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批复筹建的这五所新闻院系,今已枝叶繁茂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瞭望 Author 《瞭望》新闻周刊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武汉大学校园(2021年3月13日摄)程敏
◆ 40年前,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召开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规划新闻院系建设和新闻人才培养
◆ 1983年7月,教育部发文同意吉林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四校筹建新闻学专业,同意厦门大学筹建广告学专业
◆ 以此为契机,全国新闻教育开启了跨越式发展
◆ 40年间,全国有约700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包括编辑出版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等十大专业,专业布点超过1000个,在校本科生超过20万人◆ 本期专题,一起了解这五所高校的新闻院系: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做有思想的新闻人 负责任的传媒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坚守奋斗 行稳致远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哺育英才 追求卓越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承嘉庚爱国之精神 谱新闻教育新篇章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融合为根 育人为本 服务为要 创新为魂
01
解码中国新闻学院中坚力量
02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做有思想的新闻人 负责任的传媒人”
◆ 薪传四十载,几度易名改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秉持“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院训
文 | 强月新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院长
春日烂漫时,沿着樱花大道走至花团锦簇的尽头,满目映入浓郁绿意之余,“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喧嚣斑斓中显得格外沉稳。
薪传四十载,几度易名改制,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直秉持“做有思想的新闻人,负责任的传媒人”院训,犹如门口那座由第一届毕业生84级校友捐赠的“鼓呼石”一般,坚定且历久弥新。
历经40载风雨,武汉大学新闻教育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桃李满天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与改革创新,学院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学科建设方面,学院一直咬定学科建设不放松,学科发展方向明确,定位精准,发展迅速,形成了强大的学科发展平台。学院于建系第三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新闻学获批湖北省重点学科,1999年获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作为全国第四家获得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之迅速,一度被学界和业界誉为“黑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学院依托学科实力整合资源,构筑学科交流的强力磁场,形成广阔稳定的发展平台。2004年,“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成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仅有的四家教育部基地之一。2006年12月,“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教育部评审,成为全国传媒类高校第一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还拥有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国家文物局与武汉大学共建的跨行业、跨学科、高层次的国家公共文化政策和文化产业研究平台和智库“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与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建“湖北省传播能力研究中心”。学院重视打造学术平台,曾同时主办两本CSSCI集刊。后经过重组改版,现主办有《新闻与传播评论》(CSSCI源刊,双月刊)、《跨文化传播研究》(集刊)、《传播创新研究》(集刊)等期刊。其中《新闻与传播评论》入选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MI)核心期刊,办刊质量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高度评价。
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在办学之初即提出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践并重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加强基础、注重实践、服务社会、面向未来”的办学指导思想,强调学生博专兼顾,强化学生能力训练,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需要。
在理论教学方面,学院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创新并践行“五位一体,融合创新”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创新人才培养效应和广泛社会影响。这一创新性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获得第九届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唯一新闻传播类特等奖。学院重视教材建设,2021年,罗以澄教授主持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新闻采访与写作》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国家级二等奖,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仅有5本教材获此殊荣。