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视角看太平天国和清朝的搏杀:两个蠢货之间的战争,胜利的那个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 点击上方“老邓的财经天地”关注并星标公众号
最近看英国历史和世界史很上瘾,如果从全球角度审视太平天国,我越发认识到:清朝和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两个蠢货之间的战争。最后胜利的那个,当然是清朝,只是稍微不那么蠢而已。如果不是洪秀全的个人素质和能力远不能和朱元璋、赵匡胤、李世民相比,或许现在的中国早已大不相同。
不知道大家阅读那段历史,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为什么洪秀全在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3月攻克南京之后,清朝和太平天国之间有大约7年的胶着期?
这是因为,两边都太蠢了。
他们之间当然在进行着激烈的战争,但是双方都非常蠢,都没有尽全力。
理论上,他们当然都知道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但在实际上,双方的战略眼光和行动力都很差,打得都跟狗屎一样。
我交叉着说。
先说洪秀全这边。在金田起义前,洪秀全等一帮人已经在广西战斗了一年。他们是在广西立足不下去,才想到北上的。
看看时间就知道了:事后追认的金田起义,是1851年1月11日,因为这天是洪秀全生日。但他们真正开始闹事是1850年夏,到了1851年秋天,太平军还在广西转悠呢,并在永安封了几个王,也就是东西南北王和翼王,初步建立了国家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永安建制”。
也就是说,洪秀全闹事了一年多,才想到要建立一个相对正规的政府,可见他们事先毫无规划。洪秀全就是想传教,当个优哉优哉、身边有几十个美女的教主。冯云山、萧朝贵们的野心稍微大一点,但顶多就是以桂林为中心的广西王,也不想想清廷根本不可能允许这么个局部政权存在。唯有杨秀清想北上进取,但也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
也就是说,他们把所谓的“拜上帝教”搞得越来越大,引来了清廷的镇压,才不得不反抗。在反抗过程中发现清军也就那么回事,才激起更大的野心(或雄心)。他们始终都是小富即安的心理。
而且,反抗清廷的初期一年多,始终都在广西,可见洪秀全这帮人根本没什么战略眼光。等他们发现清军也就那回事,激起了更大的雄心后,杨秀清、冯云山等人觉得有必要建立国家制度,才能从声势上和清廷抗衡,这才有样学样地搞永安建制,成立了太平天国。
但永安建制之后,太平天国还是打不过清军,所以只能一路北逃。没想到这一北上,反而打开了一番新天地。
因为除了少数几个城市(比如长沙),清朝的防卫基本上没有,清军的战斗力十分低下。这让已经身经百战的太平军形成了降维打击,一路打一路抢,顺便招兵买马,打到南京时已经有了50万人。
从太平天国的发展,我们也能看到清朝的严重问题。按说在广西镇压了一年太平军,居然还镇压不下去,咸丰帝即便在短期内不能动员更多军队,也要全面加强广东、湖南的防务。当时能打的清军,也就前线的一两万人。由此可见清朝对太平军是多么轻视,以为太平军和过去在南方的无数农民起义一样,成不了多大气候,顶多就是时间长一点而已。没想到披着现代宗教外衣的太平军已经今非昔比,而且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太平军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战斗经验,出了省之后对其他清军基本上是碾压态势。
所以,太平军出省后的战斗力,让洪秀全和咸丰都没有想到。太平军和清军的初期角逐,相当于一群没头的苍蝇,在穷乡僻壤没有被消灭,被赶到了几乎不设防的水草丰美之地。于是,苍蝇繁殖的速度瞬间增加了几十倍,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苍蝇固无远略,但消灭苍蝇的人,水平也够低下的。
按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改名为天京),截留了清朝的南北大动脉 ---- 大运河,清朝该重视了吧?
