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346件获奖作品中,电视消息共13件。其中,电视消息类二等奖获奖作品《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在5月27日刊播后,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如今,在电视大屏被短视频抢占流量的时代,电视消息还能如何出新?如何才能打造出“短、实、新”的作品,吸引受众?《传媒茶话会》继续推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
今日,《传媒茶话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胡正荣,为大家解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二等奖作品——《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
点评人:胡正荣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2013—2017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校长、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辑、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等。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舒伦斯坦媒介、政治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等。著有《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传播学》(主编)、《中国国际传播发展报告(国际传播蓝皮书)2017》、《全球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7》、《新媒体前沿2017》、《中国文化发展1978—2018》、《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等。200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人社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1年英国西敏寺大学荣誉博士。中宣部、中组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际传播人选。
《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
2020年5月27日,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这是时隔15年后中国重返珠峰测高,也是中尼两国首次共同向世界宣布珠峰高程,更是迄今人类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最强的一次珠峰高度测量。整个报道历时44天,央视报道团队始终坚守在珠峰大本营,历经三次冲顶、两次未果。在第三次冲顶过程中,从冲顶队伍凌晨1点出发,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登顶,报道团队始终未睡、敢拼敢打、连续作业,不仅提供了多档直播连线,还在11点打开直播通道,让全国观众看到了登顶前天文望远镜捕捉到的登顶队员向上攀登的雄姿。
同时,登顶当天正值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闭幕,央视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报道,为两会闭幕献礼,当天晚上节目播出以后,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高度关注,影响力十分巨大。
——评电视消息《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作者:胡正荣 樊子塽
在第31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集体创作的《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荣获了电视消息二等奖。这则消息选题突出、主题宏大、结构巧妙、技法娴熟,兼顾新闻性与观赏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播出和传播效果,是不可多得电视新闻佳作。主题是新闻的灵魂,是新闻的精髓与意义的体现,代表着新闻的中心思想,在新闻中起主导性的作用。主题先行是一则好的新闻首先要满足的条件,主题的高度决定了新闻的深度,无论事件的材料如何详实、拍摄的技法如何精巧、文本的抒写如何优美,也需要一个明确且立意深远的主题的引领,否则将会显得空洞且乏味。电视消息《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就用极短的篇幅,借助珠峰高度测量的事件,反映出了中华民族奋勇拼搏、敢于争先的时代主题,同时也展现了国家级媒体的价值立场。该消息的选题兼具话题性与意义性。作为世界之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是人类眼中极限的代名词,同时也是国人心中的精神坐标。人的一生,就是越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山”的过程,也正是有了作为目标的“高山”的存在,才使得人类文明持续不断地前进。因此,对于珠峰的探索与征服,一直是国人的关注焦点和不懈追求。