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朱高峰等:让创新真正驱动经济发展

朱高峰 王迪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3-03-26

让创新真正驱动经济发展 

朱高峰 王迪

【摘要】文章首先厘清创新的基本概念,指出创新是提出并实现一种新的想法并取得成效的活动,属于经济范畴,必须要有收益;接着分析了研究科技创新一定要区分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的概念之原因,以新产品为例提出技术创新链中两次飞跃的概念,阐述创新发生的机理,指出经济活动中创新为何经常会失败的原因;进而解释了我国长期存在的技术和经济“两张皮”成因及产生的问题,建设制造强国过程中创新驱动的重要性,最后提出让创新真正驱动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 技术创新链 第一飞跃第二飞跃 制造强国

 【作者简介】朱高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迪,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关于“创新”问题,我们国家一直比较重视。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习近平同志将“创新”作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是我国较长时期内的发展思路、方向和着力点之一。二十多年来,在科学、技术和工程界,关于“创新”的研讨不断在深化,国家和地方持续出台了不少关于“创新驱动”的政策,但到目前为止仍存在较多问题。业界讨论的“创新”涵盖了多个领域和不同的层面,概念趋于泛化,不同讨论者可能说的并不是同一回事。在创新投入产出上也存在较大争议。国家统计局2016年三月公布201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1.4万亿元(与GDP之比达到2.1%),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而创新产出则多从我国“每万人科技论文数”、“每万名R&D人员专利授权数”、“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等多个指标得到“成效显著”的印证,类似的这些乐观描述较易从媒体上看到。但另一些意见则认为,创新取得了某些进步,但跟国外先进水平“差距仍非常大”、“问题依然突出”、“值得警示”。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世界瞩目,但按全要素生产率来看并没有持续性的提高,体现了创新投入和产出并不对应,在效率和效益上并没有取得明显成绩。

针对上述问题,创新应如何真正驱动经济发展,本文拟就此展开讨论。

一、什么叫创新?

从广义角度来说,提出并实现一种新的想法并取得成效的举动都可以叫创新。从这个定义里可以引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想法”的范围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什么叫“新”?第三是如何衡量成效?创新的范围可以非常宽泛,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内容。创新的“新”具有相对性的特点,从时间序列上看并不是绝对的新,在相对范围里、在你工作具体领域里它是新的、过去没有做的,运用新的思想和技术、新的手段和方法,使企业得到发展、有了收益,即为创新。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必须有收益5。创新与发明专利不可等同,也不是一回事。发明是绝对的概念,发明要申请专利必须具有首创性,全世界都承认是你首创的,但发明不一定创造经济价值,专利中很多是不能实际使用的。在衡量创新的成效方面,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标准,有的有时间性,过了一定的时间即不再具有价值。

在2006年1月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时任总书记胡锦涛同志提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同时提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前三者是讲创新的领域问题,后三者是讲创新的方式问题,并主要是指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属于社会科学,是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范畴,“科技创新”则是自然科学技术的范畴。

二、经济领域的创新

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源泉是经济领域的创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同样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尽管理论、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有紧密的联系,但经济领域的创新主要源于科技创新。本文主要谈科技创新及其导致经济增长的问题。

社会上习惯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简称“科技”,其实两者有重要区别。研究科技创新,让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一定要区分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以及科学、技术和工程的关系。自然科学技术领域包括科学、技术和工程三个方面,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后来也包括社会和人本身)、寻求规律(真理)的过程和结果,其过程为科学研究活动,其结果为科学理论体系;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求(由简单的衣食住行到后来复杂的社会需求)而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其方法即为技艺,其手段即为工具;工程是基于科学理论体系,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依靠组织体系的“造物”过程。科学追求的是发现,技术追求的是发明,工程追求的是实际效果。因此三者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体现着不同的价值,需要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支持政策。

