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一届肿瘤免疫治疗研讨会在沪圆满落幕,医麦客再次点燃行业激情
2018年3月24日,医麦客生物医药系列产业峰会:2018(第一届)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盛况空前,现场座无虚席,来自肿瘤免疫领域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与500+行业从业者一起,聚焦行业热点,剖析免疫治疗新药研发、临床、产业化多个维度的问题,共同推进了行业的发展。 |
上半场会议精华
上半场会议由解放军总医院分子免疫学研究室主任—韩为东教授主持,由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转化医学产业分会(CCTMIS)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勤致大会开幕辞,欢迎并感谢各位嘉宾的到场。
韩为东教授主持会议
王勤会长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总支书记—傅大煦;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刘明耀;上海科济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宗海;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博士后—李扬扬;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邓琦;北京艾德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彭思颖;上海普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VP—宗鸿亮;出席会议并发言。 |
傅大煦
2018生物医药产业政策解读
2017年10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起草了《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表示细胞治疗类产品可按药品进行注册上市,根据治疗用生物制品 34 41843 34 14416 0 0 5964 0 0:00:07 0:00:02 0:00:05 5964相应类别要求进行申报。2017年12月22日,CFDA发布《细胞治疗产品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对细胞治疗产品研发过程中涉及的药学研究、非临床研究和临床研究各个环节都做出详细规定,在确定按照药品申报原则的基础上,也对细胞治疗的独特性给予理解。正式为我国细胞治疗产品作为药品属性的规范化、产业化生产拉开序幕。
基于此政策背景,傅主任对最近出台的生物医药政策以及《关于促进本市生物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进行了分析,并发表看法。
而缘于众多学者、医生、患者、投资人的持续关注,大量资本的加入运作以及政策的支持,目前,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疗法已然迅速成为了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突破方向。但另一方面,热潮的背后,我们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新兴抗癌神器在应用的时候仍然存在安全方面的考量。
众所周知,在一些情况下,CAR-治疗后的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可能会危及生命,而对这些毒性的处理仍然是医生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预防和管理毒副作用,研究人员希望进一步了解CRS和神经毒性的发病机制,确定能预测这些毒性的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会上,韩为东教授就细胞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及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
韩为东
细胞免疫治疗的毒副作用及管理
韩为东教授最新发文:CAR-T细胞治疗相关的CRS和神经毒性的生物标志物丨医麦精品汇
除了以上提及的毒副作用及管理,另一方面,还需要注意的是,诸如CAR-T之类的完全个性化的治疗方式似乎很难满足广大患者的需求,价格贵、治疗周期长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将CAR-T疗法变成一种规模化的治疗方式,才是研究人员的终极目标,于是通用型CAR-T应运而生。随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刘明耀教授就通用CAR-T细胞技术的发展与临床研究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发表看法。
刘明耀
通用CAR-T细胞技术的发展与临床研究挑战
此外,相比于在恶性血液肿瘤领域里的顺风顺水,CAR-T在实体瘤领域的临床进展可谓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主要挑战仍然存在!尽管如此,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对于CAR-T在实体瘤方面的尝试却从未停止,他们长期致力于CAR-T的改造和优化,以期将更多的适应症纳入到这一突破性技术的治疗范围中。
其中作为实体瘤CAR-T的代表性企业,科济生物开展了全球首个针对肝细胞癌的 CAR-GPC3 T临床试验、针对胶母细胞瘤(GBM)的EGFR/EGFRvIII双靶点的CAR-T 的临床试验,针对胃癌、胰腺癌的Claudin18.2靶点治疗的CAR-T 的临床试验,以及应用人源化CD19 CAR-T治疗白血病及淋巴瘤临床研究。科济生物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宗海博士就实体瘤CAR-T临床研究体会与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了分享。
李宗海
实体瘤CAR-T临床研究体会与新技术的开发
而且不同于血液肿瘤,细胞疗法在实体肿瘤的应用面临着更为复杂的肿瘤微环境。而很多时候,我们更注重于直接对肿瘤细胞的攻击,对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的研究相对较少。会上,李扬扬博士就寻找突破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经验分享。
