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资源报》:江苏借助“天眼”精准掌握自然资源家底及动态变化
《中国自然资源报》2023年5月18日第2版
5月,自然资源江苏省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江苏省卫星中心)迎来忙碌的时刻。今年浒苔绿潮什么时候到来?规模和分布如何?通过卫星、无人机监测,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将黄海海域影像进行仔细地梳理、解译,密切关注浒苔的身影。
江苏省浒苔绿潮联防联控项目无人机监测工作组在两沙海域登滩现场检查紫菜筏架的回收工作。屈帅 摄
江苏省卫星中心是由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管理,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牵头建设和维护的省级卫星中心。江苏省卫星中心技术负责人王玉军介绍,为高效监测、全力“防浒”,2019年5月在江苏厅领导下,江苏省卫星中心成立了“浒苔遥感监测党员突击队”,开展黄海海域浒苔绿潮常态化遥感监测。江苏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由省级卫星中心开展浒苔绿潮遥感监测的省份。
“由于近海环境复杂,海洋浮游植物都含有叶绿素,呈现与浒苔绿潮相似的光谱特性,当监测区域内有较多其他浮游植物干扰时,监测误差会明显增加。同时,在浒苔监测中常使用中等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数据,在解译过程中,中低分辨率影像受到混合像元影响较严重,增加了影像解译难度。”浒苔防控遥感监测项目负责人詹雅婷介绍说。
对此,今年江苏省卫星中心将全力保障浒苔防控工作所需的光学、雷达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一方面,推动数据共享共用,积极参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自然资源部东海局、部北海局部省四方联合会商,提升监测结果一致性。另一方面,构建了“天—空—海”三位一体的监测模式,融合卫星、无人机、船舶监测多方数据,确保监测结果的真实性、及时性、准确性。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副处长赵栋介绍,目前,自然资源部作为主用户的国产在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有25颗,其中包括光学卫星、高光谱卫星和雷达卫星,形成多种载荷协同观测,高、中、低分辨率互补的大规模、高频次、业务化的卫星影像获取能力和数据保障体系。它们的空间分辨率从数十米到亚米,适用于监测不同时期不同类别的地物目标。在全天候、高时空的“天眼”视域内,浒苔绿潮的影像将无处遁形。同时,工作人员还会结合无人机、船舶调查等手段,对当日浒苔分布位置和变化形势作出研判,为浒苔打捞作出及时的预报预测。
“防浒打浒”只是江苏省卫星中心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江苏省自然资源的摸底和变化监测,才是卫星遥感应用的重头戏。
江苏省到底有多少林、草、湿、水、山、土地?在省卫星中心,这些有关自然资源家底及其动态变化的信息,都转化为准确直观的数据。
“以前对自然资源的调查监测都是跋山涉水,人工测量勘测,10年左右开展一轮,花费数十亿元,费时又费力。现在借助高科技卫星遥感技术,可以按需求、高时空、全天候获取相关信息,大大节省了人力、资金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效率。”王玉军说。
对信息的及时掌握,也为科学决策带来便利。“卫星遥感技术的运用为现代化管理水平与能力提升,提供了一个科技杠杆。”王玉军介绍。全省、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数据获取能力,为江苏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卫片执法、林业卫片执法、浒苔防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海洋生态安全和岸线监测等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撑。绝大多数问题由于发现早、处置快,有效减少了违法现象,降低了执法成本,缓解了社会矛盾。
目前,江苏省卫星中心建立了“全域+实时”土地卫片执法“日监测”模式和自然资源全要素遥感监测工作机制,编制了相关技术指南。通过矿地融合试点项目,构建了“天—空—地—网—井—测—试—评”全流程、一体化的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技术体系,编制“天—空—地”协同感知的《江苏省自然资源动态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在生态保护修复监测监管方面,利用高精度卫星遥感、迅捷无人机、地面监测站点、移动测量等先进技术手段,整合构建陆海统筹、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国土空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在推动全省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方面,建立了13个市级、10个县级卫星中心,实现了技术下沉,基层应用成效明显。
赵栋介绍,近年来,江苏省卫星中心深刻领会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对于支撑自然资源管理事业的重要意义,积极推动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释放高质量发展潜力和动能。作为全国两家省级卫星中心试点之一,江苏省卫星中心勇于担当、创新示范,让卫星遥感在各项重大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把自然资源部提出的“依托陆海卫星观测能力和部省贯通的卫星应用技术体系,充分发挥卫星遥感技术的‘效率倍增器’作用”的要求落到了实处。接下来,江苏省卫星中心将重点探索攻坚卫星遥感数据挖掘和有效利用,让更多数据转化到应用中。(陈娟 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