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智慧:疫情中生命的希望之光
大家好,我是本期《生命智慧:疫情中生命的希望之光 》主持人——吴凯。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围绕着生命教育,“悦享生命”相继邀请了社会各界人士探讨了生命教育中的生命道德和生命价值;那么,本期我们将视角转向“生命智慧”;品读他人之述、之思、之智慧的同时,诚邀您一起沉思,以驰达幸福之境。
欢迎您持续关注“悦享生命”,并在留言区分享您的思想、感悟与智慧结晶。
吴凯
澳门城市大学教育学博士生
《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开篇撰道: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的。
那么,为了达到幸福这个最高善的目的,人们要如何做呢?既做一个明智的人:坚持按照理性的要求过有德性的生活,将每一件事做得“恰到好处”与“适度”。
“适度”这个概念经常出现在我们的中国菜谱里。恰如一道美味的鸡蛋炒饭,每一位家庭美食家都会选择“适当”的白米饭,配合“适量”的配料和佐料,运用“适当”的火候进行烹饪;通过不断的操练和调整,终而烹饪出滋味“恰如其分”的鸡蛋炒饭。因此,便不难理解,明智的人就是做事“适度”,既不会“过度”,又不至于“敷衍”。
故而,如果一个人想过着有德性的生活而终至幸福,那么就需要此人在人性七宗罪的诱惑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体味冷暖,在锤炼中获得生活的智慧,乃至生命的智慧,顺而成为一个明智、幸福的人。
在迈向幸福的途中,恰如正在阅读此文的您,一抬眼,遇见了生命教育中的生命智慧,或许会减少修炼的弯路,在混沌中处变不惊、临危不乱,迅而找到凡(烦)事的解铃之道。
萧圣中
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简帛中心研究员
生命之感悟点滴
1989年7月的某日黄昏,我和女友骑坐在东湖的白象上,借着夕阳的余晖,眺望对岸的武大樱顶。女友突然说,我觉得自己现在是最幸福的,可是想到人最终是要死的,要和你分开的,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想一想就不寒而栗。
我错谔于她的想法,便说,这是我们所有人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不去想。可是从此以后,我自己反而多次思考类似问题,比如,既然死亡最终是无法回避的,我们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活出它最大的价值。
试思对策二三,与诸君共勉。
一. 选择自己的舞台与群体
李斯年轻时曾做过粮仓管理员,见硕大的老鼠天天饱餐美食,遇到人也不怕,联想起厕中之鼠,所食者秽物,见人来即潜藏,于是大悟,人之际遇,在所处耳。弃职从学于韩非,学帝王之术,后为秦之丞相。
二. 重视人文知识
人文知识不只是我们用来求职和谋生用的,它也是我们得以充盈精神自我的重要工具。所以我多次向学生强调学习古文的重要性,读古书,与古人神交,将使人生从纵向的维度大大延展。当然,学好外语也是同样的道理。
三. 保持健康
在这个方面不吝惜时间和金钱,最大限度保证生命的长度。尽管在此刻,疫情当前,说这句话稍有些无奈,但是总之内心是要清醒的。在我四十岁生日的时候,曾与太太说,会活的人可以活到一百,不会活的人五十就挂了,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可见后半生也很重要。她大笑,老皮枯树,面目可憎,后半生不要也罢。我说,你有些道理,但是舞台上不是只有明眸皓齿,老生老旦也是一种角色。
主持人:
萧老师笔下的文字,犹如武大旁东湖里游弋的鲤鱼,自由又舒展地生长。寥寥几笔升维俯瞰人世,这种参透生死又欣然接受的豁达与通透,传达出了生命智慧之最高境界。
正如刘慧教授在《陶养生命智慧》一书中所述:生命智慧是一种“大地性”智慧,是一种根基性、可以生长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生发方向的、缘于生命本身的智慧。既可以安顿心灵,亦可生发希望。
萧老师从大生命智慧着眼,同时为大家提供可参照建议。选好自己的舞台和群体;开拓视野,充实自己,与古贤相望对话,与世界交流;保持健康,好好生活。尤其这最后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大智慧相伴。
全文的点睛之笔终而落于“舞台上不是只有明眸皓齿,老生老旦也是一种角色”之上,烦请诸位来沉思细品这里面的个中滋味。
杨志鹏
武汉大学校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青岛开发区原文联副主席
