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技术圈”决定论 | 陈经

袁岚峰 风云之声 2019-06-13

             

关注风云之声提升思维层次

解读科学,洞察本质

戳穿忽悠,粉碎谣言

导读

今天,风云之声带大家重新研读陈经老师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是想传达一些信息,和大家共同聊一聊一种无敌的东西——“技术圈”,之所以称之为“无敌的东西”,就是因为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打不过它就得加入它。

理想的技术圈,要有高度,也要有广度,缺一不可,这样能解决的任务就多,是互相促进的。另外,技术圈主要不是搞科学,而是搞经济,性价比有时最重要。打仗的时候,搞科研要速度,平时压力就不大。搞经济,把技术搞出来的“速度”很关键,但有时可靠性更关键。


本文写作于2010年7月


上回吃饭随口聊到了技术圈(参见: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现在觉得,这个东西意义很大,可以搞些理论。也许经济学界已经有了相关的说法,但需要突出这个认识。

 

一.无敌的“技术圈”


世界最大最成功的“技术圈”,是由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组成的。大圈子里面有小圈子,美英德日等国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小圈子之间有联系,因为这种联系,组成一个大圈子。



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不说这是“技术圈”,说它是“国际社会”。不提圈子的技术联系,说圈子是因为“普世价值”这个崇高的目标而走到一起来的。如果相信了宣传,急忙作出“咱也普世了”的姿态加入“国际社会”,那多半是没有什么下文的。但如果把“国际社会”看成一个技术圈,从圈子里吸取技术资源,那么成功受益的指望就高多了。


以印度为例,它从“民主普世”得到什么好处,实在是不好找。但印度加入了IT外包这么一个小的“技术圈”,就确实得到了相当多的好处。


混“民主普世”看着不象有啥前途,但发达国家这个“技术圈”却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所以,中国“改革开放”是正确的,要开放和这个技术圈交流,闭门造车是死路。


技术圈有它的发展规律,开放交流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聊”出来的,不聊就没有圈子。有时要做什么事,再努力,也不如到“圈”里混一通,就东拼西凑弄出一个“解决方案”来了。就算是搞创新,最好也先到“圈”里混一通,然后感觉什么东西有门,就创它一下。不是说不要努力,而是不要搞个人奋斗,最好一个圈子一起奋斗,那个成果是平方关系的。


“技术圈”是西方社会发展出来的绝活,是一种从本原出发,层层分解,靠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到工业社会,技术圈就无敌了。市场经济好象也是这么说的,分工合作解决事情,但其实它的根基是技术圈,而不是表面的商业分工。几百年来一直如此,在政治经济层面上,目前还没有威力超过它的东西。比如“官办经济”,我感觉仅仅就政治制度而言,算是个绝活,威力不小,比单一的市场经济或计划经济都要牛。但如果技术上不行,在“技术圈”面前还是不堪一击,崛起只是空话,无人信服。


中国的传统哲学,很强。孔孟老庄,早早就达到了哲学思维极高的境界,是好东西。问题在于,以后的“思想家”,有谁能说超过了孔子老子?没有人敢说,反而越混越抽抽了,连“大家”都不多了。这是因为中国注重个人修行,人的生命有限,在这上面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那样了。再要发展,就成虚伪了。



“技术圈”的“可扩展性”就强多了。现在的圈子,比起一百年前,不知要强多少倍。这样一个能力暴增的圈子,是无敌的。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的发展速度,能超过这个技术圈的成长速度。无敌的东西,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打不过它就得加入它。


二.中国对“技术圈”的错误认识


中国,加入技术圈晚了。现在的理科教科书上,看不到多少中国人的名字。不是中国人笨,而是中国人由于古人的思维方式缺陷,自己没有形成技术圈,也没有加入西方那个技术圈。


中国古代是有技术的,但是没有圈子,互相交流不多,交流的层次也不深。文人对技术没兴趣,不主动推动技术进步,有时甚至毁灭技术。相当于现在一些经济学家自己不搞技术,喜欢研究“制度”,强调“制度才是关键”。