科学新的理论体系、技术新的技艺手段,尽管是社会发展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没有实现经济价值以前,并不在“创新”的范畴里。工程是一个从思想(方案)经过样品、产品、商品到产业的“链条”,“创新”主要体现在工程领域,由于工程要造物,即改造自然,因此与技术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一般称为技术创新。目前社会各界,包括一些政策制定者,对科学、技术和工程三者的概念和区别并不清晰,导致制定的政策和执行过程中混淆三者的区别,有碍三者的各自发展和进步,尤其阻碍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影响了创新本身的开展。

本文所说的“创新”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奥地利籍学者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提出来的,他提出,通过“五种创新”途径,即新产品,新工艺(生产方法)、新市场、新的原料供应、新组织方式中一种或者几种组合来实现经济增长,来创造经济学概念上的价值,这就是创新。其中包括了技术、运营和制度,面向的是经济。对这个范围(范畴)的创新,近年来各国学者有很多研究和发展,但现在创新领域研究的基础,还是按照熊彼得的理念来考虑和分析问题的。

三、技术创新链(以新产品为例)

以“新产品”为例,从广义上说,技术创新链如图一所示,从需求调查开始,然后到研究开发,研究开发的成果是做出模型,通过设计人员的工作(包括功能设计、结构设计和外观设计)做出样品,通过组织生产、质量控制等流程做出产品。生产出来没有营销还不是商品,只是产品,通过营销部门的工作去推介该产品而成为商品,在销售阶段实现价值,最后到使用,使用的时候体现了使用价值。

图一:新产品的技术创新链

  在现实社会经济活动中,上述新产品的技术创新实际包含了两个过程。如图二所示,首先是从思想(想法)到技术,可以称之为“第一飞跃”。其次从技术到产品到商品、从而实现价值,是为“第二飞跃”。相对来说,从一个想法到技术,从技术到设计、生产、营销、销售和使用,科研人员往往注重第一层面,即研发阶段的“第一飞跃”,这个阶段很重要,但主要涉及人力资本和技术手段,相对范围较小,投入也相对较小,实际上创新的主要难点并不在此,而在“第二飞跃”,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也主要是在这里。

  技术能否转变成产品,这涉及材料、工艺等各方面的条件和攻关;产品能否有市场涉及到需求侧的问题,即市场有无该方面的需求;从售价能否补偿成本且有余,要求判断产品是否有经济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能否保值增值,就需要长期效果来检验。这是狭义上的技术创新链,在这一阶段环节多、投入大,比前期的投入更大,组织复杂,因此风险更大。美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创新死亡谷(DeathValley)”的概念,即是指在第二飞跃阶段(狭义的创新阶段)成功比例更少、更容易死亡的现象。



图二:技术创新的两次飞跃

两个阶段是客观存在的。第一飞跃是研发阶段,可以由研究单位、高校等去做,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做(但往往也要有相对独立的组织);而第二飞跃则要在企业做。关键是这两个阶段(两次飞跃)之间怎么做好衔接和组合,这主要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研究院所做了一个研发,有了初步成效以后,如果企业有兴趣来做,就放到企业去生产;企业需要新产品、新技术,而自己没有力量做的,则可以选择与研究院所、与有技术的机构进行合作。研发和产业部门各自按分工做好自己的工作,然后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例如买断技术、提成合作、参股等)市场方式将两者统一组织,由企业主导,实现应有的价值。

 四、技术和经济长期“两张皮”及造成的问题

科技界(第一飞跃的主导者)对创新的重视是空前的,动辄离不开创新二字,但其对经济界的情况、对市场的需求并不甚了解;产业界(第二飞跃的主导者)对技术具有强大的需求,但因为历史原因,我国的产业界只管生产,无力延伸到研发领域,做到产研结合,所以长期存在“两张皮”问题,到目前为止,这一最主要的问题仍无明显改观。

