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读《街道的美学》:街道如何变得像“家”一样?

炎炎 yanyan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2024-08-30

★ ★ ★
这是YanYan公众号的第083篇文章
你好,我是YanYan,欢迎回来

今天要和你分享的书是《街道的美学》,非常经典的一部专业著作,作者是日本建筑师芦原义信。

芦原义信(1918-2003)曾担任日本建筑学会主席、日本建筑师协会主席,并于1980—1982年担任日本建筑家学会会长。1942年,24岁的芦原义信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51年前往哈佛大学深造,师从格罗皮乌斯。从哈佛毕业后芦原义信在马歇·布劳耶的事务所工作,之后又建立芦原义信建筑设计研究所,并在日本法政大学、武藏野美术大学和东京大学等多所院校任教。代表著作《外部空间设计》、《街道的美学》等。

关于城市街道的话题,国外有非常多的经典著作,仅我和你精读过的就有《交往与空间》《寻找失落空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三本。为什么这个话题会引起如此多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关注呢?

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中有段话,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也引用了这句话,可见一座城市街道的活力,足以体现该城市的生机。

本书出版于1979年,当时正值日本举国上下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阶段,跟前几年国内大搞新城的时期差不多,只是非常功能主义地、机械地将住房盖起来、桥梁搭起来、街道修好,但没有认真考虑具体每一位市民该如何在城市中舒适地生活,住宅、街道、城市各项要素都显得乏味和混乱。

面对彼时城市问题,作者入欧洲各国,考察城市空间规划,进行比较研究,形成了许多对“外部空间设计”的独到见解。本书是他经过二十年的时间,通过亲身经历和调查所写就的,反映了他所毕生研究的以“外部空间设计”为中心的建筑美学思想,在街道尺度上的展开,书中提到的许多观点,至今仍影响深远。

如果你从来没有听说过《街道的美学》这本书,单看书名,我猜你很可能产生一点误解,觉得这是一本教授大家如何将街道设计得更漂亮、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的书,毕竟提到“美”这个字,咱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观感层面的美。

但事实上“美”还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综合感受,举例来说,当我们走在一条非常有现代感的街道上时,路面铺装是崭新的、周围店面都全新装修过、街边还有供人休息的小花园,你觉得它足够“美”吗?可能我们会觉得这样的环境各方面都很好,但离“美”还是差了一点,它有一种疏远感藏在里面;相比之下,当我们走过一条老街,菜市场、路边小店、摆摊的小贩,它们嘈杂地混合在一起,我们反而会觉得这很“美”,我们可以自如地穿行其间,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街边追跑打闹的时光。

《街道的美学》这本书,强调的正是内心的美的感受。接下来,我会从两个部分和你分享本书的主要内容:

(1)什么样的街道才算美?作者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要想实现街道的美,该关注哪些重要规则?



01 

什么样的街道才算美?

如果用一句话来提炼作者对美的观点,我想它应该是“使外部空间的街道内部化”

要想弄清作者的观点,我们首先要解释一下“内部空间”“外部空间”

芦原义信是一位建筑师,他将地板、墙壁以及天花板看作限定建筑空间的三个重要的因素。他把建筑划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通常来说,被这三者紧密围合的空间属于内部空间,外面包围着内部的空间属于外部空间。其中墙壁,正是区分内外的一道边界。作者认为,所谓建筑也就是创造边界,区分内部与外部的技术。

上面这一段听起来像是一堆废话,哈哈不要着急,清楚地定义词语,往往是展开理论探讨的前提。

既然有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区别,那必然就会产生“内部秩序”“外部秩序”,在这一点上,日本和西欧国家存在很大差异。

日本人对于内、外,有着严格的分界

经常看日剧就会发现,日本人回到家有一个标志性动作,脱鞋。虽然我们回家也会脱鞋,但意思不一样,日本家庭会有专门的换鞋区,通常与房间还隔着几级台阶,甚至老公下班到家后,妻子还会伺候他换鞋(陋习),这项动作仿佛是一种日常的仪式。

