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押中了!今年高考作文,新闻报道里早就有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今天(6月7日),全国高考拉开帷幕。当第一科语文考试结束时,“高考作文”秒上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在网上寻找资料写一篇高考作文。但更多的人直呼,“幸亏毕业得早,高考作文也太难了吧。”
但你知道吗,其实这些高考作文题,早就在媒体报道中出现了。
今天,茶茶盘点了与高考作文题目密切相关的媒体报道,供大家参考。
全国甲卷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
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在合理借鉴中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冯颜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一些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将研究聚焦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大多赞赏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对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持肯定态度,有的还深入研究了中国成功的原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应关注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中国的研究,从中吸收和借鉴有益的东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英国诺丁汉大学终身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这种发展道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可以称之为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是国际最优经验和中国本身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既有世界性,也有中国性。“北京共识”的首倡者、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乔舒亚·库珀·雷默认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显然优于已经陷入危机的拉美模式。著名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萨米尔·阿明认为,中国道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开始就已经是独创性的,如果中国不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其结局就只能是纯粹的资本主义,许多其他国家的命运已经证明这只会是悲剧。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委绪方靖夫也提出,中国模式是一个还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事物,其实质就是通过市场建设社会主义,是一条在与资本主义并存、竞争中寻找到的道路,是一条新的和平之路。
从超越资本主义的视界出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命题。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伊藤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构成主要有“土地国有”“生产手段的公有为主体与经营管理的多样化”“协商型的劳资关系”等。他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未来发展的经济基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中国经济体制在21世纪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长期研究中国问题的左翼学者阿里夫·德里克则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种内在超越资本主义的视界,并具有寻求避免回到资本主义的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价值,不在于它目前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而在于它正努力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提供一种替代经验。
着眼于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俄罗斯国家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研究生院院长弗拉基米尔·波波夫说,中国“国家的制度能力”即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中国在经历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依然可以有出色的表现力。世界体系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乔万尼·阿里吉认为,中国30多年成功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制度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改革开放、无剥夺的积累与深刻的社会根源。法国学者托尼·安德烈阿尼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了中国的国情和制度优势:一是中国当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至少要延续半个世纪。二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点是公有制在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三是中国仍然保留国家计划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只不过是通过间接手段进行,但其作用十分强大。四是中国必须考虑本国的特殊国情,其社会主义的发展需具有中国的特点。
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的这些论述,大都是友善的、客观的,也是有启示意义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可以把这些看法和观点作为一个参考系,进一步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吸收其中包含的合理化建议,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王晓河
