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买房要小心了!
每一个睿智的灵魂
都关注了「子木聊房」
正文3005字,预计阅读时间:可能8.5分钟
文/子木
昨天,刚出差回来,跟几位业内老友约饭。
饭局上,搞建筑的老李唉声叹气。细一打听,原来是因为钢铁大涨价。
造房子最主要的成本就是钢和水泥,钢价上涨,意味着建筑成本直线拉升。
朋友说,这几年生意本来就不好做,现在上游一涨价,公司被逼到绝境。
做,往死里赔;不做,口碑受损,客户骂自己不是人。这行本来就吃信誉的,有了前科,以后生意就会越做越窄。
其实钢涨价从去年就开始了,但谁都没想到,如此夸张。
数据显示,今年钢材价格较2020年同期涨幅高达36.7%,螺纹钢价格飙涨到6000元/吨以上,超越2008年最高点,打破历史记录。
很多钢厂为了降低损失,宁可缴违约金也不愿意发货,有的厂子甚至把销冠都开除了,就因为之前货卖得太多……
其实看到这一切,我是非常紧张的。
因为当下正处于特殊的楼市环境中,钢价上涨,很可能导致中国出现一大批烂尾房,我们也可能会遇到历史上最差的房子。
到头来,接盘的还是买房人。
那么这个逻辑是如何形成的呢?
子木带你深入了解钢铁背后楼市的秘密,并告诉你如何在接下来的买房活动中,如何避坑。
1
1
动因
首先我们还是要追本溯源,搞清楚这波钢价上涨的动因。
如果对中国黑色系大宗商品有研究,你肯定知道历史上有一波钢铁大涨潮发生在2008年。
美国经济泡沫前夕,全球经济繁荣,各国大基建,对钢铁需求暴涨。
但2021年不同,是多线交错的结果。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产钢大户,占全球60%多,但很多人却不知道中国的铁矿石品质一般,开采、提炼难度极大,所以钢铁的原材料一直严重依赖进口,达到80%。
其中60%来源于澳大利亚,20%来源于巴西。
知道这个根源,你大概能猜到钢价为何上涨了。
去年开始,疫情肆虐,全球经济陷入困局,老美开动印钞机疯狂印钞,试图继续通过割韭菜来提振经济。
为了防止割韭菜,其他国家主动或被动跟进印钞票,由此演变为全球刺激经济。
钱多了,大宗商品价格大涨,通胀开始加速,其实这段时间,不单是铁矿石在涨,石油、有色金属期货也跟着大涨。
但不同其他,铁矿石原材料主要握在澳大利亚手里。澳大利亚一直都是亲美派,日常工作就是跟中国抬杠。
澳大利亚为了防止老美剪羊毛,顺便还能欺负一下中国,便立刻开始上调铁矿石价格。铁矿石价格从一开始的500元/吨,涨到了现在1400元/吨,价格翻了3倍。
铁矿石价格上涨,引发钢价上涨,钢厂开始加速释放产能抢利润,产能扩张导致铁矿石需求继续上涨,推动资本循环链。
再加上这些年我国一直去产能,陆续关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钢厂,碳达峰和碳中和国策下,还要限制钢铁产量。
两者相遇,供需产生矛盾,彻底刺激钢价上涨。
为了对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阳谋,前几天,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的公告》。
简单来讲,就是下调进口税率,上调出口税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产品输出国,大到飞机小到汽车手机自行车,原材料涨价,相关商品物价必然上涨,回头再卖给澳大利亚、美国等进口国,这就是制衡之术。
但弊端也十分明显,钢价上涨,所有下游产业成本暴涨,跟钢铁有关企业举步维艰,这就是老李所遇到的难题。
看懂这一切,你就会知道这波钢价上涨,短时间内是降不下来的。
2
2
无解的难题
在很多人眼里,老李这类包工头是一个非常捞金的行当。
过去的确如此,美女豪车大金链,一说包工头都是有钱人的代表。
但自从2016年后全国大调控,“限价”政策出台后,开发商利润走低,作为下游的建筑承包商,竞争惨烈,利润微薄。
之前上面吃肉,下面吃菜;现在上面喝汤,下面干脆舔剩饭。
建筑行业工程成本中,原材料占比非常大,约56%,其中45%是水泥,40%是钢材。
老李说,这段时间混凝土价格涨了20%,那么建安成本每平方涨了30-40元,他所经手的项目有25万平方,意味着仅混凝土成本就增加了1000万元。
本来这几年,行业利润低,大家赚的都是血汗钱,钢价一涨,基本都赔钱。
这段时间,坚守契约精神,拿家底死扛的建筑商不多了,更多的是迫于无奈,干脆撕了合同,宁愿支付违约金也不继续做。
国内很多新房项目因此停了工。
但最可怕的是,很多承建商一手接了单子,另一手为了追求利润,想方设法缩减建筑成本。
钢价上涨,那么就要从钢筋身上做文章。
最直接的方法是把正常钢筋拉长后再用于房屋建设,俗称“瘦身钢筋”,可以直接减少建设成本。
如果想继续追求利润,还可以大量采购二手钢筋,这些钢筋很多都是从旧楼拆下来回收的,还有一些从地下黑市里买来的,很多都是不合格的劣质钢,以废钢铁为原料再加工出来。
这种“劣质钢筋”一直都有黑厂生产,但开发商一般是不会用的,因为未来会涉及到生命财产问题,做这种工程就是在害人。
但现在钢价涨成这样,很难知道有多少家承建商开发商愿意守住良心了,在活下去面前,一切道德层面的东西都化为了泡影。
而且,这是无法破解的难题。
3
3
特殊的环境
一般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一般分为三步:
政府卖地-开发商拿地-承建商建造
所以,房价的组成部分,主要就是楼面价和建筑费用。
过去,通常楼面价一般是楼盘售价的30%到40%左右。
抛去建筑成本,管理费用、营销费用和税费,开发商利润可以控制在8%~15%左右,利润大,造房子的预算就多一些。
然而这几年全国打压房价,各地纷纷响应调控政策,规则被强行改变了,楼面价占售价比例一路上涨。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很多城市同一地段内,二手房价都会比新房价格高,这种倒挂现象引发人们哄抢房子,其源头就是限价政策。
在调控市场上,新房房价必须要限的,因为不限价,按照开发商的尿性,房价会炒上天,然后带动二手房价启动大行情,之前的调控成果土崩瓦解。
但房价限住了,地价呢?
