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祛除这些毛病,你将成为写作高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文融媒云 Author 姚赣南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读


通讯员经常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们写的稿在省报和全国性大报上的采用率不高?”
仔细琢磨这个问题,可能与通讯员写稿经常犯的4个毛病有关,祛除这些毛病,将会大大提高采用率,成为写新闻的高手。



毛病之一

跟着报纸上已发表的稿件写作




通讯员在写新闻稿时,有的人积极性很高,但常常会犯一个致命的错误:跟着已经发表的稿件去写。别人写春耕,你也写春耕;别人写安全大检查,你也写安全大检查;别人写送温暖,你也写送温暖。这样写得多了,编辑部收到的内容雷同的稿件必然很多。由于内容重复,缺乏新意,编辑自然不会采用。
避免内容重复是写新闻稿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时,应该抓“新”、抓“实”、抓“独家”,充分了解新闻的事实和背景,找到独特的角度和切入点,发掘出与众不同的信息。追求新意是新闻稿写作的核心。
社会热点、新鲜事物、人们关注的话题都是新闻的内容。只要运用好独特的视角,通过深入调查和分析,就可以挖掘出隐藏在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内涵。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内容重复,还可以让读者耳目一新。
跟着别人写,不仅缺少新意,而且由于一个时期有一个宣传中心内容,稿件运作有一定的周期,迟到的结果是丧失了时效性。
新闻稿不能跟着别人写,要另辟蹊径,追求新意。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读者的喜爱和编辑的认可。

毛病之二

把单位的事当成全国关注的事




写好新闻稿往省级或全国性媒体投稿时,常常会遇到一个常见的误区,就是有的通讯员把单位的事当成全国关注的事来写了。一个车间、一个单位、一个县开了一次会,举办了一个活动,采用了一项新技术,尽管在当地很重要很新鲜,但放到全国范围来讲,它可能就变得很普通了。因此这类稿件采用率很低。
事实上,单位事件与全省全国性新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联系。单位事件,通常只是在特定区域内发生的事情,它的影响范围有限,只对当地的人产生影响。而全省全国性新闻,则可能涉及对全省全国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产生影响。
在写新闻稿时,需要跳出自己的工作范围,从全局估量新闻事实,仔细地分析事件的影响范围和重要性,分析其是否符合当前的方针政策。
如果一个事件只对当地的人有启发意义或者影响,那么它可能只适合在当地的报纸或者网站上发表。然而,如果一个事件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或者对全国人民的生活产生影响,那么它就有可能成为省级乃至全国新闻。
因此,在写新闻稿时,需要有大局意识,准确地把握事件的重要性和影响范围,不能把单位的事当成大新闻来写。同时,要注意写作的角度和语言风格,以适应不同受众的需求。

毛病之三

写的人和事缺乏宣传推广价值




通讯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尽管有的很真实具体,有一定的意义,但因为缺乏宣传推广价值,写出来可能会让编辑感到无法采用。
新闻价值,它包含着重要性、显著性、指导性等特性。重要性是指新闻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显著性是指新闻事件的独特性和引人注目程度,指导性是指新闻信息对读者的启示和影响。在写新闻的时候,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从而判断新闻是否有宣传推广价值。
不能把日常工作就当成新闻来写。日常工作的报道,例如,职工上下班、公司例会、政府部门日常工作等,虽然具有记录的价值,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时候,就需要对新闻进行筛选和提炼,寻找其中有宣传推广价值的信息。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报道日常小事。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往往隐藏着许多值得报道的故事。一位普通的教师、环卫工人、护士、基层公务员,一个村庄或一个班组,只要在新形势下做出了不平凡的事,都值得报道。
“小切口,大主题”是报道的原则,要符合时代气息,结合社会关注热点。这些人和事,虽然看似平凡,但却具有很强的宣传推广价值,值得用新闻的方式去记录和传播。
写新闻要注重宣传推广价值,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通讯员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人和事的价值,用文字的力量去影响读者。只有这样,新闻才能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毛病之四

空话套话太多而缺少生动实例




在写新闻时,概括性语言太多、套话空话多、缺少生动的详细实例和语言,这是稿件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有的通讯员写的地方新闻标题太大,都是些“豪言壮语”;有的在写导语时喜欢用“为了……为了……”作为开头,或者用“在……下,在……下”作为开头;有的在文章主体部分议论太多,有的用“大家一致认为”“纷纷表示”“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来谈心得体会。这些写法不仅会让新闻读起来枯燥乏味,还会影响读者对新闻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例如,有一篇稿件写道:“公司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又征集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统一纳入公司技术规范范围,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质量管理。”至于利用了什么经验、征集到什么意见、完善了什么规章制度、如何加强质量管理,都没有具体事实。讲了这些各单位“通用”的话,新闻就无新意。
新闻应该尽可能地具体、详细,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事件的全貌。如果使用太多的概括性语言,就会让新闻变得抽象、空洞,无法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好的新闻应该是具体、生动、形象的,能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应避免概括性语言太多。
除上述四个毛病之外,写稿时还应注意最好用第三人称,不要写“我单位”“我县”;稿件中慎用“亲自”“隆重”“首次”“第一”等字眼;注意保密和保护当事人隐私,以及不要把新闻稿写成广告文案。这些,都是在写作时需要留意的。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华文融媒云”公众号
作者:姚赣南,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主编:刘娟
值班编辑:陈莹 
校对:李媛 毛洁


——The  End——

6年磨一剑,传媒茶话会主编的《传媒实操小红书》系列新书终于面世啦!





内 容 介 绍


“传媒实操小红书”是由传媒茶话会主编,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新闻实操系列图书,既包含重大纪念日报道防错指南、两会报道注意事项、常见字词标点差错解析等新闻宣传工作者必须掌握的避雷建议;又有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点评、好稿是怎样“修炼”成的等不可不知的采编技巧;还有10万+选题长什么样、如何打造新媒体爆款等不容错过的爆款经验。



购书方式


即日起,广大网友可以联系工作人员7折购买“传媒实操”系列图书。


图书销售客服专线:刘老师,电话15313967256(微信同号),也可扫码添加微信

  END  


往期推荐

毛泽东诞辰130周年,重温这些新闻名篇!

莫做“被喂养的宅记者”

远不止于娱乐,需正视游戏的多维价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