穿着鞋进入的空间是“外部”,脱了鞋进入的空间是“内部”,这是他们长期的生活习惯。作者自己的感受是,穿鞋到外面去时,有一种紧张感,脱了鞋就会有一种好不容易得到解放、舒心地回到家里的感觉。外部是冷漠而疏离的空间,内部是温馨私密且安全的空间。在这一穿一脱之间,日本人完成了内外秩序的切换

顺便解释一下,之所以日本有这种特殊的脱鞋习惯,跟地域气候是紧密相关的。日本的气候特点是夏季温度高、湿度大,所以住宅地板下的通风非常重要,因此底层架空的梁柱结构房屋是最为适宜的,所以慢慢也就养成了脱鞋,迈几级台阶,再进屋的生活习惯。

当然,日本人的“内外有别”不全是脱鞋实现的,这种思想意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处只是以脱鞋为例。

对比之下,西欧国家的人们,对内外秩序没有那么严格的分界

房间外的街道、广场并非严格的外部空间,更像是内部空间的延伸。最典型的当属意大利人,他们真的是把街道当作自己的起居室了,有事没事都来溜达溜达;法国人也差不多,街边咖啡馆一坐就是一整天,在塞纳河边穿比基尼晒太阳,也不会觉得尴尬。

关于这一点,作者也找到了建筑学上的解释,虽然未必严谨,但多少具有一定的解释力。首先西欧国家传统上基本都是砖石建筑,而非梁架建筑,因为他们气候干燥、四季温差也比较大,这样一来西欧的建筑就不必抬高地板,内外地面可以平滑地衔接在一起,没有那么明显的区分了。墙壁如果不粉刷的话,内外看起来也差不太多。作者考察还发现,例如意大利的街道,大多一棵树都不种,地面常常施以美丽纹样的铺装,这些铺装像室内地毯一样铺遍每一个角落,铺到每一户门前。

所以粗略来看,西欧建筑内外空间的本质区别,基本就在于有没有屋顶了

西欧国家的内外空间,物理上有差别,可心理上差不多,某种意义上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内部空间可以外部化、外部空间也可以内部化。但这对于日本人来说,接受起来有难度,无论是光着脚在街上散步,还是穿上鞋在屋里徘徊,都挺别扭。

以上,我们明确了日本和西欧国家对待内外空间的不同方式,那在作者看来,哪种方式更好呢?

显然作者认为西欧的方式更好,他认为街道要想保持活力、呈现“美”,需要将这一外部空间内部化,使其具备一些内部秩序。

日本和西欧国家的差异,在建筑学层面、文化层面,明明都有各自的合理性,凭什么说西欧就更好,不坚持日本特色呢?难道作者也崇洋媚外?

并不是,真实原因是日本这种内外有别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合现代生活的实际情况了

日本的传统是,在家的内部建立起井然的秩序,以家庭或者家族为中心,在一幢建筑里保持着内部秩序。那么相应的,也就意味着他们对建筑的外部是不怎么关心的,城市街道空间是个人之“外”的无关的环境,于是充实、营造城市空间的思想就会比较单薄。

如果你小时候看《哆唻A梦》,肯定会有印象,大雄家附近街道的大体形态就是下图显示的这样,工整、干净,但是没有太多变化、也没有什么趣味。每家每户都是独立的小庭院,院内倒是有挺多绿植、空间也不小,只是这些元素并不向街道开放,被厚重的混凝土墙团团围住,它是属于“内”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人们变得越来越原子化,家人之间交流减少,家庭对于成员的凝聚力减弱,以家庭为核心的内部秩序,正遭遇瓦解的危机。仅就空间层面而言,内外秩序开始失衡,因此日本的街道营造必须向西欧国家学习,使外部空间能容纳内部秩序,将情感注入其中,这也就是“使外部空间的街道内部化”的意思

芦原义信认为,这样的街道才是“美”的,这种“美”并不是建立在精致的景观环境上,而是直指人的内心,让飘荡的身心在外部空间中有了归属。



02 

如何营造街道美?

