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揭秘!這些精美國禮背後的中國外交風雲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08-17

本文要點

這對瓷塑天鵝既是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更是中美關係「破冰」的珍貴歷史見證……


今年初,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揭開神秘面紗,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館內陳列着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外交活動中受贈、贈送的670多件(套)代表性禮品。大公報今起推出《國禮故事》系列專題,探尋一件件具有代表性的禮品文物背後的外交風雲。這一件件曾見證過一個又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的珍貴禮品文物,如今在聚光燈下娓娓講述着新中國外交事業走過的光輝歷程,折射着新中國外交事業的輝煌成就。


驅車從天安門廣場向東出發,只需五分鐘左右,便可在一片青灰色的北京胡同旁邊,找到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穿過大門,踏上台階,步入寬敞的展廳,往右手邊一轉,一座一人多高、造型優美典雅的瓷塑白天鵝便影入眼簾。這對瓷塑天鵝既是一件難得的藝術佳作,更是中美關係「破冰」的珍貴歷史見證。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在上海發表聯合公報,標誌着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



大公報記者 葛沖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圖為毛澤東主席會晤尼克松總統。(資料圖片)


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相關資料介紹,1971年4月,毛澤東根據美方建議,邀請在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以中美人民之間的交往拉開兩國官方關係的序幕。這一創舉被譽為「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應邀訪華。2月21日下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尼克松,就中美關係和國際事務認真、坦率地交換了意見,長期隔絕中美兩國的堅冰在這一刻開始融化。


尼克松為毛澤東精心挑選了美國著名生物學家和硬質瓷燒製大師波姆晚年的傑作,一對大型瓷塑天鵝作為禮品。禮品由一對潔白的大天鵝和3隻小天鵝組成,象徵着一個和諧快樂的家庭。天鵝爸爸展翅欲飛,天鵝媽媽正低頭撫弄小天鵝,3隻小天鵝在父母呵護下快樂嬉戲。羽毛潔白,湖水漣漪,荷葉翠綠,荷花清純,烏龜、昆蟲栩栩如生,呈現出一派清新恬靜的田園風光。


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在展覽現場設置的二維碼介紹中透露,尼克松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雙方互贈禮品儀式上說,美麗吉祥的天鵝是深受美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喜愛的珍貴動物,它象徵對和平、友善的祈望,盼望它給美中兩國關係帶來順利發展的好徵兆。1972年2月28日,中美兩國領導人在上海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這是中美關係史上的一件大事,也對國際形勢產生了重大影響。



中美友誼 始於互信


1974年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後,毛澤東仍通過外交部門與尼克松保持聯繫。1975年12月,尼克松的女兒朱莉應邀訪華,向毛澤東轉交了尼克松希望中美兩國繼續對話的親筆信。毛澤東像對待自己老朋友的子女一樣,親切地對朱莉說:「你們還年輕,再到中國來吧,再過十年,中國會棒極了。」


1976年2月,尼克松應邀以私人身份再次訪華。重病中的毛澤東仍按總統規格會見了尼克松,進行了長達1小時40分鐘的會談。尼克松引用毛澤東的名句「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展望未來的中美關係。在即將告別時,毛澤東舉起茶杯與尼克松碰杯,他說:「中國有句老話『君子之交淡如水』,沒有酒有水,以水代酒──乾杯!」


展覽現場的二維碼中介紹,與尼克松此次會談半年後,毛澤東逝世。尼克松獲悉後發表聲明說,「作為代表完全不同的哲學和觀點的領導人,我們1972年在北京會見時都認識到,中美友誼已成為對於我們兩國的利益都是必不可少的了」,「我對於他不僅對他本國人民的問題,而且對世界形勢的客觀現實都有深刻的了解這一點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我們在那時建立的新關係應當歸功於他的這種高瞻遠矚」,「他是一位具有非凡勇氣和思想堅定的人,他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幾天」。


據介紹,至今,美國尼克松圖書館仍豎立着10尊世界政治人物雕像。他們都是尼克松最為欽佩的政治家,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是身着中山裝、穿圓口布鞋、坐在沙發上健談的毛澤東。