中国的技术,四大发明之类的,不少是靠文明历史悠久混出来的,时间长了就会有偶然搞出来的情况。虽然年头长也凑了不少技术,但看不出必然性与可重复性,从来没有出过搞出一堆技术的牛人群体。中国古代与其它文明偶然的交流也产生了不少成果,但几千年来,社会上始终没有看出技术圈的重要意义。


教科书上出现的大部分是“科学”,但科学发展起来的根基,还是“技术圈”。真正的科学,不是谁闭门造车狂想弄出来的,而是由技术发展推动的。中国古代是有“科学体系”的,阴阳五行之类的,对世界进行独特的“科学解释”。由于技术不成圈,科学也就没有发展。


为什么科学的基础是技术?因为科学理论相对容易,灵机一动就想出一个,理论总是相对好搞些的。但要实践检验,难在技术上。现在的科学理论,从本质上来说,和阴阳五行差不多,都是一种假设,认为事物如此这般运行。技术上可以检验了,那么科学就得到发展,错误的消失,正确的上教科书,更重要的是在某些技术上不停地重复其理论正确性。


中国接触西方社会以后,对此的理解是相反的,认为科学是基础,技术是靠科学思想发展出来的。从思维方法上看,中国在接触到西方科学以后,对科学是足够重视的。人只要上学,就能学到科学常识。但是,对西方科学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就不太了解了。教科书上,直接就把“正确”的科学理论端出来,人都信之不疑。科学,从教科书上看,好象就是一个个科学家不断添砖加瓦弄出来的房子,定理加定律,越搞越宏大。


但一个“正确”的科学理论背后,有大量的“技术性”验证工作,这些技术性工作,必须由“技术圈”来完成。从西方科学发展史看,“错误”的科学理论,远多于“正确”的理论。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谁提出了科学理论,而是技术上能够分辩谁是正确的。提出科学理论的伟人,名留青史,但伟人背后的技术圈,才是科学技术体系真正的“核心”。中国人跑到西方,可以做出不错的科学工作。回国以后脱离了那个技术圈,可能工作成果就不那么醒目了。“技术圈”够了,科学牛人就可以层出不穷。现在的科学理论,已经超过了技术的需要,大把各种理论,却得不到验证与应用,因为技术问题。所以,现在的“科学圈”其实也是搞技术为主了,算是“技术圈”的外围,来回切换的不少。真正搞纯科学理论的,进展不大,不是黄金朝代了。发达国家和中国,其实都是用那些科学理论,光论科学并没有多大差距。


中国不少人一路学教科书科学,往往有一种错误的科学冲动。以为科学是研究出来的,像解数学难题一样。所以,把相对论搞掉,把哥德巴赫搞出来,就是科学。以为个人的贡献是关键的,搞不出来,是聪明人还没出来。有理想的中学老师说,我们要培养爱因斯坦。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学是技术圈“验证”出来的。技术到了那个层次,爱因斯坦迟早都会出来,不是问题。现在已经很多年没有科学大师了,到是有不少科学丑闻。这说明,人们需要科学成果,但可供发现的成果,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其实不多。


温家宝说,要培养“大师”。我看没有什么好办法,老实把“技术圈”搞好才是正经。中国的“技术圈”好了,“大师”就容易出来。脱离技术圈的大师,几乎是不可能产生的。


三.“技术圈”支撑经济


搞经济,其实不难。市场经济有需求了,经济增长很快,再烂的国家也能增长一段。不过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技术圈”的支持了,不然没法前进。如果“技术圈”顶不住了,各种麻烦就来了。这是我对经济危机的一种观察。


日本90年代经济危机,而美国是繁荣。不管如何泡沫经济,明显的区别是日本的技术圈表现不如美国,在IT技术革命中没啥大表现。


而中国经济一直增长了30多年,持续增长破了纪录,其它发展中国家就不行。要找别的原因也行,但一个明显的区别是中国的技术圈实力要强得多。


像印度这种被民主等各种因素折腾得死去活来的国家,199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后,居然增长也相当不错,而且也挺着一直没出大危机。我认为印度人聪明的不少,也是有技术圈的,虽然可吹的不多,好坏是有一个圈子,比没有要强。印度人在美国海吹,真假不论,应该是混在技术圈里了,这也是一种能力。


