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


一个禅修成就者的修行开示



DipaMa是南传佛教一位传奇的大成就者。她以居士之身中年开始修行,很短时间内得到了很大的成就;她按师父指示按《清净道论》修行神通,并如实地证到了五种神通的惊人成就,例如她可以分身、穿墙、预知……而后她又不再修习神通,因为她觉得对证道有障碍。她为西方弟子传法并获得了世界级的声誉。以下是她的修行开示。


随时随地禅修


“现在就去修行。不要以为你将来有的是时间”


蒂帕嬷坚决地说,如果你想平静你就得经常地修习。她坚持认为学生应该每天找时间去进行正式的禅修,哪怕五分钟也好。如果连这都不可能做到,她建议道:“至少,你可以在晚上入睡之躺在床上去注意一呼一吸”。


除了坐垫上的正式打坐,更重要的是,蒂帕嬷劝诫学生要将生活中的每个时刻都要成为禅修的时间。我们当中的一些大忙人觉得为禅修留出一点儿的时间都很困难。“如果你忙,那么工作就是禅修”。她告诉我们,“禅修是了知你所正在做的事情。当你在计算,了知你正在计算。当你匆匆忙忙赶去上班,你应该对匆忙的行为保持正念。你在吃东西的时候,穿鞋子、袜子、衣服的时候,你一定要保持正念。这些都是禅修!”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蒂帕嬷很清楚,心念散乱、正念流失并非过错。“每个人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但这问题不是恒常的”。


“最终而言,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执著的”,蒂帕嬷如此教导,“但我们可以善用一切东西。我们不应该拒绝生活。生活就在我们眼前,只要它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要善用它”。


选好一个法门然后坚定不移地修习。“如果你想在禅修上取得进步,就要坚守一个法门”。


对于那些心灵旅程的启步者,蒂帕嬷坚决认为要坚守一种禅修法门。不要放弃,也不要在这个和那个法门之间跳来跳去。去找一个适合你的法门,然后坚持修习,一直到发现你的“边缘”——也就是困难开始出现的地方。


西方求道者普遍所犯的一个错误是把特定的一个修行法门的困难当作问题。那个一个法门的“边缘”令人感到不舒服,所以另外一些法门看起来总是更好。“也许我应该去试试佛教的唱颂……或者苏非舞”。事实上,困难通常是修习起作用的可靠迹象。


将蒂帕嬷的忠告铭记于心吧。坚守你所选择的法门,穿越困难和怀疑,穿越激越和停滞,穿越那不可避免的起起落落吧。如果你能坚持修行,能度过最黑暗的时光,智慧的黎明就会来临。


忍辱


“忍辱是培养正念和专注的最重要的美德之一”


忍辱是通过不断地与“边缘”相遇而铸成的。在最富挑战性的情景中,仅仅去面对而不退却,就是我们所能做到的全部了——而这就已经足够了。


一位学生详细地叙述过在蒂帕嬷一生中,这种耐性的效果:“她已经了知其内心经受每种磨难并且能够坚持到底。后来,当她从那团火走出来的时候,因为她已经了知自我,所以她能够用一种怎样的目光看着你啊!——那是如此的坚定,而又几乎令人震惊。任何东西都不能将其隐藏。她以此说明,你不能坐等开悟——你一定要在内心最深处经受这些事实。”


忍辱需要终生去实践,需要不断地去开发,不断地去改善。忍辱是心智成熟的最重要的内容——如蒂帕嬷所说,是最高的“使命”。


放开你的心


“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


蒂帕嬷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她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蒂帕嬷挑战那些信任并且执著他们的故事的学生。当有人说:“我办不到”,她会问:“你肯定吗?”或“谁说的?”或“为什么不能呢?”她鼓励学生去观察他们的故事,去了知其空性,以及去超越他们施诸其上的限制。“离开思想”她如此劝诫,“禅修与思想无关”。


同时,蒂帕嬷教导我们:心不是要去除掉的敌人;在将心当作朋友的过程中,在了解、接受它的过程中,它不再是问题。


冷却情绪之火


“恼怒是火”


不论来访者是谁,不论他们处在何种情绪状态、何种境况,蒂帕嬷总是充满慈爱地接见他们中的每一位。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情绪同样发出接纳之心吗?我们能够像对待访客那样慈爱地对待它吗?我们是否能够允许他们来来去去而不以可能有害的方式去反应吗?