错,清朝仍然不重视。因为他们一边打着太平天国,另一边仍在傲慢地对待英法。
1854年(咸丰四年),中英《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英国向清朝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条约》的要求。法、美两国也分别要求修改条约。清政府拒绝。
1856年,中美《望厦条约》届满十二年。美国在英、法的支持下,再次提出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但仍被清政府拒绝。
清朝多次拒绝,英国暂时也没有办法,因为此时英法两国正在和俄国展开大战,这就是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是近代的第一场现代化战争,而且规模巨大。交战的双方,俄国出动了将近100万军队,交战的另一方,土耳其只能动员大约50万军队,所以英法联军出动20多万帮助土耳其。战争打了三年,俄军死亡51万,土军死亡10万,法国9万,英国2万。
这是一场极为残酷的战争。战略和战术上,俄国都遭到了惨败,不得不停止在欧洲争霸20多年,回去舔伤口去了。另一方面,英法也倾注极大力量,暂时没工夫处理在远东的事情。
到了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已经基本结束,英国人腾出了手,又可以重视远东了,于是英国伙同法国和清朝交涉。交涉无果,双方的行动步步升级,就引发了战争。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烧。
太平天国在南方如火如荼,而清朝居然在此时和英法较劲,同时打两场战争,最后让英法占了首都,烧了圆明园,还不得不签订更加丧权辱国的条约。咸丰帝及其大臣的脑回路之清奇,简直无法形容。
还有更不堪的:此时的俄国和英法是敌国,当然无法和英法一起来烧圆明园。但是俄国人非常奸诈,他们假意要帮助清朝抵御英法,还要派兵来镇压太平军,这让清廷觉得俄国人太好了,和英法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另一方面,俄国在黑龙江以北来硬的,不断屠杀和驱赶中国人。
于是在俄国的软硬兼施之下,内外交困的清朝,和俄国签订了《瑷珲条约》,加上其他条约,在1860年割让给了俄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刚刚在欧洲遭到惨败的俄国,在我们这里得到了巨大收获。被太平军、英法俄一起打脸,这就是当时清朝执政者的水平。
在历史上,当我们和世界最强国对抗时,俄国往往来装好人。我们呢?往往觉得俄国很好,是个靠山或强援,于是向俄国让渡大量利益。但是最后我们都会发现,俄国人坑我们最狠,而且我们在俄国那里,遭受的都是完全无法弥补、祸及子孙后代的损失!
我们学习历史,是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按说以清朝这么个烂水平,不亡简直没天理。但是太平天国的水平更烂,给了清朝机会。
只知淫乐的洪秀全就不多说了。在天平天国前期,杨秀清是个人物,但要看跟谁比。当时太平天国和清朝都是蠢货居多,于是就显出杨秀清了。但是他在1853年派一支孤军北伐,就足以显示他的水平了。派一支孤军北伐,无论成败,都是巨大隐患:成了,这支孤军在北方做大,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国家?李开芳会不会对自己的权力造成巨大威胁?败了,太平天国损失了一支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军队都是广西带来的子弟兵,前三年的战争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忠贞和善战。但是,以这支孤军北伐如果失败,完全是不应该发生的巨大损失。
所以杨秀清在1853年派林凤祥、李开芳带两万人北伐,完全是拍脑袋决策。不仅最后失败,而且让太平天国保卫天京、西征武汉、南征江西,都显得力量不足。
我们可以把杨秀清和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做个对比。朱元璋,为北伐做了充分准备,而且是三路大军。即便这样,最后也没能完全消灭北元。
所以杨秀清跟朱元璋比,差得太远了。无论从政治还是军事谋略上看,都不是一个级别的人。但杨秀清却是太平天国前期水平最高的,由此可见太平天国是多么差劲。
杨秀清当时更应该做的,首先是解除清廷对天京的围困,也就是消灭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然后是西征,也就是征服江西、湖南、湖北,尤其是武汉。把这一大块地方打下来,太平天国基本上有了半壁江山。东征也可以,因为长江下游是我国富庶地区。随着太平军占领南京,一大帮富人已经跑到了苏州,甚至上海,这让苏州极为富庶,而过去几百年就是个小破县的上海,在短短几年就聚集了四五十万人,很多都是安徽、江苏逃难的富户,这让上海成了名副其实的通商口岸,不久就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城市。