2020年恰逢中国首次登顶珠峰60周年,也是时隔15年后中国重返珠峰测高,无疑对这次的行动带来了极大的话题度,同时也赋予了极为深刻的意义。此外,本次的测量行动也实现了几项历史性的创举,首次采用了重力测量的方法,是迄今为止人类科学性、可靠性、创新性最强的一次珠峰高度测量,同时也创造了中国人峰顶停留时长的新纪录。央视的报道团队,从行动的最初就紧密跟踪,全程参与,历时44天,与测量队员同吃同睡,也面临同样的困难与挑战,并将之一一克服。这样的长时间跟踪报道,不仅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还原整个事件过程,也有助于对新闻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此外,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央视记者团队的这次报道行动,同样也是对该消息主题的一次完美诠释。评判一则新闻是否优秀,新闻性与专业性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好的主题也需好的手法来衬托,也更需要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精神来实现。该消息完美践行了习总书记曾提出的“短、实、新”的文风要求。首先,该消息时常总计只有2分钟17秒,篇幅不长但内容详实,语言简练、直截了当、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消息的导语部分言简意赅,用短短的一句话概括了整个新闻事件,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新闻正片一开始,就借记者之口,将新闻的时间、地点、事件、人物以及原因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新闻的五个要素在第一时间就传达给了观众。其次,该消息注重内容的有效性,每一句话都字斟句酌,每一条同期声也都是在精挑细选之下呈现出来,不仅有着对测高行动过程的描述,也有对测量技术的介绍,做到了句句有物、字字有实。再次,该消息体现了全媒体的制播思维,采用了诸如5G、VR等许多新技术来报道这次珠峰测高的全过程,同时也广泛利用各个新媒体平台,实现了新闻的跨媒介传播,从而达成了优异的传播效果,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最后,该消息还实现了电视新闻时效性的突破,不仅在登顶时刻采用了直播的方式,让观众第一时间看到现场的情况和事件的进展;同时也在直播后不间断地滚动播发消息,满足大众对事件的关注,维持事件的热度;更是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制作出了高质量的新闻消息在《晚间新闻》播出,形成了完整的新闻播送链。此外,该消息也是央视新闻记者专业性的一次完美体现。在珠峰地区缺氧、极寒的自然环境下,仅6人的央视团队在长达44天的时间中坚持报道,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实施更换报道策略,设计了多套应急预案,克服了诸多困难,完成了以往需要几十人乃至百人才能实现的报道任务。尤其是登顶当日,央视团队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眠不休,最终才将整个测量行动事无巨细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正是由于央视团队对于新闻专业性的坚守,以及对新闻创新性的探索,才使得该报道实现了多个历史上的第一次:全世界第一次实现了珠峰登顶高清5G直播;第一次在大本营拍摄到珠峰顶端攀登队员的身影,让观众更真切地感受到珠峰的峻美,以及测量行动的艰难,从而达到了更深层次的共情。作为视听化的新闻类型,“声画并茂”是电视消息的基本要求,画面、声音、文字等多种电视媒介符号的综合运用,是辅助电视消息进行叙事的重要手段。能否灵活使用镜头语言,搭配音乐、音效以及人声,同时结合屏幕文字的概括与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包裹性结构”,是一则电视消息闻能否吸引人的关键。这则消息充分展现了电视媒介的特点与优势,视听语言的运用十分成熟,呈现出了一个富有故事性与艺术性,同时具有高度感染力的新闻作品。首先,该消息的镜头深度参与了新闻叙事。与报纸消息往往采用倒金字塔模式,第一时间将关键内容呈现给读者,从而引起读者兴趣的方式一样,电视消息开场画面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是能否抓住观众眼球,将观众带入新闻实境的关键。该消息的第一个画面,就带给了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身穿红色羽绒服的记者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身边是呼啸的狂风和纷飞的雪花,身后则是如墨夜色中,已经被积雪覆盖了将近一半的珠峰大本营帐篷,将新闻事件所在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紧接着,镜头跟随着记者的引领一起移动,并用第一人称视角进入了指挥所的帐篷,同时指挥的同期声也在此时接入画面,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借用摄影机的视角,将电视机前的观众从原本的旁观者转变为了事件的参与者。这种“缺席的在场”的方式,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体验感,让观众与新闻产生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并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情绪。其次,该消息的画面选择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与文字一样,电视消息画面的选择也需要细细斟酌,而并非是随意的堆叠,应该与内容相匹配,形成完整、清晰的叙事逻辑。