齐白石创作山水画,以“胸中山水奇天下,删去临摹手一双”为追求,坚持“用我家笔墨,写我家山水”,开辟出新奇独特的图式构成与创作技法。隔行不隔理。无论绘画还是其他工作,只有独家功夫炉火纯青,才能卓然屹立、傲视群雄。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同样需要追求原始创新、独创独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湖南考察时要求“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迈向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在自主创新上寻求突破,在自立自强上夯基筑台。
从实践看,真正的核心关键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钱学森曾告诫,国防科技创新决不能满足于“追尾巴”“照镜子”。习惯于“追尾巴”就容易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一味“照镜子”就如同照葫芦画瓢,没有自己的创新。不满足于模仿,不止步于相似,必须锐意创新“创着干”。从过去的“两弹一星”到如今的北斗导航、“嫦娥”奔月、量子科技,无不是靠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取得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病患治疗、疫情防控、疫苗研发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创新之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只有气势壮才能本领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激发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热血气概很重要。“搞科技,必须敢搞最尖端的,必须用勇气搏击科技‘浪尖’”,陈定昌院士主动到高精尖领域中流击水,遂成为精确制导领域中流砥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面对艰险挑战、繁重任务,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壮志,有“气吞万里如虎”的果敢,方能唤起磅礴之力,打开科技新局面。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也没有坦途,关键要沉潜心志、打磨功底。“两弹元勋”邓稼先常年风餐露宿,不仅披肝沥胆制定核试验理论方案,还时常深入西北戈壁滩试验场掌握第一手试验资料。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十年磨一“箭”,率领技术团队解决了复杂力热环境、大质量多干扰分离等世界性难题,探索出大推力火箭研制之路。有研究表明,科学家的优势不仅靠智力,更主要的是专注和勤奋,经过长期探索而在某个领域形成优势。科技工作者进军前所未知的“无人区”,攀登人迹罕至的“高寒带”,不是因为有奇计妙招,而是因为有“更上一层楼”的韧劲,有“独钓寒江雪”的毅力。“一其心”心无旁骛,“冷板凳”沉静稳坐,“刨根问底”上下求索,“磨杵成针”独具匠心,最终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马克思讲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砥砺自立自强之志,锤炼独创独有之能,集中优势力量攻坚克难,瞄准薄弱环节协同攻关,一定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全国乙卷
试题内容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北京:双奥之城 | ||
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 | 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 | |
比赛 成绩 | 中国奥运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二;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 中国冬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三,奖牌榜第十一;冬残奥代表团名列金牌榜第一,奖牌榜第一。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
群众 体育 | 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现实 |
科技 亮点 | 世界跨度最大钢结构场馆“鸟巢”;场馆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率达100% | 智慧场馆和智慧服务;“分钟级”“百米级”精准气象预报 |
交通 支持 | 全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助力奥运 | 京张智能高铁冬奥列车开行;全国高铁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居世界第一 |
国家 经济 | 国内生产总值:31.4万亿元(2008年) | 国内生产总值:114.4万亿元(2021年) |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双奥北京:十四年跨越,百年奥运梦延续
罗姣姣
执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张艺谋,并没有预料到自己在短短的十四年之后,再次成为北京冬奥开幕式的总导演。在有生之年两次担任奥运会开幕式总导演的职务,这是属于张艺谋的独特荣光,成就于中国所处的这个前所未有的时代。
双奥之城,让北京带上了百年奥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前所未有的标记。十四年,一座城,两次奥运,这是中国速度在奥运维度上的体现,对很多人来说,2008年的奥运记忆依旧生动,2022北京冬奥就已经如此真切地到来了。看似相隔短暂,但正在构建新的奥运记忆的我们,却也能够实际感受到这十四年所带来的完全不同的气象,既关乎到家国与社会,也涉及到每个切实的个体。
如果说2008年是中国人百年奥运梦终于照进了现实,承载着当代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历史使命,那么2022年的北京冬奥也是这种想象与使命的延续,但显然,当下的我们步履更加从容,背后依附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真正走向的强大与自信。
从大国形象到中国式浪漫
两届北京冬奥的开幕式,尽管出自同一位总导演之手,但无论是风格还是面貌,都是迥异不同的。如果说2008年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是雄浑的、壮美的,是华丽的、热烈的,传递的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度在历经百年磨难、经历高速发展之后,力图重新被世界所看到、所接纳的努力,充满了肆意的表达欲望。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开幕式则看上去更加内敛和质朴,在自我表达之外,多了更多对人类共同价值和情感的细腻观照。
两场开幕式,都是真实中国的传达和呈现,但却昭示出中国在不同时期里的形象和心态。实际上,十四年时间,无论是我们自己的社会发展状态,还是所处的国际环境和站位,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奥运也无疑成为了中国在不断发展、不断走向世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注脚。
