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史学》第23辑目录及摘要-东亚思想与文化史专号
编 者 按
《北大史学》是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办的学术集刊。本辑为第23辑,为“东亚思想与文化史专号”,收录文章16篇。作者既有本专业领域的权威学者,也有优秀的年轻学者。
主编:赵世瑜
本辑执行主编:唐利国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9
ISBN:978-7-5228-0469-9
目 录
专题研究
刘晓峰:伎乐铜屋为古越灵台考
小岛毅:儒教的圣人像———制作者还是人格者
张崑将:明朝时期朝鲜与琉球关系的 “中国因素”
孙歌:以冈仓天心为媒介
唐永亮:试析丸山真男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吴光辉:自中国考察到日本的 “天职”——试析内藤湖南的日本文化论
梁晓弈:《日本书纪》 讲读中的 “日本” 与 “倭”—— “日本” 国号问题及其超克
王明兵:日本中世五山禅僧的 “儒化” 倾向——以中岩圆月的政治关怀和 “儒学” 认知为中心
程永超:日本近世初期对马藩的中国情报搜集活动
王侃良:日本近世 “素读吟味” 汉文训读法标准考——汉文训读视角下对 “日本儒学体制化” 问题的探究
杨立影:荻生徂徕经世思想的历史检视——兼对日本儒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初步反思
廖钦彬:柄谷行人的 “D 的研究”:原游动性与普遍宗教
王超:历史囚徒的困境——和辻哲郎的天皇制伦理学探析
罗敏:解构与重建: 柳田国男 “固有信仰说” 解析
王茂林:近代日本儒学史的成立——以井上哲次郎的 “三部曲” 为中心
顾菱洁:帝国日本语境中的 “东亚”
会议纪要
李果安:“近代东亚的知识生成与变异” 青年学者工作坊(第二期)纪要
学术评论
陈佳奇:去 “中心主义”: 全球史语境下的 “新世界史”——读羽田正 《全球化与世界史》
学术通讯
荣新江教授当选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
Table of Contents & Abstracts
专 题 研 究
刘晓峰:伎乐铜屋为古越灵台考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 刘晓峰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代时间文化体系为背景,对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出土于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战国墓中的伎乐铜屋进行整体分析和释读。本文以相风释读伎乐铜屋之上部,以明堂释读伎乐铜屋之下部,以古代音乐与时间之关系释读伎人乐歌场面,认为这件文物应为一座古越灵台模型,所再现的是春天祈年的场景。这座古越灵台模型,是目前已知年代最早且唯一一件明堂式建筑模型。灵台屋顶的鸠与八角柱组合在一起,更是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相风实物。这一释读对今后思考古越与中原文化的关系,对讨论中国古代时间文化在古越地区的影响,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关键词:伎乐铜屋 相风 明堂 八角柱 灵台
小岛毅:儒教的圣人——制作者还是人格者
东京大学人文社会系研究科教授 小岛毅
摘要:儒教中的“圣人”概念,古来被理解为礼乐的制作者。至宋明理学(Neo-Confucianism),人格卓越的圣人,成为人人皆“可学而至”的存在。不过,这一变化并不简单。在此前纬书的记述之中,圣人的形象是与常人不同的。王安石虽然否定了这种异形性,但仍旧认为圣人是制作者,就此而言他仍旧站在传统的立场上。表面上来看,这显示出了他在思想史上的过渡性地位。但是在日本,作为宋学批判者的荻生徂徕将圣人再次限定为制作者,这一逻辑与王安石有着共通之处。王安石与荻生徂徕在整体思想上的相通性可通过“圣人观”象征性地体现出来。虽然宋学式的圣人观至今依旧广泛流传,但我们应该意识到有必要更加关注儒教思想的政治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学者岛田虔次关于圣人观自宋学以后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观点,然后概括了宋学中 “可学而至” 论的内容与意义,接着分析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对圣人是一种理想的为政者形象的强调。通过与荻生徂徕的观点相对比,本文提示圣人概念的两种形象(制作者抑或是人格者)不仅是由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还可以从儒教思想的根本是置于政治还是伦理的差别中得到理解。
关键词:儒教 圣人 王安石 荻生徂徕
张崑将:明朝时期朝鲜与琉球关系的 “中国因素”
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教授 张崑将
