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英雄即將回家!香港這所學校20多名學生曾奔赴抗美援朝前線

大公文匯全媒體 大公文汇 2022-10-13

本文要點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抗美援朝戰爭至今較鮮為人知的是,有一群香港中學生也曾加入志願軍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半個多世紀前,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抗美援朝前線,在這支保家衛國的隊伍中,有20多名來自香港培僑中學的學生!

  

今年9月16日,第九批在韓的中國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會回國,國家將會舉行隆重的迎回儀式。兩位香港學生培僑中學的曲木之懿和已畢業正在內地讀大學的姜霏梵,將代表培僑前往迎接英雄回家!他們昨日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心情激動和自豪:「這是最好的愛國教育,一定要繼承先烈精神,以報國為己任!」 



大公報記者 湯嘉平、張帥

去年9月1日,第八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在韓國仁川機場舉行。


彝族少年曲木之懿出生於四川,祖父王作義曾在1935年紅軍長征途經四川涼山彝區時,加入革命隊伍。曲木之懿對於今次能夠到瀋陽見證具有歷史意義的儀式,迎接先烈回家,感到十分光榮。「我非常激動,一直以來也非常崇拜我們英勇的先輩,正是因為他們的流血付出,才有我們如今安定和諧的社會,才有今天的香港『一國兩制』。



有幸加入升旗隊 學習國防知識

  

今次能成為香港學生代表,曲木之懿很感謝學校的推薦。「能被選上,一來我剛好就在內地,不受香港防疫政策影響;其次我是學校升旗隊的一員。」他希望日後可回內地升大學,攻讀歷史或經濟、工商管理專業。「我們國家愈來愈強大,我們年輕人到內地,會有更多的發展機遇。」

  

姜霏梵在培僑中學就讀時,也是學校升旗隊隊員,現在他已是復旦大學二年級生。他說,之前加入升旗隊,學校會教授一些國防和國情知識,讓隊員更加了解時事動態,但今次去參加迎回,迎接志願軍回家,本身是最好的學習活動,會與同學們分享。


培僑中學多名先輩曾參與抗美援朝,圖為當年在北京的培僑小組歡送參軍的同學。

  

抗美援朝精神 應發揚光大

  

姜霏梵憶述,他當年是在校長的鼓勵和支持下,創建了學校升旗隊,非常自豪!培僑中學亦因此成為全港第一批採用中式操典升旗的學校。在國慶70周年大典上,姜同學更以「香港優秀青年學生」的身份,站在香港花車上,參加天安門前的國慶活動。

  

讀中學時建立起的愛國情懷,如今更加堅定。今日姜霏梵在復旦修讀歷史,對抗美援朝的故事亦有更多了解。他說,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這場毫無優勢可言的戰爭中,對抗美軍與其盟友,志願軍以頑強的意志與犧牲精神,維護了和平,捍衛了國家尊嚴。他感慨無數戰士的青春,永遠被定格在那異鄉戰場上,「太偉大了!」

  

「身為中國香港人,我深知今日享受的安穩生活,與當年的戰役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心中懷着崇高的敬意。加上當時伍校長曾告訴我們,有不少老一輩的學長們投身這場戰役,伍校長分享的剪報,更詳細敘述了這批老學長的事跡。通過具體人物的事跡,令我對志願軍有更深入的了解,學兄學姐們的往事,加深了我對志願軍的共情,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和報國之情。」


培僑中學20先輩曾參加志願軍

  

2020年9月23日《大公報》推出專題報道,詳述當年港人的英勇事跡:培僑中學有20多位學生,在抗美援朝期間參軍。《大公報》當時聯絡上其中8位,其中一人是甘星華。現時身在北京的她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因她懂得外語,當年在政治部做文書工作,她是在1951年初入部隊後受到重點培養。「一入部隊,當時就給我們至少安排成副排長,像我們中學生在當時算『學歷高』的,不輕易上前線,放在司令部裏培養的多。」她對現在香港的情況十分關心,寄語港人發揚抗美援朝精神,報效祖國!