更自信也更从容了,这是十四年之后的一个直观改变,2008年的北京奥运有着对大国形象构建的迫切意图,但这种迫切性到了2022年显然已经变得不再那么强烈,中国似乎已经不再需要一场开幕式来传达和证明自己,也不再绷紧了所有神经去竭力展示和表现。但放松之后,中国文化的内在张力反而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激活,北京冬奥开幕式所架构出的“中国式浪漫”也实实在在彰显出了自己的魅力。
不再仅仅执着于对中国文化符号的极致呈现,而将独特的中国哲学和中国美学内化其中,成就了北京冬奥开幕式的独特基调,从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进入,是中国人对于时间和生命的感知方式,冬天未尽,春天已来,在“立春”的意象之中,让世界感受到古典与现代交融的中国式哲学的魅力。而最受瞩目的点火仪式,则是贯彻了“返璞归真”式的中国哲思,大道至简,以与2008年北京奥运点火仪式对冲式反差的方式,形成一种巧妙呼应。
不再简单地迎合和重建世界想象中的中国,而是用平和的状态去寻找中国与世界交融碰撞的更多内生性力量,这或许就是自信的力量。
重拾共识,弥合割裂
2022年的当下,确实处在了一个极为特殊的方位,新冠疫情已经在全球蔓延了两年有余,影响扩散到了方方面面。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媒体,成为人们社交和媒介使用的主要手段,世界的距离似乎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在很多层面上、各种因素下,新的割裂和对抗也在或显然或微妙中不断被制造。北京冬奥的顺利召开,对于全球的重新融合与凝聚,无疑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这也是奥运一直以来的价值所在。
在世界各国的社交平台上,北京冬奥成为重要的关键词,来华参赛的奥运选手们用自己的镜头、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着他们的冬奥生活。尽管在闭环管理之下,运动员们的活动范围有限,但奥运村里的中国美食、高科技配置、周到服务,都构成了特殊时期下属于北京的奥运体验,让世界有机会接近更真实的中国状态。
在开始和进行中,2022北京冬奥也在遭遇着出于各种目的之下所制造出的不同声音,但正如奥运一直以来所彰显的宗旨,远离政治干扰,促进世界的交流与融合,一切虚妄的质疑和偏见都随着冬奥的行进而被打破,在如今特殊的世界节点上,北京冬奥所释放出来的这种价值显得更加珍贵。开幕式上志愿者的一句“welcome to China”,让美国运动员感动落泪,证明着友善和包容本身所具有的能量,而她的感受也经由短视频等媒介的传播感染着更多人。
2022北京冬奥,看上去确实人情味更浓了一些,身处移动化生存的媒介环境,让更多人有窗口去近距离地走近和感受冬奥,比赛之外,运动员们的生活、个性也更加立体鲜活,成为人们讨论关注的焦点,而在体育竞技之外,对于“人”的价值的关注,也贯穿着本届冬奥从开幕式到比赛过程的始终。
“顶流”出圈,走向未来
北京冬奥无疑将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冬季运动的环境和氛围正在不断走向成熟,冰雪运动开始成为新的潮流。破圈,借由各路媒体和渠道在冬奥的整个过程中不断上演。
冰墩墩成为2022年开年的第一个“顶流”,敦实、憨厚的形象打破着传播的边界,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新偶像。而新偶像在体育领域也被不断制造着,冠以“天才少女”的谷爱凌,以自己接近传奇般的表现和经历,正在成为中国当下最受追捧的偶像。谷爱凌身上有着当代年轻人所向往的诸多品格,健康、自信、阳光,勇于突破和挑战、追求自己的热爱,且对中国文化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体育制造顶流,这是主流和大众都乐意看到的局面。
乘着冬奥之风,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速度也令人惊艳,谷爱凌、苏翊鸣、任子威等新生代运动员连带他们所从事的项目已经收获了足够多的喜爱和关注,而更多的中国人也借由冬奥开始了解并且喜欢上了冬奥运动。
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人早已不再执念于“完美”,对运动员的表现能够以更加成熟的心态去面对,而不是以奖牌作为绝对论英雄的标准,这是成熟的一种表现。正如开幕式上,国旗被来自各行各业和五十六个民族的普通人传递,质朴但是打动人,也如王濛在短道速滑比赛中“拍案而起”式的解说,打破常规,真实而又亲切。
从2008到2022,中国人的百年奥运梦想一直得以延续,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不断开掘出新的内涵与外延。“一起向未来”是2022北京冬奥的口号,也表达出当下中国向世界传递出的价值底色。
(文章来源:环球网)
全国新高考Ⅰ卷
试题内容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夯实“稳”的基础 激发“进”的动能
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
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和“进”相互促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体现着深刻的辩证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开年“成绩单”。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城镇新增就业285万人,CPI同比上涨1.1%,国际收支状况保持稳定,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就业形势总体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亮点频仍、动能优化,这是我们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结果,是切实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我们要继续夯实“稳”的基础、更多激发“进”的动能。
“稳”是“进”的重要基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扭住“稳”的关键点。经济稳,人心稳、大局稳;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要看到,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的资源。开年以来,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我国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市场供给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支撑宏观经济的各项重要指标总体平稳。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的市场和强大的韧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这些都是我们“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信心所在、基础所在。
与此同时,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已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各地已组织“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1万余场,提供岗位信息近500万个,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有基础;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今年将建设1亿亩高标准农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入实施,稳产保供守住农业基本盘有基础;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等多管齐下,外贸平稳发展有基础……“稳”的政策导向更鲜明,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战胜当前的困难和挑战,完全有信心、有底气稳住经济的基本盘。
