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播就到9.1分,每集必看,良心国产综艺

俊俊是热血青年烫的吸血鬼满嘴泡 世上最孤独的读书俱乐部 2022-09-29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1832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当你打开电视,或流媒体网站时,或许会发现,好看、且优质的谈话类节目变得越来越少。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局面当中,仍然有一部可以称得上不错的谈话类节目。


它就是从第一季开播到现在,豆瓣好评如潮,新出的第六季评分高达9.1分的


十三邀

第六季


全新一季的第一期,节目邀请到了《我的二本学生》的作者黄灯。


早在2020年,《我的二本学生》一书就曾引发全社会对二本学生群体的关注。




节目一经播出,就引发了网友广泛讨论。

 

除了节目里「金句」频出,也跟许知远越来越关注「具体的人」有关。


他越来越关怀现实,也越来越能够与大众共情。



1.都已经躺平了



第一个镜头,关注的就是黄灯老师之前的学生伟福。


在众多留居龙洞的学生中,伟福是个神奇的存在。




「这里房租多少钱?」是两个人说的第一句话。


「900」



二人就此展开话题。



至于为什么没有搬离,伟福也大方承认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上的。


附近有很多情侣居住。


而日子久了,伟福找对象的感觉也变得越发不强烈。




伟福七楼的步梯出租屋,被装饰得很漂亮,甚至可以用「精美」来形容。


而每一个即将租房的学生,都会被告知,应该先去看看伟福的房间。





许知远跟伟福来到天台聊天,被问到「在这个房间最开心的记忆是什么?」


「还真没有诶」几个字囊括了当下年轻人的现状。





或许正如伟福所说,


当下年轻人的生活就是下了班回去,对着四堵空墙。


而伟福也是少数的愿意花精力去装饰四堵空墙的毕业生。





随后问到:「是不是挺普遍的,这种状态?」


略带点对生活的无奈,笑着答:「主要还是,大家可能对这个生活什么的,都已经躺平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大家很多时候可能会「回避」正面看待自己的一个情况。


 


而面对生活的不确定性,一颗装扮和点亮生活的心,也是他毕业之后,所能

抓住的唯一确定的东西。



与城中村的无序、敷衍构成对比,一个男孩之手,就这样实现了对美的实

践、理解。

 


2.我们这群「工业废水」


2020年,她离开任教十多年的广东金融学院,来到象征繁荣的深圳南山区。



她的新身份,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从二本院校来到专科学校,很多人不理解她的选择。


在任教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黄灯组织了一个写作工坊。



黄灯或许也是为数不多的仍然坚持让学生手写作文的老师。


因为手写的东西有一种「气息」,看到学生们的字,就能回想起来当时他们交作文时的画面。


这样也成为她作为老师了解学生的通道。



在工作坊中,很多学生都是上了本科线,


但最后还是来到了深职院(黄灯任职的学校)。



为什么上了本科线,又没有去读本科呢?


因为读本科太贵了。



在人们的心目中可能会觉得,高职院的学生都是「学渣」。


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很多学生都是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来自重点中学的重点班,他们曾经也是「小镇做题家」。


只是做题的正确率没有别人高。



黄灯之前的学生杜怡荻,就在作文里用了这几个字来描述他们这样一个群体。


在度过无数教育机构拼命渲染的各个分水岭之后,时间终于还是到了初三。


该分的水都分完了,「源头活水」们老师们一直很放心,到时我们这群「工业废水」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这样触目惊心的表达也是黄灯第一次见。


「工业废水」这四个字带来了深深的沉重感。


可都是孩子为什么会觉得自己是工业废水呢?


或许是因为,被遗弃感、缺乏意义感在学生群体变得越来越普遍。



也或许是,当下年轻人表达意义的方式变了。


而这种变化是时代变迁带来的。



当下的教育拼命地去鼓吹一些假装的东西,却不教小孩观察身边的东西。


有一些进到大学里的学生,你就觉得他们的生命被掏空了,就像一个空心人来到你的身边,带着塑料的气味和电子产品的气味。


时代的滚轮从每一个年轻人的身上过去,或多或少地留下了印记。



用黄灯自己的话说,她就像是一个桶一样的,装了好多孩子的故事。


而黄灯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把写作作为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自己消化故事的通道。


她更是尝试探寻「教育产业化了以后,教育跟那些年轻人的命运之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命题。



3.我这一辈子只能见她三十八面



2020年,张正敏发表了一篇散文《我的亲人,时候2800元买来的越南新娘》。


她是黄灯老师的另一个学生。



张正敏经常跟黄灯老师聊天,黄灯也鼓励她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


就这样,她把自己关在了一个教室,把窗帘拉起来,写了一天......



张正敏的妈妈和村子里的所有新娘一样,都是从越南买来的。


她们有许多共性,几乎都在那个「妇女」农场里呆过,都想过逃跑或者试图逃跑过;



都在生下孩子之后才真正接受了丈夫;


回越南的方式都是偷渡;


她们的孩子都倾向于早婚;



她们很少意识到「三无」身份(无国籍、无户口、无身份)会给以后的生活埋下多重的隐患。


张正敏的母亲,也成了许知远最不愿触及的一部分。


被问到「上半年最感动的一个瞬间是什么」的时候。


张正敏说,有一天跟妈妈打电话,突然聊到这件事情


她说「妈妈现在五十岁,如果一年能见她一次面,满打满算她活到88岁


那我这一辈子就只能见她三十八面。」

 


想到这个事情,就瞬间觉得,原来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可以用见面的次数来计算的。


如果真的只能见母亲三十八面的话,那接下来的三十八面需要跟她做什么事情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被留在了张正敏的内心,夹杂着期待与害怕。



张正敏一家毫无疑问是背负时代印记最重的一家。


然而,不同于黄灯工厂下岗了还能再当教授的时代,现在这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即使努力了,也很难建立起一种个人的意义。



或许正如张正敏在散文里写的那样,


「如果她没有被拐卖,


如果她逃离了那个农场,


如果她嫁给了一个家境稍微好些的男人,如果她笨一点、软弱一点......


那么,她的生活会不会比现在好一些?」



而身为女儿的张正敏


能不能弥补母亲这么多年的艰辛,她不确定。



这次的十三邀,比前五季都做得更好。


例如,节目邀请到了神经科学家鲁白,让观众得以窥看早年可以自费留学的人的世界;


邀请到了画家何多苓,探寻他的精神世界;



邀请到了演员高圆圆,看她为什么说自己形象大于角色;


 

邀请到了金牌运动员杨扬,分享奥运体育和赛事的感悟;




更邀请到了名导演宁浩,得知为什么他能给凭借《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



回顾这一季的每一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关注具体的个人


许知远越来越表现出关怀个体的能力


——在具体情境中的个人烦恼和社会结构的公共议题之间建立联系、在微观的经验材料和宏观的社会历史之间进行穿梭。



也许正如十三邀的简介所言:


「尝试一种新的口味,或者接纳一种新的声音」


这也成为它比前五季做得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1832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近期必看:
无内鬼,bb几句真心话
9.8分!我等了四年,好看到炸,停不下来!
上海表弟,已经成为小区团菜的头儿
4.5亿播放!俗气又老套,但我是土狗我爱看
《勿言推理》今天完结了,感慨
4月都是大片云集,值得我划重点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