培僑老兵:正義之師必獲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為國出戰,英勇事跡可歌可泣。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抗美援朝戰爭至今較鮮為人知的是,有一群香港中學生也曾加入志願軍,在朝鮮戰場高唱這首《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齊心團結保家衛國,培僑中學第五屆學生馬振鐸便是其中一位。在2020年去世前兩個月接受《大公報》採訪時,馬振鐸說,自己和戰友們敢於冒槍林彈雨的危險,到極端惡劣環境中參加戰爭,是因為他們堅信:愛國是天職,中國人民志願軍是保家衛國,師出有名,而正義之師必獲勝利。

  

香港學生宋香澄寫過的一篇回憶文章提到,1950年1月他先在廣州僑聯居住,在廣州一個月後來到北京,到北京中共中央統戰部青年訓練班學習,然後又到華北人民革命大學二部學習,「朝鮮戰爭爆發後,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親自歡送我們參加抗美援朝。」


培僑中學第五屆學生馬振鐸(後排左一)當年與部隊戰友合影。


「大悶罐火車拉我們去安東」

  

1934年出生的馬振鐸,報考抗美援朝軍幹校志願軍入伍時只有17歲。他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講述,當年學生中報名參軍的人很多,不過100個人裏大約只有10個人能夠入伍。他是從石家莊高級步兵學校前往朝鮮戰場的,途中經過北京沒有停留,直接前往「紅色東方之城」安東(今天的遼寧丹東)。當時拉送他們的是老式大悶罐火車,這種列車類似貨運列車,黑色車廂上方只有幾個很小的窗戶,只能利用梯子上下車。

  

從安東跨過鴨綠江,另一頭連接的是朝鮮邊境城市新義州。「新義州有一座鐵路與公路兩用橋與安東連接起來。主橋是鐵路橋,副橋是公路橋,這裏是美國空軍重點轟炸的地方。」馬振鐸稱,志願軍把美國的戰鬥轟炸機稱為「油挑子」,其機翼懸掛副油箱,一架飛機帶兩個凝固汽油彈,每次「下蛋」都很厲害。在過江前,馬振鐸所在的志願軍部隊還能偶爾打一下籃球,過了江就把室外活動都取消了,而美國轟炸機飛行很低,志願軍隱蔽時小聲說話也是禁止的。


馬振鐸在病床上細讀《大公報》有關他接受專訪講述香港學生參加抗美援朝的報道。

 

戰爭對朝鮮百姓帶來不堪入目的慘狀。馬振鐸親眼所見,新義州整個城市淪為一片廢墟,百姓流離失所四處逃難。因為沒有制空權,中國軍隊白天只能隱藏起來待天黑後行軍,而美軍投下的照明彈到處閃爍,志願軍一夜行車都不敢開燈。在初期,沒有經驗的士兵曾用手中的輕武器打飛機,飛機打不下來反而暴露了目標,待到馬振鐸他們在1952年去朝鮮戰場時,志願軍已發布嚴格命令,禁止再用手中輕武器打飛機。

  

志願軍營養不良患夜盲症

  

一些參加抗美援朝的老兵回憶,在朝鮮戰場中國士兵流傳着一個玩笑:毛主席知道在朝鮮打仗的士兵生活很苦,就給負責前線供應的負責人下了「讓志願軍吃好麵」的命令,結果,負責人把毛澤東用湖南話下達的命令聽成了「讓志願軍吃炒麵」,於是炒麵成為了志願軍主要的糧食。玩笑歸玩笑,但它卻揭示了志願軍的艱苦條件:因為炒麵缺乏人體必需的維生素,士兵普遍嘴角潰爛,許多志願軍還患上夜盲症,影響到夜間作戰。


馬振鐸向《大公報》講述自己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時的故事。

  

馬振鐸向《大公報》透露,因為自己在部隊中屬有文化的戰士,受到的照顧會相對多一些,即使這樣,在朝鮮時也經常餓得發慌,幾乎沒有一天三頓飯的情況,下午和晚上能夠合在一起吃一頓就很不錯,穿的也是單衣。一些朝鮮人民軍都有軍毯、大衣和呢子褲,他們看見吃住「寒磣」的中國志願軍都覺得「土」。而正是這一幫「土老帽兒」,實現了保家衛國戰爭的勝利。


抗美援朝70周年時,《大公報》所作報道。

  

志願軍意志頑強屢挫美軍

  