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自建系起就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时任系主任吴高福与时任校长刘道玉一道,拜访《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原广播电影电视部,为学生搭桥引线,叩开了媒体实习的大门。如今,学院建立了“规范化”“制度化”与“信息化”的实践实习机制与人才培养特色。学院与近50家国家级媒体、省级媒体、知名网站和广告公司签订正式实习协议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围绕京广线上的北京、武汉、长沙、广州和深圳五个中心城市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打造了一条“实习京广线”。学院是全国少有的几家能够为全体本科生安排实习单位的新闻传播院系,实习生得到了高度的认可。学院长期凝练的“制度化推进实践教学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学院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有力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拥有良好的声誉,他们中的一大批成长为新闻传播业的精英和骨干,以及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坚力量等。据不完全统计,早期毕业生中有近40人分别获得过“中国新闻一等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广播电视“金话筒奖”,以及“荷赛奖”等荣誉。1985级新闻系毕业生中,曾有3位同时担任新华社分社社长;20余位院友担任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或副院长。学院确立了国际化办学理念,2015年起开设全日制留学生专业硕士项目,成功招收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
科学研究方面,学院长期坚持理论研究与关注现实并重,回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学院注重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了跨文化传播、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智能媒体与数字营销、互联网传播等特色研究领域。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研究方面,学院在国内新闻传播院校中最早设立了中外新闻比较研究生专业方向,最先设立跨文化传播学博士点,赋予学术研究比较的经纬、国际的视野和文化的质地,织就特色的学术图谱。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具有竞争力的跨文化传播研究团队,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得到了一致认可。“跨文化传播国际学术会议”已连续举办11次,是跨文化传播研究领域的品牌活动。与瑞典哥德堡大学合作举办的“跨文化传播夏令营”,深受学子们的欢迎。近年来,学院科学研究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以2022年为例,发表SSCI、SCI等英文论文30余篇,在国内新闻传播学顶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发表论文5篇,均居全国高校同类学科前列。
社会服务方面,学院协同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两个高水平智库,服务国家战略。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参与建设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智库联合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智库联盟,不懈探索中国传媒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及跨文化传播和中国传播创新的重要命题。相关成果获得社会与学界广泛认可,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并被评为CTTI2018、CTTI2022年度高校百强智库(A级)。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自2016年以来历年均入选南京大学和光明日报社“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和中国社会科学院“TOP100智库”榜单,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持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与国家部委委托的国家级项目近200项。研究院成立以来,获国家相关机构采纳的政策建言有160余份,部分成果得到中央领导人批示,产生持续且积极的社会影响。
弦歌不辍再出发40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优势,创建学科特色,形成错位竞争格局;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始终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保持一流水平,并在国际学术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四十不惑,从梅园的几间陋室到樱花尽头的碧瓦院楼,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朝气蓬勃的学科新秀,成长为如今沉稳坚毅的新闻教育重镇。四十年接棒发展,教师队伍在变、学生在变,不变的是向上向善的追求,不变的是教书育人的守正,不变的是孜孜以学的劲头,不变的是新闻传媒人的使命。
03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坚守奋斗 行稳致远
文 | 冯诚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兰州大学新闻教育肇始于1959年,当时在中文系设立新闻专业,先后连续招生两年,后因故停办。1983年,教育部批准兰州大学等校筹建新闻专业,1984年正式成立新闻系,2004年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年开展部校共建,2020年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迄今为止,兰州大学新闻传播教育已走过了连续办学40年的风雨历程。
建系之初,一切从零开始。在甘肃省委关心支持下,甘肃省新闻研究所张默、兰州大学中文系刘树田以及中文系总支书记陈淀等人积极筹建新闻系。为了补充师资,学校从业界调入李海峰、王振山、巨浪、付毓林、朱锦翔、林雪蓉等人,将段京肃、李文、李磊、戴元光等人选送到中国人民大学等校进修,同时选留中文系应届生李惠民等人加盟教师队伍。
尽管一切从头开始,但新生的兰大新闻系稳扎稳打,逐渐步入正轨。
队伍建设上,几个较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团队很快形成。新闻理论系列有刘树田、林雪蓉、段京肃、景宪民等人;新闻史系列有朱锦翔、李文、李磊等人;新闻业务系列有戴元光、李岩、李惠民、傅玉林、巨浪、孔祥军、薛晓珑等人。