好像没有被动摇过。
前几年玩得最狠的是帝都,2017年重拳调控之下,出现了大批量“限竞房”,翻译一下就是“房价限死了,地价你随便抢”。
这相当于把开发商们关在笼子里,自相残杀,没有赢家,因为即使拿到了地,也是没有利润的。
开发商没有利润怎么办?只能向下压榨建筑承包商。
建筑承包商没有利润怎么办?只能缩减材料成本。
所以前几年的北京市场上出现了历史上最差的一届房子,工程缩水,墙皮脱落,车库凹陷,连豪宅都难逃此命,到处都是拉横幅维权的。
限竞房秒变“维权房”,连标杆央企都难逃其命。
直到2020年下半年,帝都才开始逐步抛弃限竞房,今年集中供地上,限竞房更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然而这套玩法却传染到了全国各地。
从近期集中土地拍卖可以看出,除了北京地价有严格限制以外,其他很多城市的地价继续狂飙,尤其重庆,土地平均溢价率高达42.99%。
所以接下来可以预见,全国各地会接棒帝都,出现大量的“限竞房”,在信贷收缩、房住不炒大背景下,开发商、建筑商将陷入困境。
而在这种困境之中,任何涉及利益的因素都会变得非常敏感,比如现在钢价上涨带动建筑成本飙涨,很可能成为压垮这个行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可以说接下来,中国的新房将陷入沼泽地,也是最烂的一届。
4
4
避险攻略
我们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那么就要学会在夹缝中寻找阳光。
所以接下来子木必须给大家几个真诚的建议:
预计钢价上涨会持续一段时间,今年开盘的期房是最危险的。首先如果有条件,还是尽量去淘二手房,所看即所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二手房首选5年左右的次新房,这个时间段的房子交易税费少,周边配套基本都成熟了,房屋质量和物业水平的什么问题也都能看出来。
最重要的是5年一周期,根据房子的流动性能评估出房价增值空间,等住几年再卖也不愁买家接手,品质好的房子就像是金子,会持续发光的。
如果你实在不想买二手房,对新房又深度迷恋,那你一定要清楚下面几点:
1、接下来的所有期房,都会面临建筑成本上涨的问题,这时候比得是抗风险能力。
所以你买房,尽量选择大型品牌开发商,央企背景或者集团性公司。
大开发商底子厚,基本没有烂尾风险,即使现在亏钱也能扛得住,而且因为有产业链优势,生产成本低,造烂房子的概率相对较小。
2、买限价房,进售楼处之前,一定要查清楚这个盘的“楼面价”,一般网上都有公示,问楼盘销售或中介,他们也会告诉你。
除一线城市以外,一般情况下,楼面价占房价的30%~40%以内为合理,但只要超过60%甚至70%,这种房子尽量不要买,按我的经验,10个买房9个维权。当然不同城市算法不同。
前段时间遇到一个盘,楼面价1.6万/平米左右,售价2.4万/平米,算下来土地成本66.7%,还是精装交房,开发商基本是卖一套亏一套,卖完房子纯亏8个亿。
相信我,开发商一定会从你那把亏的钱“找补”回来的。
有人说,一定要买楼面价高的房子,性价比高。
傻不傻?
楼面价是根据行情走的,土地本来没多少成本,政府说多少是多少,楼面价越高,开发商利润越低,建筑工程质量就越危险。
买房就是人生的一项重大投资,投资的首要条件就是安全,其次再考虑舒适性以及潜力空间。
千万不要跟资本谈感情,因为之前谈感情的,都顶着烈日拉横幅去了。
如果你能看懂这句话,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朋友,让大家一起看到夹缝中的阳光。
· 本文已完 感谢阅读 ·
买房干货内容精选:
城市最真诚的建议(2021版):
如有所获
别忘了点个赞、在看
支持一下子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