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送的礼物对方不喜欢?|各色话题
© Bartosz Kosowski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收到几件让你感动得莫名其妙的迷之礼物,比如亲手抄的书,亲手做的零钱包,摆满一个架子的公仔,甚至还有自己买来100多个珠子,花费几个月时间手工打磨,串出来的手串。这些礼物让你感动的同时,也会带来烦恼,带在身上拿不出手,放在屋里落灰,丢掉又怕辜负了送礼者的一番心意。
每一个礼物都寄托着送礼物者的真心祝福,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这种祝福表达得恰到好处。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一份正常的礼物,却又绞尽脑汁挑选一些奇怪的礼物送给别人呢?其实是自我中心的思维在作祟。
心理学研究发现,挑选礼物的人更看重礼物的交换价值,也就是一个礼物中所凝结的金钱和时间心血。通过礼物的价值,可以表现出我们对彼此的重视。而收礼的人其实更看重的是礼物的使用价值,也就是这个东西对我而言有什么用。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我们总是很难收到自己真心希望拥有的礼物。
所以,有哪些送礼的误区?
误区一:礼物要选最“性感”的
如果你现在要请一个人吃饭,在一个“评分很高但是离对方住处要1个多小时路程的意大利餐厅”和一个“评分一般但是离对方住处只有几分钟路程的意大利餐厅”中做出选择,你会选哪一个?
有研究者将大学生分为了送礼者和收礼者两类,让他们想象对方生日或者情人节时的送礼情境,结果发现送礼者大多会选择那个评分高的餐厅,而收礼者则更青睐离住处近的。
我们在挑选礼物时,通常不太考虑收到礼物的人在使用这个礼物时是否便利,而只在乎我送给你的东西本身“好不好”。所以我们更容易选同一品类中,最炫目最精致的产品作为礼物,却忽视了具体的可用性。这就好比在说,我的心意已经送给你了,至于要不要用,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误区二:礼物应该被即时的享受
如果给别人送花,你是更愿意送一小束包装好的正在盛开绽放的玫瑰,还是送一盆长在泥土里的花骨朵?
很多送礼的人会选择礼品店里按朵计费,包装精美的玫瑰;而很多送出去的花,会在48个小时以内,出现在楼下的垃圾桶里。
我们总希望在送礼物的那一刻,就能让收礼者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即使这种满足是转瞬即逝的。事实上,收礼的人愿意为高质量的体验付出更多时间等待,甚至愿意付出额外的花费。一项研究发现,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一款顶级的,但还有一笔尾款没有支付的搅拌机作为礼物,而不会选择(和支付款项)等价的,但质量一般的搅拌机作为礼物。
送礼的人总是迫不及待的希望对方感知到自己的殷勤,一个值得等待的礼物很难获得即时的反馈,这个过程可能会让大多数送礼者焦躁难安。
误区三:礼物应该是有形的
如果你知道对方很喜欢篮球,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你是送TA一双篮球鞋,还是送TA一张喜爱球队的比赛门票?
对送礼者来说,更愿意选择一个有形的礼物。一个iPad,一双鞋,它的价值可以方便的进行衡量;而一次现场演唱会,一场篮球赛的价值则很难去评估。
但对于收到礼物的人而言,体验通常会比实物更加让人印象深刻。
送出实体礼物时,礼物交换的那个瞬间,价值的交换就已经完成了,而体验性的礼物则并没有这么明确的价值交换过程,这也使送礼者很难获得送出礼物的满足感,所以大多数送礼者都不大喜欢体验性的礼物。
误区四:送礼的人应该给对方以惊喜
如果你是一个收礼物的人,拆开包装,你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还是一件在你的购物车里躺了半年一直没舍得买的东西?
大多数惊喜的尝试,都会以惊吓告终。有些送礼者喜欢出其不意,即使知道对方想要的是什么,也不会送给TA,而是会绞尽脑汁想出一个没有人能想到的礼物。
在送礼的人心里,只要价格相近,不管对方想不想要,都是等价的,而礼物“意想不到”的属性,会带有更大的附加价值;不过在收礼人心中,一个自己从没想到的礼物,可能也意味着对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卵用吧……
误区五:送礼的人应该表现得慷慨大方
如果对方需要一个零钱包,你觉得TA会更喜欢一个时尚品牌现成的款型,还是你从市场上买来半张牛皮、砂纸、打磨棒,一针一线缝了半年,连针脚都对不齐一条线的手工制品?
