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自由评论 2021-10-06

殊不知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


罕见省部级高干在中央党报公开表达“不满”:我困惑很久,不吐不快

文/梁衡 

(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来源/网络


享受岂能是头衔?


有一件事想了很久,不吐不快。


常见报刊上或会议上介绍某人时,或在名片上印头衔时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甚至追悼会上也不忘加这一条。


这个“津贴”施行于20多年前,那时知识分子待遇一般,生活拮据,于是为一部分精英人才发津贴,有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之意,后延续下来。


不想这倒使一些人用来做了终身夸耀的资本。动不动就“我享受国务院津贴”(类似提法还有“享受正部级医疗待遇”之类)。


事情虽小,却关乎价值导向和社会风气。


津贴是什么?就是生活补助。


正常情况下一个有自尊心的人很少要人补助,如果真拿了别人或政府给的补助也会心怀忐忑,低调处事,加倍工作。


现在反过来了,把“津贴”挂在嘴边,印之名片,显于报章,足见其浅。


此现象文科多于理科,而犹以书画界为最。


媒体也无知,跟着捧。


就像某一级首长,在单位吃小灶,出门坐小车,这本是一种生活、工作待遇。


如果每开会或印名片,都要称:享受小灶、小车者某,这成何体统,他还算个首长吗?


记得前些年,有大学教授写了一书稿,投之某出版社,数月无回音,便写信去催问。


内容只一句话:某日寄去某稿,不知下文如何。


下面的落款倒有20多个头衔,包括“享受津贴”,占了大半页纸。


那个编辑也有水平,先用大半页纸照抄了这20多个头衔,再呼某某先生,正文也只有一句话:“水平不够,恕不能用。”


想来这编辑回信的当时,内心一定荡起强烈的厌恶与轻蔑,他指的水平当不只是文稿的水平。


记得当年我在基层当记者,跑乡村学校。


那些最基层的乡间知识分子生活困难,窘迫拮据。


县里重才,就特批给一些老教师每逢重大节日可享受二斤猪肉的供应。


但我从未听到过哪个教师自我介绍:享受猪肉二斤。


居里夫人是唯一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她从不拿这个奖说事,还把金质奖章送给小女儿,在地上踢着玩。


无论大的还是小的知识分子,无论做事还是学问,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脚踏实地,不欺世盗名。


我们常说,知识分子是国家和社会的精英。


精英者,思想之精,品德之英,然后又学有所专,能沉下心来做事情,做学问,为社会之脊梁,公民之师范。


区区津贴,念念不忘,也要挪做虚名,非知识精英之所为。


国要强,先强国民;国民要强,先强精英;精英尚如此,泡沫何其多,国事实堪忧!


我担心,如果有人出国去也印一张“享受”字头的名片,一是外国人看不懂,二是真看懂了就更糟,要大丢人格。


我们常批评世风浮躁,怨青年人不成熟,文艺圈太浮浅,干部少学识等等。


殊不知精英之浮,才真正是社会的危机。


知识分子如何对待名利,实值深长思之。

END


推荐阅读

辞去大有前途的北京昌平区委书记,赴美之后写下了这封信

张文宏被攻击后,饶毅力挺科学和专业:谁与谁共存,大部分对新发病毒流行规律的预计都是瞎说

深圳科技局原副局长揭示残酷事实:一线技术公司进化与国家科研布局没有太大关系

中青报:农村老人自杀现象,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李克强当即喝止:“你开什么玩笑!”

内卷和躺平是极端选择,内卷卷掉耐心和深度,躺平躺出惰性、油腻和一身赘肉

批判莫言?你们也配?我呸!

未参加七一的朱镕基,为何世人总是对他念念不忘?

发改委官员:形势严峻,我担心中国要为此而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正式向“教育双轨制”宣战

中国真正的隐忧:排外民族主义和仇富心态正在急剧叠加

一位心理学教授对当今中国90后及00后深入骨髓的剖析

文革55年 | 重温邓小平那篇改变国运的讲话

同济教授:不否定文革,那叫没良心;想否定改开,那叫没头脑

华为内部文章火了:无数人被困在内卷化的环境里无法自拔,令人痛心

一位东北书记的自白: 当了半辈子官,从没遇到一次这种架势

资深外交官袁南生:愤青外交把中国害苦了

事态严重超预期,中国恐怕要做更坏打算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