研究院所代表的技术界与企业代表的产业界,单位性质不同、管理主体不同、体制和评价标准都不尽相同,所得利益也不同。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基于中国国情,我国大量引进国外的成熟技术并获得了较快发展。这些技术,主要不是外部研发单位的原始技术,而是从其他企业引进的现成的生产技术。这使得企业在正常创新过程中应该大量投入力量做的设计、工艺、生产组织、供应链构建、营销创意、品牌探索等工作都简化了,在销售额大幅增长的同时,并未积累起来创新的经验和力量,也未体验到创新的艰苦和成功的愉悦。这一政策对快速提高短板是有效的,在当时和一定时期内也是正确的,但对我国产研结合的可持续发展却造成了新的阻碍。

按照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企业引进生产技术以后,培养研发人员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慢慢向上游(由思想到技术)的研发、设计等领域扩张,这是一个正确的发展趋势。但到今天为止,相应的有效政策和顶层设计尚不完备,企业长期依赖政策环境和引进现成技术导致影响深远的惰性和既得利益,这种情况未能改观,使得“两张皮”的分离更为明显。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和能力,更丢失了创新的主体意识。谁来驱动创新、怎么驱动创新?企业创新动力在哪里?这些重大问题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从创新投入来看,现在科技主管部门很为研发投入超过GDP2%而满足,但有另一个指标即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我国目前平均只有1%左右,比发达国家3-4%左右(各个产业不同,这里指制造业总体)差得很远。原因可以罗列很多,但主要是由于我国经济中制造业比重远远大于发达国家,而生产规模与研发投入却不成比例,与各国高达70-80%的创新都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相去甚远。用占GDP2%的金额分摊在占30-40%的制造业上,较之发达国家占GDP3%以上金额分摊到占10-20%的制造业中,结果当然完全不同。我国对创新产出的评价主要体现为论文和奖项,并未追求通过创新实现价值,的确令人费解。

技术创新链的两次飞跃,映射到我国目前的学研体制,要求研究部门(科研院所和高校)与企业两者做有效的融合和渗透。科技主管部门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应积极转变科研管理的评价方式,修正价值取向,在决策制定过程中,不要喧宾夺主,要注重协调发展。当前研究所转企,能够形成完整的技术创新链,实现从一个想法到实现市场价值,“从0到1”、“从1到N”,已经有几个突出的成功案例,但从产业规模来看,仍然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单位大多放弃了对转制前担负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使命。

技术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设立了数额巨大的专项资金支持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技术向产业转移等,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深入研究管理方式,多以行政方式施行,实际上仍然是以部门分割的、分散的粗放方式管理项目,造成职、权、责互相纠缠,最后造成的实际结果是无人担责。单纯加大投入而不慎思政策和资金项目的引导和引领作用,沉溺于论文专利等指标的大幅增长这些表面风光,导致资源浪费、实效不彰。

  五、建议

第一,明确概念。首先创新的范围不要展开的太宽泛,文化和社会理论方面的创新有专门领域的人去做,我们讲的创新主要应限定在“经济领域”,这里不只强调技术,还要强调技术如何实现价值。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应该协同,有些问题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也存在制度上的问题,包括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等。创新的目标在于创造价值,没有创造价值的东西不是创新。众所周知,从统计上看发明专利大约70%—80%的比例是不曾也不会实现的,全世界大概都是这个情况。少数专利成果千辛万苦、突破重重风险,成为市场上销售的产品,通过它挣到钱,实现了经济价值,这才叫创新。