李扬扬
实体瘤治疗-寻找突破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方向
目前,已经获批上市的两款CAR-T都是用于治疗血液肿瘤的,但临床上发现,PD-1高表达T细胞来源的CAR-T,会降低CAR-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导致治疗失败!在此,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邓琦主任对CAR-T细胞治疗的最新临床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其临床研究团队对于PD-1抑制剂与CAR-T的联合应用的临床心得。
邓琦
CAR-T细胞治疗最新临床案例分析
上面所提到的PD-1单抗与CAR-T的联合应用,也正是肿瘤免疫疗法的发展趋势。随着多种新型抗肿瘤疗法的发现,人们已经意识到单凭一种疗法是无法攻克肿瘤这一顽疾。但常规肿瘤疗法的研发及评价平台无法应用于肿瘤免疫疗法上。与急速膨胀的肿瘤免疫市场和研发热度相对的,却是普遍缺乏肿瘤免疫疗法临床前评价平台的现状。而此时,建立一套迅速准确、系统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临床前评价方法,已成为肿瘤免疫疗法研发路上的迫切需求。基于此,会议上,北京艾德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彭思颖博士为大家讲解了肿瘤免疫疗法临床前评价方法。
彭思颖
人源化小鼠模型在肿瘤免疫疗法评价中的应用
事实上,血液肿瘤只约占全部肿瘤的5%,95%的肿瘤类型是实体瘤。而目前CAR-T疗法针对实体瘤的治疗,临床反应率低,疗效非常有限,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但值得一提的是,普珩生物从美国F1 Oncology处获得的大中华区独家授权的肿瘤微环境肿瘤酸性微环境激活的CAR-T技术,为攻克实体瘤治疗带来了机会。会议上,宗鸿亮博士就该技术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宗鸿亮
利用肿瘤微环境提升CAR-T治疗的选择性与安全性
下半场会议精华
下半场会议由博生吉医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林教授主持,武汉波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同存;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主任医师—聂勇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王皓毅;北京艺妙神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何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肖意传;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基因治疗实验室主任—蔡宇伽;深圳普瑞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胜华;出席会议并发言。 |
现如今,CD19作为CAR-T治疗靶点中的当家花旦,在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B-ALL和B-NHL)中的重量级地位已然是无可撼动,以CD19为靶点的CAR-T疗法更是业界公认的B细胞恶性肿瘤的完美解决方案。但癌细胞的狡猾程度不容小觑,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例如:一些原本表达CD19的癌细胞,会在CAR-T疗法的压力下,转而表达CD22蛋白。会议上,张同存博士就CAR-T细胞技术优化延长生存期,降低肿瘤复发的问题提出了部分解决方案以及临床案例分享。
张同存
CAR-T细胞技术优化延长生存期,降低肿瘤复发
对于大家最关心CAR-T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前景。这里特别需要克服肿瘤抗原特异性的困难。对于抗原而言,研究人员已经尝试过用Her2和mesothelin做靶点,但它们导致了致命的副作用,原因是正常细胞对这些抗原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其中胃肠道肿瘤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占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一位;结肠癌发病率占第三位,死亡率居第四位。而胃肠肿瘤一线化疗或者靶向治疗失败之后,二线的治疗选择非常的有限,有效率也很低。很多晚期胃肠道肿瘤的患者处于无药可用或者不断化疗的轮回,直到身体不能承受。基于此背景,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的聂勇战教授在会议上报告了其研究团队关于MG7-CAR-T治疗胃肠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
聂勇战
胃肠癌MG7-CAR-T研究
CAR-T在治疗难治性复发性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早期临床试验中获得巨大成功,完全缓解率高达70%−90%。然而,CAR-T在治疗其他CD19阳性的血液肿瘤(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效果却要差很多,总体反应率在50%左右,这可能与T细胞免疫检查点介导的免疫抑制性信号有关,导致T细胞耗竭。同样,由于肿瘤免疫抑制性微环境的影响,CAR-T治疗实体瘤更是差强人意。已有研究报道在T细胞或CAR-T细胞中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PD-1能够增强T细胞或CAR-T细胞抗肿瘤功能。会上,王皓毅博士就基因编辑在细胞治疗中的优化与应用发表了演讲。
王皓毅
基因编辑在细胞治疗中的优化与应用
