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産火箭布雷車有多猛?一次撒數百枚地雷!
國產新型火箭布雷車,擁有40管火箭布雷彈發射裝置,編隊作戰時,可在10分鐘時間內,在10公里外布置一個約50萬平方米的雷區,對敵坦克、裝甲車、步兵部隊完成堵截、阻遏、分割。其卡車底盤,在5000米高海拔地區同樣可運用自如,可以幫助陸軍部隊高效掌控塑造地面戰場態勢。
央視近日曝光了國產GBL113型火箭布雷車在高原地帶進行訓練的畫面。該型布雷車能夠快速、遠程、大面積布撒地雷陣。去年,該型布雷車首次在海拔4500米以上地帶實戰化布雷訓練,檢驗了高寒高海拔條件下的優秀戰鬥力。
取代人工布雷 敵方措手不及
布雷屬於工兵部隊的任務。傳統的人工布雷方式,速度慢、危險系數高,而且只適合在靜態作戰環境進行。而火箭布雷車具有速度快、範圍廣、危險系數低等特點,只需要幾個小時甚至十分鐘內,就可以完成人工作業幾天、幾十天才能布設的雷區,且可在十公里外遠程進行,無需擔心敵軍的近程火力攻擊,極大減低了戰場危險。
火箭布雷車由基礎車、發射裝置和火箭布雷彈組成,射程在一公里至數十公里,整車一次可以撒布防坦克地雷或防步兵地雷數百枚。
GBL113型火箭布雷車是陸軍現役最先進的布雷裝備之一。整套系統包括基礎底盤車輛、發射裝置、火箭布雷彈。其採用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同款底盤,全重約20噸,公路機動速度約80公里/時,能夠快速、機動轉換任務區域,主要用於在進攻和防禦作戰中,布雷阻滯敵軍坦克、裝甲車、機械化步兵,防止敵軍偷襲,或將敵軍分割包圍在一定範圍內實施打擊。
該型火箭布雷車載彈能力強,自動化程度高。40管火箭發射裝置呈4層堆疊,每層10管。每管火箭布雷彈內安裝多枚地雷,地雷之間有彈性圈進行阻隔。火箭彈後端有電點火器、高低壓室、炮射裝置、推板等。
單車單次可撒上千地雷
布雷時,工兵先進行風向風速測算目標區域定位,然後發射火箭彈,飛臨至目標區域上空後,火箭彈戰鬥部中的電子引信啟動,將地雷依次推射出去。地雷在降落傘的緩衝下平穩落地,底部、插銷插入地面,形成地雷陣。通過火箭彈部署的地雷,能夠均勻布撒在區域地表上。
根據實戰需要,該型布雷車可在火箭彈內安裝不同類型的地雷,用於布設反坦克地雷場、反步兵地雷場、混合雷場。其中,反坦克地雷以坦克、裝甲車、自行火炮等重型裝備為毀傷打擊目標,內部安裝有TNT炸藥、引信、發火裝置等,裝藥量比反步兵地雷大得多,只有當被坦克等大質量目標觸發引信才會擊發爆炸,以便更精確地實施獵殺。
GBL113型火箭布雷車射程可覆蓋1公里至十幾公里。單車單次可布撒240枚反坦克地雷或上千枚反步兵地雷。每車還攜帶了40發備用火箭彈,可用5分鐘快速裝填。多輛布雷車配合,能夠快速在10公里外目標區域,設置一個正面600米、縱深800米的地雷場,封鎖重要通道。
此外,新型地雷都安裝了自毀程序。如果一定時間內,目標沒有觸發地雷,可以啟動自毀程序,清除地雷威脅,便於本方部隊反攻或追擊,避免誤傷。
輪式火箭炮 數十秒轟40彈
在多支集團軍的春季實訓中,PHL11式122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亮相。該型火箭炮與GBL113型火箭布雷車同一底盤,最大射程達50公里,能夠在幾十秒內發射40枚火箭彈,以密集「彈雨」完成大範圍的面殺傷。
在陸軍現役裝備序列中,11式火箭炮與99A坦克、04式裝甲戰車、紅旗-17防空導彈、紅箭-10反坦克導彈等一道,屬於陸軍的主力裝備。其主要使命是利用火力猛、射速快、射程遠、機動性好等特點,執行中遠程大面積火力毀傷壓制。
11式火箭炮採取模塊化,2個彈藥箱每個裝填20枚火箭彈,且存儲、發射一體化,短短十幾秒就可將40枚火箭彈傾瀉到敵軍陣地,其巨大威力有「鋼鐵風暴」之稱。且可根據需要,發射破片彈、雲爆彈、燃燒彈、布雷彈等不同類型火箭彈,遂行不同作戰任務。搭載增程火箭彈時,射程可達50公里。除了持續連發的集群式火力模式外,11式火箭炮也可對中遠距離目標實施單發精準打擊。
