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中美学者云端对话,深度解读两国元首会晤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本文约1746字,读完约6分钟
小 i 导 读
北京时间11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了长达三个半小时的视频会晤,引起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会上,双方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根本性问题以及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本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为下一阶段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怎样的方向?又释放了怎样的信号?11月21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应邀与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国际关系荣休教授、原洛克菲勒委员会亚洲部主任唐·赫尔曼(Donald Hellmann)教授开展云端对话,就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后的中美关系走向进行解读。
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现场(图源新华社)
华盛顿大学杰克逊国际研究学院国际关系荣休教授唐·赫尔曼参与对话
主要研究方向:美国外交政策、日本政治和东亚国际政治经济学;
曾长期就职于洛克菲勒委员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和威尔逊中心等机构,为国家政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2019年,唐·赫尔曼教授三次受邀访华,与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机构开展合作,致力于推动中美人文交流。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
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教授参与对话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
2016年获提名入选“慕尼黑青年领袖”(Munich Young Leaders);
2018年入选北京首届“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
曾任美国知名文理学院宾夕法尼亚约克学院历史与政治学系终身制助理教授;
曾在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Diplomatic History, The Pacific Review, Foreign Affairs, The Diplomat, The New York Times 等国际顶尖权威学术期刊和媒体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作为中方学者广泛深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在首轮发言中,唐·赫尔曼教授对本次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的重要价值表示认可。同时,他提出美国在对华舆论上仍展现出大量的防备、警惕甚至敌意,这一现象令人担忧。赫尔曼教授认为这些消极的媒体舆论压缩了政府的决策空间,给双边关系和两国在全球层面的合作投下阴霾。在此背景下,他再次强调了人文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中美之间的民众交往与合作,搭建更多类似于天津茱莉亚学院的文化交流平台,从而培育两国彼此间的文化亲和与友谊互信。同时,赫尔曼教授还指出,国际格局变化、全球化和数字革命也对中美双边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他鼓励中美双方在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全球性问题上共同应对、加强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王栋教授在发言中首先强调了中美元首视频会晤的历史性意义:在中国和美国发展的关键节点,两国元首进行深入、坦诚而富有建设性的对话,向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他认为,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元首会晤时所说,“中美两国是两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巨轮,我们要把稳舵,使中美两艘巨轮迎着风浪共同前行。”而这次元首会晤在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上起着把舵引航的作用,为中美未来的合作与对话打下基础。王栋教授完全赞同赫尔曼教授提出的加强中美交流与合作的意见。他指出,天津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上发挥了非常独特的重要作用:2021年7月25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舍曼(Wendy Sherman)访问中国,在天津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举行了会谈;8月31日至9月3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在天津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进行会谈,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等问题交换意见;10月26日,由天津音乐学院和美国茱莉亚学院联合创办的天津茱莉亚学院在天津落成,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向天津茱莉亚学院校园落成典礼致贺信。彭丽媛表示,中美双方加强教育合作,有利于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增进文化交流互鉴,传播艺术和友谊。希望中美两国广泛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相知相近,为中美两国人民友好注入动力。这些对话与合作有利于促进中美双边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构建双方互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针对赫尔曼教授关于美国对华消极舆论的担忧,王栋教授也作出回应,他认为媒体舆论是国家权力与精英决策的风向标,实际上反映的是美国政界精英愈发消极、强硬的对华态度。在其今年四月发表于Foreign Affairs (《外交事务》)发表的题为"The Case for a New Engagement Consensus: 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Order"(《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的文章中,王栋教授对中美建交以来美国精英所持“接触共识”中的认知谬误提出批评。在发言中,他进一步指出,对华接触政策失败论实则展现了一种“刻舟求剑”的心态,美方仍然停留在“接触共识”的认知偏差中,导致其外交政策从一个极端——“改变中国”跳到另一个极端——“打压中国”。王栋教授认为,部分政客、媒体不断炒作“中国威胁论”,如滥用和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打压中国企业,或把新冠疫情政治化等,这些行为有百害而无一利,中美两国需要做的是管控分歧,寻求共识,重建双边关系中新的均衡。
赫尔曼教授完全赞同王栋教授的观点。他认为,当今世界对于中国存在很多误读误判,需要寻求更多人文对话,建立良好的交流机制,以加深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对话中,双方还就如何准确定义中美关系、如何在外交上寻求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以及中美在经贸上怎样“重新挂钩”(Recoupling)(点击查看《中国学者解读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最新讲话:中美关系走向“再挂钩”?》)等多个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讨论。
对话最后双方表示,未来愿意继续通过各种方式保持密切联系,为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共同努力。
本文为iGCU原创,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文章来源: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
作者:雷耀翔
排版:苗小鑫
校对:乌力吉
往期精选
【中美关系】两国元首“面对面”,中美再解“必答题”
【中美关系】王帆:失去自信,美国愈加狭隘而焦虑
【中美关系】苏格:中美元首会晤为中美关系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