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发出第一只公开产品,这个基金经理枯坐了半年

2016-05-16 马赛客 交易门




2015年6月30日,石枫像往常一样早早起床,在住处附近买了包子豆浆,一边吃早餐一边查看头天晚上外盘的行情走势,浏览财经新闻。简单地梳理完当天内盘的交易计划,他穿上衬衣西裤,整整洁洁地出门上班。

石枫是上海一家新成立的私募基金的合伙人兼基金经理。6月15日以来,大盘疯狂下跌,前一个交易日盘中一度跌破4000点。6月下旬,石枫刚卖掉完手上持有的股票(上涨形态尚未破外的新股除外),并耐心地等待自己第一只公开产品的备案审核。

石枫有点着急,记得六月初公司办公室所在写字楼的一次常规检修,一个物业工程部的师傅看到同事显示器上的K线图,站在旁边聊了好几分钟股票。“我当时心理就有点紧张,觉得这个行情可能太疯狂了,人人都在炒股。”不过石枫并不悲观。他相信这一波下跌,只是大幅上涨前的洗盘。调整以后,还是会有行情的。

当天收盘,上证综指止住了6月15日以来的暴跌,暴涨5.53%。盘后石枫查看邮件,他的产品备案通过了。他第一时间微信通知正在外面旅游的合伙人,开始规划产品运行的琐碎事务。接下来,他需要做就是等待适当的时机,入场建立自己的头寸。




石枫2008年进入股市,经历过漫长的熊市煎熬和迅雷不及掩耳的牛市疯狂。他知道对于一个主观交易者来说,等待是何等重要。

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出身的石枫2000年参加工作,因为不满足于商业银行资产保全部缺乏想象空间的工作状态,又跑去新疆大学念了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生。2008年硕士毕业时,这个专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就业异常艰难,很多海归对他们的就业造成冲击。找工作时他去过天津、广州、南京,最后落脚上海,在一家证券公司谋得投资顾问一职。这是一个销售岗位,段位略高于经纪人。石枫白天看盘,联系客户,晚上复盘,研究股票。

这一年中国股市正处在急剧下跌中,到2008年7月,大盘已经从2007年10月份的6124点完成腰斩,甚至回到3000以下。但因为8月初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7月“市场炒得还比较火”,大盘表现出了向上的冲力。“熊市初期,市场还是抱有希望的,觉得还会反弹,新股民更是如此。”石枫说。

周建伟,石枫的大学同学,就是一直盯着大盘下跌,等待机会入场的新股民。他把钱交给石枫,让他来操盘。

“石枫告诉我,他那时候都没有实盘做过股票,你为什么会把钱交给他?”我问周建伟。

“2007年大盘下跌后我一直关注股票,在2000多点的时候想做一点。但是我(当时)对股市没什么接触和认识,石枫有经济和金融方面的知识基础,又在证券公司工作。他做的话肯定比我要好。”

“你拿了多少钱出来?”

“大概三四十万。”

“表现怎么样?”

“刚开始是挣钱的。后来就被套牢了。”

“刚开始”,刚开始往往都是美好的回忆。

“记得当时买的第一支股票是建设银行(当时对股票并不了解,觉得银行比较稳定),买了以后马上就赚钱了。随后的几次操作运气都非常好,每次都是能买在低点卖在高点,以致于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在炒股方面很有天赋。”在给我的一封邮件中,石枫写道。

等运气一离开,石枫就抓瞎了,开始屡屡犯错。2008年9月18日,政策面大利好:

印花税单边征收,卖出征收千分之一。

汇金公司购入中、建、工、三大行的股票。

政府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回购自己公司的股票。

第二天,大盘几乎涨停,涨幅高达9.45%,个股全线涨停。利好释放的五个交易日内,大盘狂涨21.19%(到2297.50点)。

这一波行情,石枫踏空了。

作为一个短线炒手,这样坐失良机简直不可接受。石枫忍不住再度入场。结果等待他的是却是大盘一路下滑到谷底(10月28日的1664.92点)。

“到这时候已经不相信市场会涨了。”石枫说。

2008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上海证券报》等报纸在头版报道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后来舆论简单解读为“四万亿计划”)。当天大盘狂涨7.27%。

“4万亿政策出来之后,当天涨了一下,第二天就不涨了(11月11日大盘跌1.66%)。当时我一个同学说,你看这个市场,这么大的利好,涨一天就不行了。”石枫说,“当时自己没主见啊,就跑了。结果市场就蹭蹭蹭涨上去了。”




这个市场还会涨吗?

会!

不会!

