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互联网大厂为何看中这个赛道?

杨柳 财经E法 2023-12-17

透过美团对未来机器人公司的投资,可以看到一个新兴赛道如何在中国市场从“星星之火”演变成燎原之势,企业又如何因内卷走向出海的一波三折。

本文字数7356,阅读时长约23分钟

文|财经E法 杨柳

编辑 |郭丽琴

编者按

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时,如何与时代的脉搏形成共振?

今年夏天,国家发改委公布了一批平台企业支持科技创新、传统产业转型的典型投资案例。这些案例被分为三类:“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支持传统产业转型”,以及“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通过深入调研一些重点案例后发现,它们所呈现的丰富内涵,已经超越了最初设想的“平台投资最佳范例”主题。我们被这些勇于破解发展难题,敏锐捕捉时代机遇的企业家所感染。在这些破局者眼中,纵有挑战,更看到机遇。

当科技零售巨头美团逐渐将“科技”一词提升至战略层次,与智能机器人公司的“联姻佳话”自2020年起就开始频频上演。

其中,美团投资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下称“未来机器人公司”)的案例,收获了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国家发改委点评称平台企业“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他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美团投资支持未来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加强自动叉车机器人等核心产品研发,将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深度学习、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无人驾驶领域,支持制造业及物流企业降本增效,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物流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未来机器人已在全球销售产品超过2000台,落地项目超过300个,业务覆盖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工业移动机器人赛道上的竞逐者,未来机器人公司主营无人叉车机器人产品,用于库房搬运、生产线转运等场景,满足物流自动化需求。

无人叉车业是一片广袤的蓝海市场。高工机器人研究所2023年7月发布的《2023年无人叉车产业发展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无人叉车市场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年销量突破万台,同比增长超50%,市场规模达22.63亿元。与此同时,海外需求持续释放,出口占比创历史新高。

这一新兴物流自动化赛道得到资本青睐。据高工机器人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共发生33笔融资,融资数量与2021年基本持平,总融资金额则同比增长10.93%。其中,作为移动机器人新兴领域的无人叉车行业,融资数量占比达40%,融资金额占比33%,均高于其他移动机器人类别。

公开信息显示,未来机器人公司在2022年C+轮股权融资阶段,完成由美团和五源资本领投的5亿元融资,当时创下全球工业无人车辆领域融资次数最多、单笔融资规模最大的记录。

“从融资角度看,未来机器人公司基本上是专业无人叉车公司中资本最雄厚的。”高工机器人研究所高级分析师蔡庆伟告诉财经E法。

美团方面则对财经E法表示,未来,美团与未来机器人公司有望在仓储物流智能化方面展开合作,用于美团优选等业务。

01

逐鹿新兴赛道

“有市场就有竞争,和五年前相比,近两年的无人叉车赛道有点‘火’。” 未来机器人公司CEO(首席执行官)李陆洋2021年8月曾对媒体表示。

无人叉车在传统人工叉车的基础上实现技术改造,配置电磁导航、激光导航或视觉导航等导航技术和控制系统,使车辆运行能自主避开障碍,实现自动化作业。

从产品类型划分,目前无人叉车赛道上的玩家,既有像未来机器人公司这样入局之初便主打无人叉车的“专一”选手,也有传统叉车“领头羊”杭叉集团等“转型”公司,以及拥有丰富产品矩阵的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自动导引运输车)和AMR(Autonomous Mobile Robot,自主移动机器人)的“开拓型”企业。AGV和AMR均属于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范畴,前者基于一定的导航定位技术、不需要人工驾驶;后者具有自主决策能力,无需像AGV借助磁条、导轨、二维码等外部基础设施。

未来机器人公司属于无人叉车赛道上较早入局的一批。身为香港中文大学学者的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刘云辉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公司成立之前的调研发现,当时全世界的叉车加起来约有一千三四百万台,但自动化程度低,功能少,人力成本也越来越高。瞄准无人叉车的市场商机,刘云辉和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李陆洋等人共同发起成立未来机器人公司。

2016年该公司孵化之时,当年中国市场的无人叉车销量仅350台,2022年的销量数据已猛增至11315台,年均复合增速近72%。高工机器人研究所预计2023年无人叉车市场将延续增长态势,销量突破1.8万台。

站在产业风口,未来机器人公司2022年的业务数据表现亮眼。据官网披露,2022年的产品销量为2021年同期的339%,营业收入则为2021年同期的258%,而同期整个无人叉车行业的销量和市场规模增速分别为53.42%和38.85%。