青岛华夏文化艺木研究院院长
武汉与我们息息相关
那一个个增长的确诊数字,并非只是指数函数迅猛增长的趋势,那是一个个同胞与死神抗争的哀嚎和痛苦,那是一个个生命坠入黑暗的的教训和启示,那是一个个家庭的焦虑和破碎。
《华严经·第十二卷》云:“世界犹如网孔递相接连,如以网持横竖交络,皆悉相当。”整个世界如同一张网,难以估量的网结连接着所有看似孤立的个体,每一个网结的变化都会引起相应的连锁反应,谁也无法说清一个人早晨的一声美好的问候,亦或恶毒的诅咒,会在千里万里之遥的另一个空间发生怎样的反应。其实,我们很少回到内心,检测我们身、语、意是否恰当。扪心自问:我们所讲的每一句话,是否会引起哪怕一片树叶的震动?我们所进行的所谓的事业,是否会伤害到一只昆虫的性命?我们所赚的每一分钱,是否有利于众生?我们每一次意念的波动,是否在趋向真理的大道?如果把那些显而易见的身、口、意的过失,直接联系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其实过多的参与了 “谋杀”,而少有善德善行。
在那些奋战在第一线医务人员的动人场面中,我们看着那些为了控制疫情奋力工作的人们,还有无数人在疫情中焕发的大爱之心,我们在不断感动之余,自然可以获得必胜的信念:疫情一定会平息!在人类的历史上、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历过数百次大型疫情灾难,但是每一次人们都挺过来了。坚信现代医学水平和条件,以及社会组织能力的坚强,一定会尽快控制和最终平息疫情。
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知道选择,在危难面前,人人的选择决定了明天的命运。人一定会跨过艰难险阻,迎接生命的新生,因为有无数的人选择了光明。的确,这个时代缺的不是高喊口号、把恶意表达的浩然正气的人,缺的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之良知。
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做到,愿这次疫情的大考中,我们能做得好些。
主持人:
“人,认识你自己”,这句耳熟能详的古语其实被一些后生之士误传为神鼓励人之意;然而其真正的含义是神对人的狂妄予以的警示和威慑。
在于大自然的“博弈”中,人类从来没有胜利过,每次都是大自然的仁慈宽容了她创造出来的这个“不争气的孩子”,并乐此不疲的“教育”、“引导”着这个孩子。
刘慧教授指出,所谓类生命智慧是指关涉人类命运的智慧,以人类生命的视野观照人类生命与他类生命、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人类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命之间的关系与命运。在这样的一个维度内,有些人并不将他人、同类或他类看做主体,而是将自己的生活作为主线。这种“智慧”并不是真正的智慧,而是一种功利算计。
又恰好,生命本身以无声而倔强的方式显现着它的力量,为人呈现着希望,改变着人的生存状态。愿此次疫情中,折射出更多的,是生的希望。
何纬丰
教育学博士
香港浸会大学大湾区校友会创会会长
重启
如有一个重启键,让不一样的2020重新开始,把不想要的东西拋掉,你觉得如何?
在你未选择重启前,回看过去不到两个月,全球的天灾人祸此起彼落,山火、蝗祸、病疫、地震、战事等,的确让人恍惚失去盼望的能量,对曙光来到缺乏信心。
周边或许在疫情期间充满猜疑、指责、抹黑、谣言、也有人立心不良制造恐慌、恶意攻击、让大家怨气冲天······试想在金融逆境时一切表面风光的富户,像在潮退一样看谁没穿裤子,而在瘟疫蔓延时,趁火打劫之徒和黑心媒体,又一次露出原形。当道德界线与世俗表态莫衷一是的时候,看透世情的或会一笑置之。
在前线医护人员与病人在抗疫同时,常说入院疑似病例会先进行观察、暂不放药,让身体抵抗力先动起来,这就是医护对病者心存信心, 一丝阳光渗入窗帘总是带上些启示的。
在大后方的我们相信都是安全的,所以更加有责任去消除以上所有对心理上的惶恐与憔虑, 坚持信念,稳固盼望,增加爱的元素,在生命道德的核心,关爱生命上用行动表达。信心非常重要, 希伯来书指出: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作为尘世渺小的个体,正好是我们交换爱的时候,当发现许多年已没有好好照顾的亲人, 请来个生命互动去重修重建,重搭一道休戚与共的桥梁,这个比一切重要的什么商机更有意义,今次这个重启键是上天为所有人来个可一不可再的安排,我们必须心存敬畏感恩的心去接受。相信永恒的世代里,只有逆境才能彰显人类生命的真身和道德高度。我的生命因为疫情而重启,看待生命和对生活态度、从此不再一样。
现在回到第一个问题,2020的世界重启键, 我已经重启了, 你呢?
