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弃Facebook的野孩子:硅谷的短视,我带不动
Envolve Group
Chamath Palihapitiya或许是硅谷最特立独行的人之一,他在28岁时加入Facebook,让Facebook在2010年时就获得了5亿用户,却认为硅谷这个圈子非常“无聊且短视”,没有足够多的的人去关心和解决那些因为“太难、失败风险太大”但是却真正应该去解决的问题,比如医疗、教育和宇宙探索。
于是他在2011年自立门户做了Social Capital,专门投资那些不靠疯狂的广告投放来变现用户时间的企业们。在过去将近10年的时间里,Chamath针对基金与投资方式,做了不下5次的巨大尝试,每一种尝试的成功,都有可能改变整个行业乃至世界。这5次尝试的背后,是基金天翻地覆的3次转变。
如果说A16Z是硅谷的好孩子,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是硅谷的坏孩子,那Social Capital可以说是硅谷的野孩子,甚至疯孩子。同样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掌握着顶级财富密码的人之一,Chamath却永远反叛,不愿与现状合谋,这使得他永远藏匿于主流视角之外,却深刻地影响着主流,甚至塑造新的主流。
曾任职于新风天域(前黑石亚洲创始团队),完成了亚洲首个在纽交所的SPAC上市,并收购了中国最大民营医疗集团「和睦家」。从百亿规模交易和全球数百个顶尖机构投资者的切磋中转身,专注于洞察全球顶尖投资机构的最佳实践。
转载与商业合作请至:
溯元育新后台留言,或联系微信号:jitungzoek_envolve,我们会发送相关转载规范。
本文共5373字
推荐阅读时间17分钟
Social Capital创始人是一位很有性格的南亚裔美国人Chamath Palihapitiya。他曾是美国在线最年轻的副总裁,而后加入Facebook负责增长与变现。
Chamath 4岁时便从斯里兰卡移民来了美国,父亲在他未满12岁时,便被诊断出重度抑郁,既无法提供父爱,也无法给家庭经济支持。Chamath曾多次说:我最不担心的事情就是赚钱,从孩提时他便学会自己谋生,而后进入大学学习计算机。相信不少人会以为,这将是个典型的美国二代移民成长之路:出身贫寒,进入优秀大学学习科技,谋得硅谷高薪厚职。
但Chamath性格却极为刚烈,就像科技和投资界的乔丹,因为自己能力超群,便难和凡人合群。进入美国在线后(AOL),Chamath想开发一款聊天软件,但在后来的采访中,说AOL做事的人都是“脑子不灵光的人”。随后他来到Mayfield Fund ,欲转轨互联网投资,但因基金合伙人均为老派白人,身为南亚裔和科技圈一份子的他最终也无法融入。最后,Chamath来到Facebook,5年时间帮助FB成长为现象级的互联网产品、成为公司的副总裁之后,便离开了,他说 Facebook已经变得太大了,周围有太多不聪明的人。
最后,他选择创立Social Capital。如今的Social Capital是一家小而精的私人科技控股公司,正如创始人Chamath在年报中写的:“我们一年只投两三家公司,但尽可能多地往里面放钱”。
然而,这只基金却在过往的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三次战略调整。这每一个探索,都非常有可能改变硅谷乃至全球投资界。这一切都因为Chamath极为强烈的探索欲和执行能力。而就在10年前,Social Capital还是一家颇为传统的风投机构,当时人们多将它和A16Z相比。后者被人们视为“硅谷VC圈子的挑战者”,而Soical Capital则被硅谷当成了“狠角色”,共同被誉为那个年代Operator VC的代表,为人津津乐道。
所谓Operator VC,是指自己曾在1990到本世纪初自主创业,办过公司;公司退出后,创始人转换身份进行风险投资的一批风投机构。他们强项在于认准一家公司,与公司和产品死磕到底;但问题是有时帮助或干预太多,反而起了反效果。而且,这些operator VC的管理人常常更热爱、专注于一家公司和一个产品,不喜欢从五六十家公司、风险分散化的角度思考问题。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人成为很强的运营者,实干家,可能不是最强的策略家。和Operator VC相对的一批投资人被称为Investor VC,他们长袖善舞,擅长同时照顾好200个甚至500个公司,促成其间的并购、合作,是优秀的策略家。这批人并没有被取代,反而能一路活到现在,不断获得新的资本;因为他们的工作回归金融行业的本质,在管理风险的前提下,最大化可能的回报。
相比之下,10年代的一批Operator VC刚一出现,便说“我偏不”:我觉得就应该赌这个赛道、我觉得我就应该赌这个公司,我就一直投、投到死,而且甚至可以把创始人放到一边,自己把这个公司做出来。除了Social Capital和A16Z,这类公司还包括 Formation 8,Binary Ventures等。事实上,这种风格VC的窜起,接下来也可能发生在中国:很多科技公司该上市都上市了,各类公司的创始人都进入了投资界。
不少人应该都有类似疑问:包括Social Capital在内的于2010年代窜起的一批VC,过去10年到底经历了什么。活下来的公司都怎么样了,他们因为什么活了下来。而死掉的VC又因何死掉。