尽管后者无论从时间成本还是物料成本上都要更有价值,但大多数人还是情愿要一个有专业设计师设计版型,经过市场检验,制作精致,功能更加丰富的钱夹子。
送礼物的人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为礼物投入的时间和金钱越多,越能表达自己的情意。而收礼的人往往只能看到礼物本身的价值,这是因为,准备礼物的艰辛过程,他们只能凭借猜测,是无法亲身感受到的。
是的,你的慷慨投入并不代表对方一定会接受,可能只不过是把自己感动一番。
误区六:礼物需要反映出对方的某个特点
如果要送人电影票,你是会提前帮对方选好一个有意义的影片,还是送一张通兑的,可以看任何一场电影的观影券?
送礼者时常会猜测对方的某些特点或喜好,并试图在礼物上反映出这些特点,以此证明自己对于朋友的喜好非常了解。这种猜测有时只是多此一举。
送礼的人可能希望表达出“我知道你在想什么”的善意,但是对于收礼者而言,一张可以兑换任意电影场次的观影券意味着,最终去看什么的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误区七:礼物象征了我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本来打算送你一台iPhone 7 plus,但是我觉得你可能不喜欢这么肤浅的礼物,所以我以你的名义,把这些钱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学校,给孩子们买更多的书和文具。你会不会产生想要打断TA的冲动:不要啊,我就是一个肤浅的人,请送我一个肤浅的礼物吧!
我们有时会挑选一些含有特殊意义的礼物,比如一些亲社会的举动,来表达共同的认识和态度。但是对于很多没有熟到一定程度的人,这样的表达并没有什么意义,也许对方并不认可这一态度,或者更希望获得一份实实在在的礼物。
在收礼者看来,这种举动更多的还是代表了送礼者的态度,即使自己享有一份荣誉,但是对于这样的荣誉并没有什么的归属感。
你是一个会送礼的人么?
哪些人可以顺利避开以上误区,选择令对方满意的礼物?是全程站在收礼者角度思考,了解礼物可以为收礼者带来什么价值的人。毕竟,送礼物是为了感动别人,而不是感动自己。
摆脱自我中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需要一个人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共情能力的高低与人体催产素分泌的水平有关。催产素能够增强大脑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让我们对别人的情绪更加敏感。在某些情况下,这可以起到促进合作,增进亲密关系的作用,因此被称为“爱的荷尔蒙”。
男性和女性体内都会自发的分泌催产素,但总得来说,女性的催产素分泌水平要比男性高得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来自直男的礼物总会让人“印象深刻”。
被网友吐槽的“直男礼物”精选
各色检测共情能力的位点包括催产素受体OXTR基因的rs53576位点和rs2254298位点,以及CLOCK基因的rs1801260位点。CLOCK基因与个体的生物钟有关,有研究发现,夜间节律的个体面临更多的情绪和睡眠问题,对于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也更差。
综合起来,携带rs53576位点G型,rs2254298位点G型和rs1801260位点A型的个体有更高的共情能力。
你是一个共情能力更高的人么?点击阅读原文,参与基因检测。
『 往 期 关 键 词 』
情绪稳定 | 川普 | 熬夜 | 肥胖 | 抑郁症 | 分心
▵▵ 点击阅读 ▵▵
『各色话题』,聚焦社会热点,探索人类行为,发现基因之于这个世界有趣有料的另一面。
参考文献
Baskin, E., Wakslak, C. J., Trope, Y., & Novemsky, N.(2014). Why feasibility matters more to gift receivers than to givers: A construal-level approach to gift giving.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1(1),169-182.
Kupor, D., Flynn, F. J., & Norton, M.I. (2016). Half a gift is not half-hearted: A giver-receiver asymmetry in preferences for partial gifts.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Goodman, J. (2014). Giving Happiness: Do Experiential Gifts Leadto More Happiness?. NA-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42.
Gino, F., & Flynn, F. J. (2011). Give them what they want: The benefits of explicitness in gift exchan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7(5), 915-922.
Zhang, Y., & Epley, N. (2012). Exaggerated, mispredicted, and misplaced: When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in gift exchang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1(4), 667.
Steffel, M., & Le Boeuf, R. A. (2014). Over individuation in gift giving: Shopping for multiple recipients leads givers to choose unique butless preferred gift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0(6), 1167-1180.
Cavanaugh, L. A., Gino, F., & Fitzsimons, G. J. (2015). When doing good is bad in gift giving: Mis-predicting appreciation of socially responsible gift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31, 178-189.
Galak, J., Givi, J., & Williams, E. F.(2016). Why Certain Gifts Are Great to Give but Not to Get: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rrors in Gift Giv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25, 380-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