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区也称“客家地区”,范围大致为今“闽粤赣边区”,从学术的角度上讲,涵盖地区主要是福建的龙岩(不含市区)、江西的赣州(不含市区)和广东的梅州(不含丰顺南部地区)、河源(不含水源音分布区)、惠州部分地区(不含市区惠城话和惠州沿海闽方言流行区。和深圳一样,惠州属多元文化地区)以及粤西、桂南的部分地区和台湾的桃园、新竹和苗栗几个市县。
关于客家人的源头自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古书所载有关客家先民的称谓有:南人,北人,汉人,土佬,蛮族、山都木客、猲獠、荆蛮、山蛮、俚僚、山越、山俚、山客……当前客家学者多沿袭“客家学之父”罗香林(1906年-1978年,梅州兴宁宁新人)的观点,即认为客家人是古代经数次大迁徙后抵达闽粤赣边区定居下来的古汉人后裔。就近20年的多项分子人类学检测结果来看,集聚于闽粤赣边区且广泛分布于华南广大地区的客家人应系中南本土早期汉人、壮人、畲人、瑶人、黎人等多民族交融、对现当代才定义的客家方言和客家文化有着高度认同感的汉语方言群体。客家先民在中南地区内部有着数以千年的缓慢而频密的迁徙史,大体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由内陆走向沿海、由山区迁往平原、由乡村走向城市,因而客家人的历史有着较为复杂的迁徙印记。又因近现代客家人与南方其他汉语群体一道,开始由中国走向海外,因此客家山区也是著名的华侨之乡。
改编自《半斤八两》的客家方言流行歌曲
以下影像源自美国南加州大学
一、古代缠脚陋习?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客家妇女通常身体强健,精神轩昂,在户外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仅仅是由于他们不缠足”,在梅县传教数十年的肯比尔这样指出。
▲摄于1904-1920,客家妇女
▲摄于1890-1903,割鲁的客家妇女
▲影像未标注拍摄时间,割鲁的客家妇女
过去,客家农村普遍使用大口灶,配上大锅头,煮饭、炒菜、暖水全靠它。大口灶烧的多是鲁草,用量很大。家家户户都有割鲁女,她们带者镰刀、钩索和竹杠,上山割鲁草,割、抱、叠、绑、挑,是辛苦的累活。
▲摄于1905-1925,为教会送柴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为教会送柴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出力担物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挑着物品去赶集的客家妇女,在路边的茶寮撂肩
▲摄于1907-1931,On the 'Little River'
推测是河源的新丰江
▲摄于1928年,深圳浪口,忙于农耕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引水灌溉稻田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4-1920,赶时节插秧的客家妇女
▲摄于1887-1901,忙收获的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忙活后回家
▲摄于1881-1901,纺
闲不住的年长客家妇女
▲摄于1905-1930,照顾弟弟的客家妹
▲摄于1905-1930,做煤球的客家妹
▲摄于1905-1930,学着下田插秧的客家妹
▲摄于1928-1948,戽水
▲摄于1928-1948,车水
影像未标注拍摄时间,柴火
影像未标注拍摄时间,盖着布帘的篮子里是西牧刚满月的孩子
冬头帕,大襟衫,跣足,客家女人不缠脚
▲摄于1905-1930,Village scene from the lowland region
▲摄于1881-1910,纺线
▲摄于1937,梅县
二、客家人的传统服饰
客家传统服饰
大襟衫
大襟衫,衣襟特别宽大,襟开右边,纽扣是唐装布条纽扣。
大襟衫虽然难以彰显妇女身材的曲线之美,却实用方便。外出劳作时背着小孩的妇女,在哺乳时可用来遮羞。刮风下雨时,可将小孩揽在衣襟内遮挡风雨。劳作归家时,顺带摘些野果包在衣襟内…随着生活和劳作环境的变化,如今在客家农村都难得一见身着大襟衫的客家妇女了。
▲摄于1897-1902,"Four farmers' wives in China."
