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韬奋奖得主齐东向:这样的人当不了“大”记者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闻战线 Author 齐东向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
只有发现没有思考,当不了‘大’记者;
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显然不适合做记者!”
她是一名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得主;她6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等奖一件,一等奖五件;从江湖之远到庙堂之高,她撰写了一批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作品。
从业28年,她有哪些实践感悟?又是什么,让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大”记者?
齐东向,经济日报社编委,1996年进入经济日报社后曾任评论部记者、机关团委书记、评论理论部副主任、评论理论部常务副主任、评论部主任。多次被评为经济日报“十佳记者”“十佳编辑”“敬业爱岗标兵”。荣获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第15届、21届、23届、27届、29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等称号。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荣获第16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遵循实践规律,写有“脚力”的评论
记得刚进报社头两年,写的评论经常被领导批评为“学生腔”。怎样克服?既要悟,更要行。1998年,经济日报开展了一项重大活动,将全国60个县和县级市确定为“经济日报农村调研点”。这既是为了纪念我国农村改革20周年,也是因为在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下,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农业基础、把农村经济搞上去,才能让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增加发展回旋余地的国家“底盘”更厚实。
按照报社编委会的安排,评论员也要去调研点采访。我选择了辽宁和四川的两个县。东北和西南,经济发展水平不一,但调研中我的深刻印象基本相同,就是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长年居住在大城市,习惯了方便热闹的消费生活,而那时的农村基本没有像样的超市,小卖部里密密匝匝堆放着各类粗制滥造的生活用品,劣质包装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更重要的是,当时农村刚刚经历了一轮“建房热”,参观了几户农家,室内倒是宽敞明亮,但是家用电器并不多。一问,才知道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供水、用电、道路、电视信号接转等问题解决得不好,消费环境是个障碍。再就是家电企业不愿意做农村市场,尽管当时有“送货下乡”活动,但产品设计却很少针对农民需求,适销不对路。只有海尔集团有眼光,设计了一款能洗地瓜的洗衣机,排水管特别粗,很受欢迎。
一路看下来,感慨良多。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城市市场处于“消费无热点”的困境,而农村市场恰恰是天地宽阔、大有可为。攥着调研得来的满满“干货”回到报社,我写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城里人为何要关注农村》。
文章开头直接点明,城里人关心“三农”,不仅是关心他人的事,也是关心自己的事。城里的企业要关注农村,因为这是实实在在的市场增长点;城里的干部要关注农村,因为城乡协调发展不仅是一时之策,更是长远所需;城里的普通人也要关注农村,因为“三农”对于积蓄深化改革的力量、强化经济增长的支持因素、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繁荣稳定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三个层面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这是我做经济日报评论员的第三个年头,写完后感到特别痛快,第一次真切感觉到“文章是有力量的”。交稿后,时任总编辑艾丰把标题改成了肯定句——《城里人要更多关注农村》,并在稿签上写了长长的一段话,明确提出一定要鼓励青年记者编辑多下基层,脚底板下才能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事实证明,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要“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评论也并不例外。接了地气的文章,从内容的丰富程度到对社会的影响程度,都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冥思苦想的文章所能比的。
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无论理论研究、新闻报道还是文学创作、艺术创造,其全部灵感和素材都蕴含在社会实践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脚力”始终是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乃至整个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归根到底,“眼力”“脑力”“笔力”都要从“脚力”中得来。“四力”之中“脚力”为先,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生动体现。
遵循认识规律,写有“眼力”的评论
记者的眼光,决定记者的高度。一个合格的记者不仅能够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而且还应具备“发现”的独特眼光。
2010年我撰写的《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就是一篇依靠“眼力”发现的评论。
《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原文
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汇集了奇瑞、比亚迪、东风、一汽、上汽、广汽等一批国内自主汽车厂商,集中展示了他们最新研发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展会回顾和总结了我国自主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为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自主汽车开辟了新的渠道,对推动我国自主汽车产业不断创新、更好地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汽车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拥有自主技术,推出自主品牌产品。事实证明,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由汽车市场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
