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黨百年影視熱播 大公報再現歷史風雲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1-09-07

本文精彩

作為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大公報》自民國時代起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大報之一。


從近期熱映獻禮中共建黨百年的電影《1921》到央視首播的電視劇《大決戰》,從謳歌豐功偉績的《建國大業》到展現偉人風采的《毛澤東》《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大公報》在許多影視作品中都曾扮演關鍵角色,在推動情節、塑造人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世界上現存歷史最悠久的中文報紙,《大公報》自民國時代起已成為最有影響力的全國性大報之一。文章報國,一紙風行,成為歷史風雲變換的記錄者、見證者、推動者,寫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電影《葉問3》中,葉問(甄子丹飾)手持《大公報》,看到張天志要挑戰自己的新聞,為免夫人(熊黛林飾)擔憂,故意給她讀副刊上的笑料。



文/馬浩亮

  

在獻禮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的電影《1921》中,《大公報》就出現在街頭報攤上,成為那個時代新聞報章的一個剪影。而日前在央視一套和各大視頻平台同步首播的《大決戰》,同樣是獻禮建黨百年的力作,是內地首次以電視劇的形式全景展現波瀾壯闊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大公報》在其中佔有了更重的戲分。

  

《和平無望》獲國共雙方看重

  

在《大決戰》第30集,《大公報》串聯起毛澤東與蔣介石、西柏坡與南京。劇中展現的是1948年軍事戰場之外的一場輿論戰。毛澤東(唐國強飾)手持《大公報》,一字一句地讀王芸生寫的社評《和平無望》:「什麼是真實而持久的和平,一句話,是人民大眾的合理生存。」「真正的歷史創造者,並不是稀世的英雄,而是億萬生民。億萬生民的求生力量,才是人類歷史的真正動力。」「明白了這基本的道理,如何撥亂返治,自可不言而喻。」

  

然後他對旁邊的周恩來(劉勁飾)說:「這篇文章讚頌人民的力量,這才是歷史發展的大勢。鞭辟入里,寫得好!」周恩來則回答:「從王芸生這件事看得出來,很多民主人士,通過這場輿論戰,看清了蔣介石的真面目。」

  

鏡頭旋即切換到南京,蔣介石(王勁松飾)指着桌面上的《大公報》,對「文膽」陳布雷(趙曉明飾)發怒:「王芸生寫的這篇文章你看過沒有?滿紙的胡說八道。這麼多天過去,我沒有看到你寫隻言片語去回擊,為什麼?」心力交瘁的陳布雷無奈答道:「我已經是一個無用之人了……這仗可不可以不要再打了。」

  

這篇社評之所以受到國共雙方的如此看重,與當時的局勢息息相關。1948年10月,國民黨軍隊在戰場上節節敗退。張申府在1948年10月《觀察》雜誌第9期頭條發表《呼籲和平》一文。


  

隨後,《大公報》發表了王芸生撰寫的社評《和平無望》,深刻剖析了時局,指出了蔣介石當局決意「戡亂」,因此「所有和平呼籲,和平想頭,都不過如一絲蟬鳴一縷雲煙而已。」這篇社評引發極大反響,而其在國共雙方遭遇的不同「待遇」,也鮮明折射了人心向背與歷史大潮。

  

傅冬菊推動北平和平解放

  

在《大決戰》中,還有一個重要角色佔據了多集篇幅,那就是《大公報》記者傅冬菊(安冬飾),她的父親正是國民黨在平津戰役的最高指揮官、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

  

作為中共地下黨員,傅冬菊在緊急歷史關頭,以大無畏的氣概奔走於兩大陣營中間,擺脫國民黨特務監視,與地下黨接頭,對父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對於傅作義毅然決定起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而2009年獻禮60周年國慶的歷史大片《建國大業》中,也再現了這一幕。傅冬菊(陳好飾)陪同傅作義進駐北平。她有勇有謀,剛柔相濟,勸說傅作義作出了歷史性抉擇,實現了北平和平解放,令千年古都免遭戰火。

  

《豫災實錄》為河南災民請命

  

令蔣介石震怒的《大公報》社評,不止《和平無望》。2012年,由馮小剛導演的反映河南災荒的電影《一九四二》上映。片中,蔣介石(陳道明飾)拿出一份《大公報》,讓主管新聞的行政院秘書長張厲生(張晨光飾)讀上面的一篇文章:「昨天本報登載一篇《豫災實錄》,想讀者都已看到了。」「誰知道那三千萬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饑饉死亡的地獄。」張厲生讀罷,檢討自己監管不力。蔣介石下令:「這個王芸生,是《大公報》的主編,他蠱惑人心,《大公報》停刊三天。」


  