香港折腾了十多年,回归以后中央政府出力死挺,也没有啥好的发展。这是因为香港几乎没有技术圈了,又固步自封,不加入大陆的技术圈,也不加入发达国家的技术圈。光靠商业金融混,混不出啥名堂。数码港混成地产港,搞科技成为圈钱。香港以前是有技术圈的,一些工业技术是有的,所以是有真实的发展。后来转走了,又没有新的,技术圈也就丢掉了。现在香港人之间没有多少技术交流,互相忽悠金融与消费。香港是四小龙里技术最差的,没有中央政府早就完蛋了。


四小龙里的韩国技术圈搞得不错,新世纪不断有成果出来。金融危机打不倒它,中国也肯出大钱去挺它。


台湾90年代初也和日本差不多,有一个巨大的股市泡沫,涨破了万点。但后来技术圈搞出了芯片业这样的成果,所以股市也没象日本那样跌剩三分之一,现在还有7000多点。但后来也没有啥大的进展,靠富士康到内地发展制造业代工,不能算技术圈的成果,早晚完蛋。


美欧2008年以来,相继陷入危机,直接原因很多。但显然已经很长时间技术圈没有啥大突破了。可能技术圈科学圈吃钱很多,或者说啥也不干吃钱的人很多,但技术圈的产出并不那么令人满意,自然就出危机了。都等着技术圈挣大钱续命,没等来,终于吃出危机了。



中国2000年以来,明显发展加速了。经济总量比从前大了好几倍,发展速度反而更快。一个明显的迹象是技术圈的成果很多,大的有几个,小的就不计其数了,和80、90年代相比是数量级的区别。从机电产品的出口可以看出来,没有技术圈的进步,根本不可能。这些成果和美欧日的技术圈相比,还吹不太出来,但对中国自己意义很大。


技术圈的进展,与经济兴衰可以找到这么多的相关性,几乎可以定论了。有技术圈的经济,和没有的,是两回事。如果技术圈有重大成果了,就不用经济学家折腾周期调控之类的细活了。如果技术圈老是没有进展,那经济学家不管怎么折腾,哪怕象格林斯潘那样能混,最终也不过是拖延经济危机的到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全死光了不要紧,外国经济学家不来也不要紧。要是技术圈的人全跑光死光了,立刻就完蛋了。


四. 中国“山寨技术圈”的能力评估


种种迹象说明,近10年来中国的技术圈有一个爆发性的成长,有活力,有规模。但也有一些迹象说明,中国的技术圈还处于“初级阶段”,乱烘烘的没有章法。这包括中国整体的技术水平,也包括“管理技术圈”的水平。现在,可以做一个能力评估了。


要论“管理技术圈”的水平,当它是零也可以。有没有哪个中国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对中国的技术圈好好的观察总结一下?我是没有看到的。从主要经济学家的言论可以看出来的,基本没有“技术决定论”的。都说要产业升级,但往深里谈就没有了,还是谈“调控”、“体制”这些经典问题,显然对技术体系不熟悉。


国家层面有一些研究与发展规划。科技部、社科院有“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之类的。总的感觉水平不高,象是资料汇编。类似的报告很多,如“城市发展报告”、“互联网发展报告”、“工业发展报告”、“综合国力报告”。这是中国特色的研究,书挺厚,但没有什么影响很大的创见流传出来。到是有些怪论,如“中国排名第X位”能抓点眼球,还有一些统计数据算是有用。


而国家的科技体制,一直是饱受批评,烂事一堆。先进经验不好找,是个人就能说出一堆毛病。钱是越投越多了,SCI文章之类的数据在猛涨,但总感觉像是混“科学共同体”,文章等于待遇地位,无法对其产出放心。


我觉得问题还是长久的影响,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混为一谈,主次不分。在人的心目中,科学的份量重于技术,总是更想要“科学成果”,要追赶“国际先进水平”。Nature、Science的文章发多了,就觉得有进步。其实在现在的阶段,科学就那些东西了,引领不了技术的发展。Nature、Science上的文章多了,管用的其实很少,各国的科学家都在混文章,不是黄金时代了。只不过历史上NB科学家的影响实在太大,现在社会上才给“杰出科学家”很高的待遇。