主持人:
与其将“重启键”当做“后悔药”,不如将其当做一种希望,一种个体的生命智慧,既以个体的生命视野观照,如何面对生死、苦乐、有限与无限、生命意义等。
在《生命教育导论》一书中,刘慧教授引述了由韦恩·玛格尔编译的《犹太人的智慧全集:浓缩犹太人千年智慧的经典阅读范本》中的片段,有如下一段评述:
虽面对疾病、 痛苦与逆境,犹太人依然满怀希望。犹太人认为,和疾病搏斗的最有效方法,并不是消极地杀死细菌或毒素,而是积极地设法使自己的身体强健起来。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当汲取充分的营养和休息后,身体自然而然地就能抵抗疾病。同样的道理,他们认为,生命的天平常在希望与绝望之间摇摆不定,只要增加希望的分量,便能保住生命,也就可以让天平的指针倾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所以,在处世智慧中,犹太人坚信与其和绝望搏斗,不如维持希望。只要不失去希望,人们就定能心想事成地创造未来。因此,犹太人对困难和逆境是既不灰心,也不气馁,总是保存着希望而顽强地生活着。
这与何博士所理解、传达的生命智慧,有异曲同工之妙。
康效菊
青岛白珊学校教师 班主任
生命的觉知:诗与远方在心里
“红梅报新岁,桃李喜春风。”十三岁的儿子写就春联,贴到爷爷家门口。抛就武汉“封城令”传来,孩子们的世界里,一切都在向好地继续着。吵吵闹闹的一年终于过去,新一年,一切充满希望。
十五六岁的少年学生总有宝藏信息。他们用最清透的目光注视着世界,同时,用最敏感的语言去表达着世界。那个极爱雪的女孩抓住了雪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欣喜地拍了张照片。丫头,你看,你热爱的,总会来;那个极爱篮球的男孩,发了一句“一个月不出门纪念日”,加上两个捂脸哭的表情。这个小伙子给憋坏了吧。但是我相信,他为了他人,为了自己,一定会在家里安心等下去。
这就是少年。有最磅礴的热情,也有最细腻的情感。少年们还给我很多的惊喜,从象牙塔中遥望着世间疾苦。他们都懂,请一定要相信。他们甚至有比我们更深沉的情感。
我呢?每天居家上课,从网络一端关心几十个少年;洗衣做饭,关心家人也关注疫情。有个孩子给我私信:“老师,我还记得去年您说的那句话,世界先爱了我,我不能不爱她。我希望疫情赶紧过去。这样,我们就可以与世界更好地相爱。”
你看,孩子们心中,装有诗和远方。虽然疫情当前,诸多方面还在“暂停”状态,但我更加觉知了古人智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作为教师,这种觉知来自于生活中与孩子们的交往,同时来自对世间疾苦的体悟;而对孩子们来说,这种觉知,必然来自师长的教引,以及他们自身对生命的肯定。
主持人:
人人皆有智慧,在一定的、具体的情境下,智慧是一定会显现的,但智慧本身并没有自己独特的呈现方式。特别是孩子们,在他们尚且稚嫩的生活中,零星的智慧之花选择盛开在他们生活的小小角落里。期待师长的发现、解读与肯定。
生命智慧是一个不断升维与下沉的过程。所有的教师从自己的人生中升发智慧,同时下沉,最终以温润又浅显的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孩子。
在此,借用萧圣中老师曾经提及恩师李正发先生时的一席话:
(我)虽然个人依旧贫寒、碌碌,但我生命的微光却在我的学生们身上延续和光大,放射着一年比一年更为灿烂的光芒。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光芒与微光的更早的源头。
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这更为灿烂的光芒。
所有的教师,都是这光芒与微光的源头。
刘慧教授结语
生命智慧是回到生命本身来看智慧,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智慧,是源于生命、护卫生命的智慧。它既扎根于生命本能,又生长于后天生活。人的生命智慧具有多个层面,但核心都是围绕生命的存在与发展。不仅如此,生命智慧的基点不是个体,不是有限,不是孤立,不是外在的“有形”世界,而是生命本身,生命智慧观照的是整个生命世界。
生命智慧似一只“无形的手”,调控着生命活动的方向、能量以利于生存的需要;它似水,柔软而又坚强。对个体生命而言,生命智慧的显现与其价值无处不在。
生命智慧对于我们个体生命而言,从保障生命的存活到促进生命突破限制,从生发智慧到安顿心灵,从呈现希望到成为自己,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让我们一起点亮生命智慧,开启生命智慧,陶养生命智慧;追求成为优质的自己,活出生命精彩!
文字编辑 | 任芳德
美术编辑 | 任芳德 吴 凯
本文系“悦享生命”原创,其他公众号或媒体转载请注明原作者及本公众号信息。文中所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发言者”本人观点。
“关注疫情中的生命教育”往期精彩内容
请点击以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