科学研究上,新闻系一开始就提高站位,高举高打。1988年,由刘树田担任主编、段京肃担任执行编委,全国十一院校编写组共同编写的《当代中外新闻事业》出版。同一年从复旦大学学成归来的戴元光,与邵培仁、龚伟合作出版《传播学原理与应用》,系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传播学教材。
学术交流上,1990年新闻系承办全国新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新闻学研究会和全国新闻系系主任联席会(简称“新闻三会”),全国各地新闻院系的120多人参加会议,新闻界的老领导温济泽先生、著名教授何微先生和时任教育部高教司司长等参加了会议,极大提升了兰大新闻系在全国的影响力。
学科建设上,1992年在兰大中文系的帮助下,刘树田和中文系吴小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1996年兰大新闻系获批传播学硕士点。1998年传播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这是甘肃省第一批重点学科之一,是兰州大学第一批七个省级重点学科之一。
1984年,刚刚成立的兰大新闻系便积极反哺地方新闻事业发展,主动与甘肃新闻研究所联合筹建甘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闻刊授学院,并于次年实施甘肃省新闻专业(专科)考试计划,同时创办《新闻刊授》面向全省考生开展学习考试辅导培训。第一批报名学生15000多人,报考人员除甘肃以外,还涉及青海、宁夏、陕西等相邻省区。
注重实践推陈出新尽管地处西北,办学条件有限,但兰大新闻教育却一直坚持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
建系之初,新闻系在校内组织学生办黑板报(取名为《新闻报》),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办,办好后在校内展览,并接受评比,办得好的还给奖励。在校外,则启动“暑期社会活动计划”,后者开启了新闻系开展“大实习”的传统。“大实习”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求学生在大三下学期(后改为大四上学期)开展为期半年的专业实践;二是鼓励学生走出兰州走进媒体,在全国各地开展真刀真枪的实习实践,引导学生积累高质量业务成果。
1999年学生报纸《西北角》创刊。创刊之初,新闻系委派专业老师指导学生办报。教学之余,师生一道讨论选题策划、组织实施采访、评论热议社会话题。《西北角》很快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份四开报纸从创刊一直持续到现在(2021年起改为“电子报”)。2017年“西北角Corner”微信公众号上线,《西北角》编辑部改革成一个涵盖文稿、视频、设计等业务的融媒体编辑部,成为学生校内新闻实践的重要“园地”。
2010年,新闻学院在全国发起“重走中国西北角——新闻学子接力采访实践教学活动”。每年暑假,新闻学子从兰州出发,循着范长江当年西北行的路线,一路考察,一路写作,用“接地气”“聚人气”的行走,弘扬西部优秀文化,讲好中国西部故事。
活动覆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内蒙古等六省区,除兰州大学外,还吸引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深圳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参加。截至2022年,活动累计参加师生2000余人次,发表报道1500多篇,已出版《学子的根底》《学子的眼光》《学子的担当》《学子的观察》《学子的脚步》《桃李竞春》等多部作品集。
2013年中国记协《三项学习教育通讯》专题报道这一活动,并向全国推广。2018年在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中,兰州大学第七届新闻学子重走中国西北角接力采访活动入选“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2022年“重走中国西北角”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人才培养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关键。在兰大新闻学院,“课堂比天高,学生比天大”是不少老师的座右铭。长期以来,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强调理论与业务并重,是兰大新闻人才培养的一大特点。教风淳朴、学风踏实,是社会各界对兰大新闻人的普遍印象。兰州大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思想过硬、作风踏实、具有较高业务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新闻传播人才。一大批学生荣获“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等奖项及“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
科学研究开枝散叶注重基础研究、立足在地经验、突出西部特色,是兰大新闻科学研究的传统。
基础研究坚持史论并重。1991年戴元光发起成立跨学科研究机构——兰州大学西北文化研究中心,并于1993年出版《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当代中国西北人的文化价值观》。1996年段京肃等人的《基础传播学》出版。2002年,益西拉姆(张燕)的《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王锡苓的《传播学研究方法》和王天定的《新闻道德与法规》同时出版。2004年,李文主持的《陕甘宁边区新闻事业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并带动新闻史相关研究工作。
应用研究坚持服务社会。1988年,兰州大学成立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开办公共关系辅修专业,面向社会开展咨询策划服务,联合发起举办“全国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研讨会”,组织编写“高校公关专业用书”系列书籍,编撰《公共关系大辞典》,出版“现代企业策划丛书”“公共关系-营销-广告丛书”等。1997年,兰州大学现代咨询策划研究所成立,在继续承接大量企业咨询策划的同时,为《读者》《兰州广播电视报》《兰州晨报》《西部商报》《天水晚报》《都市天地报·城市周刊》以及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等传媒机构提供咨询策划服务。
近年来,学院大力营造科研兴院氛围,倡导有组织科研,鼓励组建科研团队,优化科研绩效考核方案,树立科研自信,激活学术潜力,培育良好学术生态。经过几年的积累和沉淀,学院逐渐形成新闻学、传播学、传播与社会治理三大方向并驾齐驱的特色研究。
2020年,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学院正式建成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按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建设,全面培养全媒体高层次战略型新闻传播人才,继续为中国新闻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04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哺育英才 追求卓越
