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宫斗”后GPT Store终落地,谁在角逐AI助理赛道

杨柳 财经E法 2024-03-04

OpenAI正通过创建GPT Store平台开启新一轮商业变现探索。背后逻辑是看上了AI助理这一火爆赛道。

本文字数4366,阅读时长约14分钟

文|财经E法 杨柳

编辑 | 郭丽琴

美国当地时间1月10日,因“宫斗”风波推迟上线的GPT Store正式“开业”。OpenAI搭建平台生态迈出的这一步,被外界视为AI的“App Store时刻”来临。

GPTs是指用户自己创建的个性化GPT,类似于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中的App。2023年11月7日的OpenAI开发者大会上,创始人奥尔特曼(Sam Altman)宣布,原定于当月上线GPT Store,但随后爆发的理事会罢免奥尔特曼“宫斗”纠纷,导致GPT Store延后上线。(详见:从“权力的游戏”到“人民的名义”,OpenAI是否会陨落?

据OpenAI官网介绍,自2023年11月以来,用户已创建了超过300万款个性化定制的GPTs。GPT Store涵盖图像生成、编程辅助、创意写作、营销、教育、数据分析等各方面使用需求,并设置官方推荐机制。

GPT Store页面

OpenAI极大降低了用户创建AI应用的门槛,无需知晓代码即可基于自然语言构建目标GPTs。OpenAI宣布将根据GPTs被广大用户使用的情况,向创建者分配一定收入,激发起新一轮AI应用创建“淘金热”的想象。 

“从商业价值上看,GPT Store可能会成为OpenAI大模型能力商业变现的最好出口。”易观分析高级分析师陈晨向财经E法表示,此前OpenAI已经逐步在ChatGPT中内嵌了一些应用,而现在上线的GPT Store,相当于把底层通用大模型能力给开放出来,和开发者进行了直接连接,“这是OpenAI复制App Store成功模式的第一步”。陈晨说,未来OpenAI可借此加快模型即服务(MaaS)的商业模式落地,扩展和汇聚以GPTs为核心的AI应用生态,通过与不同类型的开发者合作来实现双赢。

站在全行业视角,OpenAI推出的GPTs项目正是当下火爆的AI Agent(人工智能体或AI助理)应用层,也是所有大模型厂商密集发力的AIGC细分赛道。AI Agent指受大模型驱动、具有规划决策和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助理,有着直观的实用性。刚过去的2023年12月,百度、腾讯、华为、昆仑万维等中国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AI Agent项目。1月9日,钉钉宣布将推出AI助理市场,试图打造AI助理孵化、分发和交易平台。

“你可以选择它(AI Agent)何时以何种方式介入帮助你做某事或让你做决定。”比尔·盖茨在2023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为AI Agent背书,“在不久的将来,任何上网的人都可以拥有一个由AI驱动的个人助理。”

01

操作体验:低门槛、易复刻

不论是创建还是使用,GPTs尚未完全实现平民化。目前只有ChatGPT Plus会员用户和企业用户,才有资格定制、使用各类GPTs个性化助手。

据媒体报道,截至2023年8月,ChatGPT已有1.805 亿用户。另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的报道,ChatGPT App在2023年9月的收入为458万美元。如果以20美元的ChatGPT Plus会员价格粗略换算,那么会员群体大概在23万左右,仅占总用户数的0.13%。

财经E法实际操作之后发现,GPTs创建流程只需简单的指令操作。用户进入GPT Builder平台之后,即可按照系统的引导,以自然语言对话形式,自定义产品的名称、logo等,调适提示词,上传特定领域的知识库数据(knowledge),加入将GPTs连接到外部API的Actions执行调度功能。整个创建过程,如同产品经理那样,一步步将想法创意转化为现实。当一切准备就绪,即可选择发布,发布范围可选择“仅个人可见”“企业专属使用”以及“完全公开”。用户后续还能再次修改优化所生成的GPTs。

GPTs创建页面

现有的GPTs应用呈现百花齐放势头,有的用来提高工作效率,有的覆盖个人生活场景,还有一些单纯出于娱乐。比如“董宇辉小作文助手”GPTs,主打模仿董宇辉风格,解读中国各地文化。

“董宇辉小作文助手”GPTs

OpenAI自身也推出了17款GPTs,像App预装一般,出现在用户的“探索”界面。这些GPTs可以帮助用户完成文生图、分析和可视化数据、辩护谈判培训、写作指导、推荐食谱等诸多办公化和生活化需求。

