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因差错与中国新闻奖失之交臂?可能是因为这五种编校问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记者 Author 周纯钧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真实准确、客观及时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准则。一个错别字、一种不恰当的表述、一组不准确的数据,都会损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影响媒体的公信力。作为新闻行业风向标的中国新闻奖,每一届评选都有作品因为差错而与奖项失之交臂。


本文作者从事检校工作近三十载,深感提高媒体编校质量,必须全链条、全流程、全员把关。文章列举日常编校工作中会经常遇到过的5类差错,试图通过分析差错类型、解析形成原因,从检校岗位角度,探索提高媒体编校质量的有效方法。



1


政治性差错须严防
虽说“无错不成报”,差错在所难免,但政治性差错、导向性差错负面影响巨大,必须严防死守。从多年的党报检校实践来看,新闻报道出现政治性差错,主要原因在于个别采编人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欠扎实,对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性认识不到位,导向意识不够强,业务不过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采访不深入、流程不到位、编辑不严谨,埋下差错隐患。
如个别记者业务能力有短板,文字功底不够扎实,写作中随意生造词语,从而引起歧义。笔者曾在一则报道校样上看到一句话:“百年党史无可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仔细审读,“无可雄辩”即“不可雄辩”,猜想作者觉得“无可辩驳”不够“狠”,改成了“无可雄辩”。然而这么一改,意思却相反了。幸亏发现及时,在出版前作了改正,将“无可”删去,避免了一起重大政治性差错。G20杭州峰会召开当天,笔者发现一则评论中出现了“市民人心向背拥抱峰会”的说法。“人心向背”意为“有人拥护有人反对”,用在这里显然不合适,遂改为“市民热情拥抱峰会”。后与作者沟通,原来系作者对该成语理解有误而埋下了隐患。
也有媒体从业人员不够细心,或者思想上少了根弦,留下政治性差错隐患。如几年前,某媒体的一个广告专版中,将我国澳门地区和韩国、日本、新加坡并称为“国家”,幸亏及时发现,作了改正。涉港澳台报道,须体现一个中国原则,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都不能将台湾、香港、澳门称作国家,尤其是多个国家和地区名称连用时,不要漏写“国家和地区”。此外,碰到使用地图的图片时,一定要注意地图是否完整,千万别把诸如南沙群岛等的领土“弄丢”了。
笔者认为,政治意识,采、编、检校全流程都应牢牢树立。作为检校员,一定要改变“对原稿负责”的传统校对观念,转为“对读者负责”的检查角色,养成主动寻找差错尤其是事故隐患的意识,培养对各类差错的敏感性。如此,才能在各类稿件中及时敏锐地“捕捉”到政治性、导向性问题。

2


事实性差错要死守

事实性差错导致虚假新闻,包括完全失实、部分失实的报道,往往是因为前方记者采访不扎实、知识面局限,后方编校责任心不强、未能落实“第一读者”责任而造成的。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有些事昨天是对的,今天也许就错了。2019年12月,笔者曾在审看一则评论过程中,发现“杭州坐拥西湖、运河‘双世遗’”的表述。事实上,当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已获列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杭州的第三个世界文化遗产,“双世遗”显然应为“三世遗”。
“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尤其是在新媒体端,追求快没有错,但采编把关绝对不能因为追求时效而打折扣。2021年,某市报业集团所属微信公众号推送新闻的配图是某省省委宣传部部长,人物介绍却是该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明显图文不符。
此外,笔者在日常检校工作中,还会遇到古诗词引用出错,地名人名、专业术语出错等事实性差错,多是作者写作时凭记忆、想当然造成的。
笔者以为,作为检校员,不要盲目相信别人,也不要过分相信自己,更不能有“文责自负”的思想,对待稿子要“多起疑心”,对待疑问要“一查到底”,凡事有凭有据。

3


技术性差错要规避
技术性差错是由于传播者操作失误而呈现在受众面前的符号缺位、错位、冗余或错用等,而非价值观判断出现问题。这类差错往往是由于审稿、取稿、编排过程中的失误以及纯技术原因而引起的。
在某一媒体出版过程中,版面校样出现“我们将坚定不把上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语句。显而易见,成语“坚定不移”少了“移”字,倒查流程,发现原因竟是排版过程中,操作人员在电脑上把“移”字误删了。
又如2019年端午节期间,某新媒体客户端推出端午节视频稿,但因后台系统升级原因,视频外面出现了黑框,与节日气氛不符,随后立即通过技术手段处理解决。
技术是机械的,但人是灵动的。笔者以为,新闻采编全流程各环节都应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依靠技术但不迷信技术,真正做到把“火眼金睛”盯到实处。

