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堂实录 | 阎步克:周代政治社会制度(上)

请关注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2021-12-20


“向往的课堂”本期推出的是阎步克老师讲授的《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历程》的课堂实录“周代政治社会制度”。感谢阎步克老师对本文的细心审读。更多“向往的课堂”有关内容,请进入公众号专栏查看。阎步克老师所授课程的相关课件,请进入文末相关链接查看。


由于篇幅较长,本次课堂实录将分(上)(下)两次分别推送。在本篇推送中,阎步克老师先从中国早期国家的起源问题说起,再引入对殷周政治与社会的介绍。殷周的王权观念,体现了早期中国的国家形态与认知符号。在职官方面,殷周各有特色,对后世历史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周代政治社会制度(上)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阎步克


众多中国学者认为夏是中国国家成立之始。可这就面临着一个难题——夏朝是否存在?商朝的存在有殷墟文字为证,已成铁案。而夏朝在考古上尚无确切证据,也没有文字足以证明。虽然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文化,因为时代相当,但要把它指为夏王朝,还有一定困难。西方学者叙述中国史往往从殷朝开始,他们觉得“夏王朝”好像是一个传说,不足以构成一个国家。中国学生若到西方学习先秦史,导师可能期望你放弃一个观念:夏王朝。为什么呢?人们主要是通过《史记•夏本纪》而知道这个“夏朝”的,可是司马迁跟夏朝的距离,就跟我们同司马迁的距离一样遥远。


我个人感觉,传说中的夏朝可能确有其事。殷墟考古是近代中国史研究的一个重大成就,由此殷史成为信史。王国维等学者在殷墟甲骨上发现的殷朝先公先王,跟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几乎完全吻合。考古学大师李济曾经这样感慨:殷墟考古给我们增加了许多关于商代的新知识,但说也奇怪,它们只是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录世系是正确的。这确实令人震撼,因为司马迁距离殷朝的那些先公先王已达15个世纪以上了,但他仍能准确传述。夏商周秦汉间的史实传承的连续性与可信度,恐怕是西方学者不易理解的。是否可以参照《殷本纪》的可靠程度,来看待《夏本纪》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种感悟,不足以构成证据。无论如何,至少国家在商代就产生了,这个没有疑问。
国家产生是人类史上的大事,也是中国政治社会的第一次大转折。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问道:人生而自由,但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呢?休谟也曾感慨:世界上最奇怪的事情,莫过于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竟然是如此的容易。这是自然法则吗?这就涉及人的本性,甚至动物的本性了──一个猴群里只会有一只猴王,狼群里只会有一只狼王。在古印度的《罗摩衍那》史诗中,人们热烈呼唤“给我们一位国王吧”,还说没有国王,那就跟河里没有水、森林里没有树木、畜群中没有牧人一样。这让我想起一首歌: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国家产生之后,“君-臣-民”这样一个体制就深入人心,牢不可破了。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一段名言:“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而且“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这样的话给了我毛骨悚然之感。
随后来看周代的王权与官制,再后,要对分封、宗法、井田和礼制一一阐述──有学者把这四者称为周代政治社会制度的四大支柱。



一、殷周的王权与官制



(一)王权


殷商时有了“帝”这样一个概念,可是这个帝是“天神”,而不是“人王”。比如说,殷商卜辞中有这么一句:“贞咸宾于帝。”“贞”就是占卜,“咸”就是商汤,“宾”就是做客。商汤死后就到“帝”那里去了。可见“帝”是天神,而不是人王。
对“帝”这个字的字形,学者有不同解释。有一种说法是像“花蒂”,花蒂象征着生殖,花落就会结果。古人面对着漫山遍野的艳丽山花,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感觉非常强烈。汉民族在先秦称“华夏”。“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花。所以“中华”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国号,意思是“花之国度”。
第二种解释,认为“帝”字像架木燃烧。古人祭天时把木材架起来,把祭品放到木材上,点燃之后烟气升腾,据说天神闻到这种气味,就会保佑你。这种祭祀叫禘祭。
此外还有把“帝”解释为女性生殖器的。类似把祖宗的“祖”解释为是男性生殖器,都和生殖有关。
裘锡圭先生说“帝”就是“嫡”字的前身。《礼记》:“措之庙,立之主,曰帝。”一个统治者死了,进了庙立了牌位,他就是“帝”了,他的儿子就是嫡了,嫡子就是他亲生的。