▲摄于1881-1906,插秧
▲摄于1881-1906,赶墟日
▲摄于1905-1930,祖孙
▲摄于1905-1930,闹些矛盾的婆媳
▲摄于1905-1930,梅城,担水
冬头帕
冬头帕,也叫(客家)头巾,是客家妇女坐月子时和步入中年后开始佩戴,过去是客家中老年妇女服饰的最典型特征,如今却很少看到戴头巾的客家妇女了。
当时客家妇女戴冬头帕,一是为了护头发,二是头巾能遮阳挡雨,三是带小孩在外劳作时,小孩尿湿了裤子可用它来包裹小孩,四是摘有野果可以顺带包起来…
▲摄于1907-1931
以下是介仁勋牧师为我们留下的影像
▲摄于1905-1930,Rice harvest
▲摄于1905-1930,The grandmother is looking after her grandchild
▲摄于1905-1930,Woman reeling cotton
▲摄于1905-1930,A seller, but while she sells her hands are not idle
▲摄于1905-1930,Skinning persimmons
“笠嫲”
就是竹笠,也叫凉帽。过去客家人有戴笠嫲的习俗,最早还是客家妇女戴用遮阳避雨的。
笠嫲用竹篾编成,夹以宽大的箬竹叶,外形有尖笃与圆顶之分。客家妇女戴的笠嫲,大多在罩沿上缝有轻飘的褶叠黑纱或黑布。
▲摄于1905-1930,搬运工
1905-1925,小牛倌
1905-1925,犁完田了
▲摄于1897-1902,担箩
▲摄于1905-1925,锔匠
1937-1948,黄包车夫
▲摄于1881-1906,Treatment of the flooded rice fields to make a sort of 'porridge' into which the rice seedlings are planted
▲摄于1926-1933,布道
▲摄于1904-1920,赶种二季稻
▲摄于1904-1920,客家妇女
▲摄于1901-1912,灌溉稻田
发髻
盘簪,在古代是一种成人的象征,后来逐渐成为已婚妇女装扮的头饰。过去,女性姑娘家时多留长辫,一旦结婚,新娘子要做两样事:开脸,梳髻。通常发髻上的钗是起装饰作用,簪是固定发髻的。
客家妇女盘好发髻后,大多用钗分左中右自上而下插入发髻中,再用一根银簪横穿发髻而过,把髻固定。通常,客家妇女发髻上的钗簪大多用银制作,银钗为刀形、银簪为剑形,上面錾有各种精美的花鸟纹。刀剑型的钗簪还有一个作用,客家妇女在面临危急时刻用于防身自卫的有效武器。
▲摄于1904-1920,河源,发饰
方髻,端庄大方,是客家妇女常用的发髻
▲摄于1904-1920,紫金,发饰
高髻
▲摄于1895-1907,紫金荷树湾,头饰
高髻。《紫金县大事记》记载:1920年7月,县政府通令革除旧俗,禁止妇女穿耳、梳高髻及戴手镯
▲摄于1904-1924,龙川鹤市,发饰
▲摄于1904-1920,五华华城,头饰
以下影像有盘簪的客家妇女
▲摄于1881-1910,Catechist's family
▲摄于1902年前,纺纱织布
一位盘着长辫,还是个姑娘家
▲摄于1918-1950,布道
牛屎髻,中老年客家妇女常梳的园型发髻
三、“女劳男逸”之旧习
过去,客家女性的手比男性的手一般更粗糙,山区人生活贫苦,当时客家男人为求出人头地,外出读书、往洋务工、经商,客家妇女忙里忙外,渐渐承担起家庭内外所有繁重的劳作。这样男性在家中就显得“比较清闲”了。与中原地区和其他平原人的“男耕女织”传统不同,客家妇女很小就得参与农耕劳作。
▲摄于1937-1948,Married couple going on a journey. The man is two steps in front, the wife carrying the loads follows him
应该是一对新婚客家夫妇回娘家的场景,不禁想象其它地方的人,比如上海人是会怎样议论
四、客家人的葬俗——二次葬
金罂
“二次葬”是一种常见于中国华南地区和越南地区的特有古老葬俗,主要流行于两广、闽西南和赣南地区的客家方言、粤方言和壮黎瑶等少数民族居住区。二次葬又称“捡骨葬”,就是“埋”跟“葬”分开,“埋”指的是先逝者放入棺木,埋后数年,再捡出骸骨,洗净放入一个叫“金罂”的陶罐里,重新选风水吉地建坟,再次“葬”。有条件的将金罂葬入新坟,无条件建坟的将“金罂”寄放在山间岩洞,或山间土坎上。如果村中筑有集体“阴城”的,则寄放于“阴城”。
客家人对祖先骸骨尊称为“骨金”,将装“骨金”的陶罐称谓“金罂”。
▲摄于1896-1903,金罂,寄放在山坡的土坎上
▲摄于1905-1930,存放在洞穴内的金罂,建不起坟的,只能这样了
▲摄于1904-1920,先用白酒将骨骸洗净,然后按人体结构装入金罂,盖内写上逝者世系姓名。在没有找到风水吉地建坟之前将金罂寄放在山洞内
▲摄于1904-1920,建坟,在山上掏个坟穴
▲摄于1920-1926,寄放在村外土坎上的金罂
▲摄于1905-1925,二次葬的第一步,埋着逝者的棺木
影像未标注拍摄时间,二次葬的第二步,新建的坟
▲摄于1905-1925,阴城,寄放着众多的金罂
五、客家人的特产——炙酒
客家人有句谚语“蒸酒磨豆腐,没人称师傅”,道出了酒和豆腐在客家人的饮食中的地位,也足见要酿出好酒、做好豆腐的难处。