第二,创新方式。首先要产研结合、以企业为主体。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实效不佳。为什么要以企业为主体?首先需求决策是企业来做的,因为企业最接近市场,市场情况调研就需要企业。研究院所的作用,一是根据需求来研发关键技术,与企业共同使成果在生产线上实现,也有少数研究院所做出的前瞻性技术研发,直接做到了产品并开拓市场需求,有的可能长时间没有市场需求,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前端的研究不一定都有市场需求。其次,资金投入主要应由企业负担,企业完全依靠政府在创新上的资金支持,就会丧失积极性和责任心,自己投资“自己的肉自己疼”。另外,自有资金投入也容易发挥企业的自主性,比如国家重大专项(三)中分配给某国内大型通信企业的专项资金,企业都不用,因为政府专项经费在使用制度上程序繁琐且不具有灵活性,导致企业宁可不用。再次,在组织实施方面,包括企业自身的组织,也包括来自外部的机构,但主要是企业为主体来进行组织实施的。最后是效果评价,产品做出来符不符合要求以及最后的价值实现,处于核心地位的也是企业。

第三,政府作用。政府作用首先在于创造环境,监管重点在于规范市场、营造良币驱逐劣币的市场环境,政府需要制定环保、税收、贸易等相关配套政策,货币政策要支持实体经济,但到现在为止政府这方面的作用还相当薄弱。其次政府要提供公共服务,鼓励行业协会提供平台服务,组织关键性共性技术研发。其三,某些重要领域需要政府直接支持,有重点,有针对性,主要培养企业自主能力和创新动力。当然,也需要给研究院所一定的财政支持,目前,支持的方式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

第四,技术来源。如前文所述,相当长时间里面我国还要引进国外现成的技术,研发技术跟国外相比总体上还有相当明显的差距,所以要真正组织好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这方面要有具体要求。另外,我国现在大量并购国外的企业,需要真正掌握其核心技术。大企业要组织自主研发、引入技术的同时要消化吸收。研究院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深入做技术研究,不能只是研究技术,也要注重技术的实现。

第五,重视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注意和科学研究的区别,希望原始创新能够开展的更多、更快一些,但是要把它与科学研究区分开来。提倡颠覆性创新的同时,要注重渐进性创新,渐进性创新是普遍的、大量的。在号召社会“万众创新”的同时,要关注企业内创新。

第六,人才培养。实现创新驱动,需要大量的人才。他们不仅要进入研究院所,更要大量的进入企业。他们对创新的认识和专业化程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国创新事业的发展水平,最终会影响到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提出思想、做出决策的人是少数,但实现思想、决策则需要大量的人。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前者能脱颖而出,但大量面向的是后者,要使多数学生都能成为创新的实践者。各类学校,要以课程为载体,把关于创新的知识纳入学生专业学习的范围,在一定意义上,甚至要将其纳入通识教育的范围。教师要通过校企合作和创新实践,积累创新经验,形成由创新理论支撑的创新意识。

  六、创新驱动实现制造强国 

按西方国家统计,在所有的创新中,大约80%以上的创新体现在制造业领域,我国的创新也是如此。我国制造业整体上还处于大而不强的情况,在规模上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位,但跟国外综合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弱的地方主要是在质量效益、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要改善这种局面主要靠创新驱动。除了一些技术问题需要创新解决,要注意培养特色中小企业。德国很多企业并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老的企业做了几代也不追求规模,但产品有特色,在业内领先,非常具有竞争力,做到全世界一流,是企业界的“隐性冠军”。中国就缺乏这样的企业。另外,我国很多产品可以生产了,但是关键零部件自己没有能力做,这部分价值可能占产品价值的最大一部分。我们的创新一直提倡产学研结合方式,但由于科研主管部门主要还是管研究单位,所以要注意不要形成事实上还是由研究单位牵头,由研究单位主导,按原来的模式运行,这是不会成功的。研究单位要真正有效地与企业结合,为产业发展服务,真正体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襄助其真正推动经济发展。

(本文作者曾在2016年11月4日大梅沙中国创新论坛上以该主题演讲,本文做了补充和修订)

参考文献:

[1] (美)约瑟夫·熊彼特(JosephSchumpeter)《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

[2] 朱高峰“论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建立创新型国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2)

[3] 朱高峰“略谈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2)

[4] 彼得·蒂尔、布莱克·马斯特斯《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中信出版社2015年


高等工程教育微信公众平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