◆ 学院秉持“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底蕴与交融优势
吉林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指导学生上小班实践课 吉林大学供图
学科建设不断壮大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的起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在中文系下设立了新闻方向,这也使吉林大学成为全国较早开设新闻方向的综合性院校。后来,该方向停止招生。1984年,吉林大学新闻学专业重建并恢复招生;1993年,吉林大学广告系创立;2000年,吉林大学播音主持与艺术专业创立;2009年,吉林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立。2014年3月,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吉林大学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组建成立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院是全国首批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10所高校之一。学院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播音主持艺术;并设有1个教育部国家级新闻传播类文科教学基地。
在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和戏剧影视学学科不断扩容的进程中,学科建设上也不断迈开阔步,持续地跨越式发展。1993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新闻传播学硕士一级学科授权、增设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学位点授权;2011年首批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予权、增设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点;2012年增设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博士学位授权点(文学一级学科下);2021年增设网络与新媒体硕士学位授权点。学院目前已经形成了4个学术学位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1个自设博士学位点的完整的学科布局。
目前,学院拥有包括国家一级学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在内的一批高层次专任教师50人,博士生导师10人,教师大多拥有博士学位,拥有在美国杜克大学、乔治美森大学、肯塔基大学、克莱蒙研究大学,加拿大约克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日本冈山大学等海外高校的交流和访学经历,以及较为丰富的媒体从业、兼职和挂职锻炼的经历。学院还聘请业内资深媒体人担任人才培养的校外合作导师,参与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合作培养。学院师资队伍具备国际视野和高水平业务能力,并形成了稳定的院内外双向交流的师资共享和互动模式。
多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中,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回应全媒体时代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转型和变革的要求与挑战,秉持“宽口径厚基础”创新型和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底蕴与交融优势,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大类招生,重构课程体系,扩大实践类教学课程比例。在培养方案中,既侧重新闻传播与广播电视的业务教学和实践技能的培养,也注重学科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学院强化学界和业界交流,拓展与新闻单位合作,先后与省内外30多家知名新闻媒体、互联网公司建立了实习实践基地,聘请了30余名优秀校友和业界专家担任校外合作导师。多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涌现出了许多知名学者、教育家、记者、企业家、广告人、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及各层各界领导者。2014年以来,学院共输送330余名毕业生赴海内外高层次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在校学生先后获得“‘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语文朗诵大会高校组全国总冠军、大学生中华经典美文朗诵大赛全国一等奖等重要奖项。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参与业内的各种高水平赛事和重要奖项评定,主办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将之作为扩大学院影响力和提高学科声望的重要渠道。学院是全国21家中国新闻奖试点报送单位之一,由学院报送的作品曾先后4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学院连续多年主办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模拟新闻发布会、中国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大赛等赛事和活动,并开展“建构现代传播新体系”和“部校共建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以及人民日报、新华社、央广网等资深媒体人来校讲座和交流。近年来,先后承办了“东亚文化与传播论坛”“传播视域下的东亚殖民主义研究”“新闻史论青年论坛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年会”等有影响的国际性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新闻传播学学科本身就具有交叉融合的属性,在媒介融合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这种特征与趋势更为显著,需求也就更为明确。可以说,跨学科融合和交叉研究是目前新闻传播学研究立足前沿的重要前提。近年来,专业教师在传统研究基础上,不断探索多元的研究范式与可能性,并有意识地介入人工智能、数字人文领域等跨学科和新型学科领域。