虽然GPT Store有海量的GPTs,但目前查看各类别子菜单,仅呈现12款GPTs,其余的则需要用户主动搜索。相比之下,第三方搭建的GPTs导航站不仅分类更细,而且每个类别下都能直接查看所有已公开的GPTs。另外经财经E法测试,一些能在导航站搜索到GPTs(如上述“董宇辉小作文助手”),却无法在官方的GPT Store找到。

一款GPTs导航站

根据Github用户@Imrat从数据监控平台SimilarWeb抓取的GPTs访问量数据,2023年12月29日访问量排名前20的GPTs,有11款来自OpenAI官方。

访问量排名前20的GPTs,来源:@Imrat的Github主页

分析@Imrat爬取的1800多个GPTs的访问量,可以看到头部效应明显。排名109位之后的GPTs,访问量不及1万;681名后的GPTs访问量更是低于1000。

现阶段,GPTs还存在可轻易复刻的漏洞,涌现出许多“山寨货”。GPTs推出后,一些用户发现搭建GPTs的提示词(Prompt)和上传的数据被第三者破解盗用,还有Github使用者公布了提示词已泄漏的GPTs名单。不过,创建者可以直接向OpenAI官方投诉,有OpenAI开发者论坛的用户分享了举报后平台删除违规GPTs的经历。

GPTs投诉选项

网络安全公司绿盟科技天元实验室主任研究员李文瑾对财经E法解释,同样都是用户输入,GPT并不具备区分GPTs的提示词和使用者所输入指令的能力。所以,作为使用者的用户,可能仅仅通过一段简单的指令输入,要求GPTs复述创建过程中收到的所有内容,并提供文件下载地址,即可破解、盗用提示词或者下载所上传的数据。李文瑾说,国内大模型厂商推出的类似于GPTs的AI Agent产品,虽然实现架构可能有所差异,但本质还是基于语言预测模型,“很多问题都是相通的”。

财经E法复制了网上教程提供的一段破解指令,在“董宇辉小作文助手”GPTs对话框内输入,随即看到创建该GPTs使用的提示词;继续输入另一条指令,则可破解所上传知识库的下载链接。

破解“董宇辉小作文助手”GPTs,仅供演示

如何防护此种攻击?李文瑾表示,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使用内置Prompt增强的方式,比如在GPTs的Prompt中告诉GPT,某段内容不应该被输出等,但这种方式同样可以被破解,后续需要构建更完备的大模型安全防御体系。

02

“淘金”前夜:收入分成计划待公布

GPT Store正式开业,也被业界解读为创意变现的风口来袭。

在2023年11月的开发者大会上,奥尔特曼表示将从自己的营收中拿出一部分,为最常用、最有用GPTs的创建者提供收入分成。2024年1月11日,OpenAI再次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将启动GPTs创建者收入计划。起步阶段,美国的GPTs创建者将根据用户对其GPTs的使用情况获得报酬;后续将提供有关支付标准的详细信息。

门槛低既是优势,或许也是劣势,AIGC应用开发者陈丽东不看好靠GPTs赚钱的路径。陈丽东说,GPT功能灵活,每个人可以定制自己构想的功能,不同人的需求存在差异,“就我个人来说,我不想用别人的定制化助理,自己调整Prompt更顺手,就像真实世界里的助理,自己调教出来的才好用。”

而陈晨的看法则相反。她认为,当用户可以自定义GPT,在大模型层和应用层之间,将会出现一大批从事定制化GPTs的小微企业甚至个人开发者,AI原生应用有望呈爆发式增长,所以,GPT Store更像是一个帮助小企业2C的桥梁,这些开发者可以借助GPTs提供定制化商业产品和服务,“从AI普惠这个层面上来说还是颇具意义的”。

“不过,AI原生应用的实际盈利能力如何还有待观察。”陈晨认为,要看是不是真的能解决用户的业务问题,以及OpenAI具体会如何界定根据用户与GPT的互动程度,对开发者设置收入分成规则。OpenAI的分成与激励机制一旦成熟,也可能会成为未来国内大模型厂商的参照,推出类似的应用商店从而激活国内AI应用生态。