客家酿酒有千余年的历史,清道光二十五年《长乐县志》有“县属出产烧酒甚多,长乐烧著称,岐岭为最佳”的记载,长乐烧的美名一直流传至今。我对五华曾经叫长乐的浅知,就是源自长乐烧,产自五华的米酒。
其实,除了米酒长乐烧,更广为人知的是客家黄酒。客家黄酒有着活气养血,舒经活络,补血生血以及润肺的功效,过去客家女都会酿酒,酿酒是女人的事,尤其在客家山村,看女人能不能持家、会不会持家,在很大程度上就看她如何把传承下来的酿酒技艺的精髓掌握并发挥出来,酿出好酒。由此客家黄酒也叫客家娘酒。
▲摄于1905-1930。炙酒,The rice wine is heated in burning chaff
六、勤劳的客家农民——收获后的草垛
在长期的传统农业大国里,这曾经是勤劳的象征、安生立命的保障。垛,这个字已很少用。以下的景也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补记:《西子论坛》的网友称“秆棚”。
▲摄于1904-1920,农舍,草垛
▲摄于1904-1920,在客家地区,一季稻收获后,稻草烧灰作肥,二季稻收获后,稻草堆成垛。草垛下面的空间用作牛棚
▲摄于1905-1930
▲摄于1905-1930
▲摄于1905-1930
▲摄于1918-1945
七、清中后期和近代迅速崛起的教育
学校旧影
▲摄于1905-1930,The American Mission chapel in Kayin
梅县广益中学,1905年由美国基督教会牧师甘武、汲平如、甘棠荫(甘武之女)倡办
▲摄于1908-1911,兴宁坪塘,男女寄宿学校
▲摄于1906-1913,河源教会院内,寄宿学校女生
摄于1912,连平,学校
摄于1912,连平,礼拜天身穿盛装的学生
摄于1912,连平,学生
摄于1919-1945,龙川鹤市,女生
摄于1881-1910,五华元坑教堂(左)和元坑寄宿学校
摄于1905-1930,山脚下的梯田,山坡上是元坑教堂和教会学校
摄于1881-1910,元坑中学和校长室
摄于1905-1930,元坑中学的学生,从家里带的伙食
摄于1881-1910,元坑,教师
摄于1881-1910,元坑,教师
八、其他旧影——客家山区,那些年
梅县,摄于1893-1904
梅县,摄于1894-1908
摄于1913,南门凌风楼
摄于1919-11-04 梅县县城
摄于1905-1930
五华水口至梅县三河坝一段的流域,当地称梅江,水路是梅县当时重要的交通动脉,曾经繁忙的航运如今只留存在影像中了。
摄于1934-1939,梅江,远处梅江桥
摄于1934-1939,梅江
摄于1928-1948
摄于1928-1948
摄于1912-1922,梅江
摄于1928-1948
摄于1946-1951,Moijen on the river
摄于1948-1950,Moi River and town
梅县松口,梅州四大文化古镇之一
摄于1905-1930,House on the river in Kayin
摄于1905-1930,Women at their laundry in the river in Kayin
摄于1905-1930,View over the shallow river in Kayin
摄于1937-1948,Large chinese house near Moiyen,built in a half circle,with fortified tower,fish pond,ancestral grove
摄于1920-1926,Hamlet near Kaying
摄于1948-1950,Near Moiyen
摄于1905-1930,A seller of medicines in Kayin
摄于1905-1930,旱季时从井里汲水
摄于1905-1930,牛市
摄于1948-1951,问卦的妇人
摄于1905-1930,兴宁,街景
摄于1907-1931,兴宁,楼顶上晾晒的干果
以下三张影像应是同一个地方
摄于1905-1930,兴宁
摄于1913-1914,兴宁公墓(原文大意如此)
中山亭
摄于1913-1934,兴宁,公园
推测是兴宁中山(公)园
摄于1905-1930,兴宁,某学校门前的花园
影像未标注拍摄时间,兴宁教堂
摄于1905-1930,兴宁,高脚屋
摄于1918-1945,兴宁县城浮桥
摄于1895-1907,紫金县永安城
摄于1904-1920,永安城
摄于1904-1920,永安城,城墙沿着山势蜿蜒地绕着永安城,颇有长城的气势
摄于1904-1920,有8000户居民的永安城,在荷树湾的西面,有一小时的路程,永安河(秋香江)从山脚下流过,周围山势险峻,秃噜
摄于1904-1920,边上的城墙护着永安城内的民居
摄于1904-1920,永安城,远处光秃秃的坟山
摄于1904-1920,永安城的城墙,砖砌,高约八米
摄于1895-1907,永安城,远处山上城墙的碉楼是永安城的地标
摄于1912年前,位于五华县华城(长乐镇)。
摄于1903-1908,长宁,富裕人家的大屋
摄于1904-1920,长宁,防御匪盗大屋,装饰的锅耳山墙,形似官帽
摄于1911-1920,长宁镇(连平),在北帝庙里宣讲福音
长宁镇,即新丰县城丰城镇
摄于1895-1907,河源,新年巡游
这叫飘色,也叫高景,是广东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