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