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好的教育是:家长不护短,老师不姑息,我们并肩努力!(再忙也要读一读)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超级父母 Author 超妈


来源:微信公众号: 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

一位校长看到女儿因为被批评而哭泣,对她说了一番话:

孩子,你见过磨刀吗?被磨刀石狠狠磨砺的刀,一定很疼,可它没有哭。

因为它知道,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砺,自己才能变成一把好刀。

妈妈刚刚跟老师通电话了,她说今天的批评就相当于一次磨刀,就是让你接受反复的磨砺。

因为相信你能做得更好,所以才会更加严格。

教育路上,最心疼孩子,又最希望孩子好的,是父母,也是老师。

父母与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人,更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工作者。

作为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如果不能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不能肩并肩,心连心,又能相信谁呢?

家长不护短

教育才有力量

一个孩子因为迟到被老师罚了,家长却说:多管闲事。

一个孩子因为不听课被老师留堂了,家长却说:耽误我的时间。

老师可以不管孩子,家长却不能放弃孩子。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不该护短的是家长,最不该娇惯的是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校园之外没有温室,长大之后没有儿戏。现在不管,外面的世界早晚会狠狠惩罚那些无法无天的孩子。

教育孩子要趁早,必须严管,必须惩戒,不能以爱的名义一味对孩子让步。

老师不姑息

学生才有未来

古语有云:“凡善怕者,心身有所正,言有所规,纠有所止,偶有逾矩,安不出大格。”

很多孩子都觉得老师是个“坏人”,老师也认了。因为只有当孩子有了敬畏之心,才能敬畏课堂,敬畏知识,敬畏未来。

没有人愿意当一个坏人,但在教育中,为了孩子,老师愿意做这样一个“坏人”。

老师没办法对孩子太好,太温柔,因为教育的底色,从来不是绝对的放任和快乐。

教育的本质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坏习惯的根除。现在流行的快乐教育,正在让孩子误入歧途。

教育里一定有痛苦的成分,完全没有惩戒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为人师表是尊严

教书育人乃天职

疏忽,在所难免。抱歉,无法让所有家长满意。

老师虽然不是无所不能的,但一定都心怀理想,抱着教育孩子的热忱,为所有学生尽心尽力。

虽然孩子是家长的孩子,但也是老师的学生。对学生负责是老师的职责,是师德,也是个人品德。

所以要把孩子留堂时,请家长不要抱怨;要联系家长解决孩子的问题时,家长不要推脱。

我们为孩子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都一样。老师其实很简单,简单得只想让孩子有一个好未来。


通往专业的路上

广大教师从没忘记过努力

老师不是“孩子王”,更不是“铁饭碗”,现在社会对老师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教师资格认证一年严格过一年,早已不是那个鱼龙混杂的年代。

学生、家长和社会提出的要求越来越多,促使老师不断成长,一直进步。

当老师前的岁月静好,已经变成当老师后的风风火火。老师一天24小时,有十多个小时都在围着孩子转。

为什么会选择当教师:

无非是想用自己的绵薄之力,开垦贫瘠的荒原,施下知识的肥料,浇灌智慧的甘泉,让树木成瘾,欣欣向荣。

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是所有老师的心愿,更是出于教育孩子的责任感。


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

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越来越多的老师,对于管教孩子有心无力:“我真的很想教好孩子,可我不敢管啊!”

“把老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这是当前教育的两大弊端。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评论:《老师不敢批评学生,谁之过?》

学生如同树苗,若不及时修枝剪杈,极易长成“歪脖子树”。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世界上,最不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该被娇惯的是孩子。

教育是成就孩子的事业,无论如何,都不应演变成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拉锯战。

安静下来,才是教育最该有的样子。

老师不怕为孩子辛苦付出

就怕家长的不理解与不支持

只有负责任的老师,才会管学生,甚至不惜大动干戈或苦口婆心地批评学生。

老师肯管、肯教、肯批评,都是因为孩子值得!

可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完全替代家长;再负责的老师,也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教育的效果,取决于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老师和家长就像两支船桨,只有同时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才能让孩子向着我们期望的方向驶去,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所以当出现分歧与误解时,无论老师与家长都应谨记:

第一、不发泄情绪,温和地沟通。

第二、正视教育环境,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第三、不争对错,一切以有益于孩子为优先。

有远见的老师都带点绝情

爱孩子的父母都舍得狠心

没有哪个父母真正舍得让孩子吃苦,不然不会有那么多宠溺孩子的悲剧。

可我们保护不了孩子一辈子。现在不狠心逼孩子学会“72变”,将来谁来帮他挡“81难”?

有远见的老师都知道,只有狠心地管,孩子才能真正成器。

有远见的父母都明白,现在逼迫孩子,将来才不会留遗憾。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胡同里也练不出千军万马。舍不得让孩子吃苦,就别埋怨他不争气。

教育需要严格且坚定的力量,古往今来都一样。

只有家校和谐了

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一位资深老教师说过: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

教育是三位一体的,家庭教育是根,学校教育是叶,社会教育是干。

只有家校和谐了,教育才能更顺利地进行,学生才能真正受益。

优秀的家长不会跟老师争对错,优秀的老师会和家长主动沟通。

在教育路上,老师和家长最应该成为最好的搭档。

老师懂得寻求家长的帮助,家长足够信任老师。

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家长和老师在背后奋力托举。

点亮“在看”,只有家长像家长,老师像老师,学生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学生。

版权说明:本文首发「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父母成长一小步,孩子成长一大步!每天分享最好的育儿、亲子文章,让你成为超级父母!文章转载授权请联系「超级父母」(微信号:edu809)。


往期推荐

▼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哦~

李文亮去世第126天,儿子出生,妻子一条朋友圈惹哭全网……

这些省份已明确教师工资将上调,最高可达12000元!

突发! 北京再增4例! 紧急叫停小学低年级返校! 48名师生居家隔离! 钟南山说了一句话…

比李子柒更可怕的人出现了!南京6岁女孩爆红背后,竟然是这样的父母……

点击“蓝色标题”查看相关内容

小学语文微课堂

小学数学微课堂

小学英语微课堂

初中知识点合集

初中语文微课
初中英语微课
单元测试+月考

作文微课

写字微课


长按2秒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教育理念、中小学各年级学习资料和方法 




特别声明:

本微信公众账号分享的资源版权属于原出版机构或影像公司,本资源为电子载体,传播分享仅限于家庭使用与交流心得、参考和辅助购买决策,不得以任何理由在商业行为中使用,若喜欢此资源,建议购买实体产品。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