先说Social Capital,他是个非常独特而矛盾的例子。因为他做到了,又没做大(基金业绩十分出色);活下来了,又没活下来(变成了Chamath自己的family office)。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尝试了所有你能想到的VC的办法,一二级市场联动、evergreen structure、纯粹用数据决策进行早期投资、引入慈善与社会影响力资本等等,比国内同行走的远得多。Chamath某种程度上就是个疯子,他做了非常多大胆的尝试,不在乎惹恼一群人,也不在乎破口大骂那些科技巨头。
他做传统GPLP结构的VC基金6年期间,公司的规模也大起大落。他想做的时候,就把公司从三四个人一下子扩充到80多个;这些人身价并不便宜,要么是前公司创始人、其他VC基金的MD;要么是前对冲基金的创始人;那时Social Capital规模更扩大为20亿美金的10年期基金。但等到他觉得传统VC没意思的时候,他就把所有80个人砍到只剩10个人,把基金清算掉了。
Chamath的脾气不止于此。2010年前他在Facebook任公司副总裁,职位在公司内排得上前五,算是阿里合伙人级的人物。他让Facebook在2010年的时候便达到了5亿用户,但退出Facebook转做VC时,便表态自己不投任何跟社交或移动互联网有关的东西。理由很简单:做烦了。
回到Social Capital,尽管它这10年的发展历程十分复杂,但我简要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1年-2015年):叛逆阶段
Social Capital选择了三个当时十分独特的投资方向:医疗、教育、企业服务。这在当下看来似乎是老生常谈,但在10年前却十分新潮。而且Chamath十分坚定,只投这三个方向,而对自己的本行移动互联网没有丝毫眷念:移动互联网这股风是我自己创造出来的,我当然可以做一个基金去投这些东西,但是我不,而且接下来我也还是不。这里蕴含这一个信息:在你们看来很新奇的概念,对我都是很显而易见的东西。
与此同时,那时的Chamath有勇气不做一个基金“大老板”,公开表态自己一年工资只领35,000美元;表态不做大基金,只做两期各1.5亿美元基金;再者,他在2011年以个人身份一路唱多比特币、成为金州勇士队的股东。从2011到2015年,他的战力也没辜负他不同寻常的观点和风格,他亲自会见创始人,集中挑选医疗、教育、企业服务领域企业,投中了四个企业,3个上市1个并购,锁定了基金的优异回报。
他们包括已经上市的企业文件与数据管理公司Box;协助企业进行线上消费者问卷调查的Survey Monkey;历史上增速最快的SaaS企业 Slack;以及后来被知名药企罗氏集团收购,协助将全美肿瘤病人病例电子化的Flatiron Health。
第二阶段(2015年-2018年):探索与扩张阶段
时间来到2015年,Chamath领导下的Social Capital进入新的探索阶段。随后的几年,他的所有“大手笔”都旨在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只靠VC能不能做大。这里的“做大”指单靠投资早期项目,达到200亿至300亿美元的规模。
第二,VC投资过程中,能否将“人的决策”排除在外。
于是Social Capital的团队迅速扩张到80人,里面什么人都有:有数据分析专家、互联网产品老兵、捐赠基金成员、对冲基金的前创始人。当时Chamath做VC的核心观点就是帮助企业家:来了什么资源都能给你对接上。招兵买马完成后,他便募集了4.5亿+1.5亿美金的成长期基金,而麾下团队也兵分五路:
1)第一条线由Arjun Sethi(老牌VC U.S.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领导,他带领着当时的早期投资团队,利用PMF(产品/市场契合点)概念来寻找项目。Arjun后来离开Social Capital,创立了以识别最早期PMF为专长的Tribe Capital
2)第二支队伍由Mamoon Hamid(同样也是U.S. Venture Partners合伙人)领衔,领导成长期投资团队,而后他离开Social Capital后去了KPCB尝试重新振兴这支老牌基金
3)第三支队伍名叫“Eight Ball”,就是台球里面的八号黑球。这一分支是当时Social Capital最独特的部分,他们正探索一个理念 “CaaS,Capital as a Service”,利用数据分析代替人工投资决策
一直以来,创投行业都是创业者发送BP给投资者,由后者人手审核,但可能几个月拿不到回信。但Eight Ball打造了一个系统,创业者可以尽情发来企业数据,只要特定指标符合Social Capital的PMF系统要求,便在一轮审核后将钱汇到公司账上。
Capital as Service的核心便在于,去除人的决策成本。既然创业者想要的是钱和投后服务,那就不强求他们和某几个可能合不来的合伙人打交道,掰扯细节:创业者专心做好业务,符合标准迅速获得投资。众所周知,PMF的概念在2017年后才在中国流行,在北美不过是2014-2016年的事,但当时的Social Capital不仅领会概念,还将其贯彻到极致,不可谓不先进。
4)第四支团队探索的是Venture Philanthropy,即利用慈善基金会的资本,投资专注于社会影响的项目,达成"Social Capital"的愿景,带队的是Marc Mezvinsky,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女婿。
