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媒体观念中,新闻评论被称作“旗帜”和“灵魂”。一家媒体评论的水准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该媒体的整体实力。所以,不论是党媒还是都市媒体,重视新闻评论是媒体的传统。互联网兴起后,网络评论呈现和传统媒体评论竞争的态度,将新闻评论的发展推上了快车道。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繁荣景观背后的隐忧。早在本世纪初就有人对评论的问题“把脉问诊”。比较有代表性的把脉,是将新闻评论的问题归结为两大类型:一是新闻评论的八股腔,二是新闻评论的浮躁病。评论本该是作者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是形成新思想的源泉。但一些作者只是将评论写作当作机械的套路,依葫芦画瓢地列出个一二三四,就热点事件凑成一篇千字文的议论文。久而久之,作者思维就愈加固化,评论的写作也更加模式化。于是,新闻评论的“八股腔”在舆论场内就成了不是噪音的噪音。显然,没了“灵魂”的评论自然也扛不起媒体旗帜的重任。
新闻评论的浮躁病,在于将评论当作生活的营生,为发表、为赚取稿费的跟风议论,读者的眼球成了评论写作的“指挥棒”,标题煽情,为流量敢和常识抬杠,这样的评论就形成了舆论场的“浮萍”,看着遮天盖地,实则无根无蒂。新闻评论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老毛病”,还有新问题,这集中表现在新闻评论的“平面化”倾向。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不论是编辑还是作者甚至评论的教员,思考的还是新闻评论的传统问题,讲究评论“血统”的纯正与否。殊不知,在媒介融合时代,如果沿袭传统的思维定势,继续抱定报纸评论就是报纸评论、电视评论就是电视评论,网络评论也该就是网络评论,新闻评论的门户之见,反而成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发展的绊脚石。既然新闻媒体的介质在融合,新闻的边界也在拓展,那么,新闻评论也应遵循融合的原则,这样才能真正“立”起来。谈到新闻评论的融合,也许有人会说,早有这方面的“成功范例”了。但事实上这样的评论融合,不过是报纸的评论稿子被广播、电视评论读出来,被网络评论栏目贴出来,说到底其实还是报纸穿上广播、电视或网络的“马甲”。这样的“融合”,往深层说,这是一种假融合罢了。在我看来,新闻评论的融合发展,应遵循三个不同的融合路径:新闻评论的融合,是不同意见性文体的有机融合。评论的本质是意见,是作者对于新闻事件的看法。评论的融合,就是需要博取众家之长,凡是包含观点的文体,都不妨采取“拿来主义”的方法。比如,传统的诗词和新闻漫画,诗画之所以同源,在于它们饱含了作者的观点。新闻评论要从传统诗词和新闻漫画中汲取养分,诗画体新闻评论通过“新瓶装旧酒”的方式,让意见表达变得超凡脱俗,让思想观点具有艺术的魅力,增加新闻评论的生命力。比如,河南原阳男童不明原因丧命工地,各路记者采访遭殴打,手机内存被清空。针对这样的热点事件,可用诗词和漫画的形式评说。例如,网易李不白的《出豫二首》。
秦时明月汉时关,四子殉坑人未还。但使原阳飞将在,不教记者度河南。
莫问新闻写易难,战罢沙场月色寒。村头铁鼓声犹震,袖里挠痕血未干。
不同文体打的组合拳,既深化公众的认识,也增加了观点的形象性。
新闻评论的融合,也是不同媒体介质的有机融合。报纸评论追求的是理性和典雅,广播电视评论追究是说事,网络评论看重的是态度和个性。不同介质的评论,各有所长。新闻评论的融合,需要依据媒体的介质融合做文章,将报纸评论的“雅”、广播电视评论的“事”和网络评论的“态”进行组合,通过新闻评论的“组合拳”做实新闻评论的媒体介质融合。现在,越来越多的评论作者既写报纸评论,也办视频评论栏目,同时还是网络舆论场的意见领袖。这方面,也许《环球时报》的总编就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不少人未必同意胡总的观点,但他把新闻评论跨界做的方式却值得借鉴。新闻评论的融合,还是不同评论语体的有机融合。前面提到的评论八股腔和评论的浮躁病,归根结底在于评论作者的文学修养弱了,评论作者的定力差了。新闻评论要善于将不同语体的文章适当地“烩”在一起,或者“炖”在一块儿,达到评论语体的创新。这样的评论语体创新,不是把评论当作大杂烩,而是善于从文言体和跟帖体评论中汲取营养,探索新闻评论的多种样式,或者在传统评论中引用文言文或网络跟帖,让新闻评论的语言放出应有的光芒。这方面,以微信公号“刘备我祖”的作者刘黎平比较具有代表性。他用文言文转述热点事件,末尾模仿司马迁的《太史公曰》,可谓点睛之笔,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新闻评论的“立”,融合是方向。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同的作者和媒体,需要探索适合各自路子的评论融合之道,不能为融合而融合,而是根据作者的才华和不同群体受众的需要,进行精准融合。也就是说,不是每篇评论都要作出融合的姿态,而是有意识地尝试破旧立新。在评论融合的探索中,作者的独特观点思想是根本,合适的新形式给观念传播插上翅膀。要达到这一点,除了新闻评论的创新,别无选择。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1W459KCP】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