4


语言文字类差错要警惕
语言文字差错是新闻报道中差错数量最多的一个类别,包括文字、词语、句法、标点符号、逻辑等。
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部分记者根据采访对象的口语化表达进行实录,没有纠正其中的语法逻辑问题;
二是部分采编人员存在只重视导向正确,忽视字词、语法、标点符号方面的用法,思想上比较松懈,当然,也不排除有些采编人员在语法、逻辑上的基本功不够。其实,这些“小错误”不容忽视,有时甚至会导致重大差错。
第一类是用词不当。
7月是杭州最热的时节。有记者写稿描述为“流火七月,天高云淡”。“七月流火”,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显然,作者把农历七月误解为公历7月,把“火”误解为火热,而非星座名。又如在“二月兰已到盛花期,一丛丛、一片片小花美轮美奂”这一句子中,“美轮美奂”用词不妥——它一般形容事物高大美观,用来形容小草显然不合适。


第二类是逻辑混乱。

再如一篇文章中,出现“大数据是生产资料,云计算是生产力,互联网是生产关系”的表述。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三要素。“互联网”跟生产关系“八竿子打不着”,如此比喻显然不恰当。


第三类是错词别字。笔者所在的检校团队负责某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审读,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总体感觉稿件质量高、可读性强,篇篇都有成为爆款的潜力,但原稿差错还是存在的,主要是错别字、用词不当、成语错用以及引用错误等。
如:“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仁川装敛启程,88名英雄魂归故里。”“装敛”,词典中无此词条,不明白什么意思,“装殓”才是正确表达,如此庄严之事,表达出错就“丑”大了。
又如:“谁能抢占阵地、赢得主动,让后来者望其项背。”“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如“难以望其项背”,这里改为“望尘莫及”较妥。此类容易出错的成语还有“差强人意”“炙手可热”“曾几何时”“明日黄花”“目无全牛”等,我们一定要明白成语本义,切不可望文生义。


第四类是标点出错。例如,“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这一句话表述不够严谨。实际上,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分为“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和“做合格党员”两部分,顿号一“顿”到底显然错了。
笔者以为,陷阱在日常、短板在细节。语言文字既是基本功,也是关键处。作为检校员,要不断夯实自身基础,提升语言文字水平。

5


数字差错不放过

数字在新闻报道中会经常用到,用好了可以让文章更有说服力,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面对稿件中的数据,我们应多些理科思维。
笔者在此举两个实例。2019年,某市级媒体一篇题为《三次改名的红坞村》的通讯,因为一个数字差错,在年度省新闻奖评选中由二等奖降为三等奖。
“新中国成立前,红坞村因村民吃不饱穿不暖住破茅屋而叫‘鸡坞村’;新中国成立后,村民盼望在党的领导下过上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于是改名为‘油坞村’;改革开放后,早已解决温饱的村民对红红火火的小康生活充满期盼,于是又将之改为沿用至今的‘红坞村’。”村庄前后一共有三个名字,但只改了两次,显然标题中的三次改名错了。


在另一则稿件中:
“该村的曾大琴带着10多个伙计到福建等地从事网箱养殖,目前,他们所养各类鱼的总存量已有1亿多吨。”“1亿多吨”是个什么概念,全国14亿人估计一年也消化不了,难道全国范围内没有别的水产养殖户了?显然不符合实际。经联系作者,原来其把“万”误作“亿”了,差点闹出笑话。


数字中的增长倍数也是经常出错的点,如从“1”到“2”,是增长1倍,并非增长两倍;此外,减少是不能用“倍”的。
作为检校员,首先要掌握数字和数量单位的用法,规范表达;遇到文章中出现数字时,要多动个脑筋,首先凭常识判断数据是否合乎情理,前后逻辑是否一致,其次不妨算一算,看前后数据是否对得上。
复盘了以上5类差错,可以看出,检校工作看似简单,要做好却殊为不易。作为新时代的党媒检校员,必须不断学习、做个杂家,秉持匠心、处处细心,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差错挡在笔下,如此,才能切实守好采编流程最后一道关口,以高质量的新闻稿件服务读者,传播好党的声音。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中国记者”微信公众号,原载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5期,原标题——五个维度看新闻把关本文作者系浙江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检校室主任主编:刘娟编辑:李磊值班编辑:葛畅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周六招聘|央广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财经杂志等【共10家】

150人抢15个岗位!媒体如何用竞聘搅动一池春水?

Z 世代已步入“职人”生涯,知乎占得先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