迅猛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的驱动。高工机器人研究所分析认为,随着劳动人口数量减少和制造业从业意愿减弱,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从事叉车驾驶这类体力活,制造业人力成本飙升。安全性上,传统的人工叉车在装卸和搬运过程中,具有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无人叉车相对而言更为安全。再者,无人叉车赛道竞争激烈,上游配套供应链日趋完备,导致价格大幅下降,从2017年接近55万元的均价,降至2022年的均价20万元,性价比日渐凸显。

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劢微机器人公司”)市场总监刘冰告诉财经E法,2020年之前,很多无人叉车是在人工叉车基础上进行改装,车体保留了人工驾驶的组成板块,例如驾驶舱、人工转向驱动装置,导致成本浪费。考虑到当时的无人叉车市场体量不大,上游供应商不太愿意提供专属于无人叉车本体的相关产品,比如车体、动力电池、激光雷达等。但随着无人叉车的市场体量提升,供应链厂商嗅到新兴赛道的商机,专门为无人叉车提供本体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规模经济效益日益凸显,进一步降低了无人叉车赛道的准入门槛。

政策层面,近年来亦有诸多加快智能物流机器人应用的提法。2020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的《推动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强调,鼓励制造业企业适应智能制造发展需要,开展物流智能化改造,推广应用物流机器人;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鼓励企业加快传统冷库等设施智慧化改造升级,推广物流机器人等设备应用。地方政府也在着手推动,比如,面向智慧物流发展无人叉车等智能仓储机器人的表述,被写入2022年《广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作为行业头部,未来机器人公司入选“2023胡润全球未来独角兽名单”,亦即3年内最有可能达到独角兽级十亿美元估值的高成长性企业。据公司官网介绍,未来机器人公司将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深度学习、伺服控制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工业无人驾驶领域,已在全球销售产品超过2000台,落地项目超过300个,业务覆盖汽车制造、轮胎、食品、石化、电商、制药等多个领域。

另据高工机器人研究所对主要厂商无人叉车相关专利数量(不含外观专利)的统计,未来机器人公司以154项专利数遥遥领先,比排名第二的公司多出62项专利。

出于工作需要,蔡庆伟和未来机器人公司联系密切,这家公司给他留下的印象是“战略发展方向比较清晰”

蔡庆伟分析说,从产品层看,一些企业涉猎各种类型的移动机器人,比如海康威视拆分出来的AGV企业海康智能,因为“有钱、有人、有销售渠道”,具备能力尝试各种产品类型。但未来机器人公司的定位比较清晰明确,产品线基本上只做无人叉车。

打法层看,未来机器人公司对无人叉车应用行业的选择相对比较灵活,专注于某几个行业,再根据下游市场变换进行灵活调整。在蔡庆伟看来,这种商业思路比较合理,如果局限于一两个行业,很有可能被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状况所限制。比如3C、电商、医药、食品等行业的需求在2022年明显放缓,重心面向这些行业的无人叉车企业受到较大冲击,供应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无人叉车企业则赢得发展机遇;

市场选择上,未来机器人公司较早便布局海外市场。在日韩、欧美等市场,由于劳动力成本高,加之工作效率较低,对自动化设备接受能力比中国国内高,无人叉车销往海外可以取得更高溢价。

对于这家同行企业,上海木蚁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木蚁机器人公司”)CTO(首席技术官)张硕介绍说,未来机器人公司愿意针对具体客户去做定制化的产品方案,实现和客户业务场景更高的适配度。

并非所有无人叉车公司都有提供定制化方案的动力,张硕向财经E法分析,落实定制化需要在主线产品之外进行额外研发,会产生较大的边际成本。另外,企业还需衡量研发定制化方案后的回报能否覆盖前期投入。未来机器人公司的业务量在行业内靠前,定制化设计所对应的业务规模能够支撑起前期研发成本。

02

疫情过去,资本退潮

如果将新冠疫情作为一个重要节点,无人叉车在这个节点的前后,面临了资本的冰火两重天局面。

新冠疫情给无人叉车行业发展带来机遇。高工机器人研究所发现,疫情期间,有更多的公司倾向采购无人叉车来缓解疫情下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相对利好的外部环境,吸引了资本涌入。

“为何疫情之下,资本市场非常关注物流机器人领域,物流机器人在疫情期间进入了一个快车道是重要原因。”李陆洋在2020年底一次公开演讲时说。

疫情期间,未来机器人公司经历多轮融资。公开信息披露,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两年间,未来机器人公司相继完成B轮、B+轮、C轮、C+轮融资,以及两起战略融资。其中最受市场关注一起,当属C+轮美团和五源资本的5亿元领投。投资后,美团旗下成员北京酷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未来机器人公司11.47%的股权。

