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交收「屠龍小隊」裝備 14歲男生斷正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7-11



本文精彩

有人在網上兜售用於暴亂的軍用物資,海關前日(29日)派員「放蛇」,即場拘捕一名14歲男學生。據了解,男生只為賺取百多元報酬幫人散貨。

《大公報》上周一(24日)獨家披露,有人在網上以1200元兜售用於暴亂的軍用物資,包括前年暴亂時所謂「屠龍小隊」常用的英美軍用級防毒面具,賣家更公然帶有關裝備在街頭供人「驗收」。海關前日(29日)派員「放蛇」,相約賣家在九龍灣「交收」防毒面具,即場拘捕一名14歲男學生。據了解,男生只為賺取百多元報酬幫人散貨。


大公報記者 黃浩輝 盛德文


法律學者斥有人明顯挑戰國安法,促當局果斷遏止,以防黑暴再燃。執業大律師指出,違法交易戰略物品(包括防毒面具等),買賣雙方都可能被判監。



海關發言人指,早前接獲舉報,指有人在網上懷疑出售未領有有效進口許可證的戰略物品。


經調查後,海關前日下午採取行動,在九龍灣拘捕一名14歲男學生,並檢獲案中物品。案件仍在調查中,被捕人現正保釋候查,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涉為賺百多元酬勞 幫手散貨  


據悉,今次行動由海關貿易管制處及有組織罪案調查科聯合行動。消息指,自《大公報》於5月24日獨家披露有人公然在網上以800元及1200元兜售該批防毒面具和濾芯後,海關人員日前「放蛇」扮演買家,在網上以交易價450元購買涉案的防毒面具,關員日前相約「散貨者」在九龍灣港鐵站進行「交收」,在交收之際,關員見時機成熟即時上前作出拘捕,帶貨人即時人贓並獲被捕。


消息指,該防毒面罩是全新物品,被捕的14歲中學生僅為賺取百多元報酬幫手交收,背後可能有人操控大規模散貨。海關正對案件深入調查,若涉及黑暴,將轉交國安處調查。


海關提醒市民,尤其年輕人,切勿以身試法。根據《進出口條例》(《條例》),任何人如沒有有效許可證而輸入或輸出《進出口(戰略物品)規例》管制清單內列明的防毒面具、過濾器或頭盔,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處無限額罰款及監禁七年。

  

法律界:買賣均犯法 隨時坐監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接受《大公報》查詢時表示,早前有一宗案例,有人網購避彈衣到港被海關發現,經法庭裁定觸犯香港法例第60章附屬法例《進出口(戰略物品)規例G》,最後罰款坐監,高效能防毒面具有可能屬於戰略物品,市民必須登記申請,若隨便購入,隨時惹上官非,甚至入獄。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法學教授傅健慈對國安法實施近一年,有人竟明目張膽在網上及街頭兜售有關的受管制戰略物品,不但觸犯海關條例,更可能違反國安法,希望警方果斷執法,以防黑暴死灰復燃。


傅健慈又表示,該批受管制的軍用級防毒面具,無論在網上兜售或攜帶出街交收,都會觸犯海關的法例,普通市民擁有,無論用途如何,即已犯法。


有關物品更不應在坊間銷售,「咁做擺明是挑戰緊法律,國安處應該果斷執法」。



「屠龍小隊」專襲警方「速龍」


2019年黑暴期間,亂港分子頻繁發起暴亂,而「屠龍小隊」則是其中最兇殘的骨幹,針對香港警方的「速龍小隊」而成立。「屠龍小隊」配備充足、外觀與警方「速龍小隊」極相似,《大公報》當時曾踢爆假「速龍」在香港各處縱火破壞,企圖以此嫁禍警方。


「屠龍小隊」還曾多次向不同警署狂擲汽油彈,又於同年11月佔據理工大學,在被警方包圍後,其頭目率眾爬下水道逃離。


同年12月8日,香港警方在荃灣、天后和灣仔破獲一激進團夥,拘捕11人,檢獲半自動手槍、105發中空子彈、防彈衣和軍刀等武器。這是「修例風波」以來,警方繼檢獲手機遙控炸彈、TATP炸藥後,首次檢獲真槍實彈。警方證實,在行動中檢獲的槍支彈藥,與香港警方「速龍小隊」所用一致。警方懷疑這夥極端暴力分子,企圖在集會中開槍傷人,再嫁禍警員。



賣家屢改時間地點 十分蠱惑

  

《大公報》早前發現有人在網上兜售用於暴亂的軍用防毒面具,即展開調查採訪,記者假裝有興趣,分別在本月13日和本月22日,成功相約兩名賣家見面睇貨。賣家非常蠱惑,不斷更改交收地點和時間,離開時更不斷繞圈,擺脫記者跟蹤。


記者在5月13日收到首名賣家回覆,約見交收一個二手3M scott 型號的frr gsr軍用防毒面具。賣家相約記者當晚九時在九龍灣接洽驗收,過了約20分鐘,一身黑衣、黑口罩約20歲的男賣家,才現身牛頭角下邨。甫見記者,即取出一個軍用防毒濾罐向記者展示,並拿出防毒面具教記者試戴。


離開時不停兜圈 擺脫跟蹤


其間,記者向男賣家查詢擁有該防毒面具會否觸法犯例,男子表示法例上進口(在外國購物網買入)濾罐是不允許的,但如果在本港購入或許無罪,他還聲稱曾戴此面具坐地鐵,警察亦沒理會,表述矛盾。最後記者以尺碼不合,沒有購買。


作賊心虛的賣家離開時,並沒即時離開,而是不停在附近徘徊繞圈了十多分鐘,才登上小巴返回麗晶花園。


至本月22日,記者再在同一社交平台,約了另一名賣家在大埔見面,約定以八百元售價,在當日下午二時許「交收」另一款英軍用的防毒面具。交收當日,賣家非常蠱惑,不斷更改時間、地點,先是改下午五時在港鐵太和站,到五時又改去大埔墟公園接洽。最後,又改回在港鐵太和站出口見面。到五時半左右,一名年約二十多歲、瘦身材的男賣家才終現身。


見面後,賣家熟門熟路帶記者去太和商場洗手間,叫記者自行在洗手間試戴驗貨。然後,躲在門外牆角位等記者。記者表示太大,推卻交易。賣家見交易不成,即快步離去。其間,行至太和路與翠樂街交界附近時,竟突然閃到一旁,之後再在附近不斷兜圈,刻意擺脫跟蹤,並最終消失在橫街窄巷中,反跟蹤方法非常熟練。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快打針!兩萬隱形患者遍布香港

研公僕打針有假放 林鄭籲僱主齊響應

議員倡推「港康碼」 為通關做好準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