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新: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IND申请获得FDA批准,主要针对新冠肺炎高风险人群丨医麦猛爆料

康康 医麦客 2020-09-03

本文由医麦客原创,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2020年4月7日/医麦客新闻 eMedClub News/--今日,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Hope Biosciences宣布,FDA已经批准了一项II期临床试验以评估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adMSCs)COVID-19高风险人群提供免疫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一项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显示,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B-adMSCs)在减轻全身炎症方面是安全有效的。而在COVID-19患者中,炎症是疾病进展的驱动力,因此尽早调节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Hope Bio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nna Chang表示:“我们在这项针对COVID-19的研究中,将利用我们的专有的核心技术,提供高质量、高纯度的HB-adMSC。我们的新技术使我们克服了传统细胞疗法的障碍,例如无法产生足够多的治疗细胞。大多数受到COVID-19影响的患者都已经患病,我们正在挑选可能会发展为严重COVID-19的高风险参与者,利用我们的HB-adMSC为他们进行预防处理,从而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抵抗病毒的机会。”

试验设计


这项 II 期研究是一项单臂、非随机的研究,预计将招募75名年龄在50岁以下,处于COVID-19高暴露风险但目前处于健康状态的参与者,并且参与者在疫情之前已经在Hope Bio公司为自己储存过干细胞。


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HB-adMSCs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评估其能否在感染SARS-CoV-2后帮助人体抵抗病毒。Hope Bio公司预计,接受HB-adMSCs的预处理,将限制COVID-19的进程和严重程度,最终帮助患者离开医院,并且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

参与者将在14周内接受五次HB-adMSCs静脉给药,并在6个月内进行随访评估,研究将监测所有参与者的健康状况变化,包括免疫细胞水平、炎性标志物以及追加的护理或住院治疗的要求。

▲ 图片来源:hope.bio


这是Hope Bio公司已向FDA提交的与COVID-19相关的三个研究性新药申请(IND)中的第一个,该初始方案是专门为已经在Hope Bio公司保存过干细胞的患者设计的。接下来的两个IND,则是利用供体细胞源,旨在保护高危人群(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免受COVID-19的侵害,并治疗住院患者

Hope Bio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Donna Chang表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防止任何需要机械通气,我们相信在炎症过程的早期进行干预会使患者得到最好的结果。治疗很重要,但是如果有机会预防,那就必须要探索所以的方案,我们感谢FDA愿意让我们进行这种开创性的研究。”

自体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疗法



Hope Bio公司从少量(大约一汤匙)患者自己的脂肪组织中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纯化后利用该公司专有的培养基HB-101进行培养。HB-adMSCs可扩展至多个传代,并在第4代释放以用于治疗。储存每一代的样本,以便为每个患者创建一个主细胞库,将来将用于进行其他治疗。

目前,HB-adMSC已在类风湿关节炎的 I/II a 期临床试验和帕金森、脑瘫、脊髓损伤、胰腺癌和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扩展应用INDs(expanded access INDs)中,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HB-adMSC的优势(图片来源:hope.bio

此外,HB-adMSC具有以下几点功能:(1)调节免疫系统,直接影响身体的炎症和愈合机制;(2)抗细菌,MSC具有天然的抗菌特性;(3)自再生,HB-adMSC可以生成新的干细胞;(4)能够形成血管;(5)防止细胞死亡;(6)分化潜能,几乎可以分化为体内的任何细胞类型(血细胞除外);(7)不存在道德问题

间充质干细胞在新冠肺炎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属于多能干细胞,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研究发现,MSC具有归巢效应,可以使其更多的富集在病灶处;MSC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够在病灶处形成新生细胞MSC具有旁分泌效应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调节病灶处的炎症反应


这使得MSC在COVID-19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另外,2020年2月3日,国家卫健委高级别组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在央视《新闻直播间》采访中表示干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治疗作用,经试验后效果不错,之前H7N9也应用了干细胞治疗,希望这次也可以配合应用干细胞进行治疗。


因此,越来越多研究机构开始启动关于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COVID-19项目,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显示,截止至4月7日,共有16项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注册项目: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冠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31494 )