由於採用了高信息化、自動化的火控系統,11式火箭炮全部成員只需3人,包括駕駛員、炮長、火控手,就可完成機動、控制、發射等全流程任務。較之81式輪式自行火箭炮的5人編組,更為集約高效。
並且,該型火箭炮經過了雪原、峽谷、冰川等極限地域的反覆試驗,能在雪域高原環境有效機動作戰,快速支援前線。
偽裝勘察車 誘敵分散火力
偽裝勘察檢測車是工兵部隊一款曝光度較低的專用車輛,卻是野戰部隊必不可少的裝備。其可以對營地環境進行勘察,為工兵實施偽裝提供指引,並對偽裝效果進行評估,被喻作「戰場魔術師」。
偽裝勘察檢測車採用陝汽六輪大卡車底盤。當野戰部隊到達預定紮營地域後,偽裝勘察檢測車升起數米高的光電桅杆,綜合運用光學、紅外、雷達等各種手段,對周圍環境進行全面「質檢」,並據此為工兵提供偽裝方案。
隨後,工兵採用偽裝網、紅外塗料、部署角反射器等手段,對營地、指揮所、大型裝備實施偽裝。這一方面增加敵軍偵察難度,保護本方設施和人員;另一方面,可以布置假陣地,欺騙敵軍偵察,誤導分散其火力。
在完成偽裝後,偽裝勘察檢測車再運用接收終端、光學檢測器、示假雷達監測器等,對偽裝效果進行全面評估。對於更大面積的戰場環境,偽裝勘察檢測車可以施放無人機進行空中拍攝,生成廣域全幅偵察圖,確認偽裝效果,充分保障本方的戰場生存能力。
回顧經典布雷戰事
二戰阿拉曼戰役
•1942年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中,德軍用幾十萬枚反坦克地雷與反步兵地雷,構築了被稱作「魔鬼花園」的雷區,一度抵擋住兵員和坦克力量兩倍於己的英軍多輪攻擊。
二戰「飢餓戰役」
•1945年,美軍啟動「飢餓戰役」作戰行動,用轟炸機在日本的港口和航道布放了上萬枚水雷。這一圍困行動使嚴重依賴外部資源的日本漸漸陷入「準癱瘓」狀態。
1945年「飢餓戰役」期間,美軍B-29轟炸機在行動區域空投水雷。
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中,伊拉克軍隊布設了由50萬枚地雷構成的雷場,多國部隊對此望而卻步,最終選擇從西線長距離迂迴,原定的行動任務被拖延到第38天才完成。
現代近中遠布雷體系
近程
•可在近距離(200米左右)快速構設雷場的車輛型拋撒布雷系統,主要用於預先布雷。
中國GBL132撒布式布雷車。
中程
•射程在10~70公里的中遠程火箭、火炮布雷系統,主要用於在敵軍可能出現的衝擊路線上快速布雷。
德國LARS火箭炮布雷系統。
遠程
•依託飛機、直升機平台的遠距離、大面積快速布雷系統,多用於封鎖作戰。
解放軍直升機在演練空中布雷。
「白鯨」號服役 日潛艇滿編
日本海上自衛隊「白鯨」號潛艇3月20日服役,成為日本現役第22艘潛艇,將駐紮廣島縣吳市軍港。2010年,日本制定了將潛艇數量從16艘擴充22艘的計劃。「白鯨」號標誌着這一計劃的完成。
「白鯨」號完成交接儀式後駛往廣島吳市軍港。
「白鯨」號是「大鯨」級的二號艇,標準排水量約為3000噸,全長84米、寬9.1米,可搭載70名乘員,裝備有18型魚雷和UGM-84魚叉反艦導彈。
「白鯨」號是一款柴電動力攻擊型潛艇,採用「鋰電池+柴油機」的動力組合,相較鉛蓄電池,續航時間更長。該型潛艇還採用了核潛艇常用的泵噴式推進器,取代了螺旋槳,降低噪音並提高了航速。
日本現役22艘潛艇包括8艘「親潮」級、12艘「蒼龍」級、2艘「大鯨」級。按照一年一艘的進度,至2027年將共有6艘「大鯨」級服役,並相應取代較為老舊的「親潮」級。
編輯:喬一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國產聊天機器人,下月與你「對話」
大文快報(2023.03.26)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