既然太平天国在第一次占领武昌时就定下东进的战略,就应该执行到底:一直打到长江口。这样,不仅完全取得中国最富庶的地区,而且以后更便于和西方列强做生意,争取列强的支持。无论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上,都将对清朝形成优势。
可是,太平军在打下南京后,就小富即安了,洪秀全忙着睡女人,杨秀清在忙着睡女人的同时,派一支孤军去北伐,从来不想去打富庶的苏杭,这就是太平天国的水平。
杨秀清确实安排石达开等人西征了,也取得了重大战果。但是,由于力量被北伐所分散,而且杨秀清在1856年又想打破围困南京的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石达开被迫从江西撤退,集中兵力攻打江南和江北大营。凭借优势兵力,杨秀清在1856年确实击破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太平天国迎来第一次鼎盛,但这也给了曾国藩喘息之机。
从杨秀清的一系列做法可以看出,他就是个市井级的聪明之徒,没什么战略。只是当时清军的水平太差,让他同时消灭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的军事冒险,取得了成功。而他成功后越发骄横跋扈,还想称“万岁”,终于酿成了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的骨干再次遭到了重大损失。
所以洪秀全这帮人就是一群水平低下的农民,他们只有市井级的狡狯,根本没什么战略眼光。他们和清朝之间的生死搏斗,是一场水平很低的博弈。
但毕竟是生死搏斗,双方的水平都在逐渐提高。
清朝这边,出现了曾国藩。
其实,曾国藩之前还有一个牛人叫江忠源。无论是领兵打仗还是治军,江忠源都是一等一的名将,打得太平军哭爹叫娘,闻风丧胆。如果清朝早听他的,或许太平天国已经被消灭在广西了。但他是个汉人,清廷对汉人十分防范,不想扩大他的兵权。所以江忠源总是带着劣势兵力,和几倍于己的太平军搏杀,基本上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最终,在1854年1月守卫庐州时,他手下只有3000兵力,面对十倍于己的太平军精锐,旁边的清军都不敢来救,江忠源也不愿意逃跑和投降,最后以身殉国。
江忠源太可惜了,他是真正的名将。如果细读那段历史,就知道他多次料敌机先,可惜他的意见不被重视。清军屡次遭到惨败,最后虽然重视他的意见了,但咸丰帝吝惜兵权,总是派江忠源带领手下的一两千人去最危险的地方。这样下去,江忠源迟早被玩儿死。这就是清廷对待人才的态度,咸丰并不比杨秀清高明。
如果清朝早早重用江忠源,太平天国早就被消灭了。江忠源将是一代名将,而曾国藩根本不会冒头。可惜江忠源死了,清廷再无名将可用,不得不重用汉族团练,曾国藩就冒了出来。
曾国藩确实是一个有水平的人,但他的水平不如江忠源。而且他的水平在战略上,而不是具体的带兵打仗。曾国藩曾经三次在前线带兵,三战三败,其中两次还差点自杀。
江忠源战死不久,1854年2月,曾国藩率领湘军,从湖南杀了出来。
总体来看,1860年以前,湘军和太平军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湘军初期打了几个大胜仗,收复了武汉。但旋即在1855年遇到石达开,三战三败,湘军水师几乎被太平军全歼。眼看湘军就要完蛋,石达开也正想全歼湘军,杨秀清却让他回援天京,这就是1856年初第一次打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太平军确实取得了大胜,但也给了曾国藩喘息的机会。随着天京事变的爆发,曾国藩更有了充足时间,可以在湖南总结经验,继续训练湘军。而装备了西方新式武器、重新建设了水师、有了更好的战略战术的湘军,将比之前更强。
所以曾国藩早期根本不行,太平天国完全是自乱阵脚。曾国藩只是比以前的清军将领强(除了江忠源),但还是打不过太平军最优秀的将领。但是现在太平天国发生了内乱和分裂,实力大损,石达开领军西征,流窜到四川了,太平军的新生代陈玉成、李秀成等人,面对武力值越来越高的湘军,总体上还是略逊一筹。
也就是说,到了1859年,湘军已经对太平军略占优势,但双方仍在一个水平线上,战事胶着。
战略上,曾国藩的做法是“先西后东”,也就是从长江中上游,顺江而下,一点一点吃掉太平天国的地盘。
事后来看,曾国藩的战略成功了,但我们不能以结果来论,就说他的战略好像很高明。因为他的战略是基于冷兵器时代和中国的地理情况制定的,但此时战争早已进入到热兵器时代。克里米亚战争,曾国藩、李秀成们可能不知道,知道了可能也不会重视,但是自1857年以后,湘军和太平军,都在购买越来越多的洋枪洋炮。用洋枪洋炮后的战斗力确实大为增加,这是两军都知道的事实。
那么,洋枪洋炮从哪里买呢?先是香港,后是上海。尤其是上海,越来越重要。而上海在长江下游,曾国藩慢悠悠地从上游往下打,他就不担心太平军占领上海,从洋人那里得到海量的洋枪洋炮吗?
