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文旅融合释放更多新动能
黑龙江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果?在28日举行的“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
陈哲说,黑龙江省地处祖国东北边陲,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赋予了大冰雪、大森林、大江河、大湖泊、大湿地的生态旅游优势和边疆民俗、红色革命、中俄异域的独特文化魅力。近年来,我们深入落实国家关于文旅融合的战略部署,在思想上谋共识、行动上争主动,开展了许多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为文化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共融共促开辟了新路径。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高位推动融合。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座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牢牢把握融合与创新两个核心,加力推进文化+旅游+时尚+体育+健康等多维度融合,深入实施文旅惠民、文旅宣传推广、文旅市场培育等六项工程,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对外文化和旅游交流等六大体系,强化了文旅融合意识。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台《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若干扶持政策措施》,从哈尔滨第十九届冰雪节的冰雪大世界设计制作开始,到波塞冬旅游景区二期建设,处处体现了文旅融合发展思路。冰雪大世界公司总投资近2000万元,建设全球第一个气膜结构室内冰雪文化旅游主题乐园项目,成为满足国内外游客体验四季冰雪的文旅融合重点项目。自2010年以来,成功举办十一届中俄文化大集,通过建设沿边文旅走廊,推动了中俄两国文化旅游交流和边境重点项目合作。
二是繁荣文化市场,丰富旅游业态。近年来,我省规划实施了《欢乐冰城》《迷人夏都》《芬芳四季》等系列驻场演出活动,疫情前冬夏驻场演出贯穿全年、覆盖全省,演出场次和受众人数逐年增加,每年驻场演出超过8000余场,受众超过300万人次。为满足游客“白天看景、晚上看剧”的需求,在重点旅游景区还推出了驻场演出,镜泊湖景区的《镜泊胜景》、五大连池风景区的《神山圣水亘古情》、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的《达斡尔人》等演艺产品深受广大游客欢迎。今年,鸡西市鸡东县麒麟山旅游景区开发的“水幕长廊”项目,集新科技、灯光秀、体验感于一体,体现了文旅融合的新时尚。省杂技团依托“冰秀”品牌编排的《精美图》《梦幻图》,先后在冰雪大世界、哈尔滨大剧院和国内外多地演出,为观众和游客奉献了冰雪文化盛宴。凭借28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开发木艺木雕、麦秸画、满族刺绣、靺鞨绣和桦树皮制品等文化旅游纪念品。齐齐哈尔市丹顶鹤艺术中心,以丹顶鹤为主题,开发十几个系列的670余种旅游纪念品,叫响了龙江鹤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特色品牌。
三是挖掘历史文化,赋予旅游内涵。打造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博物馆和遗址公园,讲活历史故事,渤海上京城、金上京遗址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保护工程全面开放并接待游客,实施1100个中东铁路建筑群保护工程,海林横道河子成为研究中东铁路历史的重要旅游景点,获联合国颁发的2018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东北烈士纪念馆等19家博物馆(纪念馆)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4条红色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目前,全省共有40个非遗主题特色景点,150个非遗项目进驻旅游景区,50%的旅游景点包含非遗内容,240名国家及省市县代表性传承人在景区内开展保护传承活动。
四是公共服务交融,联合宣推发力。近年来,我省组织广大文化志愿者走进景区,开展群众性活动,积极营造文化氛围。中央大街“马迭尔阳台音乐秀”、大庆图书馆“阅享大庆”、密山“杏花树下”、虎林“珍宝岛之夏”等景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大庆市赛车小镇,打造“汽车+文化+旅游+赛事+健康+娱乐”综合体项目,涂鸦文化墙、汽车文化公园、儿童乐园、汽车影院,体现了公共文化与景区的全面融合,满足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全部需要。在旅游营销推介上,创新采取文化情景表现等形式,到北上广等重点客源省份和城市,开展冬夏两季宣传推介,“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旅游品牌叫响了大江南北。“文艺演出+旅游推介”“旅游景点宣传+场景演绎推介”,吸引全国500多家媒体持续热播。特别是在上海举办中国第十二届艺术节期间的演艺推介,用文艺演绎旅游,引发了“轰动效应”。我省的旅游推介创新形式,荣获了全球国际大奖实战金案奖。
往期回顾
来源 | 龙头新闻
排版 | 张文璋
统筹 | 杨晓蕾 陈金丹
审核 | 吴 璇
监制 | 刘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