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谈 | 李苏鸣:军事语言能力是一种特质战斗力
2020年第1期
语言跨界谈
军事专家谈语言和语言生活
李苏鸣
武警山东总队原司令员,军事语言学专家,军事科学院特聘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
军事语言能力
是一种特质战斗力
军事语言能力,是根据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需求,国家和军队运用语言资源实施和保障军事活动的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和军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特质战斗力。按照语种归属,可以把军事语言能力分为母语能力和外语能力;按照结构层次,可以把军事语言能力分为国防语言能力、军队语言能力和军人语言能力;按照表现形式,可以把军事语言能力分为语言资源开发能力、语言资源储备能力、语言资源利用能力。
战斗力包括人、武器装备以及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军事语言能力也是如此。首先,军事语言是一种特殊作战武器。作战侦察、作战动员、作战部署、作战指挥、作战通联、作战协同……哪一个作战环节都离不开语言工具的保障。在舆论、法理斗争和心理攻防中,语言甚至就是主战武器。其次, 军事语言人才是武装集团的特殊力量。军事语言是重要的军事资源,而掌握作战所需语言资源的人才队伍,则是战斗力中人的因素。第三,军事语言能力是人与语言的结合。语言资源的军事价值,主要体现于武装集团成员对语言的熟练掌握和有效运用。任何武器装备离开了人的操纵,都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语言武器与人的关系比枪械、火炮、导弹、飞机、舰艇、坦克等武器装备与人的关系更为密切。离开了熟练使用语言资源的人,语言的作战武器功能也无从体现。换言之,军事语言能力,就是能够熟练掌握各语种及其承载文化,用于服务保障作战行动的人才队伍的能力。
军事语言能力的战斗力效应直接体现于语言作战的战法和效能之中。综观古今中外战争史,语言作战的战法应用丰富多彩,既有体现为攻势的语言战法,也有体现为守势的语言战法;既有用于公开宣示的语言战法,也有用于隐真示假的语言战法;既有旨在动员战力的语言战法,也有旨在心理攻防的语言战法;等等。这些语言战法充分体现了军事语言能力的战斗力效应。
军事语言能力作为一种特质的战斗力,有3个明显特征:一是对抗性,这是指语言作战适用于战争中与敌方对立抗争的特征,这也是军事语言作战功能的基本体现;二是软杀伤性,这是指实施语言作战以语言符号为基本工具,其毁伤效应并不是直接体现在生命和肉体上的;三是体系性,这是指语言作战是交战双方在心理、舆论、法律和道义、价值观等方面的体系对抗。
与战斗力要素相对应,可以把军事语言能力要素解析为军事语言、军事语言人才以及二者的结合,但其核心是军事语言资源。这是因为军事语言能力本质上体现为对军事语言资源开发、储备和运用的能力;军事语言资源是军事语言能力的客观基础,包括军事语言本体资源、军事语言人力资源和军事语言技术资源。
军事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的能力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国防语言能力、军队语言能力和军人语言能力3个层次。国防语言能力,是国家开发、配置和利用语言资源,为国家安全防务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综合能力,是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军事语言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次。军队语言能力,是军队开发、配置和利用语言资源,为军队履行职能和建设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的综合能力,具体体现为军队为遂行以作战为中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加强现代化建设,开发利用语言资源,培养造就语言人才,研发运用语言科技的综合能力。军人语言能力,是军队成员所具有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服务和保障各项军事任务的综合能力。军人语言能力的主体是军队成员,体现为军队成员个人的语言能力。
相关推荐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