研究目的:评价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方案是否具有疗效,更多获益。 


▲ 图片来源:chictr


《异体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症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ChiCTR2000031319 )


研究目的:评价应用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重症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探索应用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所致重症肺炎,降低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型和危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开放性临床观察研究》(ChiCTR2000030866 )

研究目的:
(1)评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2)降低重型患者向危重型患者的转化率,增加危重型患者向重型患者的转化率,提高治愈率 。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外泌体静脉输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肺损伤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ChiCTR2000030484 )


研究目的:将分离扩增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联合细胞外泌体,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评价治疗新冠肺炎致肺损伤的安全性和有效,寻求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新冠方法。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高危患者》(ChiCTR2000030300)

研究目的:研究并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危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期对临床上选择使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制剂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高危患者进行支持治疗、改善后期肺纤维化提供用药条件及理论依据。


▲ 图片来源:chictr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30224 )(研究者撤销)


研究目的:本研究拟联合国内干细胞技术领先团队,在现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为最大限度减少轻型COVID-19向危重型转变、促进危重型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好转和降低其病死率寻求新的防治途径。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华通胶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ChiCTR2000030088)


研究目的:通过静脉输注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1×10^6/kg, MSCs作用于巨噬细胞(MC),转化炎症型M1为抗炎症型M2,直接抑制肺泡及肺间质免疫过激炎症反应,抑制淋巴细胞活性与增殖,抑制肺组织及间质组织过度免疫应答,动员及增殖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等一线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病毒,在免疫过激时,MSCs抑制免疫过度反应,协调免疫平衡,逆转修复肺上皮细胞及细胞外间质免疫调节治疗严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别是晚期出现ARDS,休克及DIC等危重症患者。


▲ 图片来源:chictr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ChiCTR2000030116)

研究目的:

1)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性,初步探讨其临床疗效;

2)初步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否可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及重症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降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

3)初步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细胞因子风暴的影响,探索其可能机制。


▲ 图片来源:chictr


《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肺炎临床研究》(ChiCTR2000030138)


研究目的:评价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019-nCoV感染肺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关键技术攻关与临床应用示范》(ChiCTR2000030173)


研究目的:评价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炎症水平的控制及肺功能保护等临床效果 。


▲ 图片来源:chictr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应用及其相关基础研究》(ChiCTR2000030020 )


研究目的:

1、实现间充质干细胞的规模化生产,并初步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疗应用。

2、了解病毒在感染人群中的临床指标变化特征(淋巴细胞总数、比例变化及细胞形态的改变、同时观察不同疾病阶段肝功能、肌酶及PCT等非特异性指标的变化),筛选与炎症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敏感炎症指标;

3、找出新冠病毒作用淋巴细胞的受体,探讨TH1和TH2两类细胞与病毒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筛选疾病诊断的分子标志物提供依据;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从蛋白质、分子及核酸检测等多方面建立实验室临床检测路径;开发适合临床早期诊断的检测技术。

4、形成干细胞治疗与临床医疗检测技术手段联合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治疗,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 图片来源:chictr


《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29990 )


研究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价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肺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图片来源:chictr


《脐血NK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29817 )


研究目的:

1.评价脐血NK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疗效。

2. 评价脐血NK细胞联合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安全性。


▲ 图片来源:chictr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研究》(ChiCTR2000029816 )


研究目的:

1.评价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临床疗效。

2. 评价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安全性。 


▲ 图片来源:chictr


《芦可替尼联合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hiCTR2000029580 )


研究目的:

1. 主要目的:新型临床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2. 次要目的:1)新的治疗方案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天、1个月的好转率、2个月的治愈率;2)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肺功能及长期致残率的影响、生活质量的影响;

3. 探索性目的:治疗过程中外周血病毒拷贝数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治疗反应的关系。


▲ 图片来源:chictr


《脐带间充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治疗重症及危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hiCTR2000029569 )


研究目的:比较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组治疗重症及危重症2019-nCoV肺炎患者的有效性;比较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联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组治疗重症及危重症2019-nCoV肺炎患者的安全性。 


▲ 图片来源:chictr


参考资料:

1.https://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200406005165/en/

2.http://www.chictr.org.cn/searchproj.aspx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重磅干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