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新闻奖副刊作品一等奖点评|典型人物报道要唯“实”

孙钱斌 传媒茶话会 2021-12-17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2020年7月10日,新华每日电讯用整版副刊报道“燃灯校长”张桂梅的事迹。记者将连续追踪报道13年的情感灌注一文,将这枝“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展现在世人面前。
新媒体时代,副刊作品如何坚持守正创新,用报道阐释好时代精神?《传媒茶话会》继续推出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
今日,《传媒茶话会》特邀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社长兼总编辑孙钱斌为大家解析《新华每日电讯》的一等奖副刊作品——《“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

孙钱斌,现任中国妇女报社(全国妇联网络信息传播中心)社长兼总编辑,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名专栏奖,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


作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作品原文

作品背景:
这是《新华每日电讯》乃至新华社2020年最有传播力的人物报道之一,被赞“石头人看了也要流泪”。报道让更多人知道“燃灯校长”张桂梅帮1600多女生走出深山的故事,助其获“时代楷模”“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最美教师”等荣誉。

这是一个连续追踪13年的典型人物。2007年,张桂梅“穿破洞牛仔裤参加十七大”的报道刊发在《新华每日电讯》头版,她的故事一夜传遍全国。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张桂梅仍感激《新华每日电讯》。13年中,记者多次报道她的事迹。高考前夕这篇最新报道,又挖出张桂梅“病危时要求预支丧葬费给学生用”等独家感人故事,并创造了“燃灯校长”这个称谓。

作品点评:
典型人物报道要唯“实”

典型人物的采写看似熟门熟路,其实很考验记者的功力。尤其像张桂梅这样家喻户晓的人物,许多故事众人皆知,精神境界也已被高度提炼,再做报道,如何出新出彩,便是一道难关。
《“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一文荣登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自有其过人之处。仔细研读文本,除了记者采访扎实,挖掘出一些既往报道没有提及的细节故事之外,叙事的平实、质朴,也构成了独特的表达力,与张桂梅的人格特质十分契合,既还原了张桂梅的素朴人设,又反衬出其作为“燃灯者”的不凡之举。这似乎给我们一个启示,越是典型人物,越不需要文本的虚张。平实、内敛的叙事,反倒更具有表达力,更能传递人物所内涵的力量,更能形成与阅读者的共情。
具体来讲,《“燃灯校长”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一文有这么几个特点,值得业者鉴学。
一是细节唯“实”。好的人物报道需要好的故事,而好的故事总是由好的细节构成。人物通讯常用的手法是现场还原,现场还原究其实质,还原的就是彼时彼刻的现场细节。人物有血有肉,全赖细节支撑,细节是一篇报道的“硬菜”。
这篇得奖作品在细节的采集、选取和表达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意义有意思的细节贯穿全文,使典型人物鲜活生动、可亲可敬。文中有一段细节,记录了张桂梅十几年来坚持的一项颇具仪式感的“日常工作”——每天5点15分,她都会准时从女生宿舍的铁架床上爬起,忍着全身的疼痛,乘坐宿管员的电摩托来到教学楼,颤巍巍地从一楼爬到四楼,把每一层楼道的电灯点亮。
读罢,张桂梅的呕心沥血以及执着个性便跃然纸上了。这个细节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其“实”。所以,好的细节,就是“实”的细节;“实”的细节,才会有强的表现力。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人物报道,总感觉有些空,原因就在于细节不实。抛开细节虚构之类职业禁忌不谈,主要问题是采访环节没有挖掘到有价值的细节,或者在写作环节,不善于用“描述性”语言,“概述性”表达太多。
在人物报道中,“描述”应该是主体,“概述”主要是起承转合时的“跨笔”之用。文中有一段 “描述”相当精彩,赴京参加党的十七大的张桂梅把县里给她的几千元服装费留给了福利院,于是出现了如下一幕:一位新华社女记者突然把她拉了过去,悄悄对她说:“你摸摸你的裤子”。张桂梅一摸,羞得脸通红,她的牛仔裤上有两个破洞。正是在党代会上的这次“出丑”,助她圆了办学梦。
二是情感唯“实”。人物报道的温度,来自于情感的表达。这既有对人物内心和情感世界的展现,也包括采写者的情感投射。这篇获奖作品对张桂梅的情感世界的挖掘也是立足于“实”,都是人物的真情流露,而采写者的情感投射也比较克制和适度,没有虚夸的成分。报道通篇没有张桂梅表述自己如何爱大山里的女孩,但这份厚重的、亦师亦母的爱可以说力透纸背。而作者也不曾在文中赞美张桂梅如何,只是在恰当的地方点到为止,看似轻,实则重。
比如,表达张桂梅的情感是这样的——“我刚来华坪一年,并没有为这里做什么,这座小城却对我这么温暖。” 张桂梅说,“我对自己说,活着吧,好好活下去,这座小城对我有恩,活着还可以还还人情债。”“女孩子胆小,把灯提前打开,她们来晨读会感觉更安全、更踏实。”张桂梅如此解释自己的执拗坚守。
而作者投射自己的情感是这样的——楼道里,她瘦弱的身影,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一届又一届大山女孩们的追梦之路。这样的表达含蓄,不夸张,却内蕴深情。情感表达的平实、收敛,在人物报道中往往能积蓄更强烈的共情力。而在一些不成功的人物报道中,文字上的过度煽情几乎是一个通病。
三是境界唯“实”。典型人物报道自然不能仅仅满足于把故事讲生动,对人物精神境界的提炼和传达,也是必备的能力。这篇得奖作品完整展示了张桂梅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燃灯校长”的人生和心路历程,每一段人生的转折都有过硬的故事支撑,使得张桂梅作为“燃灯者”的精神境界,非常自然地传达给阅读者,事和理水到渠成、水乳交融,体现了作者驾驭文本、拿捏尺度的水平。
张桂梅的“无我”,感动了很多人,但作者并没有抽象地去传达她的无私奉献,而是很具象地予以呈现,比如引用张桂梅说的话:“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我的目标是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我情况不太好,能不能让民政部门把丧葬费提前给我,我想看着这笔钱用在孩子们身上”。又如,让校办主任来讲:每次跟着张老师家访,就像一路在跳“脱衣舞”,走在大山里,一看到老乡没衣服穿,她都会把外套脱下来,披在老乡身上。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实的表达,往往更走心。
我理解,新闻作品毕竟和理论不同,对当事人精神世界的展示,抽象程度不宜太高。抽象程度太高,精神境界的独特性就难以表达,抽象成几个高大上的词汇,个性就泯然于共性了。应该给阅读者留白,如果你的作品打动了他,他自会去提炼、领会。有些人物报道,虽然也把人物的精神境界点出来了,但总感觉有点“干”,可能就是作者太想“抽象”了。
回到新闻的本原,我们首先是一个记录者,这是基本功,也是基本的职责。而记录便要写实,这里的“实”,既包括“事”,也包括“情”和“理”;既指内容,也指表达方式。质本“实”来还“实”去,如此甚好。