比如香港的大学教授待遇非常好,水平也不低,比内地大学要好。至于能给香港什么经济贡献就天知道了,除了文章还是文章,或者到媒体上发表专家看法。这是因为香港没有技术圈,光引进高水平的学者是没用的。


和香港类似,中国搞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总觉得没上路。因为如前所述,“技术圈”才是科技的基础,绕过技术圈去规划科学发展,这种事是计划不出来的。不过中国的技术圈虽然没有明显的规划,到也成长起来了。没人好好管理,但也可能有相当的发展,世事常常就是如此。发达国家技术管理杂志一堆,但真正技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没多少人研究这个。



为什么中国的技术圈有发展?我觉得主要的推动力是经济建设,对技术有真实的需求。如果搞出的技术又确实能推动经济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正反馈”,自然就会爆发式增长,并不需要多少主动规划。这多少有些“无心插柳”的感觉,没有人料想得到,中国的山寨化运动能搞得这么火。


中国搞技术的人,确实有很多任务要做,因为水平低,要追的东西实在太多。搞技术的,都极端现实主义的“管用就好”。急功近利把技术搞出来了,不用管低级还是高级。没技术不管用的搞营销的都能包装吹出来,何况管用的技术。这种“管用就好”的思维,推到极致就是“山寨文化”。如果说中国搞技术的人都在想山寨也可以,一些看着是自己在搞的,是因为没法山寨了。山寨是一种精神,也不一定就是抄,而是搞研发的时候,极端现实主义地考虑问题,没有顾忌。抄是因为最简单,如果不能抄了,就自己折腾出一个简单实用的解决方案。


我接触过一些荒腔走板的技术人员,事到临头才发现这儿那儿毛病一堆,搞不定了急得团团转。为什么急?因为搞不出来钱就没有了。搞科学、搞研究就没有那么着急。着急了,就很拼,加班解决技术问题的人很多。这种原始冲动,是很生猛的,所以有活力。搞山寨技术就能挣钱,而且确实很多搞技术的挣到了钱,为啥不去搞?所以来搞山寨的人也很多。有活力、有规模,山寨的大旗帜就树起来了,像流氓无产者一样杀入了技术江湖。


如何评价一个技术圈的能力?一种是说,你能不能搞出高精尖的东西,你搞得出,别人搞不出,就是有水平。这是技术能力的“高度”。一种是说,这些那些任务,你搞得定不?搞得定的东西多,就算不是你一家会,也是好的,这是技术能力的“广度”。还有一种是说,这些任务,你搞定要多少钱,我给这些钱你搞得定不,出个价先。这是技术能力的“性价比”。还有一种是说,多长时间你搞得出来,定个deadline。这是说技术能力的“速度”。还有一种说,你是搞出来的,好象也能用,但以后会不会出毛病,麻烦事一堆?这是技术能力的“可靠性”。


理想的技术圈,要有高度,也要有广度,缺一不可,这样能解决的任务就多,是做乘法互相促进的。另外,技术圈主要不是搞科学,而是搞经济,性价比有时最重要。打仗的时候,搞科研要速度,平时压力就不大。搞经济,把技术搞出来的“速度”很关键,市场竞争激烈,晚了就给人家占了。但有时可靠性更关键,不可靠的技术名声坏了,就不好混了。


中国这个“山寨技术圈”,广度是有的。搞的人多,啥东西能来钱,就有人去搞。只要是短期搞得出来的,基本就出来了,萝卜白菜式的“技术”有人去捅了,而且捅破了很多。中长期才搞得出来的,也有些出来的,因为搞研发的年头也不算短了。当然还有一些搞不出来的。这比规划着搞的“发展规划”广度要强,因为发展规划不可能面面俱到,定得再细,其实还是“重点投入”。山寨的打法,胜在广度,不知什么地方就有人去搞,看着好象很简单,但这种简单技术多了,对广度贡献很大。评估广度,不要看搞不出来的高精尖,要看能搞出来,越多越好。这是国家发展规划容易忽略的地方,因为太简单的东西不好意思来申请经费,结果让民营小厂把钱挣去了。评估广度,可以看技术人员的多少,也可以看产品种类。这方面“山寨技术圈”的表现不错。