该消息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登顶前的准备,登顶时的过程和登顶后的测量,结构层次十分鲜明。该消息的画面,也在不同的部分中有着不同的呈现。在登顶前的准备中,该消息的画面均在大本营的帐篷内部,没有使用任何登山队员的画面,且帐篷中拥挤的景象与对讲机特写镜头中闪烁的红灯,营造出了极为紧张的氛围。但此时的镜头较为稳定,也隐喻此次的行动有着必胜的把握。而登顶时的过程,该消息选用了几张照片来呈现,静态的画面背后隐含的是登顶时的艰险。登顶后的测量,该消息全程采用了登山队员第一人称视角,将珠峰峰顶的险峻、工作环境的恶劣与工作人员的艰苦充分展现出来,让观众仿佛化身为登山队的一员,有了身临其境的震撼感受。然后,该消息对于画面重点的选择也十分明确,登顶后的画面占据了消息的绝大部分,这不仅与测量队员登顶后的测高行动的重点是相符,队员的工作与珠峰的风景同样也是观众最期望看到的内容。最后,该消息同期声的选配特色鲜明、相得益彰。同期声是营造影像真实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电视新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元素,是还原现场氛围、丰富新闻层次、补足新闻内容、保证新闻真实的必要方式。该消息在同期声的选配上别出心裁,既遵循了同期声运用的各项原则,又在此基础之上提升了新闻整体的质量。在登山前大本营帐篷的画面中,该消息选择全部使用与画面匹配的同期声,并采用登山队长与登山队员通过对讲机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呈现,一股紧张的氛围感油然而生。而在登顶后的作业画面,该消息选择解说与环境的同期声搭配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解说补足了新闻内容,另一方面又以呼啸的风声衬托出工作环境的艰苦,也使得新闻更富真实感。总之,《成功了!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今天登顶》这则电视消息作品,不仅完美符合了电视消息的各项要求,并在此基础之上积极探索、推陈出新,从而呈现出了一个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表现力强,新闻形态与传播方式多样化优质新闻作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传播效果。同时,这则消息无论从报道的内容还是背后的制作,无一不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攀登精神,是一个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佳作。作者:胡正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博导;樊子塽,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
珠峰大本营,海拔5200米,氧气含量相当于海平面的一半。初到大本营,我们每个人别说工作,就是坐着,也能感觉到呼吸加速、胸口发闷,每个人都肿了不止一圈。在大本营的40多天里,最痛苦、最难熬的当属晚上,零下10多度的气温,五个男同事共用一台电暖气,因为电压不稳,基本没用,需要每个人在帐篷里穿戴得和室外一模一样。而作为报道团队当中唯一的女性,记者董彬虽然单独有一顶小帐篷,但待遇和我们大家一样,她还要独自面对黑夜的各种考验。此外,在大本营,每天怎么进睡袋不算问题,怎么能入睡才是根本,因为海拔高,几乎每个人都是睡两个小时左右就会醒来。早起,睡袋上会结一层冰碴,每个人都需要很长的心理建设,才能离开睡袋。相比环境的考验,更考验我们的是此次报道的难度,因为每个人都必须干好几个人的活,每个人都必须是编辑、摄像师、协调员。在出发前,新闻中心确定了最终报道方案,决定大胆启用5G技术及相关设备,这也成为我们6个人最终能完成原本需要100多个人才能完成的工作的主要原因。不过,设备技术的问题解决了,下一个问题就又来了:5G第一次上珠峰,信号好不好用?设备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情况如何?能不能上峰顶?为了解决设备技术问题,我们先后想了许多办法和预案,电池都是特制的耐高寒电池。整个过程中,测量登山队三次冲顶、两次因天气原因下撤,我们多次测试了不同摄像机+手机共同使用、互做备份的可能性。最终登顶前,高山摄像携带了一台摄像机、多部手机。为了解决信号问题,中国移动与华为协助总台,提前20多天就搭建好了覆盖珠峰峰顶的5G信号,这让我们每一场次的记者连线都能借助于TVU、Cogent等设备,利用5G信号,第一时间将信号回传到大屏幕。5月27日登顶当天,10点50分,我们在大本营营地提前架设的天文望远镜,提前捕捉到登顶队员在8700米海拔奋力登顶的身影,第一时间返送到大屏幕上,让全国观众第一次、远距离看到了队员登顶珠峰的样子。但谁也没想到,11点队员开始登顶,11点20,高山摄像的画面却没传下来。通过对讲机,我们了解到,手机开机后只有2G信号,根本找不到5G信号。为此,所有的移动和华为的工程师,现场紧急调试,最终在11点23分,终于在没有任何提前路演机会的情况下,第一次将手机拍摄到的画面回传到北京演播室,实现了央视珠峰登顶首次大小屏同步回传,使得央视的拍摄镜头,成为登顶当天独家画面资源,被各路媒体纷纷转载。40多天里,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地区采访拍摄,是我们记者生涯中,最艰难、最难忘的一段经历。40多天里,计划,推迟,再计划,又推迟,反反复复,像极了人生。有幸,我们不辱使命,努力还原着一个完整的登山故事,见证并刻画出测量登山队员们身上那闪耀的攀登精神。(记者杨潇 董彬)编辑| 胖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