据公开介绍,美团这笔投资具体用于新技术、新形态产品的研发;深化产品性能,聚焦产品稳定性和标准化,围绕工业无人车辆的作业效率和精度,安全防护等维度,持续攻坚产品定位、感知、控制、调度技术难题。

一位知情人士向财经E法透露,美团这笔投资看中了当时火热的机器人赛道,未来机器人公司也有着不错的创业背景和技术,但实际上双方还未进行业务合作。未来机器人公司向财经E法证实,和美团暂时还没有主营业务上的合作。

美团在发给财经E法的回复中表示,接受美团投资后,美团与未来机器人公司正在积极探索仓储物流智能化方面的合作,“未来机器人公司凭借先进的无人叉车产品及技术,有机会成为美团优选等零售及科技业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合作伙伴”。

服务于本地生活业务需要,美团在全国各地建有许多优选仓,日常需要对大量货物进行收货、搬运、称重、打包、分类等。蔡庆伟猜想,这或许是未来机器人无人叉车可以和美团业务适配的主要场景。

在“科技+零售”的战略口号下,美团近年加快布局物流自动化。除了持续加大对自动配送车、无人机配送等的研发力度,美团自2020年后有12笔投资“落子”智能机器人领域,约占2020-2023年投资数量的27%。被投方有刚注册成立半年的轮式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银河通用机器人、室内配送机器人企业普渡科技、智能清洁机器人研发商高仙机器人等。

2021年3月的一场财报电话会上,美团CEO王兴提到,机器人目前是美团投资的关键垂直领域之一。他说,机器人作为一种智能化的硬件很重要,在包括机器人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的驱动下,生活服务领域还有巨大的潜力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一位美团人士告诉财经E法,美团的科技投资不一定非要和业务体系有联系,“不以业务场景为边界”。

2022年,有投资人询问美团高层,为何美团会投那么多硬科技,与美团已有的快递业务协同点在哪?该高管说,美团主要因为看好与美团外卖业务有相关性的无人运输赛道,而无人运输的底层是硬科技。

实际上,看中机器人赛道的互联网大厂不止美团,未来机器人公司2021年7月26日战略融资和2021年9月30日C轮融资中,亦可看到字节跳动(现抖音集团)的身影。此外,字节跳动还在2021年5月投资智能移动机器人公司迦智科技,并于2021年8月领投AMR厂商炬星科技等。

张硕认为,字节跳动进军物流自动化赛道,或许与其电商直播快速占领市场有关,物流是支撑电商模式运转的重要一环。

字节跳动业已着手搭建自有仓储业务。天眼查信息显示,字节跳动2021年8月投资成立了主营货物仓储服务的上海道趣跃动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从事供应链服务的上海星辰跃动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放眼资本圈,2020年以来的投资偏好有向硬科技转向趋势。高工机器人研究所分析认为,资本偏好由互联网、消费等领域明显向5G、智能制造等硬科技领域转向,一方面是由于政府逐步加强对互联网和房地产的监管,同时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影响下终端消费难以提振,而移动机器人的需求确定性进一步增强。无人叉车则是移动机器人中最受资本青睐的细分领域。

据高工机器人研究所观察,无人叉车作为新兴行业,企业自我造血能力较弱,必须维持较高研发投入,才能保持和提升其产品竞争力,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企业很难在高速发展的市场中存活。无人叉车企业在融资后,主要将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团队建设、市场开拓和业务扩展等关键领域。

然而,步入2023年以来,资本“输血”的热情冷却。根据高工机器人研究所的不完全统计,2023年一季度中国移动机器人/物流仓储相关领域融资案例共7起,涉及金额约11亿元,同比下降超50%。

“资本在2023年处于‘躺平’状态,企业融资困境并没有明显缓解。”高工机器人研究所认为,资本面对宏观的不确定性,投资决策显得更加谨慎,表现为对移动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落地情况和盈利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项目考察周期和融资周期也大大拉长。“如何提高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减少对资本的依赖”是当前无人叉车创业公司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与2023年国内美元基金出现全面转向有关。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趋势影响到了硬科技赛道的投资,相比之下,2022年“还比较好融”。有一级市场金融行业财务顾问此前向媒体表示:“现在美元基金很难投资到最火热的硬科技项目当中,而另一边,很多项目也只能寻求政府基金支持。”

具体而言,刘冰透露,之前只要产品稍微有一些商业化落地的前景,就可以拿到大额融资,但现在资本更考察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产品研发出来,能否售卖到市场并得到良好的反馈,从而有现金流持续不断维持企业运转。