摘要:中国作为庞大他者的存在,常让周边国家将之拉向“自我”或推向他者,形成既迎合又拒绝的推拉矛盾关系。本文透过中国周边之琉球与朝鲜的外交往来关系,分析它们常在意的“中国因素”及其所凸显的意义,时代焦点则紧扣在14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的明代。本文在第二节以朝鲜与琉球国书的往返、如何接待琉球使臣,在第三节以朝鲜与琉球送返漂流人,说明作为中国周边国家的朝鲜与琉球的交往,都不是仅考虑朝鲜、琉球关系,最重要的考虑仍然是“中国因素”,以凸显“中国因素”无所不在地在周边国家发酵的现象。在最后结论中,本文试图从“本质”企图检讨所谓的“中国因素”,认为“中国因素”绝非单一因素而成,而是互为因果、陈陈相因。因此当我们思考“中国”或“中国因素”之际,从周边国家或从东亚乃至世界局势来看中国,比单纯在中国看中国或从中国看周边国家会有更大的格局与胸襟。
关键词:明朝 朝鲜 琉球 漂流人 中国因素
孙歌:以冈仓天心为媒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孙歌
摘要:冈仓天心是日本近代史上颇具争议性的思想家。后世对他的解读往往无视其文本的脉络,无视他所处时代的特征,把他有关亚洲一体的论述以及“东洋之爱”的说法抽象化。为了在历史语境和冈仓个人的思想理路中准确地理解这些论述的含义,切近他的文本并参照他所处时代的状况展开分析是必要的。本文以冈仓的两个文本为解读对象,分析了日本战后思想史中三位思想家的有关论述,尝试勾勒出冈仓无法被日本浪漫派范畴简单回收的思想要素,初步探讨如何以冈仓为媒介思考“亚洲”这个概念在今天的含义。
关键词:冈仓天心 丸山真男 竹内好 桥川文三 亚洲一体
唐永亮:试析丸山真男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唐永亮
摘要:丸山真男是二战后日本著名的思想史学家,为战后日本思想史学科的确立做出了奠基性贡献。本文主要利用丸山关于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梳理其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和内在逻辑,以期为宏观性地把握战后日本思想史学提供一个路径。丸山将思想史研究对象分为四个要素、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分析思想史研究对象的两个不同维度,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他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论具有内在逻辑性和合理性,其所提出的研究方法要么立足于对思想史研究对象、思想意义的深入分析,要么基于文化接触论视野下对日本思想史的宏观把握,既体现了学理化讨论的严肃性,也有落脚于日本思想史研究的民族主义情怀。他的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看似不完全成体系,但这种多元性恰恰提供了思想史研究的多元思路,为未来开拓创新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丸山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影响甚大,其研究方法对我国学界开展日本思想史研究亦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丸山真男 思想史 方法论 价值
吴光辉:自中国考察到日本的 “天职”——试析内藤湖南的日本文化论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 吴光辉
摘要:提到内藤湖南的日本文化论,离不开他作为新闻记者而进行的1899年中国考察之行。可以说,这次考察进一步令内藤坚定了自己于1894年就大力提倡的日本“天职”论。迄今为止的研究大多着力于梳理这一日本“天职”论依存于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主义的思想线索,但是忽略了内藤的中国考察、中国文化研究这一基本前提。就此而言,探究内藤最初的中国评价,进而落实到最初的中国体验,再到而后的中国文化研究,可以为内藤的日本文化论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进而更好地理解与把握内藤研究中国、“为了日本”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内藤湖南 中国考察 天职 日本文化论
梁晓弈:《日本书纪》 讲读中的“日本” 与 “倭”—— “日本” 国号问题及其超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 梁晓弈
摘要:《日本书纪》讲读的相关记载中,收录有一系列关于“日本”和“倭”的讨论。长久以来,日本学界将此视作国号问题讨论的嚆矢,认为在这一系列讨论中发生了两个认识转变:其一,从认为“日本”是自己提出的国号,转而认为这是由唐朝赋予的国号;其二,基于上述变化,时人的自我认同也经历了从“日本”到“倭”(やまと)的转变。本文指出,对于平安时代的知识分子而言,音训不对应的情况并不罕见,与“やまと”这一日语发音对应的国名表述多种多样,“日本”只是其中之一;通过复原讲读过程,可以进一步发现,日本学界过度敏感于国号问题,同时不够熟悉讲读的流程与活动性质,导致了对“日本”和“倭”之讨论的诸多误解。
关键词:《日本书纪》 国号 “日本” 倭国
王明兵:日本中世五山禅僧的 “儒化” 倾向——以中岩圆月的政治关怀和 “儒学” 认知为中心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王明兵