“什么样的声音都有。”石枫说。他离“刚开始”的运气越来越远,“实在忍不住了买一点,一买就跌”,就此陷入一湾无望的泥淖,不知所措。“熊市的教训是一跌就赶紧跑,不要等,一等就套牢。结果2009年就是震荡上行(大盘到2009年8月4日冲到3478.01点的高点),不断洗牌。一错再错,很受打击。”

石枫在这个过程中遭受的是信心摧残,而他的同学周建伟,正站在一旁蒙受真金白银的损失(石枫亏的全是好朋友周建伟的钱)。最多的时候,本金亏损近40%。

这个场面双方都不大愿意看到。“一开始还行,后来亏钱,就有点尴尬。”石枫说,“中间他也会有一些自己的意见,后来(他的钱)就不给我做了。”

周建伟的表述直白一点,他承认“中间肯定有小吵小闹”。“但我们都是成年人,不存在伤害感情一说。我们现在关系也还是很好。”周建伟说。

“尴尬”的合作结束后,石枫很不痛快。“那时候觉得,亏钱不是我的问题。”石枫回忆说。跟朋友做亏钱,是因为朋友的意见干扰了他;指导客户不挣钱,是因为客户不能很好地执行他的意见。“如果我能够有一笔自己的钱,我是可以从股市挣到钱的。”这是石枫当时的想法。

到2010年,随着证券行业佣金的不断下降,工作对石枫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2008年,我们的佣金是万八,到09年就万五,万三。在客户保有量不变的情况下,收入锐减。”他从家人和朋友处一共借了20多万(他自己也就几万块钱的积蓄),辞掉工作,开始全职炒股。

石枫有一个基本判断,众多行业里面,医药和金融会长盛不衰,还有饮食相关的行业,但是他没兴趣。“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不管社会、科技怎么变化,都离不开金融。我能做什么?最适合的就是交易。”石枫说,“交易跟职业运动员一样,不讲背景、关系。在上海,如果我做一个跟人打交道的工作,我面对的都是陌生人。那我没有任何优势。如果不想碌碌无为,我可能只有做这个。”

为了向自己证明,交易是不错的选择,石枫甚至把上学时打街机游戏很厉害也搬出来了。“我觉得打游戏跟炒股,一样啊,都对着电脑。”

2010年中秋到2012年底,石枫攥着20多万在股市游荡。他开始胆子很大,重仓进出,很快发现亏损控制不住,试着降低仓位。两年多的熊市,不断地小亏损,20多万一点一点地消耗殆尽。

石枫的风格是追热点,追题材。2012年底,北京雾霾备受关注,股市跟雾霾有关的概念股也开始出现异动,石枫看到一家公司(龙头股份)出现放量突破的迹象,马上跟进。收盘后跟朋友聊天提到了这支股票,朋友劝他赶紧出清。“他告诉我说这支股票是他朋友的公司在操作,这家公司操作风格就是快进快出没有持续性。他也买了,一个涨停就出来了。我半信半疑,但第二天开盘的时候还是把股票出掉。果然,这只票涨了两三天以后就开始掉头向下。”

事后石枫分析说,这种小的游资,长期趋势他是控制不了的。往往就是在跌不动的时候买一点,新闻出来,顺势拉一下。“只要有跟风就给你了。抓的就是(当时的)我这种人。”石枫说,“有的还不是一家在做,那就是击鼓传花,搏杀。你赌的是有个傻瓜来接手,但久赌神仙输。”

这次经历之后,石枫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交易策略。他说,追逐热点的做法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我做不了这种(风格的交易)。我不会打遭遇战,但是阵地战我可以打好。”石枫说,“要在股市中赚钱,必须要寻找到一种长期稳定的驱动股价上涨的动力。”

这是石枫整个交易生涯认知上的转折点。




尴尬的是,在认知上有些突破的时候,石枫已经没钱了。两年多以来,他借钱炒股,交易亏钱,生活花钱,“坐吃山空”。

为了养活自己,石枫找到一家外汇交易平台做交易员。所谓交易员,其实是自己掏钱做交易,公司还要赚佣金、仓息之类。“有些公司有资金给你做,有的根本就没有。你就是客户。”石枫说。这种公司有自圆其说的逻辑:想做交易员,得先证明你有盈利能力。

可能是因为外汇交易研究宏观经济和政治较多,也可能是在股市连亏五年攒够了经验,石枫对外汇的理解“‘天然地’就比较有感觉”。“一般的投资人都认为外汇是比股票更难的,但是我不同,我在外汇市场,比在股票市场上更得心应手,很快就开始盈利。”几个月时间,石枫就在外汇市场斩获十余万美元的盈利。 那是他第一次通过在交易在市场挣到钱。

外汇交易期间,石枫看了很多书,夏普比率、盈亏比、盈利的数学期望、概率、博弈等概念开始进入他的交易世界。“股票市场没人跟你讲这些。但是在外汇市场,这是常识。”石枫说,“任何一种模式都可能亏钱,只是亏钱的概率是多少。这个概率下你承担多大的风险,博多大的收益。我觉得我对交易的理解很快就上了一个层次。”

“但是国内外汇市场的不规范,平台的频繁倒闭,也让我意识到目前在中国,外汇交易是很难做一个主业来发展。还是要回到国内正规的交易场所。”2013年,石枫以操盘手的身份加入一家投资公司,一开始资金量不大,三两百万,股指期货、股票、外汇,都做一点。