5)至于第五支团队则在做SPAC,并且在2016年完成了第一笔SPAC交易,收购了私营商用航天公司,维珍银河 (Virgin Galactic)。这只团队同时也正探索资本的长青结构。
这一阶段,Chamath将他在Facebook创立的增长原理完美复制到基金上:有一个想法便立即测试,如果可行便即刻上量。如果规模化后不成功,便砍掉重练,没有丝毫留恋。相比其他公司看见每月10万的自然增长便留恋不前,Chamath大刀一挥:滚,我要的是亿级的增长。
这样的大刀阔斧和Chamath当时的人生遭遇密不可分。当时,他最要好的朋友、所投企业Survey Monkey的CEO、也是前同事Facebook COO Shery Sandberg的丈夫Dave Goldberg,因心脏病突发离开人世。经历这一切,Chamath顿感人生无常,既然Facebook的工作和早期投资令他手头有了十亿美元,不如趁当下多探索些过去不敢落实的点子。
所以他花了一两年,招兵买马,创造出早期、成长、CaaS、Venture Philanthropy加上SPAC五个业务板块,然后融了两只总规模6个亿的成长基金。用6个亿做5条投资业务线,这样的事在国内几乎没人敢做。从2015到2018年,Social Capital 的AUM也从3亿美金迅速扩张到20亿美金,同时保持了30%的优异IRR。
说句题外话,Chamath在当年还买了随后三连冠的金州勇士队、比特币和Tesla的股票。而他购买勇士队少数股权的行为也颇具前瞻性。近来有PE公司提出可将NBA球队变成30多个公司那样运营,而Chamath听到这个想法,估计也只会冷冷的回复:Dude, I’ve done this like 10 years before.
第三阶段(2018年至今):Fxxk the LP阶段
迅速扩张下,组织在2017到2018年间却遇到不少问题:
1) 2017年,负责成长期投资的Mamoon Hamid离开加入KPCB。当时KPCB正因合伙人涉嫌性骚扰被起诉陷入危机。在硅谷,风险投资家涉及性骚扰后果极为严重,甚至整支基金都可能完蛋。同时, KPCB内部人事亦存危机: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正打算离开,而老将John Doerr却不愿意在成长期投资业务加码。内忧外患下,KPCB的声誉和实力都直线下降。对Mamoon Hamid而言,加入这支历史优秀却又面对危机的机构是一大挑战和机遇,而留在Social Capital,自己所能做的事却不多了。
2)到了2018年,Social Capital早期投资团队的Arjun Sethi ,Ted Maidenberg,Jonathan Tsu三人,带着基金的早期投资团队离开,创建了名叫Tribe Capital的新基金。Tribe后来打造了亮点项目Carta。作为一级市场股权流转系统,它管理了美国境内33%VC所投资企业的股权,致力于成为可以与纳斯达克交易所匹敌的股权交易平台。
来自Social Capital的三员旧将对老东家“投资去人工化”和PMF的理解十分透彻,加之其得以利用老东家开发的Eight Ball系统,他们很快拥有了市场最好的企业数据管理和创业者CRM系统。此后,一旦某家企业形成了PMF,Tribe总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投资。三位Social Capital的旧将一共募集了1.5亿美元基金。
到了这时,Social Capital的LP们也着急了。他们对Chamath颇为疑惑:你同时做这么多事情,到底想要干嘛?你自己比我们还有钱,到底想要干嘛。正如我们早前提到的,Chamath是硅谷著名嘴炮投资人,对自己的LP尤其不客气,索性直言:做VC彻底没意思了。
旁人看来,这样的宣誓有些狂妄。但Chamath确实已经看透了传统的风险投资行业的玩法:吹出一个track record获得别人的信任,拿一个固定的管理费,找到一些“非常明显”的项目投资,然后周而复始把基金做大,再做大。而Chamath也有狂的资本:Crunbase上可查的Social Capital,投资378家公司,48个退出,更发起3次成功的IPO,无论是hit rate或回报率都极高。
更难得的是,Chamath错过,或者说刻意回避了所有热钱的涌入。在其2015至2018年的扩张期,TMT的重点仍是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企业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少有人关注。Chamath擅长的思考方式却是:当所有人觉得一个领域有前景时,我首先强迫自己不想任何关于这个领域的事。
当然,这样的思考模式也惹来一些异议,一位叫做Alex Danco的硅谷知名博主早前加入Social Capital担任品牌和编辑负责人。他在离开Social Capital时的文章说:现在所有人都想做一个唱反调的人,但我觉得没什么意思,也不想在Social Capital接着陪大家唱反调了。Social Capital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尝试了不下几十件之前的VC没做过的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好玩。但我觉得这段时间终于来到了尾声。他认为市场上已经有太多Chamath这样的人强迫自己不去想热门的事——everyone is trying to be a contrarian, “and I'm a contrarian too”.