靶向基因编辑敲除免疫检查点—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丨医麦猛爆料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做到从质粒生产、慢病毒载体制备、CAR-T细胞制备、质量研究等全过程自主研发的公司。目前,艺妙神州已累计治疗超过40名患者,据悉,在与陆道培医院合作的早期临床研究中,对数十例复发难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实现了超过95%的完全缓解率。目前,该公司还在积极探索CAR-T技术在其他疾病领域的应用。会议上,艺妙神州CEO何霆博士就CART制品质量管理的挑战与临床实践进行了发言。
何霆
CART制品质量管理的挑战与临床实践
广义的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细胞治疗、溶瘤病毒、治疗性抗体、癌症疫苗以及免疫系统调节剂。Ipilimumab及nivolumab / pembrolizumab是最早上市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类药物,分别靶向于CTLA-4及PD-1;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及黑色素瘤领域已逐渐从二线转变为一线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并非没有弱点,药物的试用可能会诱导肿瘤细胞额外免疫检查点活性的上调,凸显了开发新型抗肿瘤免疫激活剂的重要性。会上,肖意传博士就肿瘤免疫药物新靶点的发现与临床转化思路发表了演讲。
肖意传
肿瘤免疫药物新靶点的发现与临床转化思路
Nature子刊,肖意传组报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调节的新机制丨医麦猛爆料
随着肿瘤免疫疗法的流行,科研界最近搞出了一个新的肿瘤分类:“热肿瘤”和“冷肿瘤”。如果癌细胞周围识别癌细胞的免疫细胞多,那这个肿瘤就是“热肿瘤”,反之则是“冷肿瘤”。
而研究人员之所以关心癌细胞的冷热,是因为现在很受追捧的“免疫检验点抑制剂”对大量“热肿瘤”有非常好的效果,而对“冷肿瘤”则基本无效。而根据溶瘤病毒的作用机制来看,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的感染,能够诱导大量的免疫细胞侵润肿瘤。因此通过瘤内注射溶瘤病毒,用其溶瘤特性之长来补检查点抑制剂依赖于T细胞侵润之短。就可以将“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从而增强免疫疗法的抗肿瘤活性。会上,蔡宇伽博士报告了溶瘤病毒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
蔡宇伽:溶瘤病毒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
作为全球唯一融合细胞药物与纳米抗体药物的生物药研发平台的公司,目前,普瑞金生物药业已取得阶段性研发成果,CAR-T CD19产品已成功治愈数十例复发且难治类白血病患者及恶性淋巴瘤患者。作为技术迭代,普瑞金还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成功将搭载纳米抗体的CAR-T应用于治疗实体瘤。首例结直肠癌患者在经过第一疗程治疗后无明显毒副反应,影像学检查可见肿瘤坏死,病情得到显著改善。在此次会议上,李胜华教授就纳米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进展作了详细报告。
李胜华
纳米抗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目前,CAR-T治疗淋巴瘤、白血病等恶性血液肿瘤的优异临床结果,已经相当的令人印象深刻了。但不得不说,这项颠覆性的抗癌疗法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治疗实体瘤方面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而更好地了解CAR-T细胞持续的重要性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点。毕竟,治疗的目的是为恶性肿瘤患者提供持久的、理想的永久性缓解。会议上,杨林教授就原创性CART治疗技术发展趋势发表了演讲。
杨林
原创性CART治疗技术发展趋势
三位顶级科学家分别发表权威论文,引领实体瘤CAR-T结构改造新方向丨医麦精品汇
圆桌论坛
CAR-T细胞治疗产业化经验
最后一个环节的圆桌论讨由杨林教授主持,邀请了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袁纪军、GE医疗的亚洲区细胞治疗业务总监陈琪博士(Angela Chen)、河北森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强博士、美国艾森生物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徐晓博士以及上海浦东五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亚卿等专家就CAR-T细胞治疗产业化经验进行了分享。 |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级细胞产品过程(质粒、病毒)与终产品质量控制
大规模细胞产品制备工艺稳定性
细胞制品的冷冻与冷链控制
最终上市细胞产品的定价和医疗保险问题
从左至右:杨林、李建强、Angela Chen、徐晓、袁纪军、刘亚卿
推荐阅读
▪ 我国首例CD19+CD22双靶点CAR-T成功救治22岁白血病青年丨医麦猛爆料
▪ CAR-T细胞如何提升安全性并降低成本:自动化设备是关键丨医麦新观察
总而言之,目前,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治疗的产业链越来越长,越来越完整,也越来越成熟。相关企业除了需要考虑靶点、技术转化、生产、临床研究、细胞的商业化、运输、保险等方面的主题内容,同时还要重点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和保证安全性。
《峰客》专访
美国艾森生物科学公司首席执行官,总裁 徐晓博士接受《峰客》专访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王皓毅博士接受《峰客》专访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 邓琦主任接受《峰客》专访
优秀企业展示
会议现场
至此,2018(第一届)肿瘤免疫治疗技术研讨会已圆满落幕,这是一场属于全体肿瘤免疫研究者自己的盛会,也是未来中国免疫治疗的风向标。医麦客作为细胞治疗领域的权威媒体平台,始终坚持传播和推动中国免疫治疗的产业发展。“专业视角,产研融合”的理念和品牌价值也逐渐被广大从业者所认可。
2019年,我们期待再次与您相聚!
医麦客 丨主办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