退潮了,才发现谁在裸泳。在被资本追捧时,未被重视的痛点开始浮出水面。张硕提到,无人叉车业的低渗透率表现影响着资本投资热情,这与无人叉车的智能程度有关。在长距离搬运,以及搬运路线确定性强而灵活度要求不那么高的场景中,无人叉车相较人工的性价比才更高。他坦言,“无人叉车的智能性跟人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

当前无人叉车的渗透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渗透率按照国内无人叉车销量/国内工业车辆销量*100%计算。高工机器人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1年和2022年的无人叉车渗透率仅分别为0.941%和1.648%。

“对投资人来说,首先可能会关心现在无人叉车整体的业务情况。”张硕说,当前各家无人叉车企业的年销量基本都只有几百台。

技术制约导致产品同质化。张硕提到,企业提供的产品,多集中于无人叉车有比较优势的作业场景,较少将攻克技术难度大的应用场景,作为研发投入重点,使得当下不同企业提供的物流自动化解决方案差异性小。

03

“内卷”压力下的“出海”

在投资热度冷却的同时,中国无人叉车市场还面临着中国市场需求放缓的压力。面对日趋“内卷”的环境,未来机器人公司开始谋划“出海”。

蔡庆伟表示,无人叉车主要应用到制造业企业。“企业现金流受限,对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就不会那么迫切”。另外,今年劳动力市场招人比较顺畅,企业也就不着急扩大自动化设备采集。

下游需求端疲软之际,玩家仍在不断涌入。高工机器人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国内已有超150家企业涉及无人叉车业务,且已有相关产品落地应用。

“大家看到这是一块肉,都想尝一下,一窝蜂往里面钻。”刘冰表示。

竞争加剧,企业不得不打价格战获取更多订单。蔡庆伟说,这几年价格战打得太凶了,“大家现在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不过,价格比拼潜藏着双面性。张硕认为,价格战可能会激发一些企业去思考接下来的出路,比如从技术侧优化创新产品方案,跳出核心技术方案差异不足的同质化竞争格局,以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

受整体经济环境波及,张硕预计其公司的国内客户采购订单相比往年将有下降,“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度过这个冬天”。

面对困局,行业开始集体筹谋“出海”,并寻求到一片新的蓝海。

木蚁机器人公司2023年接洽的第一个海外客户是俄罗斯一家物流企业。张硕透露,双方交付完第一批产品后,这家俄罗斯物流企业又进行了复购。木蚁机器人公司希望与这家海外客户形成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其为切入点,在俄罗斯铺开业务市场,“这样对我们今年整个业务会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

未来机器人公司的“出海”同样受竞争加剧的驱动,一名该公司员工感慨,“国内太卷了”。财经E法了解到,未来机器人公司从2021年开始布局国外市场,2022年无人叉车总销售超过1000台,其中海外营收占比已达四五成。

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诸海外。“今年是集中出海的一年。”蔡庆伟注意到,很多企业都去东南亚、欧美等地参展,明显加大了对海外的投放力度。

据公开报道,在2023年3月的美国芝加哥国际物流展ProMat上,有超过50家中国叉车和物流机器人企业参展。其中,灵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带来新品Apex C1500-L智能无人叉车;劢微机器人公司则携无人叉车MW-SE15以及“劢小微X1”亮相。

刘冰介绍说,劢微机器人公司大概从2021年底开始关注海外市场,2022年搭建起海外市场的“雏形”,出货量约100台左右,相对于国内市场的1200多台销量只是冰山一角。2023年的“出海”销售增速加快,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左右。劢微机器人公司则以日韩为切入点,逐渐拓展到新加坡、德国、美国等海外市场,在当地设立了子公司。刘冰预估,未来海外市场的营收将占据公司总营收的六成以上。

在刘冰看来,当前困扰企业海外业务拓展的最大难点在于本土化运营不同国家对产品的安全性、资质等要求各异;另外,海外也更看重售后,如果客户量较大,就有必要单独组建售后团队,如果还在探索阶段,则会选择联合当地代理商分担售后职责。

刘冰认为,无论是中国市场的竞争,还是去到海外,通过研发持续不断精进产品能力,为客户的复杂化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始终是无人叉车企业必须直面的核心问题。站在下游客户的角度看,他们考虑的是一套自动化设备到底能替代多少人力,节约多少成本,提高多少效率,以及产品的使用体验有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

“任何行业一开始都是少数几家企业入局,接着一大批初创者涌入抢占市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但最终都会收拢,回归平静。”刘冰说,“只有经得起考验的企业才能活下来,真正在正轨上运行下去。”


 近期话题,点击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