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反家暴:谁才是最不应该待在家里的人?

2017-12-07 纵情欧洲 纵情欧洲
点击上方“纵情欧洲”即可订阅




针对女性的暴力是全世界的流行病。面对严峻局势,欧盟各国从国家层面出台法律保护女性免受家庭暴力的伤害。


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欧洲各大标志性建筑被打上了橘黄色的光,以表示对反家暴的支持。尽管世界各个地区都面临着家庭暴力问题,但欧洲致力于在各个层面消除家庭暴力,对欧洲来说,家庭暴力是对人权的严重侵犯,绝不可容忍。


2017年11月25日,欧洲议会大楼被橘黄色灯光照亮以纪念“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对家庭暴力大声说不!”



孩子光着脚到处走,家里窗户被打碎了,屋子里吵吵闹闹,“在以前我从来不会觉得这些事会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多只是家长里短的麻烦事。但现在我知道如果有这些迹象的话,那这间房子里可能正在发生着家庭暴力。”Joris,一位在反家暴组织KADERA接受培训的志愿者如是说。 KADERA 是一家成立于荷兰的组织,他们为因遭受家庭暴力而流落街头的女性提供住所。 2017年,欧盟资助了其“安全家庭”(Safe at Home)项目,为其活动的志愿者提供培训。


欧盟资助的反家庭暴力活动


“对家庭暴力大声说不”,这是欧盟这个资助项目的口号。致力于消除家庭暴力的人们和组织可以在这个活动的网站上分享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以及如何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支持这一活动,欧盟还投入了400万欧元支持成员国发起反家暴的活动,提高大众对家庭暴力的认识。


“谁施暴,谁离开”


欧盟的一项针对28个成员国的抽样调查显示,欧盟三分之一的女性在15岁之后遭受过某种形式的暴力,她们遭受的大部分暴力来自于现任或前任伴侣。面对严峻局势,欧盟各国从国家层面出台法律保护女性免受家庭暴力的伤害。


每年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


在家庭暴力的案件中,有可能受害者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在德国,《防止暴力法案》避免了这样的事情发生,如果被认定为家暴行为,警察会禁止施暴者继续住在受害者的住所,并禁止靠近和纠缠受害者。“谁施暴,谁离开“,成为了被广泛认可的一条原则。除此之外,荷兰的强制报告制度,英国的”家暴披露“计划都致力于从不同的角度尽早预防和及时制止家庭暴力。


“我们必须制止!”



虽然在打击家庭暴力的路上任重道远,但正如瑞典外长玛戈特·瓦尔斯特伦(Margot Wallström)所说:“针对女性的暴力是全世界的流行病,我们必须制止!”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往期热门推送




心仪欧洲?

想要赴欧旅行、留学和拓展商务?

关注欧盟官方微信号,即刻开启你的#纵情欧洲#之旅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