新近增设了人工智能基础、数据科学导论、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基础、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实践、融合新闻学、数据分析与可视化基础、舆论学、社交媒体传播应用、视听传播概论等具有新文科特征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师团队依托建立在我院的吉林省首家新媒体融合与情感计算教学实验室开展的媒体融合与情感计算研究,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47项,在《新闻与传播》《现代传播》《当代电影》等发表各类成果494项,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获省部级科研和教学成果奖等奖项30余项。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发展中,始终紧跟时代,服务大局,凝练学术方向与科研重点,发挥学术研究和调研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学院先后成立吉林大学社会舆情研究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信息无障碍中心、吉林大学广告文化研究中心、吉林大学现代传播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航空航天文化传播研究中心。
学院在发展中积极拓宽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的渠道,始终根植中国立场,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近年来,学院多次主持和参与“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响计划”、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高校之光”等活动。相关纪录短片获得中美电影节最佳短片单元“金天使奖”、第四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特别奖等重要国际奖项。学院创立“文化融合·学术共建”系列学术活动,邀请海外知名大学教授作《美国社区报纸的兴起与衰落到再兴起》《西方理论的中国问题——新闻传播学的中国脉络》《卡塞尔文献展》《在北美教中国史的十年:课堂里的跨文化冲突、交流与理解》等系列讲座。学院澳大利亚籍教师主持和参与的澳大利亚澳华电视传媒(ACTV)新媒体、参与创办的澳大利亚《新市场报》在中外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05
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承嘉庚爱国之精神 谱新闻教育新篇章
◆ 开设了完整的方法课程,不仅锻炼思维,且强化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
1921年4月6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抱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信念和“办世界之大学,为吾国放一异彩”的理想,在闽南家乡创办厦门大学。同年11月,厦门大学评议会决定设立新闻学部。从1921年筹备创设,到1922年开始招生,再到1923年改新闻学部为新闻学科、1924年更名为新闻学系,厦门大学建设新闻学科的举措引起了新闻界的关注。由于校内科系调整,新闻学专业最终并入其他科系,其独立办学仅存续五年,但它开启了中国人创办新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
1979年,厦大校友、原香港《大公报》老报人刘季伯先生向母校厦门大学建议“恢复新闻系,最好设传播系”。1979年至1983年间,厦门大学复办新闻教育事宜受到时任福建省委领导等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徐铸成、余也鲁、胡昌度、萧乾、刘尊棋等前辈的鼎力支持。1983年夏,教育部批准厦门大学成立新闻传播系,设广告学和国际新闻专业。厦门大学复办新闻学教育,成立了首个以“传播”冠名的新闻传播系,还进入了国内首批开设国际新闻教育的高校行列。1983年9月,新闻传播系招收首批研究生3人;1984年秋,新闻传播系开始招收本科生。1992年和1993年传播学和新闻学先后获批硕士点。2006年获批二级学科博士点。
2007年6月新闻传播系升格为新闻传播学院,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的张铭清同志受聘担任首任院长,学院发展开启了新篇章。2008年,学院获批开设传播学本科专业,成立了传播学系。2011年,学院获批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正式形成涵盖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2014年,福建省委宣传部和厦门大学共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年4月,时任人民网总编辑的余清楚同志受聘担任学院第二任院长,各项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广告学、新闻学专业于2021年和2022年相继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增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2022年“纪念厦门大学新闻学部创建100周年大会”等系列活动在厦门成功举办,开启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教育的百年新征程。
40年来,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于人才培养之根本。从2003年厦门大学新闻传播系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必修课以来,学院现已组建形成了涵盖《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新闻史论、新闻业务等课程在内的课程组以及由学界、业界、思政专家组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通过经典研读、实践教学、学科交叉等教育方式,打通平台课程、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推动了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人民日报社记者、2009级新闻学本科毕业生刘诗瑶表示:“本科阶段对‘马新观’的学习,让我夯实理论素养、筑牢思想根基,对日后进入人民日报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注重研究方法学习和学术素养提升。一方面,学院高度重视新闻史教育,开设了新闻史、传播史方面课程。如国际新闻专业在专业设置之初,就开设了“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等专业课程以及“中国近代史”“中国古典文学”等选修课程,在培养学生基本新闻素养与技能的同时,极大拓宽了学生视野和眼界。此外,学院在本科、研究生阶段均开设了“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实验法”“数据分析”“质性研究”等大量研究方法课程,通过系统学习、随堂训练和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学术素养,同时强化学生对Python、R等语言以及数据分析工具的掌握。2016级博士、现留院任教的助理教授宣长春认为,“在当前国内新闻院校中,厦门大学开设了完整的方法课程,这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中亮眼的一笔。方法训练不仅锻炼思维,且强化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未来无论是选择工作还是继续深造,方法训练都是重要工具和宝贵财富”。