“山寨技术圈”的另一个大优势,是“速度”,以及“性价比”。因为是山寨的,成本就不会太高。因为搞山寨的人都急功近利,着急挣钱,急得团团转,所以速度也快。再加上有广度,进一步提高了性价比与速度。而且这个“性价比”与“速度”的优势还挺大,这是因为中国人最着急挣钱,原先穷怕了。


“山寨技术圈”的缺点,一个是“高度”不行,一个是“可靠性”不太行。纯靠山寨搞出高精尖的例子极少,我是不知道,搞得出就没天理了。山寨技术不可靠,那也是自然的,钱花得少,急急搞出来的东西,能可靠才怪。不过,别的“技术圈”有高精尖,也有可靠性,两边一结合不就行了?所以,“山寨技术圈”找到了它的“完美市场价值”。


中国也不是说就靠“山寨技术圈”单挑了,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有这种志气的不可能是搞技术的。开放了,外资来了,技术圈的合作交流也就来了。山寨运动搞到境外去的少,主要还是人家的“高度”与“可靠性”,跑到中国来,再加上“山寨技术圈”提供的“广度”、“性价比”、“速度”。从生产上来说,这是一个超级NB的“无敌技术圈”,搞起经济来威力实在太大,不可能有人搞得过。所以中国成了全球制造业基地,主要的原因是“山寨技术圈”与“境外技术圈”的结合,而不是劳动力便宜之类的因素。现在中国劳工加薪,也没听说有转走的,因为“山寨技术圈”转不走。


王朔的小说里,有个小流氓,跑到大街上叫嚷,“谁敢惹我”。一黑大汉过来说,“我敢惹你”。小流氓楞了楞,说“那他妈谁敢惹咱俩”。中国的“山寨技术圈”,乃至中国经济,就是在这个小流氓阶段。



五.“技术圈”的升级


上节评估了中国的山寨技术圈的能力,有好有坏。从支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可以的,不应妄自菲薄,过分贬低。经济发展的根源在于技术进步,这是中国经济多年可持续增长的最直接原因,任何其它解释都绕不过去。


另一方面,山寨技术圈的“高度”与“可靠性”不行。如果这两个方面得不到提升,总有一天,中国经济的增长会达到技术圈所能支撑的极限,就会出现增长停滞。


象中国这样的状态,山寨技术圈会不会自行演化出“高度”与“可靠性”?“可靠性”似乎还有些门。因为是市场经济,不可靠的技术只能短期挣点钱,时间一长就会被淘汰。时间越来越长,留下来的技术的可靠性似乎应该会有所提升。这也不太肯定,有些产品,说不定低价可靠性不高的反而能生存,反正也没指望用很长时间。这应该是一个持续改进的概念,研发团队要稳定,不停地改掉缺陷,可靠性不断提升就是自然的。但中国的山寨研发团队,虽然有活力,但也不太稳定,人员流动大,挣快钱的多,持续改进的少。所以,也不能乐观。这需要形成研发的传统,真的有一些公司认为在研发上持续投入是生存之道,而不是机会主义地突击一下。目前来看,这类公司的数量在缓慢增加,还不是主流。


如果说提高“可靠性”还算是有点门,那么山寨技术圈要发展出“高度”,可以断定是不可能的。“高度”指的是高精尖,别人做不出来的。山寨技术圈到是能整出“新”东西,但是,一下就会被别人抄过去,仍然是增加“广度”,不是“高度”。能搞出“高度”的,一定就是有难度的“核心技术”。既然是有难度的核心技术,就不是山寨技术圈随机漫步式地碰运气碰得出来的。开发核心技术,首先就要有一个技术平台,山寨技术圈的应用型技术平台,只会去做外层。底层的,由境外提供,没有必要去做。山寨技术圈勉强去做,也不可能做得过的,因为需要的投入太多,短中期都无利可图。