商朝后期,一些人王也开始称帝了,有帝甲、帝乙、帝辛等。帝辛是谁呢?就是殷纣王。人王用了天神之号、也称帝,被认为是王权强化、王权神化的表现。

夏商周统治者称王。上一讲已经述及,“王”字作斧形,表明国家统治权来源于军权。卜辞中能看到商王发号施令,如“王大令众人曰协田”——你们这帮人都给我种地去;如“王其呼万奏”——演奏乐曲开始跳舞。商汤在战争之前,发号施令:你们都要辅佐我一个人,行使天的惩罚,我就会赏赐你们;如果你们不遵守誓言,“予则孥戮汝”,我就把你们全都变成奴隶,绝不会饶恕。由此可以体察商朝王权的强悍程度。
商周统治又称“天子”。所谓“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尚书·周书·洪范》)这也是最高统治者自我神化的惯用之法。很多原始民族的统治者都自称是天的儿子。比如,匈奴单于就自称“天之骄子”,其名号是“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就是天,“孤涂”就是子,“撑犁孤涂单于”就是“天子单于”。在西汉初,匈奴单于给汉文帝送交了一封国书,其署名是这样的:“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又如日本推古朝的国王号称“阿辈鸡弥”,“阿辈”就是天,“鸡弥”就是儿,“华言天儿”。可见日本的倭王也曾自称天子。


(二)商代职官


殷朝已经出现了很多职官。官员的通称有“殷正百辟”、“百僚庶尹”等。其时的事务官,有牧正、多工、小众人臣、小藉臣、小多马羌臣等;其文化官,有卜、巫、史、作册等等;其军官,有马、亚、射、卫、戍等。殷朝的许多官名,对后人来说是比较冷僻的,这跟周朝的职官不同。周朝的官名有很多被长期沿用,“周官”或“周礼”的影响力,在中国制度史上是非凡的。
统治区域内服、外服之别。内服称王畿,称商、中商和大邑商。外服就是诸侯与方国。换句话说,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就是内服,借助于诸侯来统治的区域就构成了外服。


图为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载自陈苏镇、张帆编《中国古代史读本(上)》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进入周朝之后,政治体制继续进化。王国维有一篇《殷周制度论》,业师田余庆先生曾说过,这篇文章应成为历史系学生的必读论文。此文提出了一个论点:“中国政治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从殷到周,若干新兴制度诞生了。当然也有不尽相同的看法,认为殷周制度是连续发展的,还不足以构成变革。
在周初,史称周公制礼作乐,由此开创了中国的礼乐文化。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中国文化号称礼乐文化,所以周公就被认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圣人了。山东曲阜那里有一个牌坊“周公制礼作乐坊”,就是用来纪念周公“制礼作乐”的文化贡献的。



在陕西周公庙,学者发现了大墓22座,4墓道的天子级墓多达10座,在四片甲骨上发现了“周公”的字样。


(三)周代职官体制


周代的职官跟后代职官的相似度,比殷朝高得多,反过来说,就是周代职官对后代的影响,比殷朝大得多。周代的公卿大夫士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竟然一直沿用到袁世凯时期(参看1914年《文官官秩令》、1915《锡爵令》)。
周代公一级的元老重臣,称太师、太保、太傅。其下有“卿事寮”“太史寮”两个机构。卿事寮是行政中枢,有点像后代的尚书省,今之国务院,其中设有“三事”或“三有司”。根据金文,“三有司”即司土、司马、司工。在战国以后的文献中,这三个官儿一向通称司徒、司马、司空,而金文让我们知道,“司徒”原先是写作“司土”的。“司土”,那就是管土地的;“司徒”,那就是管人民的。司徒掌管土地人民,但不同时期官名用字不同。司空是掌管土木工程的,然而这个官名很怪,“空”有什么可“司”的?在金文中,此官本来叫司工,我们便恍然大悟了,“工”就是工程建设。请看这份盠方彝铭文拓片,其中就有“三有司”。



太史寮掌管文化事务,由太史、内史、太卜、太祝等官组成。此外还有内廷官。大家都知道清朝有内务府,这就是一个内廷官机构,专门伺候皇帝、后妃及皇子的。周天子也有一批家臣,太宰相当王家大主管,膳夫是做饭的,守宫负责守卫王宫,御正是驾车的,等等。再一个职官系统就是军职。师氏、虎臣都是军官之名。到了春秋战国,“师”成了乐师和教师之称了。而西周金文中,“师”往往是军官之称。“师”就是“众人”的意思。掌管一大堆兵众的官,就叫“师”。西周有几支主力军队,一个叫西六师,在西方,也就是关中;一个叫殷八师,在东方。



相关阅读


阎步克:《秦汉魏晋南北朝政治历程》教学大纲阎步克、邓小南:《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教学大纲课堂实录 | 阎步克:谈中国古代士大夫政治的特点阎步克 | 这可能是最后一次修改


关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课程信息

责编 | 姜源

制作 | 袁之杨

审校 | 于悦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