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億!香港公營博物館就買了這些
【3·23 維港專線】大公報記者 苑向芹 報道: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購入的部分藏品引起社會爭議,其中早前高價購入韓國不知名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藝術物品,從網上傳出的圖片來看,基本都是廢棄的盒子,令市民摸不着頭腦。但當局一直不願意公開購藏牽涉的金額,令納稅人更生疑惑。
另外,M+在2014年曾以1500萬元公帑買下一個「壽司吧」,成為M+博物館內最大型展品,而這個壽司吧其實就是一家東京壽司店的舊裝修。有藝術家接受《大公報》訪問時直言,不認同這些物品值得用高價去收藏,香港市民未必有興趣欣賞,「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大量購置國外的所謂藝術品,它們跟香港人有什麼關係?」有藝術界人士質疑當局被人「搵笨」;有民間團體則請願,要求當局交代。
有團體日前到警總舉報「M+」展品涉違反不雅物品條例及國安法。
翻查2020年7月的一份立法會文件,根據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的規劃,M+將是一所嶄新的視覺文化博物館。而根據民政事務局2008年5月的另一份立法會文件顯示,「視覺文化」的範圍廣泛,有見及此,博物館小組建議初步涵括「活動影像」、「流行文化」、「設計」和「視覺藝術」(包括水墨藝術)四個組別。
本港藏品僅佔兩成
M+購入大批 受爭議藝術品
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昨日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每個博物館應都有主題,視覺文化涵蓋雖廣,但買下整整一間「清友壽司吧」,名曰「視覺藝術」,他身為藝術家都不能理解,「一堆木頭啫,買本港70年代的大牌檔都好過呢個啦!」
其次,胡恩威亦不理解當局何以要大量購置國外的藝術品到香港M+博物館。「一間香港的公營博物館,去購置外國的藝術品,它們跟香港人有什麼關係?」他說,據2020年6月的立法會文件顯示,截至2019年4月底,M+藏品和M+希克藏品包含約6387件作品,其中來自本港的藏品僅佔兩成。上述2008年5月的一份立法會文件亦講到,博物館小組會根據一些的初步考慮因素,審視和評估收到的主題,當中包括「建議的主題能否反映香港的文化特色」。
另一因素則是「建議的博物館主題是否有助發展西九成為匯聚本地、傳統和國際元素的世界級文化藝術區的目標,以及維持香港作為一個中國特別行政區,將中國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接軌的文化地位。」對於該因素提及的「世界級文化」,購置韓國不知名的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就讓不少藝術界同行匪夷所思。
胡恩威坦言,藝術收藏的其中一個標準,是藝術品的社會價值要與經濟價值對等,而一般來說,有知識產權的藝術品,才有經濟價值。
促向公眾交代購藏原因
提到瑞士人希克的收藏品,胡恩威指出,M+官網聲稱希克藏品是已知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紀錄,但胡認為,若是想呈現中國當代藝術,應該收集全國各地有代表性的物件去展示,「如果只是局限於北京某一區的物件,那就不能被稱為最全面的中國當代藝術紀錄。」
胡恩威坦言,「目前網上報道出來的M+收藏品,我覺得這些物品並不值得用高價去收藏。」
有藝術界人士則質疑西九文化局出價過高,覺得「西九再次被人搵笨」。亦有藝術界人士認為,作為博物館,M+以專業判斷決定購藏之後,亦應該向大眾交代並解釋背後的原因,包括購置時所花費的金額數目。
醜聞不絕|西九與民眾愈走愈遠……
M+(英文:M Plus)博物館位於九龍西九文化區,樓面總面積達12.5萬平方米,於2015年1月動工,計劃耗資49億港元。該工程一再延誤,預定於2017年完成,但總承建商新昌出現財困退出,預計工程延至2021年年底初步完工,預算未來三年營運赤字達39億,但官方沒有公布最終造價。
自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成立後,多任行政總裁尚未完成任期便紛紛「跳船」。
多任CEO「跳船」
首任謝卓飛上任僅五個月便離任。政府去年11月宣布,委任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馮程淑儀借調西九管理局出任CEO,為期六個月。馮程淑儀曾任職多個政府部門,曾與家人捲入「樓換樓」醜聞。
西九管理局體制和管理長期為人詬病,即使其華人高層也抱怨西九與民間的距離愈來愈遠,「近年西九內部對民間聲音存有敵意,不希望民間能介入西九的事務。大眾市民的知情權逐漸縮小。」西九只倚靠外來人,有局中人承認,「西九一直透明度低,因此才會出現以200億蓋停車場此類荒謬事件。」
社評|藝術為公眾服務 「M+」須深刻檢討
西九是耗費巨額公帑、為全港市民建立的公眾藝術區,而不是滿足小眾愛好的私人展覽館,如果家長不敢帶孩子去欣賞、專業人士不屑一顧,這樣的博物館還有什麼存在價值?
西九是香港最有商業價值的地段之一,在這裏建立藝術文化區,旨在培養市民藝術品味,提升香港作為亞洲文化樞紐的地位,一洗「文化沙漠」之負面標籤。特區政府的出發點值得肯定,但如今看來,能否實現初衷卻令人懷疑。
首先是展品的價值問題。例如有關展品來自一位外籍商人,號稱價值13億元,最終作價1.77億元,屬於「半賣半送」方式,彷彿香港撿了一個大便宜。
然而,這樁交易打一開始就引發爭議,至今餘波未了。專業界普遍認為收藏品價值不高,有些堪稱「低劣」,譬如有幾個男女自拍裸照,或者對天安門作不文手勢,不是低級趣味,就是有強烈政治傾向,與人們心目中的高雅藝術相差甚遠。
創造藝術的是藝術家,而經營藝術品買賣的則是商家,商家以盈利為目的,有些人為賺錢而不擇手段。聖誕新年期間,常見「跳樓價」、「大出血」招牌,消費者以為自己「賺到」,實則上當受騙。M+展品所謂「價值13億」,同樣充滿水分,最終作價也引起「騙局」之質疑,畢竟藝術市場的欺詐並非新鮮事。有關負責人員要麼官僚作風,不求甚解;要麼對藝術品一竅不通,被人耍了;要麼明知而扮糊塗,但結果是一樣的,虧損的是公帑,受害的是香港市民,蒙污的是香港形象。
更惹人非議的是,被指近乎「垃圾」的展品不但被M+全盤接受,那位「半賣半送」的外籍人士更在管理層佔有一席之地。由於管理層中的官員並非專業人士,對藝術品所知有限,這意味着那些展品的前藏主擁有不小的影響力來左右M+今後的營運和管理。另外,M+的中國當代藝術獎也改名為希克獎。如此一來,耗費巨額公帑的M+豈不就成為其私人博物館?放眼全世界,有這種做法嗎?這不是「被搵笨」又是什麼?
一葉知秋,圍繞M+收藏品之爭議,折射整個西九的管理問題。眾所周知,西九尚在塵土飛揚的建設階段,外籍主管已換了多位,他們年薪數百萬,實際上被批評為無事可做、白領工資,最後還要賠錢送人,早就引起民怨。
M+即將正式對公眾開放,這應該是香港的文化盛事,千萬不要搞成國際笑柄。M+展品及整個西九的管理問題已爭議多年,特區政府是時候予以正視了。西九文化區為誰而建,為什麼而建,怎樣管理,這是必須要釐清的原則問題。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大公報 苑向芹 報道
往期推薦
相關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