2014年9月,石枫跟现在的合伙人达成合作,成立私募基金。他的合伙人翁sir告诉我,成立私募基金,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和公司的财富增值,所以他们达成的共识是谨慎交易,走稳健路线。这波牛市石枫在顶峰时期管理资金800万,收益最高峰达到35%——没有跑赢大盘。但谨慎的操盘风格在大盘下跌时帮到了他,离场时他依然有33%的收益。他2015年初开始建仓,成本在3000点左右,之后在进来的资金,他只用来打新股(前后中了10多只新股),剩下的钱就做账户躺着。他的仓位从来没超过50%。

“5月份以后,成交量不断放大,调整已经迫在眉睫。我预计是五六千点一定要调整。”石枫说。虽然有心理准备,暴跌还是出乎石枫意料。头几天他还稳得住,越往后越觉得不对劲,在4500点左右清掉了仓位。清仓的时候石枫还是犹豫,觉得牛市不会这么快结束,但是想到刚开始经营公司,“宁肯少赚钱,不要犯大错”。他想,大不了调整完再进场。




2015年6月30日第一只公开产品发出来,大盘已经让人恐慌。随后监管层频繁的政策调整,让部分市场参与者疲于应对,有的私募干脆开启了休假模式。石枫没有休假,只是一直等待。

他不曾想到,这一等竟然是半年。

石枫说,在炒股,勤奋(地建仓平仓)并不是一种好品质,坐得住才是一种美德。直到2016年1月份,他才通过做空股指实现自己第一只公开产品的净值突破。他12月下旬开始试盘,产品净值一度回落到0.979,但一月份的一波做空让净值达到1.06。

他梳理这漫长的等待和出击:“2013年我就意识到牛市要来。首先是市场长期下跌,跌到位了;其次,换届以后,新一届政府会做一些改变。市场是听风就是雨,不会等到实际成绩出来(就会有反应)。2014年初就有牛市的迹象。我的判断是,如果实体经济回暖,在2015年三季度会有明显的迹象。如果符合预期,市场会继续上涨。5000点盘整,如果三季度符合预期,就是支撑。但是6月份以来的市场跌破各种技术点位,10月份我们看到的数据,没有支撑。那就可以判断,牛市结束了,就会继续下跌,就应该寻找机会做空。所以在12月份出现信号时,我们开始考虑做空,出现小幅止损。我对回撤的预期是5%,如果超过5%,那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逻辑。”

等了半年,6%的收益在石枫的交易系统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在整体萎靡的市场行情下。石枫依然出手谨慎,只是中间做过几次ETF跟股指期货的套利。但因为股指期货贴水严重,移仓成本较大。现在净值几乎又打回去了。

2008年进入股市就是熊市,发出第一只公开产品又遭遇这一波惨烈下跌。近八年时间,石枫经历了初入股市觉得自己在“炒股方面很有天赋”,到被市场反复打击自信全无,再到慢慢建立信心,形成自己的交易风格。他回忆“很有天赋”的菜鸟阶段时说:“当时没在市场赚过大钱,也没在市场吃过大亏,进入市场一抹黑,没有那么多贪婪和恐惧,心境反倒会好一些,是一种自然状态。真正开始赚钱亏钱,心理就不平静了。事实上最终走上能从这个市场挣钱的轨道,心境需要回归到这种状态,比较平静的心态,才不会被市场左右。”

现在想起来,股市亏钱也不全是痛苦记忆。石枫甚至对那段经历心存感激。“回头想想觉得08年入市也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大多数的新股民都是在牛市的时候入市的,往往缺少风险意识,在随后的熊市当中都会亏得比较厉害,而我是在熊市入市的,所以开始就对股市风险体会的比较深,也养成了我比较谨慎保守的投资习惯。这一点对我的投资还是很有帮助的。”

“你觉得市场待你如何?”我问石枫。

“我觉得还好,没有特别难熬。如果这半年大盘涨了我没赚钱,我压力会很大,但是大盘跌了,大多数人都在亏钱,那我还是很笃定的。真是牛市,我是不会踏空的。”

“会有投资人的压力吗?”

“净值横着,压力肯定是有的,需要要沟通。我们需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股票投资,至少要有三五年的周期来评价。我的特点是风控比较好。金融市场就如同一场拳击比赛,整场比赛你占尽优势,但一不小心被对方KO的话,那么之前的优势将变得毫无意义。”



近期更新:

打游戏单身不洗头,这就是他选交易员的标准

小女子独闯上海滩,“野生交易员”选对了吗?

老江湖遇到margin call,巴菲特信徒查尔斯这样挺过股灾 

知乎“大神”董可人


*往期主角回顾,点击目录查看:

徐宁 | 韩超 | 向勇 | 关工 | 宗旺 | 张展 | 比歌 | 查尔斯 | 墨有鱼 |曾盛敏 | 谢飞 | 麦克 | 夏淼 | 文波 | 杨朱 | 佩里 | 迪恩 | 陈达 | 柯安迪 | 魏嘉 | 王磊 | 克劳德 | 晚枫 | 杨春 | 婷姐 | 周密 | 曹晋波 | Alan | 刘夏 | YY | 韦哥 | Samuel | 李奥 | 汤隆 | 思凯 | 董可人 | 慧哥 | 索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