因此,山寨技术圈喜欢谈“创新”,“新兴行业”。这方面搞出东西来了,别人也没有的,自然就有“高度”了。传统动力车不行,就发展电动汽车,搞“破坏性创新”,别人的汽油动力就被毁灭了,非常的好。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机会主义的选择,企图靠“创新”绕过困难的任务。在某些行业,也许可以这样。但如果尊重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律,就不能这样幻想。创新、新兴行业,它的基础是一个有“高度”的技术圈,以及以技术圈为支持的“科学圈”。凭什么你一个没有“高度”的山寨技术圈创得出来,人家可以利用的技术资源更多,却反而创不出来?就算有,也肯定只是偶然现象,没有普遍性。所以,就算有时创出来了,比如深圳公司创新出一个“U盘”是不错,但人家并不当回事,这点东西不算什么。一个观察说,中国发展不出高技术,到是不断把高技术变成低技术,就是这回事,没有搞出别人做不到的技术。


“可靠性”与“高度”上不容乐观,这并不是毁灭性的缺点。不断把人家的高技术变成低技术,不停地捅窗户纸,这也是一种打法,山寨技术圈还能继续发展壮大。真到山寨技术圈都停滞了,还有一段时间。所以,人们明明观察到中国技术水平不行,十分忧虑,中国却不断有各种技术成果出来,对别人的技术压力也不小。只是这个还不够,不足以给人足够信心,不足以支撑经济体系升级。


真正要在“高度”与“可靠性”上突破,实现技术圈的升级,需要国家级的力量。需要对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需要细致的工作。钱的问题到是好解决,关键是要找到办法,给出管用的路线图,组织人力干出来。现在感觉还是在瞎摸阶段,先把钱的投入增上去,一些表面指标搞上去,如SCI文章数,高水平文章数。可以断定,办法是有的,路线图是有的,中国人也是够聪明的。同时也可以断定,目前的办法并不算好,还是瞎摸。


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办法是什么,只是感觉目前中国的科学圈技术圈的指标体系,太过急功近利,没有章法,还是山寨心态,希望快出成果。对于整个科技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就困难重重。这就和中国足球一样,怎么组织出一支好球队,其实是一个大体系的问题。必须从小就抓起,长时间才能出成效,并不简单。中国足球就不如日本韩国,说明中国在这类需要长远考虑的计划上,能力有欠缺。中国有执行长远计划的能力,许多基础设施的长远规划做得不错,但这些计划制定起来相对容易,有中国这样的执行能力更容易。但是科学技术需要什么执行能力,需要什么样的长远计划,这就说来话长了,可能又要扯到教育上去。


但是,也用不着悲观。不怕慢,就怕站。认识到这个问题,就会不停去想办法。中国足球认真抓,足协都扫掉,成绩就有起色,也未必没有办法。钱不缺,人不缺,技术人员在成长,科学圈也在壮大,经济活动又有迫切需求,说不定啥时就想出办法来了。至少从认识上来说,现在都急得很,觉得要升级,要转型。一着急,有投入,东试试西试试,就会找到正确的道路。也不是完全没有成果,高铁、通信,这都是响当当有极大经济效益的,也能提升国家形象的技术行业。


科学技术的客观规律,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东西,并不比经济规律更困难,我认为更容易找。经济这个东西,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很复杂,一个经济危机,总是搞不太清楚。科学技术相对来说就很标准,硬得很,说得清楚。中国开始对科学技术进行大规模投入,其实也就十来年,以前一直是没钱,别的烦心事也太多。改革开放后,重点是搞经济,科学技术差距太大,不是焦点。改革开放前,底子更差,科学技术发展也受到政治因素干扰。客观地说,都有些成就,但都不是技术圈的黄金时代。至于哪个时代更好,这就是看评判标准,各有优缺点。这研究的是技术圈的升级问题。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等于没有技术圈,从零开始。科学圈相对水平反而高些,高级人才有一些,但困难的是技术圈。搞了30年,到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不少成就。从苏联引进100多项,这是技术圈交流的重大成果。技术圈的交流非常重要,这次大规模交流了一下,非常值。可以说这30年基本就是在消化推广这次交流的成果。要消化推广,就要实践。通过实践,建立起了一个“苏式技术圈”,这本身是一个重大成果,从无到有。


