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一分组,孩子们就打酱油?

陈鸥辉 信息科技时代 2024-03-15

第十一次课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主备:陈鸥辉)

人工智能学生作业及教学反思

上图是2005班本学期的作业检查情况登记表,其中第11次课的登记为《第十一次课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主备:陈鸥辉)》第二节课体验程序的作业登记情况,第一节课的绘制结构图大部分同学都是手绘,两人一组都交上来了。我数了一下第二节课的程序体验,提交的也恰好是一半的学生,也就是说:我第一节课说的1-2人一组绘制结构图的时候孩子们几乎都按2人一组完成了作业,第二节课的体验程序同样,他们延续了第一节课的分组,继续2人一组仅仅1人完成了体验……而我本来的要求是人人都必须体验第二节课的程序,人人都要交体验作业。四个班上完后,发现作业形式都差不多,第二节课孩子们都没有从分组中主动分离出来,导致第二节课的作业提交情况很不理想。

这下,大家可以理解我上课为什么不喜欢分组了吧?我尝试过很多次分组,结果都差不多,只要一分组,就会发现大量打酱油的,而且在评价的时候很难筛选出这些打酱油的学生,依靠学生互评第一增加工作量,第二学生之间的评价同样很不客观,也很难做到客观……

周一在2019班上《第十二次课:必修2-走进信息社会》,在对信息社会的未来畅想的时候,我问孩子们:“你们对未来有哪些美好的期待?”结果一男生大声说:“不写作业!”所有同学与我都被逗乐了,我说:“再过几年,你们就都不用写作业了,你们可以有更好的期待。”结果那男生不依不饶地说:“不写作业!”……周末带孩子们去参加奥赛,孩子们也谈到作业,能偷懒的就偷懒,能不写的就不写,哪管它是哪科作业?而我们作为教师,却希望自己布置下去的作业,孩子们都能按质按量地完成,哈哈,没有合理的评价与管理机制,如何落实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我们的课堂作业呢?

之前写了《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式学习中小组分工的思考》中提到分组分工完成同样的技术难度的不同作业,这样尽量避免出现打酱油的情况,个人觉得是一个好的实践方向,比如:体验第二节课的作业的时候,可以要求每组至少体验两个应用,而且同组不同人提交的体验必须要求不一样,这样严格向学生解释清楚作业要求,或许会取得不一样的效果,接下来三个班,我将会重点提出“同组不同工”的要求。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