所以,曾国藩的战略,在热兵器时代根本就不高明。他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太平天国和洋人“配合”的结果。
这就说到英法了。
太平军和清军的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1857年以前,基本上是冷兵器阶段。两军都有鸟铳和抬枪,也有山炮,但都是清朝中前期的水平,数量也不多,甚至不如明代后期。所以一顿枪炮之后,主要靠的还是冷兵器作战,个人勇武。这方面,清军悍将鲍超、塔齐布、张国梁,太平军悍将林凤祥、李开芳、石祥祯,都是军中翘楚。
2、1857-1860年,热兵器越来越多,逐渐占统治地位。
3、1861年以后,以热兵器为主,代表就是淮军。
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早期,太平军丝毫不落下风。但是,随着英法逐渐站到了清朝一边,太平军就不行了。
那么,英法,尤其是英国,为什么会站到清朝一边呢?1860年不是刚进了北京吗?按照我们的思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1860年的清朝,和英法、太平天国都是敌人,那么,英法理应和太平天国是朋友,应该帮助太平天国剿灭清朝才对。
可是,1860年的英国,一方面和法国一起进北京打清朝,另一方面,却在上海帮助当地的清朝官员,抵抗太平军。
能做到这份儿上的,我们觉得可能是神经病。但英国人的战略思维,对清朝和太平天国,都是降维打击。英国人就能做到,北边打着清朝,南边帮着清朝,英国人一点都不觉得这是神经错乱。
英国为什么会这样?1860年前的咸丰帝蠢就蠢吧,难道太平天国,就不知道争取洋人的支持吗?把英国都得罪了?
我们现在说太平天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但实际上,太平天国既不反帝,也不反封建。
不反帝是因为,既然“拜上帝教”算是基督教的一支(洪秀全这么看),那么太平军和洋人就是兄弟。太平军内部也确实是把洋人叫做“洋兄弟”,大家都是上帝的子民嘛。所以从理论上说,太平天国一点都不反帝。在军事上,反而需要洋人的大力支持。
太平天国不反封建,是因为洪秀全大封诸王,和其他封建王朝一个德行。
所以,太平天国就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假如成功的话),但稍有不同的是这次披上了一神教的外衣。
西方人一开始觉得太平天国挺好的,扩大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势力。但到了1860年,西方人越来越觉得洪秀全那一套和天主教、新教都不一样。洪秀全就是把耶稣和上帝当成工具,一切都为自己的统治服务,甚至不惜打压“正统的”基督教。所以当西方人了解了太平天国的所谓拜上帝教之后,对他越来越不感冒了。
而且,洪秀全只知享乐,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让英国人的有识之士认为这是个很难成器的政权。在对外政策上,英国人觉得太平天国“是极端排外的,在傲慢无礼方面甚至超过了现政权中的满洲官员”。
所以英国在权衡:清朝固然很差,但仍然统治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太平天国混乱的内部治理和全局战略的缺乏,加上统治的只是中国一小块地区,在夜郎自大方面甚至超过了清朝,所以英国觉得还是清朝好像更靠得住一点。
因此,英国在1860年伙同法国进军北京,就是想狠狠地打击清廷,逼迫他们遵守约定,并签订新的条约,以达到英国利益的最大化。
当时的英国,并不想灭亡清朝。因为当时英国统治印度已经够头疼了,要治理一个幅员和人口都是印度几倍的大国,英国人觉得根本做不到。所以总体来看,英国还是希望中国有一个统一的政权来统治,以满足英国的利益,这个统一的政权很有可能是清朝,但必须狠揍一顿,否则清朝不会“听话”。
不过,英国对待太平天国,也不是不给机会。在1860年以前,英国在清朝和太平天国之间,名义上是保持“中立”的。英国也想看看太平天国到底能不能成气候,万一洪秀全“重振雄风”了呢?万一清朝继续昏聩,狗屎扶不上墙呢?