培养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新闻人才。依托地处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地缘优势,学院始终将服务两岸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促进两岸新闻交流、服务国家需要作为重要使命。在厦门大学首轮“双一流”学科群建设中,新闻传播学院与台湾研究院等共建学科群,参与建设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如今,厦门大学已培养了276位台港澳学生和129位来自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为两岸以及东南亚国家新闻教育事业以及新闻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首届台生班同学、如今在厦门从事视频创作推广工作的林肇珩表示,“很庆幸在本科阶段就来到了大陆。在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学习让我有机会接触更多元化的思想和文化。也给我树立了非常正的‘三观’,培养了我的新闻理想。这促使我毕业后选择留在大陆,并仍在新闻行业奋斗。”
忆往昔,先辈们筚路蓝缕创伟业;看今朝,阖院师生砥砺前行谱新章。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立足新起点,开启百年奋进新征程。
以导向明方向,高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旗帜。福建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是闽西中央苏区所在地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扎根祖国东南,深化与福建省委宣传部“部校共建”合作,发挥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与教育中心的平台作用,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
以融合促发展,吹响加强新文科建设号角。面临当代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新变局,借助学科深度交叉与融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当代新闻教育转型和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厦门大学作为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这为新文科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新闻传播学院将加强与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外文学院、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与生态学院等兄弟学院的合作,持续推进厦门大学国际新闻与战略传播数据实验室建设,推动大数据驱动的新闻传播学实证研究发展,推动国际舆论研究、国家形象传播、计算广告学、海丝与华夏传播、风险与危机传播等领域的前沿探索,服务国家战略咨询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06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融合为根 育人为本 服务为要 创新为魂
我院一直以来突出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首任系主任汪新源教授明确指出:“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文理知识渗透的新闻专业人才,我们和人大、复旦、武大办的新闻学专业不一样。”在历任系主任/院长的坚持下和创新中,学院形成并不断深化自身特色,在新闻传播学传统的人文学科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建设模式之外,开创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工医科”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模式。
从“文工交叉”到“多学科融合”的新闻传播学建设模式,学院的发展转型历经了四个阶段。1983至1997年以文理渗透为特征,强调以文为主、以理工为辅。1998至2007年以大跨度交叉为特征,实行新闻传播学与信息科学大跨度远程交叉。2008至2017年倡导文工交融,强调新闻传播学与工科的交叉融合。2018年以来,强调多学科融合的思维,表现为新闻传播学与工科、理科、医科等学科的深度融合。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建设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截止到2023年春,学院共有全职教师42名,其中1/3拥有理工医科背景。学院建设了跨学科的师资团队,实施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平台建设的改革创新。1998年,首创全国网络新闻教育,从理工科专业招收二年级学生进行培养。在课程建设上,突出学科交叉融合性的课程,开设诸多新兴前沿课程,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计算广告》《媒介地理学》《数据挖掘》《WEB信息架构设计》《健康传播》等。学院筹措资源,建成600平方米的全媒体与智能传播实验中心,建设了融合媒体演播室、融合媒体教学实训中心、融合媒体视音频摄制中心、实验教学云平台、虚拟仿真和创客自主学习平台,打造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创新创业的全新设施。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1983年秋,新闻系甫一成立,即根据湖北省委宣传部的要求,招收了百余名干部专修班学员,后又为湖南、广东和中央部委培养专修班学员。1984年,学院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本科生,此后招收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生。