“许多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件都不如人意”,蒂帕嬷说道,“有时候,我经历着一些恼怒,但我的心仍然着保持冷静。恼怒来了又走。我的心并不受它的干扰。恼怒是火,但我没有感到热。它是如此清楚地生起和灭去”。


有位禅修教师,1980年她在家中接待了蒂帕嬷。她说有一次他的丈夫向蒂帕嬷质疑这一点。“蒂帕嬷在谈论保持平静、平等心、不发怒的重要性,我的丈夫问她,如果有人伤害、威胁Rishi(蒂帕嬷的孙子),你会这样吗?”


“当然,我会阻止他’,蒂帕嬷说道,‘但不会发怒’”。


简单生活


“过简单的生活。简单的生活对什么东西来说都是有益的。过于闲适的生活对于修行是个障碍”。


蒂帕嬷在各个方面都过着简单的生活。她对社交保持节制。她不会去谈论不必要的东西。她不会引起别人的关注,更不会引起别人的抱怨。她要求自己以及学生的守则是,做人诚实,永不责人。


蒂帕嬷经常在静默中简单地休息。“独自一人的时候,我总是返观内心”,她如此说道。她不会把时间花费在对生活没有必要的事情上。


蒂帕嬷做每一件事都不会为下一件事忧心,正如禅修中我们练习在某个时段中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一个事物上一样。“去想过去和将来的事情”,她说道,“会毁掉属于你的时间”。无论什么事情,她总是全神贯注,从容,平静,简单地去做。


祝福他人


“祝福你身边的人,会让你在每时每刻保持全神贯注”


蒂帕嬷不断地祝福。她细致入微地祝福别人——夸奖别人,赞叹别人,抚摸别人的头发……她的祝福对象不局限于人。在登上飞机前,她会为它祝福。坐进一辆汽车,对她而言也是一个发出祝福的机会,她祝福那辆车,也祝福司机和加油的人。


随时实践这种祝福精神,一个平凡的人也会变得有些特别。这是一种时时与优雅相遇的方式。


普敬法师评:“她是一个开悟者,她不受思想和情绪的束缚,从脑袋故事思想和情绪中彻底解放出来,这就是觉醒。”


所以她说:“你的头脑是你所有的故事”,并不是说头脑是你的大部分故事,说的是头脑中除了故事,别无它物。这些故事都是个人所上演的戏,它创造出和维持着个体认同感——我们是谁,我们所做的是什么,我们更够或不能够做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些故事没有觉知,无尽的思想之流就会驱使并限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且那些故事将变得不具实质。


保持正念不是蒂帕嬷“要去做的事情”,正念一直与她溶为一体。


拥有正知的开悟者,从来都是完全安住在当下的,安住当下就是保持全然的正知,不随妄念情绪而转,不会无意义的回忆过去和幻想虚幻的未来,如实的观察妄念来来去去而不受其束缚,如此久之则妄念自销,保持正知,无论何时何地。





愿大圆宗传承之光流布寰宇

愿如母有情悉皆解脱

愿佛法永远住于世间

愿与有缘者皆得利益

愿六道轮回究竟空尽


推荐阅读

全球免费恭请解脱资具!!!

当轮回的生命与圆明事业相遇【生死超越】

如果有轮回,你准备好了吗?—— 【生死超越】

成佛并不遥远——因有佛陀【生死超越】

忆念伟大的上师——顶果钦哲法王【生死超越】

真实的场景告诉你:人的死亡之后会发生什么

【普明·莲华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我们所有的修行,到底是在修什么?

【普明蓮華威权事业金刚上师】

圆明生死超越|优雅的离开,最后的嘱托

追随莲师的人,仔细聆听!

宗萨仁波切 | 为什么今天的我记得昨天的我,而来世的我却不会记得前世的生活?

法王如意宝:永远不要相信“永远”

美国最新研究发现:恶念会在血液中形成毒素

宗萨仁波切: 身为大乘行者,应发愿去打破每一个众生的轮回...

三千大千世界的李非,创建了一家佛系苹果公司

宗萨钦哲仁波切 | 检视自己,你现在属于哪种虔敬心?

张静初在五台山祈福!


全球免费、免邮恭请

陀罗尼经被、念佛机、佩戴咒轮、金光明沙

没有一种布施

大过于帮助临终者

扫码随喜    备注姓名

                     

扫码关注-选择宗教关怀-

    我要恭请 -填写收件人信息-完成恭请     

                   

关注订阅号  

了解生命实相  中阴救度  超越生死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圆明佛行事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