这就是英国的老奸巨猾之处。
1859年,太平天国仍然有这样的机会,因为它迎来了一位真正的战略家。
他,完全有可能改变太平天国的命运,假如他真能大权独揽的话。
这个人,就是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
在我们的历史书上虽然也会讲到他,但对他的作用大为低估了。洪仁玕很早就信了新教,在香港居住多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对中西方都很了解的人。而且他善于学习,在治国方面很有一套。来到了天京后被洪秀全封为干王,是天平天国第二人,位在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之上。
治国方面,他写了一部《资政新篇》,主张接受西方文明,走西方强国富民之路,成为天国后期的政治纲领和珍贵典籍。他还主张和各国通商,尤其是和英国发展良好的关系;在拜上帝教的教义方面,他也主张改革,一方面向真正的基督教靠拢,另一方面也要吸收中国儒家的传统思想。
总之,洪仁玕是个极度务实的人,有深远的战略眼光。他也很能言善辩,可以把各种道理融汇到一处。
可惜,他对拜上帝教以及内政的改革,必然会触犯洪秀全的利益,所以根本不可能彻底,甚至刚一起步就被叫停了。他的内政外交遭到洪秀全和一帮保守派的的巨大阻力。所以洪秀全本来挺重用这个族弟,觉得是“自己人”,但后来也不重视了。
洪仁玕来天京后,首要任务是治理内政,这方面他认为以前的东王做得不错,很多做法要恢复。在暂时理清内政后,就要制定太平天国的发展战略了。他也确实提出了符合实际的战略,那就是:
一方面和英法搞好关系,为此不惜在制度和文化上做出重大让步。另一方面,为了打破江南大营对天京的围困(清朝后来重建了这个大营),洪仁玕制定了一套声东击西的军事战略:派李秀成、李世贤等人率领大军,东征常州、苏州、杭州,引诱江南大营分兵营救,然后太平军突然回兵,击破江南大营。击破之后再以陈玉成、李秀成两路大军西征武汉,一方面可以重振太平天国的声势,解安庆之围,另一方面是靠这种声势,争取赢得英法的支持。
而一旦得到了英法的支持,太平天国将在长江流域获得长久的生存基础,下一步将是进取中原和北京。如此,则天下定矣。
事后来看,这是洪仁轩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制定的最好战略。
按理说,放着苏州、杭州、上海这么大一块人口稠密、肥沃富庶的土地不打,早就是太平天国的巨大失策了,洪仁玕来了就及时修正了这个错误,可见其水平要高出其他人一大截。但另一方面,清朝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没有加强这里的防务,可见水平也不是一般的差。这再一次证明,双方的博弈是在一个很低的水平。洪仁玕来了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太平天国的水平。
击破江南大营,他做到了,太平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他也树立了威望,压服了一些老资格的将领,让他们看到他洪仁玕不仅能治国,而且能打仗。但是西征武汉,救援安庆,他失败了。因为此时的英国虽然北边还在打着清朝,但在长江流域,贸易上完全站到了清朝这边,禁止太平军进入武汉五十公里的范围。陈玉成摄于英国的威势,没敢让大军进入兵力空虚的武汉三镇。这让太平军第三次西征武汉失败,没能在武汉得到大量给养,成了疲于奔命之师。
另一方面,此时的清朝,也做出了改变,那就是清朝在走了一大串弯路、签订了一大堆丧权辱国的条约之后,在1860年秋,总算想到了利用自己在中国的优势地位,借重英法的力量来消灭太平军,也总算想到了自己不得不做一定程度的改变,开展“洋务运动”了。
这样,太平天国就完全丧失了机会。
但在1860年,洪仁玕还没有放弃希望。他想拿下上海,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英国回心转意,和太平天国贸易。
以前英法官方都是和清廷贸易。英法商人和太平天国的贸易,严格来说都是违法的,但为了巨大的商业利益,英法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一方面,太平天国也有钱,买了大量的洋枪洋炮。所以英法名义上保持“中立”,但长江流域的清军和太平军,装备都是越来越好,都在不断“升级”,由冷兵器逐渐发展到以热兵器为主,战事也始终处于胶着状态。
对于洪仁玕来说,一方面要打下上海,另一方面也不能和洋人撕破脸皮。因此他命令李秀成率领精兵攻打上海,但不要伤害洋人,不要进犯英法在上海的租界。洪仁玕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变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
为了太平天国的前途,既要打下上海,又不能得罪洋人,在当时的条件下,洪仁玕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地步。
写到这里,笔者不能不感叹一声:洪仁玕,真不容易。
可惜,此时大环境已经变了。如果太平天国早有洪仁玕这样的人来主政,早打下上海,或许已经得到英法的支持。但是在1860年,英法不仅在上海组织了洋枪队和常胜军,而且和清朝签订了北京条约。脑袋相对灵活的恭亲王奕䜣,说要借重英法的力量消灭太平军,还说要开展洋务,走投无路的咸丰帝无法表示反对。
这样,英法的态度完全转向了清廷一边。
1860年,李秀成第一次来攻打上海,就遭到了洋枪队的激烈反击(当时英法联军还没有进军北京)。太平军还纳闷呢:不是洋兄弟吗,怎么来打我们?我们打下上海也不会伤害你们的利益,为什么这么狠呢?