记者手记:
十多年持续跟踪,见证“燃灯校长”烛照光芒
“燃灯校长”张桂梅,作为“七一勋章”获得者、教师楷模,现在已是家喻户晓。
而早在14年前,张桂梅就与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结缘。
2007年金秋,正是《新华每日电讯》在头版报道了张桂梅“穿破洞牛仔裤参加十七大”,讲述了她“想办一所不收费的女子高中”的“梦想”,直接促成她创办了华坪女高。张老师经常把这件事挂在嘴边,素来不爱接受采访的她,也因此从不拒绝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过去的十几年,新华社多次报道张老师的感人事迹,见证了张桂梅的“燃灯”精神。去年高考前夕,新华每日电讯再次策划约稿,准备推出张桂梅的整版人物报道。当时,采访时间十分有限,从出发采访到稿件见刊,前后不过四五天,近6000字的稿件我们差不多一个通宵便完成初稿。正是得益于十多年的持续跟踪积累,稿件才能在这么短时间以较高质量呈现出来。
回顾这次报道,我们的一个深切感受是,即使在青睐“快餐”阅读的新媒体时代,只要采访深入,挖到足够多的独家故事和细节,长篇人物报道仍然大有可为。在采访中,我们不局限于面对面座谈的常规采访形式,而是每天从清晨到深夜,陪在张老师身边,感受她繁忙生活工作里的每一个小细节。比如她清晨为学生打开教学楼楼道的灯、每天大把大把吃药等,都成为稿件中最为动人的故事细节。
此外,我们在写作中也力求不写空话套话、不刻意拔高,而是以平实的文字、鲜活的细节、动人的故事来打动读者。正是得益于此,这篇稿件不仅在传统纸媒上有较好的呈现,在新媒体端更是形成了很强的传播力,新华每日电讯等多个公众号阅读量10万+,许多网友评论说“石头人看了也要流泪”“我们需要这样的新闻作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我想,这就是践行“四力”的力量,这就是讲好故事的力量。(新华社记者庞明广)

编辑| 叶莉



近期热门文章

讨论|官媒抖音快手号发布的都是新闻吗?


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一等奖点评|评论的价值在于问题意识


中国新闻奖新闻版面类一等奖点评|大事既要做精也要做新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传媒茶话会,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HKZ7GDFB】获取授权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