“进”是“稳”的持久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要找准“进”的切入口。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一些新亮点、向好趋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累积增长。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140.8%、24.3%、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创新发展态势持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3%,绿色转型稳步推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7%,跨境电商综试区扩围至132个城市和地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政策上,在需求侧提出了一系列重点举措,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在供给侧打出了保畅稳链纾困“组合拳”,大力稳定产业链大循环、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事实表明,我国经济不仅大盘稳定、总量扩大,更有结构优化、效益提升,“进”的动能持续涌动,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汇聚强劲合力。
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认识和把握好“稳”与“进”的辩证法,坚定必胜信心,掌握发展主动。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创造稳定宏观环境;调整经济结构和深化改革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才能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创造良好预期。实践充分证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充分彰显了我们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智慧和魄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认识并切实用好我国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比较优势和有利条件,着力夯实“稳”的基础、持续增强“进”的动能,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在更周全的“稳”与更高质量的“进”良性互动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就一定能战胜困难挑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全国新高考Ⅱ卷
试题内容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孙闻 王明玉 王研
“牢记党的教诲,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一)引子
青春何谓?青年何为?
神舟归来,英雄回家!“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曾经农家小院里仰望星空的少年,乘着儿时种下的梦,扶摇直上九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摘星揽月,俯瞰大地。何其壮哉!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英姿勃发,追逐梦想,直到成真。
五月花海,百年盛放。
有太阳的牵引,有梦想的指引,中国青年朝气蓬勃,奋勇前进!
(二)旗帜
“党,是高高飘扬的旗帜,昭示信念、指明方向!”
时针拨回1922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自此,一路追随,中国青年运动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100年来,一大批青年以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崇高梦想,听党号令、跟党奋斗,将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紧紧联结在一起。
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经历过新旧两个社会,对比过中西两种制度的钱学森曾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
穿越百年,今天,我们是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为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怀下,不忘初心、勇毅前行的那一辈——
疫情来袭,青春的身影,挺立在抗击疫情最前沿;暴雨滂沱,青春的力量,在汹涌的洪水中筑成堤坝;乡村振兴,青春的脚印,总向困难最深入迈进……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青春的誓言,在神州激荡。
向着光,奋力奔跑,我们用最好的成绩证明——中国青年,是这个世界上最炫的那一片!
(三)立志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
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青年成就梦想的舞台。
心中有梦,即便偶尔迷茫一时失意,也绝不放弃,因为壮志在胸。日夜伏案桌前,哪怕书山题海,也有条不紊攻克……
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当你渐渐练就一身仗剑天涯的本领,就开始懂得,成才没有捷径,今天的悬梁刺股,都是为了明天的光荣绽放。“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誓言从来不是说说而已。你为这个时代奋起,中国将因你而崛起。
“高三以来,几乎没有12点前睡觉、6点后起床。如今坐在梦想的学府里,我有了更大的梦想。我不确定现在的我是否算得上优秀,但我比从前更笃定、更坚定。”在网易云热评中,一位年轻人的话获得上万人点赞。
在给年轻人的信里,张桂梅这样写道:“人生在必经的‘寒冬’里,也带着必然的希望。”有梦的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也把梦想交到了孩子们手上,有了梦,他们就会一直往前走。
如今,希望工程那双饱含读书渴求的“大眼睛”,已成为公益事业的践行者;大山里的女孩用知识改变命运,又回到华坪女高教书;小山村的泥瓦匠,走进人民大会堂为农民工代言……青春的梦想,在社会的大学里,学以致用,发光发热。
是啊!通往光荣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就。但我们相信,年轻的心一旦被梦想点燃,就会有登高望远的志向、百折不挠的雄心、水滴石穿的坚韧!
