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谈丨马彦峰:法律语言是法治建设的关键资源
2023年第1期
“法律语言”多人谈
本期嘉宾
马彦峰
甘肃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法律语言是法治建设的关键资源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法律语言已然成为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法治宣传的关键资源。
语言是法律存在的形式和运行手段。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说:“法的世界肇始于语言。”法律是语言的法律,法学就是一门语言的科学。法律的存在与运行离不开语言,一切立法内容与思想均需要语言文字来承载与传承。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执法,必须使用规范的法律语言进行沟通和对话。法律语言表达法律概念,描述法律行为,建构法治理念,记录法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法律实践是一种话语实践,法治建设是一种话语体系建设。
立法语言为科学立法提供保障。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是法治实践的基础。“自觉遵循立法技术规范,讲好法言法语”是新时代“全面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内容。立法语言准确、严谨、规范的程度,决定立法文本的权威性,体现了法治体系的完善程度,也是法治文明发展水平的显示器。法治建设首先是立法语言规范性建设,这是法治建设的第一公里。
司法语言为公正司法提供保障。司法语言是法律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法律公平正义具有重要作用。《人民法院文明用语基本规范》要求“法院工作人员应当使用规范的法律用语”,对人民法院庭审用语规范、庭外调查用语规范、诉讼调解用于规范等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司法语言的规范化为公正司法提供了语言保障。
执法语言为严格执法提供保障。严格执法就是按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办案。无论法规还是流程,都不仅要准确界定、清晰描述,而且在执行时要使用规范化的执法语言,才能实现依法执法的法治效果。
法治宣传语言为有效法治宣传和传播提供保障。法治建设不仅注重法治实践,也要注重法治宣传。立法宣传、司法宣传、执法宣传一体化推进,将能更加有效地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有效的立法宣传是弘扬法治精神、讲好法治故事的第一步;有效的司法宣传可以增强司法公信力;有效的执法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对法律的敬畏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法律语言治理和建设必须在这场革命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立法语言、司法语言、执法语言和法治宣传语言,是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关键资源。语言能承载法治建设,也能倾覆法治建设。加强法律语言能力建设,将法律语言治理融入依法治国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编排:逯琳琳 审稿:王 飙 余桂林
相关推荐
廖美珍:中国法庭话语礼貌策略三维连续体研究
赵军峰,薛杰,张文龙丨中国立法语言及其翻译规范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多人谈 | 邹玉华:法律语言是“法律”和“法”本身
多人谈 | 朱勇:亟须培养更多高质量法庭口译人才多人谈 | 窦坤:打通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内外双循环通道
多人谈丨徐文彬:以法律翻译助力法治外交工作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6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5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4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3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2期目录与提要《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第1期目录与提要
《语言战略研究》2022年度盘点喜讯!我刊入选CSSCI(2021—2022)扩展版!我刊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语言、文字类核心期刊!喜讯!我刊入选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20年版)》!
《语言战略研究》2023年重点选题 约稿启事丨“儿童语言教育”专题 约稿启事 | “语文教学研究”专题 约稿启事丨“语言智能”专题
本刊从未与任何第三方合作从事征稿、审稿及发稿活动,
从不以任何形式收取版面费、审稿费
请认准本刊官方网站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