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高考通識科成為歷史,意味着什麼?

大公報 大公文匯 2023-08-19

本文要點

通識科曾淪為別有用心之人向青少年灌輸政治立場的工具。

  

中學文憑試通識科考試昨日結束,這是最後一屆的通識科考試,明年起將會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今次題目包括「膠袋收費」、長者、電子學習及平台經濟等,藥物專利話題則是首次出現。

有考生昨日步出試場時,開心舉起V字手勢,看來對成績十分有信心。(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年通識科卷一資料回應題共設三道必答題,佔全科總分62%;卷二則為延伸回應題,考生須在三題中任選一題作答,佔總分38%。與去年一樣,今年兩卷均無政治化題目,考題內容都較為生活化。其中,卷一必答題設計內容包括「塑膠購物袋收費計劃」、長者及安老事務以及藥物專利。

通識科畫上句號 公民科任重道遠

通識教育科一直被外界批評內容艱澀難懂,評分準則欠客觀標準。在1994年的高考首次開設,屬於高級補充程度(AS Level)的選修科。而2009年正式在香港高中推行後,卻因為學生對各方面欠缺足夠認識,要進行所謂「多角度分析」,令通識淪為「吹水科」。另外,曾參與規劃通識教育科課程、有「通識之父」稱號的九龍華仁書院校長陳岡,為體驗考生感受,以自修生身份應考2012年文憑試通識科,亦只考獲四級成績。

通識科教材偏頗 誤人子弟

實際上,近年通識科教材亦被家長指出存在選材偏頗、歪曲事實等問題,更是有「黃」顧問或「黃」編者參與製作,直言誤人子弟。例如,名創教育出版的《新領域高中通識》,把日本「集體自衛權解禁」誤稱為「自衛權解禁」,兩者定義截然不同;而現代教育研究社「今日香港」、「現代中國」的顧問之一李偉才,2019年更是在臉書發帖抹黑逃犯條例為「送中」條例,又煽動大眾要求特首撤回條例。

更加令人擔心的是,通識科曾淪為別有用心之人向青少年灌輸政治立場的工具。非法「佔中」概念提出不久,教協出版《香港政治制度改革──以「佔領中環」為議題》,註明是「公民及通識科教材」,並請到鼓吹「公民抗命」的非法「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做顧問,以絕大篇幅「推介」「佔中」操作詳情。

2019年爆發黑暴,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指,對於七一立法會遭受衝擊及破壞感到心痛,並承認是自己任內開始推行的通識教育失敗,年輕一代才變得「有問題」。而教育局便在2020年公布通識科教育改革方向和方案,並在2021年列出改革重點。

公民科「治病」 冀藥到病除

香港通識教育會會長、恩主教書院通識科及公民科科主任黃家樑接受《大公報》訪問時坦言,通識科有很多批判性思考的內容,需要學生探討事件的問題、困難和矛盾。而公民科多了許多正面議題,教學生如何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改革是一件好事,可以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和建設性思維。「通識科是看病不醫病,但是公民科不僅看病,還會討論如何治療,以達到藥到病除。」

最後一屆通識科考試昨日舉行,明年起將會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

黃家樑表示,目前通識科和公民科銜接得不錯。在課程方面,雖然這兩門科目的課程重點不同,但是重要的知識點比如全球化、憲法、基本法等都是大同小異,老師教起來也比較順利。

他續說,公民科的考評要求亦比通識科更低,只設置達標和不達標;考題也多元化,有多項選擇等,整體而言能力較弱的同學也能應付,學生也普遍表示學習公民科較通識科更容易處理。

至於公民科教師人手問題,黃家樑指出,以前通識科是每個循環周(6日)上6堂通識科課程,而現在是每個循環周上三堂公民科,課時減少。而他所在的學校通識科老師已轉去教公民科,認為人手是足夠的。

公民科內地考察 效果理想

首屆DSE公民科將於2024年開考,該科要求學生在中四至中六的三年內,至少要到內地考察一次。教育局早前提供22個行程選項,首個高中公民科學生內地考察團本月初乘高鐵出發,前往廣州和深圳。有參與學生表示,對國家的日益進步感到崇敬。

公民科設內地考察項目,令學生大開眼界,認識祖國。

認識祖國 收穫豐富

據悉,首個公民科內地考察團由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帶隊,約250名來自新界鄉議局元朗區中學和漢華中學的師生參與是次考察。蔡若蓮表示,超過20個不同主題的考察團會陸續出發,預計八月底前有逾四萬名學生參與。她期望同學珍惜這難得的考察機會,除認真學習外,亦不忘自己是香港形象大使,時刻展示香港高中學生的質素。

兩天行程看似短暫,但同學卻是收穫滿滿。許多同學都於總結時積極發表感想,「很高興與內地同學一起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討論如何把握大灣區機遇,實踐夢想」、「參觀點猶如活化石,向我們訴說國家包羅萬象的豐厚歷史文化」、「更加明白維護文化安全就是維繫國家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的重要基礎」、「我對國家的日益進步感到崇敬」。

末屆通識科考試

考生:取消通識科 減師弟妹負擔

北角協同中學的通識科主任黃中偉並指出,雖然公民科的課題有精簡,但涉及廣度並未縮小,學校亦會透過不同的活動,如「常識問答比賽」、「校際辯論賽」等豐富學生多元的學習經歷。

考生梁同學表示,今次考試算簡單,取材亦十分貼近生活,不過兩份試卷均不夠時間作答,她卷二選答了有關食物安全的問題,因為本身有選修生物,對相關話題比較熟悉。另一位考生王同學(化名)則因為對淘寶等較熟悉,選擇了平台經濟議題,她覺得取消通識科可以減輕考試負擔,對於師弟師妹來說是好事。


內容來源:大公報 A4、A5版

記者:蘇薇、鍾怡

報紙編輯:呂俊明

網絡編輯:Nora

審校:京辰


相關版面


往期推薦

終於!歡迎回家


五一來港旅遊一定要注意這個坑!


公共圖書館藏「獨」?採取行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