摘要:受宋学东传之影响,日本中世末期的五山禅僧鲜明地表现出一种“儒化”倾向。出身镰仓寿福寺的中岩圆月(1300~1375),虽以密宗和禅宗之修炼为安身之本,但对儒学亦持相当的热情,且有不少论述留世。以中岩圆月对儒学的理解和认知而论,他除了具有儒家“士”之仁政政治理想和社会关怀外,还对四书五经进行了极为不俗的研究,特别是他的《易》论,堪为日本中世《易》学之高峰。他对儒家“仁义”“性情”等哲学概念的思考,凸显出了一种试图打破佛、儒畛域,寻求儒、佛会通之道的理论追求和实践愿望。
关键词:五山 禅僧 中岩圆月 儒学
程永超:日本近世初期对马藩的中国情报搜集活动
日本东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程永超
摘要:“锁国”时期的日本对中国一直保持高度的警惕,通过多条渠道来搜集中国情报。其中,由于釜山倭馆与对马府中(国元)、对马藩主与老中、日朝间信件的存在,“北京→汉城→釜山倭馆→对马→江户”被评价为验证中国情报向江户传递过程的最可靠渠道。日本近世初期,朝鲜应对马藩的要求,在准确提供了清朝入关相关情报的同时,又尽力隐瞒了朝鲜在“丙子之役”后降清等对朝鲜不利的事实。幕府打算从多个渠道验证情报的真实性,期望对马藩从朝鲜搜集中国情报;对马藩主为了回答将军的提问,命令倭馆馆守积极搜集中国情报。搜集虚实交错的中国情报,是对马藩在釜山设立倭馆的目的之一,到幕末演变成对马藩主最重要的职责。
关键词:对马藩 对马宗家文书 中国情报 朝鲜王朝 译官使
王侃良:日本近世 “素读吟味” 汉文训读法标准考——汉文训读视角下对 “日本儒学体制化” 问题的探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讲师 王侃良
摘要:18世纪末日本实行“宽政改革”,幕府推出了官方人才选拔考试“素读吟味”,旨在考查幕府中下级武士适龄子弟是否具备运用汉文训读法正确诵读汉文的基础学力。但对于汉文训读法的标准,早期研究分成两派,各执一词。本文通过考察和梳理史料,分析了1793~1797年“素读吟味”汉文训读法标准的可能情况,从语言文化研究角度为探讨“日本儒学体制化”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关键词:素读吟味 汉文训读 日本儒学 儒学体制化
杨立影:荻生徂徕经世思想的历史检视——兼对日本儒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初步反思
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副教授 杨立影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儒学思想史研究领域形成并延续使用着“近代化”与“日本化”两种研究范式。通过对徂徕学“道德与政治”“人欲与经济发展”等具体例证的考察,可知以上两种研究范式均有可商榷的余地。进入新时代,日本前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需要在已有的研究方法外,辅以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日本前近代儒学整体发展脉络呈一种“形而下”的特点,是对“世态”与“势态”的孜孜以求,是对理想社会的想象与构想。他们较少讨论“心”“性”“情”,更不会直接用“近代话语”求索民族未来。因此,应在时代背景下考察儒学的意义,减少预先的假设,用“近世标准”去理解近世,从历史出发然后上升到理论,让思维与史实、逻辑与历史统一起来,如此或许能以当代人的身份看到由古到今东亚历史发展的一些脉络和因果联系。
关键词:荻生徂徕 浮世 经世思想 朱子学 古学
廖钦彬:柄谷行人的 “D 的研究” :原游动性与普遍宗教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廖钦彬
摘要:如何挣脱或抵抗“资本―民族―国家”的宰制,一直是当代日本左翼思想家柄谷行人思考的问题。为回应福山主张的“历史的终结”,柄谷在《世界史的构造》中提出一个人类社会构成体的图式“A/BC/D”。超克“BC”(民族、国家、资本)的主要理论根据,是对“A”(氏族)进行否定后的高层次恢复,即对“D”的建构进行一种奠基。“D的研究”是柄谷试图为人类建构未来社会图像的思想试验。在“D的研究”中,他提出原游动性(“U”,具自由、平等、无偿赠予性格/小型游动民集团)的强迫式回归正是弗洛伊德的“被压抑物的回归”,主张人类必会因“U”的回归,而超越“A”“BC”的交换模式及其社会构成体,建构出具有普遍宗教性格的未来社会(“D”)。这一思想工作的成就,取决于恩格斯所说的宗教、社会运动以及柄谷主张的想象力。
关键词:原游动性 被压抑物的回归 普遍宗教 想象力 交换模式
王超:历史囚徒的困境——和辻哲郎的天皇制伦理学探析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讲师 王超
摘要:和辻哲郎的伦理学以个体向绝对全体性的回归为核心命题。民族—国家共同体作为绝对全体性在实践世界中的最高体现,是个人去实践伦理要求的场所。在这一思想前提下,和辻哲郎将日本这一具体时空中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历史与现实悉数收敛到作为其表现者的天皇身上,构建出他独特的天皇制伦理学。这一理论在战前着重于解释天皇制神圣权威的本体论建设,战后则在时代危机的刺激下,转向了从民众中寻找足以拯救象征天皇制的主体性精神这一动力学问题。和辻哲郎这种向绝对全体性、天皇和传统回归的思想,或许可以拯救一时的危机,但最终会让自身沦为历史的囚徒。