(四)奋斗
“以身许国,何事不可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青春何其宝贵,每个人只年轻一次。青春是易燃品,一把梦想的火炬足以把它点燃。当青春与家国大义相连,你甘愿扑向梦想,把自己点燃,用光去照亮大地,用热去温暖人间。
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中国梦,青年心。当青春的梦想汇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你甘愿把年轻的一切,交付给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于是,我看到你在平凡岗位上挥汗如雨,我看到你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时代的风雨里经受磨砺,哪怕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唯一一对“90后”夫妻,28岁的吴应谱和23岁的樊贞子在从贫困户家返回的途中发生车祸,婚房他们只住了不到7天,大红灯笼点缀着家门,门前却贴上了白色挽联……
黄文秀深夜冒雨奔向牵挂的村民,返程途中还在询问村里的情况。雨夜凌晨,山洪袭来,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表彰大会上,父亲替她戴上大红花,悄悄抹泪。
当疫情突如其来,孩子般脸庞的你,学着大人的样子治病救人,脸上印痕深深,口中却说:“非典时你们保护我,现在换我来守护你们!”两次请缨支援湖北的梁小霞,青春永远停留在28岁,她在火线提交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医院党员纷纷‘请战’,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
是宝剑,是火花,生如闪电之耀亮,死如彗星之迅忽——祖国不会忘记,有多少青春,不计一时得失、不畏山高水远,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肩扛责任,默默奋斗。
有人说,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你让我看到,只要国家一声召唤,你就是积极的行动者、热忱的奋斗者、果敢的冲锋者、勇毅的牺牲者。新时代正温暖而有力地拍打着你的肩膀——“好样的,堪当大任!”
(五)信仰
“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每一代青年的梦想,都有信仰的底色。100年来,华夏青年的梦想,就是中国红。100多年前,那个年代最先觉醒的年轻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义无反顾投身革命。青春的呐喊,点燃救亡图存的星火,在风雨如晦的中国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
这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穿越百年,信仰的颜色愈发殷红耀眼——
双目失明的排雷英雄杜富国,每当听到国歌军歌,依然会举起失去手掌的胳膊,庄严地行一个标准的军礼;巍巍喀喇昆仑高原,边防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将自己站成祖国的界碑,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他们为祖国战斗不息,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航天报国的嫦娥、神舟团队平均年龄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研发团队平均年龄30岁;无数“90后”“00后”闪耀2022冬奥赛场……
青春的火焰熊熊地燃,只因心底深深的爱——爱祖国,爱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明,爱脚下这片厚重而沧桑的土地,爱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质朴的人民。爱是信仰的表达,爱得越深沉,信仰的颜色越夺目。
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梦想在接力,信仰在传承,一代代青年用实际行动告慰先贤。而今,点点星火已然变成燎原的赤焰!