面对LP的质疑,Chamath的回应也如旋风一般:立刻拿钱赎回,反正也不想和你们玩了。上文中提及Social Capital透过SPAC IPO募资6.5亿美元在全球寻找TMT独角兽,Chamath此时也找到了心仪的标的 -- 维珍银河,直接将公司并购。至于慈善投资,Chamath自认是“a stupid idea”,直接关停不带半点留念。Chamath只花了一年半时间,便清理了Social Capital版图下的庞大遗产:4期基金完全清算,团队人数从80个减到10个,账上还留着20亿美元的资产。
如今的Social Capital 万剑归一,成为了一家私人科技控股公司。五路诸侯离开后,公司重回Chamath的绝对控制下,他吸取早前合伙人因意见不合纷纷出走的教训,改变了依赖carry的激励体系:给予市场最高的薪资水平,但进入公司后必须服从Chamath的绝对领导,不准干别的。伴随私人航天近年的热潮,Chamath麾下的维珍航天于2019年成功上市。他更准备了6+3亿美元资金、在前几个月完成了2个SPAC IPO,瞄准美国和全球的独特投资机会。
Social Capital接下来的故事,就是我们早前转发的“硅谷第一嘴炮投资人怎么看下个10年”,文末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行文至此,2010年-2020年硅谷的这一批新秀VC中最具特色的GP的故事也告一段落。在Social Capital发生的一切,无论是专注市场低估的领域、利用金融载具迅速扩张、使用数据分析辅助投资决策、以及在GPLP观念背离时,适当的时候进行VC基金MBO,都会在下个10年的中国的创投市场重演。
回顾Social Capital令人眼花缭乱的10年,不禁让人感慨:市场上缺乏的永远不是钱,而是真正大胆创新的人们。而与Chamath同一时期在硅谷火起来的另外两个神秘大佬,我也将会在下次对他们的基金、人生和理念进行横向的对比剖析,各位读者敬请期待。想要提前了解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每天关注的信息源,可以一键加入我的知识星球,我也会在星球里第一时间与大家进行交流讨论。
在过去的几年中,相较于VC终结论、资本寒冬论的喧嚣尘上,我们认为这一类声音对于投资人没有意义,对于创业者渲染焦虑,对于新生LP也产生了误导。
我们看到的是全球VC基金已经慢慢成熟的最佳实践,以及一个更加健康、有序、专业化的中国VC市场的诞生。我们将通过我们的阐述把这些最佳实践有序地展现给你们。
我们专注研究与解构对创投行业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的细分领域投资之王,同时也会将第一手的全球行业变革、最新实践、资深LP的动向,内部投资决策材料第一时间上传到我们的知识星球。
无论你是合伙人、VC从业者、LP还是产业资本,相信你都需要一个信息素养极高的合伙人级别助理,不断为你监测全球最优秀基金的最佳实践。
我们也希望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努力研究得到的成果,第一时间分享给市场上所有对于探索下一代GP和新的商业价值的人们。
有意同我们具体交流的读者,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溯元创始人王潜和联合创始人刘嘉培会在48小时内回答各位的问题。
往期回顾
-点击下图浏览-
现在微信公众号打乱了时间线,如果你不特地点进来,很可能看不到本号了。希望喜欢【溯元育新】的读者朋友们将本号【设为星标★】,方便找到我们;也欢迎点击右下角的【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