1942年,河南發生旱災,餓殍遍野。1943年2月1日,《大公報》刊登了記者張高峰深入災區一線採寫的報道《豫災實錄》,向外界揭露了災區的悲慘真相。2月2日,《大公報》又刊發了王芸生寫的社評《看重慶,念中原》,批評政府掩蓋事實,救災不力,因而惹來蔣介石不滿,遭到停刊處罰。王芸生當時受美國國務院戰時情報局邀請的訪美計劃,也因此受阻取消。

  

然而民心不可違。停刊事件反而令《大公報》的發行量激增,聲譽更隆,執重慶報業牛耳之地位不可撼動。

  

巴黎和會專電 助推五四運動

  

在很多偉人題材的影視劇中,《大公報》也未缺席。

  

2013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央視播出高希希導演的電視劇《毛澤東》。劇中,《大公報》的報道就成為青年毛澤東的「教材」。

  


1919年,因為母親病重,毛澤東從北京回到湖南,到長沙修業小學作了教員。劇中,毛澤東(侯京健飾)站在講台上,手舉一份天津《大公報》,對台下的學生講道:「山東是中國的。這片中國的土地,卻在剛剛召開的法國巴黎和會上,被西方列強轉手送給了日本人。北京的學生們已經走上了街頭,發出了抵制巴黎和會、還我山東的喊聲。我們要有自己的行動。公理不可喪,中國不可辱!」

  

1919年一戰之後,《大公報》派出胡政之前往採訪巴黎和會。胡政之是唯一現場報道巴黎和會的中國記者。他發回的巴黎專電,更注重從中國人關切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分析形勢,較之路透等國際通訊社的平鋪直述,更加深刻。並且,胡政之對中國代表團的一些內鬥,如「南北紛爭」等問題,也直言不諱地批評。《大公報》關於巴黎和會的報道備受讀者歡迎,對五四運動的爆發起到了助推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當時長沙有一份同名的《大公報》,由湖南人張平子、張秋塵、龍兼公等人於1915年創辦。1919年11月,毛澤東曾被長沙《大公報》聘為撰述員。長沙《大公報》與天津《大公報》屬於巧合重名,互相無隸屬、傳承關係,報頭字體也有明顯不同。而天津《大公報》抗戰期間的津、滬、漢、港、渝、桂六版以及建國後的北京版,報頭都是一以貫之。

  

鄧公黃山行 報道傳遍海內外

  

2014年央視播出的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由吳子牛執導,則是為了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

  

該劇第38集講述的是,1979年7月鄧小平(馬少驊飾)在安徽登完黃山後,剛剛到上海,國務院副總理谷牧(江庚辰飾)等人便趕到上海匯報,鄧小平稱讚他們消息靈通。這時,鄧小平秘書王瑞林(唐磊飾)報告說:「首長,您就別保守秘密了,香港的《大公報》,已經刊登了您登黃山的消息了。」

  

1979年7月11日至16日,75歲的鄧小平去登黃山,鄧小平堅持步行完成登山。7月13日下午,鄧小平在下山途中,偶遇一批香港客人,他們都是香港長城電影公司的演職人員,當時正在黃山取景拍攝電影《白髮魔女傳》。鄧小平欣然接受劇組邀請,與劇組兩位主要演員鮑起靜、方平合影。《大公報》報道了此事,並刊登了合影,鄧小平登黃山的消息很快傳遍海內外。

  

貫穿民國時代 執掌報界龍頭

  

除了以歷史大事記為主線的重點影片之外,還有很多故事片設計了「大公報記者」角色,這當然也與《大公報》在民國時代報界的龍頭地位分不開的。比如,內地2012年電視劇《戰火中的花蕾》劇中女主角就是《大公報》記者沈君怡(曹曦文飾),她在抗戰期間投身兒童保育的故事,並將日軍虐殺兒童的惡行,寫成新聞刊登在《大公報》上。2014年的電視劇《戰長沙》講述了1938年的長沙保衛戰,最後一集借《大公報》記者王開復(靳東飾)的採訪和文章,澄清了抗戰真相。電視劇《左手劈刀》,講的是1937年紅軍西路軍騎兵團的抗日故事。女二號馬瑛臻(管樂飾)為追隨男主角奔赴抗日前線,於是來到《大公報》社應聘,成為一名當戰地記者。


  

而2016年上映的電影《葉問3》,葉問(甄子丹飾)看到報紙上張天志要挑戰自己「詠春鬥詠春」的新聞,為免夫人(熊黛林飾)擔憂,故意給她讀副刊上的笑料。鏡頭裏,葉問手中拿着的,正是一份《大公報》。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三日兩摘銀 何詩蓓創傳奇


全城打氣,撐詩蓓今早衝金!


張家朗:獎牌很重,將全力打好團體賽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