五月的花海,百年的芬芳。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之年。时代向前、青春向党,一代代青年肩负责任使命,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如何在新征程上执炬向前,时代等你用行动作答——
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京卷
试题内容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古人说,“学不可以已”,重视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当代中国,人们对学习的理解与古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请以“学习今说”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学习的目的、价值、内容、方法、途径、评价标准等方面,任选角度谈你的思考。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网络时代、疫情期间,很多活动转向“线上”,你一定有不少关于“在线”的经历、见闻和感受。
请以“在线”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合理、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造性实践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员、干部的学习状况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能否顺利推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带头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水平,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学以明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就必须求真学问,求真理、悟道理、明事理,不能满足于碎片化的信息、快餐化的知识。”当前,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面对新形势,只有通过不懈学习,学以明道,才能科学分析形势,看清变局本质,把握发展大势,更好推动工作。学以明道,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善于运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全局和时代发展趋势,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涉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和党的建设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上,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对“国之大者”了然于胸,学会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把一地一域的工作放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推进;在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种重大问题上,要通过学习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分清轻重缓急,抓住根本、突出重点,远近结合、协同推进,学会从战略上思考、研究和谋划,拿出治本之策。
学以增智。当今时代,信息总量呈裂变式增长,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面对蓬勃兴起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社会治理呈现的多维、动态、智能等特点,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学习知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始终保持思想活力,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从而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更好地肩负起职责与使命。学习贵在勤奋。党员、干部工作任务繁重,更要惜时如金、善于学习,多一点学习思考和体悟,少一些无谓的应酬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努力进行系统性学习,补充和丰富知识储备。学习贵在钻研。党员、干部要敏于求知,发扬“钻”的精神,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而要做到立足实际、专攻博览,如饥似渴地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特别是置身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党员、干部必须使自己的知识更新跟得上信息化的浪潮,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问题。学习贵在有恒。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益精进的过程,惟有孜孜不倦,方可产生累积效应,取得良好效果。党员、干部要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使读书学习成为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学习,哪怕一天只能挤出一点时间,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学以致用。党员、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擘画了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党员、干部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带着问题学,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党员、干部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既要读有字之书,又要读无字之书。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党员、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真诚与人民群众交流,虚心向人民群众请教,从他们鲜活的话语中汲取营养,从他们生动的实践创造中提炼经验,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党员、干部要把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学习和工作“实对实”,把知识切实转化为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转化为昂扬向上、实干兴邦的精神状态,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浙江卷
试题内容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浙江省着力强化创新驱动,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深入实施“鲲鹏行动”“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人才工程,全省高质量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新时代浙江青年,在各行各业、不同领域开拓创新。如95后姑娘徐枫灿,在空军航空大学刻苦训练、满分通过考核,成为我国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90后青年工人杨杰,从一名普通的学徒工成长为“浙江工匠”,获得浙江省劳动模范称号;之江实验室智能超算研究中心团队,35岁以下成员占比近九成,勇闯国内智能超算领域“无人区”,斩获超算应用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
以上材料对你未来发展有什么启示?请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媒体报道(上下滑动查看原文)
“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何娟
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内含着创新创造伟力。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中有这样一组数据: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一大批有志青年挑大梁、担重任,生动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号召“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要求“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强调“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都勉励和支持青年“勇于创新创造”,为广大青年把握机遇、勇担使命指明了方向。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这是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也是强国有我的青春责任。
当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无论是实现科技强国目标还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都需要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对青年而言,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关键在于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盯科学、技术、产业、管理的前沿,努力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中刻苦攻关、施展才华。深入人民、深入实践,想党和人民之所想、赴党和人民之所需,才能让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永不枯竭。
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毕业于专科学校的杨永修利用业余时间刻苦攻读专业知识,潜心钻研汽车自主技术,工作两年即获得“技术能手”称号,如今已陆续攻克130多项汽车制造领域技术难题。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攻克一项新技术是创新,打造一个新产品是创新,解决一个难题也是创新。创新的舞台宽广辽阔:从科研院所到工厂车间,从
偏远乡村到改革前沿,处处都是创新的沃土。勇于创新创造,意味着必须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善于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在本职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历史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机遇属于勇于创新、永不自满者。从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到带领村民蹚出致富路的第一书记,再到助力美好生活的年轻创客……扎根中国大地,新时代青年正以刻苦学习本领、大胆创新创造的奋进之姿,肩负起推动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责任。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看完这些报道的你,还在感叹作文太难了吗?
要想作文有素材,平时还是要多读书、多看报呀~
编辑|薛丹阳
END
往期推荐
一个端午互动,凭什么吸引152个国家的海外华人参与?
点燃少年梦,这档“六一”特别节目与你的童心撞个满怀!
疫情中,媒体还能做些啥?“搭桥修路”做服务是个好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