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赞美苦难,我们的“受虐情节”从何而来?
点击上方 蓝字 即可关注 北游
各大平台搜索 北游 或 北游说事儿 都可找到我哦
文 / 北游
01
我们的文化里总有种反人性的东西,让人不吐不快。
河北女生王心仪最近火了,不是因为她考了707的高分被北大录取,而是因为她被录取后写下了一些话:“谢谢你,贫穷”。
在这篇刷爆网络的文章里,王心仪自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诉了自己在面对贫穷的家庭、姥姥的患癌去世、同学的嘲笑以及上学路途的艰辛时都无所畏惧,所有的艰难困苦都没有打垮她,反而使她变得更强大。
她说:“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人们喜欢这样的童话故事,一个善良贫苦的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嫁给了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于是,听了王心仪的故事,大家热泪盈眶,为她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纷纷点赞。
这种美好叙事符合人性中渴望幸福、简化认知的特点,便于理解,但是,却不一定符合现实。
因为,家庭或贫穷、或富裕与一个人是否成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自己成功的考上了北大,就把原因归于贫穷对自己的激励,这是错误归因。
实际上,贫穷的家境导致学生心理失衡、破罐破摔的情况其实更为普遍,不是人人都拥有王心仪的学习天赋、努力和运气。
而中国社会越来越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得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寄望通过学习来改变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低。
02
早在2011年,就有一位中学教师网上发文称“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位教师拿自己的学校举例说,近两年学校里的中高考状元,基本家里条件都很好。中考结束,学校有5个排名前列的孩子都上了重点线。他们都来自开跑车、住别墅的家庭。
他说,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
而近年来,孩子们不断游走在奥数班、各类补习机构和艺术培训班,家长们面对高昂的教育开支疲于奔命的现实,都不断在残酷的印证这位教师的判断。
我想,只要对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清醒认识的人,都会认同这样的现实,越来越高的教育门槛,贫苦人家的孩子想要顺利跨过,光靠自己的努力,是越来越难了。
贫苦出身的王心仪考上北大,其新闻价值越大,可能我们更应该感到的是悲哀,而不是欢呼。
03
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任何否认这个本性的观念,都是反人性的。
贫穷和苦难都只是人生有时候不得不面对的状态,而且是人性本身会排斥的状态,这些状态本身是不带价值色彩的。
一个人身在贫穷和苦难,都会不舒服,会试图改变,这是人性使然。
一个人已经富裕并安全了,却千方百计创造机会再去遭一次罪,这都不是能用喝毒鸡汤来形容的愚蠢了,而是一种“受虐情结”,一种病态。
电影《甲方乙方》里,天天大鱼大肉、吃腻了龙虾、对奢靡生活已经感觉无聊的尤大老板,突发奇想的想过过“苦日子”,于是葛优给他安排到偏远山区的二舅家,去体验穷苦人家的生活。
没曾想,之前做梦都想过苦日子的尤老板,誓言绝对不吃半点荤腥的尤老板,最后把村里的鸡都给偷吃光了,坐在终于来接他的奔驰车里,热泪盈眶的感叹到,下辈子都想跟龙虾睡一块了。
你看,赞美贫穷的尤老板,真正体验到了贫穷,却恨不得马上脱离,而不想一刻停留,这是人性的真实反映。
追求财富,渴望幸福和舒适,这是正常的人性。没有一个正常社会会去否认人性,否认这种追求的正当性,为什么很多人还会去感谢贫穷、赞美苦难呢?
就是因为这些人对于人性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或者说根本没想过要去认识人性。
北游说事儿
一位自由思考的行者
一份有趣独到的解读
ID:beiyou-eric
长按二维码关注 北游
转载文章 广告商务 请点击 文末左下角 阅读原文
04
一个社会越文明,则提供给人自由选择的机会就越多。
对于一个个人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选择的机会越多,则越自由,一个人越自由,其满足感和幸福感就会越强。
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如果,我们的社会,富裕的人越多,那么就意味着,这个社会上的人们选择的机会就越多,自己的选择和提供给别人的选择都会更多,那么心理失衡、铤而走险的人就会减少,大家的人生道路都会随之宽敞起来。
认为贫穷会激励一个人奋斗,苦难会激励一个民族奋进,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我们需要警惕。
因为这种心理暗示,会降低我们对于灾难和风险的敏锐度,把受虐误判成了享受。
作者简介:北游,自2004年起坚持互联网写作至今,笔耕不辍,长期专注哲学和政治哲学领域,对社会热点和公共事务见解独到,文章在凯迪、天涯、搜狐等全国知名BBS被阅读数千万,屡屡成就现象级文章。现为“北游说事儿”和“北游说康德”公号主,锐见传媒特邀作者。
【北游说事儿】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