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养殖”促进野生动物保护?利益集团的弥天大谎!
“对于野生动物,有需求是正常的。只要大力发展人工驯养繁殖产业,养的多了,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了。从而减少甚至杜绝野外盗猎,既保护了野生动物,又发展了经济。”——利益集团
总有人说搞人工驯养繁育可以保护野生动物。这种“鬼”逻辑,本身是不值得反驳的。
我也可以有我的一些“鬼”逻辑。比如:
对于好吃野味的人,只要附近有易得的“免费”野味(山里林子里),就永远会首选(捕捉)免费的;
只要野味市场足够大,野生动物市场价格高于养殖成本或高于收购成本或高于猎捕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野生动物养殖或经营者就永远有动力收购野生个体,也乐意亲自捕捉野生个体。反正,怎么都是赚;
对于追求野味的食客来说,他们追求的就是一个“野”字。不是来自野外的野味,很多人可能看都不看一眼。
说到底,“养殖有助于保护”只是某些利益相关者的欺下瞒上。
他们总会刻意忽略这些事实:许多根本无法实现商业化、规模化人工繁殖的野生动物,都给发证可以随便“养”,随便“卖”了(背后都是盗猎);许多被“人工养殖”保护着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都更珍稀了。
他们总说“养殖繁育是保护的一种手段”,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被“养殖繁育”保护的野生动物的现状。
娃娃鱼(大鲵)
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三亿五千万年。中国大鲵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1.7亿年,见过恐龙,被认为是“活化石”。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和中国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一篇2001年的媒体报道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为"保护动物"摘帽 秦巴农民尝试人工繁育娃娃鱼。
报道链接:
为"保护动物"摘帽 秦巴农民尝试人工繁育娃娃鱼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346/347/1389/200111/16/126100.html
上世纪80年代,秦岭北麓山涧小溪附近随时可见正在“散步”的娃娃鱼。但因栖息环境的破坏和流传的“药用食用价值”,娃娃鱼被大肆捕捉。野外数量锐减,只在深山的山涧才有。
有专家提出通过人工繁育娃娃鱼为这种保护动物“摘帽”。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把偷捕来的娃娃鱼”养起来“。慢慢地,凡是家里能创造出野生娃娃鱼生长环境的山里人都开始养起来。
图源-百家号/博科园
毫无疑问,养殖户都是逐利的。毫无疑问,他们的种鱼都是野捕的。专家认为,用不了多久娃娃鱼繁育技术就会有质的突破,这种珍稀动物就不再珍稀了。
此后,娃娃鱼人工繁育产业被逐渐推广。
时间来到2011年,一则西安晚报的报道中提到西安水产工作总站实现了这样的目标:在周至、户县、长安、蓝田四县区建成了9处大鲵养殖、孵化和保护示范基地,养殖面积达154亩,养殖户年均增收7.8万元,实现总产值4562.6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鲵人工养殖技术。
媒体报道链接:
人工繁育保护濒危大鲵(我市这一项目通过水利部验收)
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1-11/30/content_70474.htm
此时,一切似乎都很”顺利“。
但,2019年6月29日第三届大鲵保护与发展论坛中,却提出了这样的”困境“:由于人工繁育技术的成熟和养殖条件的简易化,全国大鲵养殖和加工量逐年增加,每年上亿尾的幼苗繁殖和商品鱼养殖可以轻易实现。但由于对养殖大鲵的认知度的不足,消费市场发展缓慢,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大鲵商品鱼价格的一降再降,目前已接近于养殖成本,养殖和加工企业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言外之意,食客们似乎对”养殖大鲵“不太感冒,而养殖从业者也面临着不赚钱的巨大压力。
这还不是全部。本应通过”人工驯养繁育“被保护好的大鲵野生种群,野外已难觅其踪迹,好像更濒危了。甚至因人工无序放流还面临着种群杂交、物种退化、生物多样性丢失等危机。
事实证明,“人工繁育”并未保护到这个濒危物种,反而可能摧毁它。最终受损的,似乎还包括大量养殖从业者。
参考资料:
农博网:中国野生娃娃鱼种群数量锐减
http://fishery.aweb.com.cn/20121218/576067.html
半岛网:中国娃娃鱼至少有五个物种 野生种群难觅
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1805/20180522/news_20180522_2831969.shtml
百家号/博科园:中国娃娃鱼极危!研究者4年仅发现24只野生大鲵,曾卖出万元高价!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1163638561037996&wfr=spider&for=pc
再来看看海龟的人工驯养繁育
海龟,也是国家重点保护物种,也正在被“人工驯养繁育”摧残着。二三十年才能长到性成熟的海龟,那些拿到许可证的养殖场是怎么做的人工驯养繁育?养了三十年?看这些海龟驯养繁育企业的成立日期,都是2000年以后嘛!
那些长期公开在网络贩卖海龟苗的商家,很可能都“合法”。像这样的:
他们的种龟来自哪里?幼龟又是怎么来的?这么明显的漏洞,发证机关一定知道。这些海龟驯养繁育证件的核发,“初衷”可能也是为了“保护”。顺便,让从业者赚钱。
最后,再看一种被普遍认为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丹顶鹤。黑龙江扎龙保护区却在从野外偷蛋,壮大人工种群。
同时还在搞丹顶鹤的“训飞表演”,游客可近距离观赏。来看2008年的一则报道:扎龙的鹤宝宝都是“偷”回来的。
当地导游介绍: 扎龙有很多野生动物都是丹顶鹤的天敌,为了保护这种濒危动物,工作人员在所有的野生丹顶鹤巢穴旁,安装了GPS定位系统,一旦丹顶鹤出现危险,他们可以及时救助。由于很多动物喜欢吃鹤蛋和小鹤,在危险出现时,工作人员不得不在它们还没长大的时候,就把它们抱回来人工饲养。
好一个“救助”,好一个“人工繁育”,好一个“训飞表演”!莫非扎龙保护区所谓的“繁育”其实只是“孵化”?把丹顶鹤留在保护区,搞观赏,搞表演,娱乐游客。
“养”得这么成功,丹顶鹤野外种群保护得怎样了呢?看这:迁徙经过北戴河的美丽的丹顶鹤,为什么越来越少了?
这,就是利用“驯养繁育”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真相。
而那些非重点,目前还不怎么濒危的野生动物的“驯养繁育”呢?比如画眉、苍鹭、黑水鸡、斑头雁。
不过是通过直接猎捕或偷蛋、偷雏鸟、偷幼兽放进“养殖场”,加速它们变成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进程罢了!
这其中,许多人都赚钱了。你唯利是图不要紧,但求你们千万别再说自己的“人工繁育”是为了保护!
当然,这里的“人工繁育”和当年朱鹮的“人工繁育”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赚钱,一个烧钱。
注:图片和视频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