硕士教育起始于1987年的新闻学专业,后拓展到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传播学专业。2011年开始招收培养新闻与传播、出版的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起学院开始自主培养新闻学博士生,2005年获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招收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广告与媒介经济、传播学专业博士生,后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博士点。2007年,学院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自此,学院建设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全程式新闻传播高级人才培养链。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新技术思维,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胜任中外文化传播与文明互鉴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强调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水平、理论功底与业务技能、实践精神与创新思维的均衡发展。学院切实贯彻新文科理念,强调专业底色和新闻理想,强化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
目前,学院5个本科专业皆为一流专业建设点。通过持续调整优化培养体系,与时俱进地开发系列新兴课程包,建设多元协同、内容新颖的实验平台,强化学生跨学科、复合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养成。通过制度化的保障机制,学院以迭代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为手段,有规划地建设涵盖国家级、省级、校级和院级的多层次课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充分保障。在教材建设方面,学院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编撰出版系列新兴教材。最近八年来,两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40年来,学院培养了近万名优秀毕业生,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转型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聚焦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建构新型主流媒体、媒体与国家治理、建设健康中国战略,学院组织精干力量开展科研和服务工作。学院还注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积极为湖北省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深度介入县级融媒体建设,为地方培训新闻宣传人才。2020年,近200名师生冲锋在抗疫一线。
近年来,学院重点建设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大数据与国家传播战略实验室、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等智库平台。2013年,学院成立智库机构国家传播战略研究院,旨在推动国际传播研究。2021年,以该研究院为基础,学院申报获批教育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张昆、李卫东、陈薇等教授带领的学术团队,实行有组织科研创新,推进学术研究和咨政服务。团队连续开展“寰球民意指数”民调,立体式呈现全球民意图景,精准把握世界舆论态势,为国际传播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019年,与中国外文局共建中国故事创意传播研究院,是中央部委与高校共建的唯一一个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智库机构,负责人陈先红教授发起的“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大赛”,是新闻传播学者将科研转化为国家公共产品的有益探索。以钟瑛教授、余红教授等为代表的团队,连续十年来持续推出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对新媒体平台、议题、重要案例进行考察与社会责任剖析,为新媒体治理提供理论资源与方法支撑。
学院坚守“多元包容、推陈出新”理念,坚持科学研究求真务实、经世致用,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基础与应用研究并重,创新指导新闻传播实践的理论知识,致力于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贡献力量。
长期以来,学院在新闻传播史论、新媒体传播、战略传播三个支柱性学术方向形成学科优势。在新闻传播史论方向,以吴廷俊、程世寿、申凡、孙旭培、张昆、赵振宇、石长顺、何志武、刘洁、唐海江、王溥、牛静等教授代表的几代学者,聚焦新闻传播的历史、理论、方法、伦理等根本性论题,围绕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思想史和媒介史,书写了中国新闻传播基础知识的精彩篇章。在新媒体传播领域,以钟瑛、郭小平、李卫东、余红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聚焦中国语境下的新媒体技术发展、产业变革与治理,立足于跨学科视野,系统阐释了新媒体传播的中国经验。在战略传播领域,以张昆、陈先红、李华君、陈薇等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聚焦对外传播、公共外交、国家公共关系、国家叙事等时代论题,立足于中国和全球传播新格局新生态,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价值的国家战略传播理论模式。
近年来,学院在媒介与文明、科学与健康传播、智能传播方向发力,培育新兴学科增长点。在媒介与文明方向,唐海江、袁艳教授等学者基于历史与当下、中国与西方的跨时空对话,以媒介为视野考察人类文明的传承演变,提供了阐明新时代中国文明与人类命运的知识洞见。在科学与健康传播方向,张明新、郭小平、余红、闫隽等学者,聚焦健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学普及等国家战略,关注健康传播、环境传播和科学传播等关联性领域,特别以新冠疫情防控为关切,为促进东西方理论对话和基于本土经验的知识创新作出贡献。在智能传播方向,徐明华、李卫东、徐涵等学者,融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学科的思维方法,关注多种新技术对媒体形态、新闻生产、用户行为的影响,分析媒体演变的未来趋势,构建了智能传播的理论图景。
面向未来,学院将持续坚守“创新为魂”宗旨,夯实学科根基,推进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知识体系建设。
图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
主编:刘娟
排版:马玉珂
END
往期推荐
传媒茶话会出书了!且听大咖怎么说
时下写稿的6个毛病,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