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铁重现“全民读报现象”!可破译出纸媒何种重生密码?
点蓝字关注我
导读
看到这张照片,你能想象这是发生在人人都当“低头族”的今天吗?你有多久没有见到这么多的人手不释卷地阅读报纸了?
这样看似不可思议的一幕,真实地发生在杭州!图中每个人手中拿的报纸,叫做《城报》。
2012年,杭州地铁报《城报》创刊。凭借互联网思维,在内容、运营上不断创新,短短三年便开始赢利。2017年是该报创办的第5个年头,利润再创新高,成为国内地铁报中少数实现盈利的免费报纸。
而与之对应的是,今年年初,地铁报“四大元老”中的《北京娱乐信报》、上海《I时代报》相继停刊。
1月中旬,《传媒茶话会》独家对话杭州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城报》总编辑、总经理瞿刚,破解这家年轻地铁报的生存密码。
定位职场人群,有所为有所不为,影响该影响的人
“虽然是地铁报,从概念上讲,应该面向全体大众,但城报有所为,有所不为,初创时期就把阅读人群精确定位于职场人群。然后通过内容设计,对这个人群的阅读力和消费力吃干榨尽。”《城报》总编辑瞿刚对《传媒茶话会》说。
在他看来,精准的定位是《城报》的一大特点。
据瞿刚介绍,《城报》将读者人群锁定为20-45岁,受过较为良好教育的读者,大部分为职场白领,是大众中的精英,精英中的大众。这一人群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活跃的消费动力。
杭州地铁上,几乎人手一份《城报》
“他们还具有影响自己朋友圈的潜能,”瞿刚说,“这无论从传播学的角度,还是从市场学的角度来看,都是我们需要的人群。这部分人消费欲望较强,且对社会潮流具有导向作用,更受广告客户的青睐。很多市场客户都因为与《城报》‘覆盖’人群相同,而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在内容上,《城报》倡导“快阅读、深沟通”的理念。配合杭州地铁乘客的平均乘坐时间,将版面控制在16~24版之间。大多数资讯很简短,但都是精心编选出来的。这样,信息量够足,看起来省时省力,适合赶路的上班族。
《城报》最受欢迎的版面是“小声音”、“生活”、“壹周末”等等,“私人系列”中的“私人段子”版,将网络上各种段子编辑成版,常常有人因看得入迷而坐过站。
微博上网友对《城报》的评价
“现在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很方便,大家为什么还要来你报纸上去看呢?”瞿刚说,“现代社会每一个职场人最珍贵的是时间,我们编辑用自己大量的时间付出,为读者节省了大量无价值阅读的时间,你说这样的版面会没有价值吗?”
版面极简风格,阅读方便为先,注重阅读体验
由于内容轻巧的特点和年轻化的定位,《城报》对编辑团队的要求非常严苛。
《城报》重视内容的创意策划,将公共信息转化为独家观点,强调观念输出。
“编辑自己首先得是一个有趣的人。要有网感,不能只会用社会新闻的语言,还要懂得和应用互联网语言。更重要的是,每一篇稿件都要有一个独特的观念输出,让读者觉得有‘营养’。”瞿刚对《传媒茶话会》说,“我们白天鼓励编辑放开胆子办报纸,晚上又强调每一个生产流程严格把好关。”
《城报》的编辑一定要学会“浪费”版面。打开《城报》,你看到的是与常见的报纸密密麻麻“豆腐块”截然不同的大量留白。在内容呈现上突出动感排版的视觉享受。
一张典型的“城报”式版面
瞿刚说,将版面设计成这样,一方面和他个人的审美有关,另一方面,是为了实现报纸从内容到形式上的差异化,让品牌效应更加突显;同时也更符合内容轻快短的特点,方便快速阅读。
为了让读者一眼认出《城报》,除了版面风格简约外,《城报》还使用了异形开张,版面稍小,近似方形,方便读者在地铁中翻阅。
和《人民日报》等大报相比,《城报》的纸张小得多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一个理念推动一张报纸逆势发展
互联网的立足之本是“免费”,《城报》的办报理念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瞿刚在提出这一办报理念时,就已经想清楚了《城报》运营和发展的思路。
“面对不景气的传统市场,我们始终紧随互联网。《城报》要做的不是‘读者们’爱看的报纸,而是‘粉丝们’爱看的报纸。”瞿刚对《传媒茶话会》说。
“粉丝”,仅仅是一个词的转变,背后却是一整套经营生产方式的创新。
《城报》创立以来,一直倡导“世界上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费的”价值导向,以“免费”+“分享”的形式,专门成立事业发展中心,根据行业属性分头组织策划各类活动,使之成为品牌建设和经营活动的重要载体。
这让《城报》的品牌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和经营收益,为报社多元经营和转型升级开拓了新思路和新疆域。
举办“跑向亚运会大型城市酷跑”活动。与热门打车软件Uber创意推出《城报》专属优惠码,为民众出行打车提供实打实的便捷与优惠。结合杭州国际动漫节,连续三年举办的Baby-Cosplay Show(动漫萌宝秀)获得家长热捧,数万人参与投票。充分整合全市各大话剧团、演出公司及电影院线等资源,全年为地铁乘客和市民免费提供各类门票2万余张。
《城报》参与举办的“亚运酷跑”活动
这样的“公益活动”不仅提高了《城报》的曝光率和影响力,也让《城报》的品牌价值和广告价值因此体现,引来更多的政府部门和企业寻求合作。
“船小好调头,把资源盘活是关键。”瞿刚介绍,《城报》的经营一直随市而动,最初与房产商、快销等行业合作是重头业务,互联网创投公司崛起后,又迅速与这些公司合作。而近几年,《城报》更是通过自己的创新创意,赢得到许多政府招投标项目,使社会价值的导向和企业营销活动深层契合。
“杭州地铁还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2022年又将举办亚运会,相信《城报》会取得加速成长,更快发展。”瞿刚对《传媒茶话会》说。
《传媒茶话会》评论:
新年伊始,两家“地铁报元老”停刊了。可在一派萧瑟中,号称“精致、婉约、温暖、有情怀”的杭州《城报》,却成为国内少数实现盈利的地铁报。
《城报》逆势飘红的奥秘何在?
在总编辑瞿刚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的精准定位,围绕20-45岁高学历读者的特点,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
这个“+”,“+”的不仅是技术,“+”的更是思想,是观念,是市场!
自诞生那天起,《城报》就被贴上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城市地铁报标志,这是有别于国内绝大多数地铁报之处。
解决了“我是谁”问题,从版式设计到内容选择,从编辑管理到活动营销等,《城报》的采编经营全部围绕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进行。
以互联网思维,倡导用户至上,以服务为导向,对用户真正有价值的事就贴心贴肉做,这算是很好地解释了杭州地下铁争读《城报》的奥秘所在。
《传媒茶话会》总编辑 陈银峰
近期热门文章
《传媒茶话会》向社会长期征集原创稿件(未公开发表过),稿件写作主题围绕媒体采编、经营、融合、版权等方面进行,一经采用,稿费最低300元,上不封顶。同时欢迎提供选题和线索,一经采用,定当奖励。稿件及选题线索可投邮箱:cmchh1@126.com或后台直接留言。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3BMX6ZHH】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