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生 || “港澳研究”欄目主持人語
早在1984年6月,鄧小平先生就明確指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什麽叫愛國者?“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澳”正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應有之義。
香港、澳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兩個享有高度自治權、直轄於中央人民政府的地方行政區域。香港(澳門)基本法關於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以及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組成人員的規定,貫穿着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原則,要求行政長官、主要官員、行政會議成員、立法會議員、各級法院法官和其他司法人員都必須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別行政區。2021年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聽取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2020年度述職報告時強調,要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必須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這是事關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事關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根本原則;只有做到“愛國者治港”,中央對特別行政區的全面管治權才能得到有效落實,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憲制秩序才能得到有效維護,各種深層次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香港才能實現長治久安,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應有的貢獻。
在“一國兩制”實踐中,“愛國者治港”和“愛國者治澳”,不僅是“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的政治標準的具體化,也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不變形、不走偏的重要基礎,需要通過相應的治理機制予以保障。澳門回歸祖國20多年來,在探索“一國兩制”的實踐中積累了若干成功的經驗。楊愛平教授《澳門“愛國者治澳”的治理探索及其啟示》一文,從澳門社會治理實踐入手,以政社合作治理與全流程治理為視角,論述了“愛國者治澳”的具體實踐機制,認為澳門“一國兩制”之成功實踐,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澳門特區政府勇於承擔主體責任,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創設出一套“愛國者治澳”的治理體系和治理機制,實現了愛國者倫理的制度化和政策化。一是通過築牢“愛國愛澳”的社會政治基礎,實現“愛國者治澳”的政府與社會各界合作治理;二是通過構建“愛國愛澳”管治團隊的“進入—管理—監督”無縫連接機制,實現“愛國者治澳”的全流程治理。澳門這種內外兼治的治理模式,提升了“愛國者治澳”的整體治理效能。澳門在行政及社會治理層面的相關探索,對豐富和發展新時代“一國兩制”實踐具有重要的啟示。
本期專欄同步推出鍾韻教授《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雙循環研究》,以及左連村教授的《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發展的思考》。鍾韻指出,科技創新產業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這一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發展目標的城市群參與雙循環的產業抓手。深入瞭解大灣區的基礎條件、發展優勢,尤其是發展科創產業的獨特優勢,是提出以科創為引擎推動大灣區參與雙循環路徑的前提;強化制度保障、增強內部聯繫、用好獨特優勢、協調官產學研作用等策略,將對增強大灣區科創產業在新發展格局中的增長極作用有所裨益。左連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對於實現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定位和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作者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的供求現狀和發展條件,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發展的思路,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應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按照一體化運作方向,注重空間合理布局,完善區域內冷鏈物流標準化體系,促進冷鏈物流智慧化、高端化、國際化發展。 (劉澤生)
主持人簡介:劉澤生,澳門理工學院教授、《澳門理工學報》總編輯
延伸閱讀
曹佳斌 王珺 || 粵港澳大灣區視域下的珠三角城鎮化:歷程、動力與路徑
即將推送楊愛平 || 澳門“愛國者治澳”的治理探索及其啟示鍾韻 || 以科技創新為引擎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參與雙循環研究左連村 || 粵港澳大灣區冷鏈物流發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