拿到国际上看,这个“苏式技术圈”的国际竞争力很成问题。苏联自己的技术圈都混不下去了,生产不出有竞争力的商品,更不要说中国山寨的。比不过苏联,更比不过发达国家。所以,那时中国工业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行,只能卖资源、卖劳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到现在也如此,技术圈在解体退化,靠卖资源似乎经济有所恢复,但看不到俄罗斯技术圈的成就。


中国改革开放前10多年,基本放弃了技术圈的主动转型,“苏式技术圈”其实也在解体。科研人员流失,项目下马,失去了方向。不过好在自然转型成了“山寨技术圈”,这是俄罗斯没有做到的。另外到90年代后期,因为经济实力强了,原来的“苏式技术圈”有了投入,趁苏联解体也捞到一些技术,再结合“山寨技术圈”的成果,又有所恢复。


“山寨技术圈”的蓬勃发展,最根本的原因是开放。开放了,可以吸收国际上那个大技术圈的成果。虽然说“核心技术”人家不给,但“圈子”这个东西,有了经济利益,是自然发展的,总会有些技术扩散开来。这是最大的一个因素,和50年代与苏联那次技术圈交流的意义同样重大。本土技术圈两次成长的根源的都是与其它技术圈的交流。所以,一定要注意交流,闭门造车要不得。


不过两次成长的方式有根本的不同。“苏式技术圈”,是通过行政推广的方式进行的,有强力的政治推动。在经济上,以农业剩余来支撑技术圈的成长,比较苦。搞经济的人不太喜欢这种方式,纯粹搞技术的可能好感更多。“山寨技术圈”,有强力的经济自然推动,却没有政治动力。所以,成长得比较散漫,稀里糊涂就出来了,事先没有人知道会出这样一个“山寨技术圈”,甚至意识不到其存在。


从经济成果上来说,“山寨技术圈”的层级要超过“苏式技术圈”。“苏式技术圈”卖不动产品,“山寨技术圈”让中国靠卖工业产品获得了的巨额财富,从工业产出上一目了然,在国际经济环境里的地位是有差距的。所以,从“技术圈决定论”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也是正确的。“山寨技术圈”不仅存在,而且要强过“苏式技术圈”。这并不说明“山寨技术圈”就做得很好,实际因为没意识到技术圈的发展规律,有很多失误,应该可以做得更好。正如“苏式技术圈”也可以做得更好。这两者不是一个层级的东西,不应相提并论。说“山寨技术圈”缺点很多,是对的。但鼓吹中国技术水平“今不如昔”的,都是扯蛋。


总的来说,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苏式技术圈”,这是一次升级。然后改革开放中误打误撞,糊里糊涂出人意料地建立了一个“山寨技术圈”,这也是一次升级。不用妄自菲薄,这都是重大成就。中国能混到现在这个国际地位,“苏式技术圈”与“山寨技术圈”是最根本的原因。接下来,政府与全社会都要下大力气,把“山寨技术圈”再次升级,这是“技术圈决定论”对中国现阶段提出的历史使命。


这次不能糊里糊涂了,核心技术人家不会给的,自己要有规划,需要有意识地寻找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也不能像“苏式技术圈”那样靠行政命令推,要结合经济建设,把市场的力量也用起来。目前来看,各种条件比以前要好多了,一定要搞出来!以后,就不是“苏式技术圈”,也不是“山寨技术圈”,而是堂堂正正的“中国技术圈”!




更多陈经的文章:


为什么中国不应该把GDP做得太高? | 陈经

中国全球收购的来龙去脉 | 陈经

想涨工资?看看民工拐点理论 | 陈经

越南禁用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真相如何?| 陈经

评中兴事件:依附式研发是中国最大弱点 | 陈经

人均收入统计可信么?| 陈经

中国的“技术圈” | 陈经

……


背景简介:本文作者笔名陈经,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科技与战略风云学会会员,《中国的官办经济》作者,微博@风云学会陈经。

责任编辑:孙远



欢迎关注风云之声


知乎专栏:

http://zhuanlan.zhihu.com/fengyun

一点资讯:

http://www.yidianzixun.com/home?page=channel&id=m107089

今日头条:

http://toutiao.com/m625657584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