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街道美的原理,接下来我们说一说,如何通过设计营造具有内部秩序的外部空间。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许多设计规则,限于篇幅原因,我只能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三点和你分享,它们分别是“注重宽高比”、“创造阴角空间”和“重视小空间”

(1)注重宽高比 D/H

要想让街道具备内部秩序,首先在直观感受上,它得“像”内部空间,尺度要接近人体感知的习惯,使人在空间中感到亲切。

作者通过对世界各地街道的考察发现,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会逐渐产生远离之感,当D/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D/H=1时,空间的比值比较匀称,此时是最为理想的

不过这个比值倒也没那么死板,只是个经验值,作者考察过意大利中世纪时期的城市,很多狭窄的街道D/H≈0.5;巴洛克时期,也就是到了中世纪晚期,一些街道的比例甚至颠倒了过来,D/H≈2,以便于人们观赏建筑立面之美。这些尺度的街道都很舒适,可见D/H值是个变化的区间,只要别太过度就可以。日本京都传统街道的D/H≈1.3,也可以算是成功街道的经典范例了。

我一直想给“理想比值”找到一个尽量科学的解释,毕竟“经验值”总归没太大说服力。我目前找到了一个基于视域范围的解释,有研究称,人眼垂直方向的视域范围大约在130°左右,视野的上限(对应H)为50°~55°,视野下限(对应D)为70°~80°,简单计算一下,舒适的观看比例大约在1.27~1.6之间,符合芦原义信的经验观察。

另外,有一点需要格外注意的是,作者主要考察和关注的是传统街道,随着现代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再依照这种比例计算就有些局限了,百米高的写字楼前,不可能配备百米宽的街道或广场。那面对这种情况,合适的D/H值又该怎么计算呢?

这一点,作者在书中没有提及,我们可以从其他学者的著作中获得启发。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中提出了“四层以下”模式:“在三至四层楼上,你仍然能舒服地走下楼梯,上街去逛逛;你依旧能凭窗远眺,感到自己置身于街景中;你能看到街道上的一切细节,熙来攘往的行人;你能从三层楼上大声呼喊,引起下面人的注意。”扬·盖尔也在《人性化的城市》中指出:“建筑与街道之间的联系在建筑最下面五层是有可能的,高于第五层与城市的接触联系很快就脱离。”

由此可见,人所能感知的建筑垂直高度,约是10~15m之间,所以在高楼大厦密布的现代城市中,侧重于慢行、休闲、购物的生活型街道,视车辆单双行情况,其宽度在10~30m间都是较为适宜的。

(2)创造阴角空间

“阴角空间”,是本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阴角”,是指由外部围合、向心收敛的空间,也称为积极空间(positive space);与之相对的、向外发散的部分就是“阳角”,它有一种离心性,也被称为消极空间(negative space)。

作者强调说,外部空间中“阴角”比“阳角”质量更高

这并不需要理论来说明,在两种不同空间中稍加留意一下就能发现,阴角空间封闭性强,能创造出一种把人拥抱在里面的亲切、安全、温暖的感受;而阳角空间,四周非常开放,像是要把人从空间中挤出去一样。

城市中阳角空间与阴角空间

在欧洲,阴角空间较为常见,能够为外部空间增添内部秩序,从而吸引人们。如果我们将意大利城市建筑和广场的“图-底关系”颜色翻转的话,乍一看,仿佛没有太大差别,这就充分它们内外空间在特征上是极为相似的。

但现代城市却不是这样,城市被密集的交通网络切割成了一处处零碎的空间,建筑孤零零地伫立在场地中,无法围合形成阴角空间;许多城市广场、公园四周同样有道路通过,同样也是阳角型的空间,因此实在难以让人产生亲近之感。

即便有了道路,想创造阴角空间,也不是绝无可能,只要令局部的建筑物后退,仍可创造出积极的“阴角”空间

这让我想到了一则很有意思的案例。咖啡品牌三顿半在上海安福路的“原力飞行”门店,设计了两道门,一道是靠近街道的折叠栅栏门,门口预留了挂宠物狗牵引绳和让它们喝水的区域;另一道是位于店面中间位置的折叠玻璃门,可以将店面分隔为内、外两块区域。按照三顿半的设想,平时营业结束后,可以只关闭玻璃门而保留栅栏门打开,就像是街道在这里往里凹了一块,他们的一部分店面就是公共空间。