据AI Agent公司澜码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健观察,基于GPT4智能化水平搭建的GPTs,给用户带来的价值还比较简单。周健认为,推出GPT Store并提供收入分成计划,OpenAI的目的或许是希望更多人把创意、专业知识“灌进来”,给平台带来更多场景化、分门别类的数据,帮助提高大模型智力水平;同时使用户能够在更多的细分场景中使用ChatGPT,靠GPTs创建者的力量促进获客。

03

应用层AI Agent大爆发

虽有缺憾,但作为初级形态AI Agent产品的GPTs,已让人窥见未来人机协同的发展趋势——从人适应机器,迈向机器适应人的需求。

咨询机构IDC和钉钉2024年1月联合发布的《2024 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预测,AI Agent是大模型落地业务场景的主流形式。IDC的调研显示,所有受访企业都认为AI Agent是AIGC发展的确定性方向,同时,50%的企业已经在某项工作中进行了AI Agent的试点,另有34%的企业正在制定AI Agent的应用计划。

根据比尔·盖茨在前述文章中的展望,AI Agent未来将在医疗保健、教育、生产力和购物娱乐四个领域产生极大的影响。

比尔·盖茨解释说,在医疗领域,AI Agent可以帮助病人进行基本的分诊,辅助医护人员做出决定;教育领域,AI Agent有望依据个人喜好,进展更为个性化的教学辅导;而在生产力提升上,AI Agent则能像辅助高管的助理那样,帮助用户写商业计划,创建演示文稿等等;购物娱乐需求中,AI Agent可以阅读总结某款商品的评价,并作出购买决策,还能够根据兴趣量身定制新闻、播客等文娱产品。

AI Agent跻身当前大模型厂商布局的热门赛道。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12月以来,至少有百度、腾讯、华为、昆仑万维、360、联想、阿里等大厂推出了各自的AI Agent产品。

2023年12月1日,昆仑万维基于“天工大模型”,发布AI Agent开发平台“天工 SkyAgents”,现已对外开放测试。官网显示,“天工 SkyAgents”测试用户可以搭建情感陪伴、创意写作、营销等个性化AI助理。但当财经E法询问昆仑万维有关AI Agent商业化的未来安排,对方表示目前不方便回复。

“天工 SkyAgents”一款“小红书写作” AI Agent应用预览

与GPTs、“天工 SkyAgents”等基于自然语言创建应用有所差异,百度12月中旬升级的文心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原“灵境矩阵”)则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开发方式,涵盖Prompt编辑的零代码、低代码和全代码三个难度阶梯。百度方面称,为这些AI Agent产品提供了百度搜索、文心一言、灵境矩阵的体验中心等流量分发场景。据百度官方的数据,灵境矩阵已有超过2000个智能体上线。

灵境矩阵一位内部人士告诉财经E法,百度平台暂时只提供分发渠道,有关创建者如何获利的商业闭环模式大约在今年春节后上线,“目前可确认的是会打通支付模式,支持用户付费使用AI Agent”。

不止科技大厂在“卷”AI Agent,这条赛道上还诞生了一些专注于B端的AI初创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的澜码科技,在2023年12月20日发布基于大模型的企业级AI Agent平台AskXBOT。据企业官网介绍,在AskXBOT平台上,企业用户可以用对话的方式提出需求,设计、创建和管理Agent,完成财报分析、招聘、风控、合同管理等任务。

澜码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健说,在企业私有化部署方面(仅限企业内部使用的IT技术设施,比如私有云),如果使用AI Agent项目,其实际能力表现,受限于基础大模型底座的水平。国内的大模型进步速度很快,但与OpenAI仍有距离,底座大模型能力削弱使得产品离真正的“Agent”(智能体)还有差距,客观上仍可在智能自动化领域带来较高价值。

陈晨发现,目前大多数AI Agent的作用,还相当于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外挂工具:一方面没有真正嵌入企业流程,和企业的系统、软件应用有机联动起来;另一方面,很多应用场景的API生态不够完善,相较于已有的直接使用内嵌AI能力的各类应用,用户使用AI Agent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效率提升。

陈晨认为,AI Agent落地的关键不仅在于底层大模型的能力,还需要融入行业经验,需要考虑到不同行业的特征,哪些是优先使用场景,哪些更注重流程效率,哪些对知识更新的要求更高。“建立更具有场景贴合度的解决方案,才可能真正作为‘智能体’融入企业的业务管理流程。”陈晨说。


 近期话题,点击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宫斗”后GPT Store终落地,谁在角逐AI助理赛道

杨柳 财经E法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