志願軍入朝參戰後,迅速在戰場上取得幾次大的戰役勝利。美國一位參加朝鮮戰爭的中士曾回憶,在朝鮮戰場,他們穿戴特製的冬季綁帶防水鞋,仍覺得難受,每個人都在想,我們為什麼要來到亞洲的漫天風雪中?而一些沒有受傷的士兵,甚至蒙混過關,假裝受傷逃離戰場。


剛參軍的馬振鐸(後排中)和家人合影。

  

馬振鐸向《大公報》分析,中國人民志願軍條件更差,之所以能夠用劣勢裝備取勝,是因為我們堅守信仰,愛國是天職,在政治上是保家衛國,師出有名屬正義一方。其次是志願軍吃苦耐勞,美軍依賴火力支持,一旦沒有炮火支援便不知所措,中國人民志願軍則意志頑強,有着像黃繼光一樣不怕犧牲的精神,視死如歸。


馬振鐸獲頒的抗美援朝參軍五十周年紀念章。


社評|在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 香港從未缺席



  

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遺骸裝殮交接迎回安葬活動擬於本月14日至17日實施。與過去八次迎回活動不同的是,今次有香港培僑中學的學生參與這一重要儀式,一段塵封已久、可歌可泣的港人愛國故事也因此揭開。當年培僑中學有二十多位同學志願參加抗美援朝,為國家奉獻青春、揮灑熱血,他們是國家的英雄,是最可敬最可愛的人;他們的愛國壯舉應該大書特書,是香港愛國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課。


一九五〇年朝鮮戰爭爆發,戰火燃燒到中朝邊境的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數十萬中國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鮮為人知的是,有一群從香港回到內地的學生也踴躍參軍。當年志願軍基本上是農民出身,多不識字,小學生已是稀罕,來自香港的學生至少是初中畢業,又懂得外文,因此被國家當成「寶貝」看待。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親自歡送他們,多人被安排在司令員彭德懷身邊工作,也有人從事後方的交通運輸工作。


戰爭是殘酷的,即使不在戰鬥最前線,也時刻冒着生命危險。十七歲參軍的培僑生馬振鐸曾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回憶當年從安東前往朝鮮途中,一路遭到美軍轟炸,只能白天隱蔽,夜間行軍,即便如此,美軍投下的炸彈仍在到處閃爍。最艱苦的是嚴寒環境,大雪紛飛,很多志願軍穿的仍是夏日單衣,有的班只有一雙棉鞋,誰值班站崗,誰才能享受這份「奢侈」。早前在港上演的《長津湖》,真實再現了志願軍英勇無畏的壯烈場景。


抗美援朝這一仗,打出了志願軍的威風,為中國贏得數十年的和平環境,使得自詡世界霸主的美軍不得不承認「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敵人打了一場錯誤的戰爭」。為什麼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劣勢裝備取勝?除了師出有名,站在正義的一方,更因為愛國情懷、吃苦耐勞、敢打敢拚、不怕犧牲。這其中,就包括了港人在內,培僑同學參加志願軍這一段英雄事跡,寫下了港人愛國的光輝一頁。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培僑生不願揚名,加上港英時代也非常敏感,難以公開宣傳,致使英雄事跡幾乎湮沒無聞。但祖國從未忘記為國家犧牲的英雄,一直在搜集、整理這方面的資料。大公報兩年前率先走訪不少當事人,對此作出報道,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這才有了今年邀請培僑同學參加迎回志願軍英雄遺骸這一環節。事實上,英雄們不敵歲月大多故去,健在的只剩個別,有關事跡必須盡快挖掘、整理、存檔,不能再留下遺憾。


無數的事實說明,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香港同胞從未缺席,一直與祖國同心同行,心繫祖國前途。在今年七月一日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的波瀾壯闊的百年奮鬥史,記載着香港同胞們作出的獨特而重要的貢獻。有史以來,香港同胞始終同祖國風雨同舟,血脈相連。培僑生的事跡,正是這一事實的生動寫照。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培僑學生都非常年輕,最年輕的一位女同學僅16歲,在國家危難關頭,他們奮不顧身,勇往直前。他們的感人故事是最好的愛國教材,他們的愛國情懷值得港人永遠銘記,發揚光大。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大公報上的抗美援朝(上)


大公報上的抗美援朝(下)


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我們當初都不怕,現在怕什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