可是洋人就是这么狠。英国驻上海的领事根本不拆忠王和干王的来信,看都不看,就一个字:打。
英国官方已经不和太平天国沟通了。
这让李秀成很愤怒,于是大破洋枪队,就成了我们历史书上的反帝证明。
可惜,此时英法已经签订《北京条约》,不再保持中立,也禁止西方对太平天国的走私。于是,失去最先进武器弹药和水师的太平军,哪怕在内部也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在搞洋务运动,仿造洋枪洋炮,但毕竟国力远远不够,在1861年呈快速失血状态。
比如,由于湘军水师控制了长江,疲弱的太平军水师已经不能在1861年往被围的安庆运送物资了。此时太平军只能求助英法的走私船,湘军眼睁睁看着这些轮船给安庆运送物资却毫无办法,因为不敢攻击。曾国藩通过清廷向英法提出抗议,说现在英法是清朝的朋友,为什么走私船还在给长毛运送物资呢?难道我们大清的生意还不够做吗?
几次抗议之后,连英法都不好意思了。于是英法向各国宣布,以后清军攻击走私船,英法不再保护。这样,走私船再也不敢向太平军运送物资了。而安庆也在一个多月以后,在1861年9月,被曾国荃攻陷。
仗着经营苏州获得的巨大财富和雄厚积累,李秀成在1862年还能对上海发动新一轮猛攻,但被李鸿章已经装备了最先进武器的淮军击败。此后,太平军只能依靠地利节节防御,不出两年就土崩瓦解了。
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覆灭。7月22日李秀成被俘,8月7日被害。11月23日,洪仁玕在南昌被凌迟处死。
回归太平天国和清朝博弈的十四年,可以得出明确结论:
从世界视角看太平天国和清朝的搏杀,这是两个蠢货之间的战争,博弈的水平非常低。失败的太平天国,其领导集团的素质更是低下,还不如清朝统治者。而胜利的清朝,也是在所有错误的道路都走过、已经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不得不选择正确的道路。因此清朝的胜利,仅仅是运气好而已。
在太平天国这边,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只有一个人:洪仁玕。可惜洪仁玕来得太晚,独木难支,已无法改变大局。其他人,比如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韦俊、曾天养等人,都是狡狯的市井之徒或名将。长期来看,他们治理的国家必然灭亡。但太平天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的老大,洪秀全,水平太低了。他让整个太平天国的境界,比腐败不堪的清朝还要低。
在清朝这边,曾国藩、李鸿章、胡林翼等人,以及他们的手下,本质上和杨秀清、石达开等人,处于一个级别,无非在学识上比较渊博而已。所以在武器相同的情况下,他们和太平天国的搏杀互有胜负,很难说谁占优势。江忠源是个极为优秀的将才,但真正具有战略眼光的也只有一个人:左宗棠。他靠对太平天国作战起家,但他的主要作用是在以后,而且远远没有得到发挥。因为他的主子,主要是慈禧太后,前期水平还可以,但后期同样是老迈昏聩。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趋势不变雷军造车?疯了英国容忍美国海军成为世界第一,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不是一般的高
民生银行,我和你拼了!邓元杰精彩文章汇总(2021年3月31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