关键词:和辻哲郎 天皇制 伦理学 战后日本
罗敏:解构与重建:柳田国男“固有信仰说” 解析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罗敏
摘要:柳田国男开辟了日本民俗学,致力于用新的研究视角探索日本民众的精神世界。但是柳田的思想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其著名的“固有信仰说”成形于二战日本战败前后,受国家主义驱使,柳田在论述中始终持有强烈的排他意识。通过对民俗事象的分析,柳田意图解构外国思想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以重新树立民族自信心。然而柳田的论述多停留在想象和推测的层面,缺乏严密论证,因此并未完全建构起新的学说。褪去国家主义外衣,回归民俗学的“固有信仰说”仍然有其价值和意义,柳田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论述中提出的新问题都给后世民俗学者以启发。
关键词:柳田国男 固有信仰 祖先信仰 国家主义
王茂林:近代日本儒学史的成立——以井上哲次郎的 “三部曲” 为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王茂林
摘要: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日本儒学史”,肇始于井上哲次郎的“三部曲”。以往对井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讨论其所分之学派的合理性和批判其倡导的国民道德论,鲜见从儒学“近代转型”的角度分析井上之“三部曲”所具有的研究范式的意义。本文从“返本”与“开新”两个维度诠释了这种“近代转型”:成形于明代的学案体叙述方式与日本近世的儒者资料汇编为“三部曲”之所本,而“哲学”的概念创制与系统性建构则为井上之开新。以此为论述框架,本文大体勾勒出“三部曲”所呈现的传统“经学”转型为西方视域下的“哲学”这一重要过程。井上的“三部曲”不仅直接促成了近代日本儒学史的成立,也对中国哲学史的现代学科建制起到了殊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井上哲次郎 日本儒学史 三部曲 经学 哲学
顾菱洁:帝国日本语境中的 “东亚”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顾菱洁
摘要:当代语境下的“东亚”,与曾在帝国日本社会中出现的“东亚(東亜)”概念不尽相同。作为历史概念的“东亚”,其起源、演变和消亡的整个过程,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人持续而长期地建构地缘政治话语、塑造国家身份叙事的过程。19世纪末的日本知识人以“是否独立、是否持主权”的标准划定“东亚”的边界。1933年,“东亚”取代“东洋”登上政治舞台。其后,帝国日本将被其承认“独立”的伪满洲国纳入“东亚之安定”的政治话语之中。以帝国日本为核心的“大东亚”叙事在1943年发生转向。其中集中显露的,既是近代日本人对“大东亚战争”之“大义名分”的再度设计,也是应对西方文明的正面挑战时,他们在不断膨胀的国家意志之下,“煞费苦心”地改写地缘政治叙事和重塑日本国家身份的复杂情感与心理。
关键词:帝国日本 东亚 “大东亚战争” 国家身份
会 议 纪 要
“近代东亚的知识生成与变异”青年学者工作坊 (第二期)纪要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李果安
学 术 评 论
陈佳奇:去 “中心主义” :全球史语境下的 “新世界史”——读羽田正 《全球化与世界史》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陈佳奇
摘要:全球史既可以作为一种史学研究范式,亦可以作为史学的研究对象,近年来成为中外史学界关注的焦点。羽田正《全球化与世界史》一书正是对全球史研究展开深入思考的佳作。作者认为语言的全球化与“默会知识”的积累,将突破学术研究的地域与国别界限,形成全球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网络。全球史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也会促进世界史研究从传统的纵向时序史转为重视历史的横向关联,进而形成“新世界史”。“去中心主义”导向作为该书的研究特色,既拓宽了认识历史的角度,又展现出世界各地间的交流互动,推动涌现出更多新的研究议题。同时,对中国史的研究也需要借鉴该书所倡导的“地球居民的意识”,以跨国或全球的视野,关注全球化进程中的“在地化”特征,考察世界历史演进中的“中国痕记”以及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世界因素”。
关键词:全球史 去中心主义 新世界史 在地化 中国史
学 术 通 讯
荣新江教授当选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
参 考 链 接
BEI DA SHI XUE
关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官方微信公众号
获得更多学术信息
官微投稿地址:hisxuanchuan@pku.edu.cn
《北大史学》投稿地址:Beidashixu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