旁边的多抓鱼二手商店也很有趣,门口有两个儿童摇摇椅,供人随意玩耍。

(3)重视小空间

作者引用了诗人加斯东·巴什拉的观点,他说在儿童们想象中,世界上很多童话都有在鲸鱼口中居住的故事,像这种进入体内、进入小空间的想象,或许就是潜意识的“回归母体”吧?能够给人一种安稳之感

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越来越变得庞大而无序。大城市本来应该增加人们邂逅交往的可能性,但无序的空间、非人性化的道路、嘈杂的环境却使人们无所适从。

为保证日照要求,建筑与建筑的间距往往拉开得很远,留下了很多空旷的地段,这些地段既不是自然环境、也非完全人工环境,而是模糊的空虚地段。它们仿佛归任何人所有,但实际又谁都不属于,维护和管理既不是公共的、也不是私人的,这种空虚感,对任何老人、小孩、情侣来说,都没兴趣使用。

而“小空间”则意味着,首先它是个人的、安静的、有人情味的,与大城市杂乱、喧嚣、非人性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白天大空间的活动中解放出来后,便滞留在夜间沉寂的“小空间”里,享受安闲的时光。

作者甚至认为,谓外部空间的构成,就是让巨大的城市达到人的尺度,把“大空间”划分或还原为“小空间”,把空间充实的更富有人情味的技术




最后想说:

好了,《街道的美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先和你分享到这里,我们最后再来小结一下。

如果单独来看日本的建筑设计,那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丹下健三、矶崎新、黑川纪章、安藤忠雄、伊东丰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国际级建筑大师。但这些建筑如果汇合成建筑群,形成了一条条街道,却怎么也达不到世界领先水平。

作者毫不客气地吐槽:如果把巴黎比作精心编织的波斯地毯,那么日本的城市只能比作草席,它仅仅是个“现凑”的城市而已

每个国家的街道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建造起来的,与当地人对时间、空间的理解密切相关。日本传统内外有别的生活方式尽管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是在家庭内部秩序瓦解、个人愈加独立的当代社会,西欧国家那种内外统一,把广场看做是自家起居室延伸的空间组织方式,越来越适合用于创造日本街道的“美学”了。

营造街道美的核心,就是“使外部空间的街道内部化”。为此,我们需要“注重宽高比”,使外部空间更加接近人体感知的舒适尺度;需要“创造阴角空间”,将行人围合在一个亲切、安全、温暖的环境中;还需要“重视小空间”,日本历史上很不擅长把零碎的空间整合起来,但这些地点却是创造人情味的关键。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庭院下沉与密接”、“增加室外雕塑”、“创造俯视景观”、“留下记忆空间”等方法,限于篇幅原因就不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原书。

芦原义信当年目睹的日本街道问题,如今国内的各大城市正在经历,因此本书提到的内容很有借鉴价值。近些年,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都纷纷出台了《街道设计导则》,用以改善提升街道环境。

但对比国外同类型导则就会发现,国外更重视凸显公共空间设计理念,而非仅是工程技术导向。如伦敦、阿布扎比、纽约、悉尼的导则,体现对街道认识的改变,尤其强调其作为公共空间的作用与价值,呼吁通过路权改进与创建“人本位”的街道空间。国内导则的设计目标,更偏重对物质环境空间的“可见提升”

这也难怪,我们目前的导则,只能推进到这一步。街道是为人服务还是为车服务?街道的功能是单一的交通功能,还是交通与公共服务并重?尽管这些问题在业界己经有了较大范围的共识,但是在实际的技术标准制定和管理理念转变上,仍旧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所有这些问题,都只能留待以后慢慢解决啦。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拜了个拜~~


“  管见论之,见仁见智,各取所需  ”

---

低产狡辩声明:由于目前学识有限,为了搞清楚一个话题,通常要查阅很多书籍、论文,力求让自己的“现学现卖”显得稍微“专业”一些,所以更新速度不会太快。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炎炎and皮蛋趣看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