瓷塑天鵝小資料


•高99厘米,最長175厘米。


•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贈毛澤東。


•該作品的作者是美國鳴禽硬瓷燒製大師愛德華·馬歇爾·波姆,這一題材的作品共燒製了兩件,一件留美,一件作為珍貴禮品贈中國,象徵中美兩國人民友誼彌足珍貴。



小小銀煙盒 歷經中英談判


香港和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國人民一直期盼香港、澳門回歸祖國。在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一樓展廳內,擺放着一個小小的不太起眼的銀煙盒。雖然它看似普通,但卻曾見證過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曲折歷程。這個煙盒採用純銀製作,四周鑲嵌着米字紋,中間微微隆起,實用而精緻,它是1982年9月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應邀訪華期間贈送給鄧小平的禮品。


展覽現場語音介紹,1981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的決定。中國政府對處理香港問題確定了兩條原則:一是一定要在1997年收回香港,恢復行使主權,不能再晚;二是在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穩定和繁榮。



1982年9月,時任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應邀訪華。鄧小平會見戴卓爾夫人時,雙方就香港前途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根據中央禮品文物管理中心展覽現場的二維碼提供的文字資料透露,鄧小平嚴正駁斥了她的「三個條約有效論」,並駁回英方「以主權換治權」的要求。他斬釘截鐵地表示,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迴旋餘地。坦率地講,主權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現在時機已經成熟,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談判的題目就是一個,歸屬問題,如果我們根本談不攏,中國將考慮接收香港的時間和方式。收回香港是全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願,如果不收回香港,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


針對戴卓爾夫人關於香港的繁榮離不開英國管理的觀點,管理中心的相關資料介紹道,鄧小平表示,香港繼續保持繁榮根本上取決於中國收回香港後,在中國的管轄之下,實行適合於香港的政策。鄧小平的談話鮮明地表達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的原則立場和按時收回香港的堅定決心。中國由此掌握了收回香港的主動權,戴卓爾夫人同意繼續通過談判方式解決香港問題。


根據鄧小平習慣 量身定製


1982年訪問期間,戴卓爾夫人向鄧小平贈送了一個精心準備的銀煙盒。資料介紹說,鄧小平有吸煙的習慣,為了兼顧愛好和健康,他平時吸煙的過濾嘴比一般香煙要長些。戴卓爾夫人注意到這一細節,根據鄧小平使用香煙的長度量身定製了這個煙盒。


經過歷時兩年共22輪談判,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正式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法總統帶病訪華 送上藝術掛毯


一九七三年九月,時任法國總統喬治·讓·蓬皮杜贈毛澤東的掛毯《亞馬遜河》。


藍色河流橫貫毯面,綠色森林枝繁葉茂,藍綠相間的海龜、魚蝦河中追逐,彩色蝴蝶天空飛舞。1973年9月,時任法國總統喬治·讓·蓬皮杜訪華,他特意挑選了這幅色彩繽紛、構圖優美的藝術掛毯,作為禮品贈送給了毛澤東。這幅掛毯以法國著名畫家讓─皮卡爾·勒杜的版畫為藍本製作而成。掛毯採用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的手法,描繪了世界第一大河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的迷人風景。

  

1964年1月27日,中國和法國正式建交。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的西方大國。這是中國與西方發達國家打開外交局面的重大成果。1966年,法航開闢巴黎至上海航線,中國與西方國家的聯繫進入「空中時代」。1973年9月,時任法國總統蓬皮杜應邀訪華,成為西歐國家第一個訪問中國的在任國家元首。

  

在展覽現場設置的二維碼介紹裏提到,蓬皮杜當時已罹患癌症,但他不願像前總統戴高樂那樣留有遺憾,所以不顧醫生反對,堅持踏上訪問中國的行程。訪華期間,蓬皮杜帶病參加了多項訪問活動。訪問期間,毛澤東會見了蓬皮杜。兩國發表公報,就亞洲和歐洲形勢、裁軍、國際貿易等各項問題廣泛地交換了意見。雙方還商定遼陽化工合作項目合同,總金額高達12億法郎。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公報與「神十四」天地通信 航天員:盼與港人齊駐空間站


香港優化「安心出行」 將設紅黃綠碼


大文快報(2022.07.11)周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