当前,我国汽车业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重大挑战。一方面,我国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再次保持了令众多国外汽车市场羡慕的“销量井喷”,汽车销量高达901.61万辆,同比增长47.67%。业内人士指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心将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转移是历史必然。另一方面,世界新能源汽车时代提前到来。面对全球范围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巨大环保压力,作为石油消耗和环境污染“大户”的汽车业正在进行一场重大技术变革,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并由其逐步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是大势所趋。为抓住汽车技术革命带来的新机遇,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和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跨国汽车企业纷纷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力求在开发新能源汽车方面占得先机。国内汽车企业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当前的机遇与挑战,主动适应国内汽车市场的迅猛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和制造水平,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在这次展会上,新能源、节能减排车型占展出车辆的20%,成绩令人欣慰。这几年,国家不断加大对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广大汽车企业也不断增加对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研发投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差距不大,尤其在纯电动车方面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燃料电池轿车研发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些都表明,我国汽车产业完全有能力抓住新能源革命的历史机遇,赶超国际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汽车产业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努力占据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谱写汽车业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
那一年的7月15日,一场规模不大但是分量很重的车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说规模不大,是因为参展的企业不过区区16家,所展车辆不过是154辆热销车型、新能源汽车、概念车,展车数量连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的零头都算不上。
说分量重,因为这是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重点展示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这150多辆汽车,全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更有些出人意料的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贾庆林和李长春先后到会参观,陪同的有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和工信部副部长苗圩等。这样高级别的“参观团”,在以往任何车展上从未有过。新闻敏感告诉我,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我快速进入现场参观,并采访了一些企业代表。有了现场感,评论写起来就不一样了。从立意上看,第一,我国虽然是汽车市场大国,但还不是汽车产业强国,必须清醒地认识机遇和挑战;第二,汽车工业伴随新中国一起成长,在各类制造业中极具代表性,他们的探索和经验对推动我国全方位自主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一篇大评论的框架基本形成了。
立意之后,就是证明。经过搜集材料,我了解到,当时美、日、德已经相继确定2015年前后(比原预计提前10年)进入“零排放”汽车的批量生产时代;国内汽车市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从技术水平看,当时中国汽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日益缩小。外因、内因、动因……皆可证明“自主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选择”。
文章写到此,还差“一口气”,就是中央级党报评论应该体现的大局观。这次采访还令我深思的是,展会同期举办了一个论坛,主题并非“光荣与成就”,而是“发展与挑战”。汽车业的清醒与自省,对中国制造业也有重大启示意义。我们要从汽车市场大国迈向汽车产业强国,同时也要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由此,文章的立意升华到“中国必须而且能够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强国’”,成为这篇评论员文章的点睛之处。2011年,此文获得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都说新闻工作者是时代风云的观察者。新闻工作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锤炼过人的“眼力”。因为观察是记录的基础,“看得见”“看得准”是新闻工作的基点。
敏锐的“眼力”,可以提升记者的发现力和挖掘力,能够在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中寻找到好选题、好故事、好观点;可以提升新闻工作者的判断力和鉴别力,更准确地探寻新闻现象的本质。应当说,有了好的“眼力”,才能在“脚力”的基础上找到有新闻价值和传播意义的报道角度。恩格斯曾说过:“对于编辑报纸来说,学识渊博并不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善于从适当的方面迅速抓住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也是指事物身上蕴含的预示某种发展趋向的问题。
2021年8月,本文作者齐东向(右)在酒泉钢铁集团采访。该企业的新型选矿生产线能把每一块矿石“吃干榨尽”,实现了在绿色生产中“点石成金”。
增强“眼力”非一日之功,既要在培养训练中提升“眼力劲儿”,又要在工作实践中造就一双“新闻慧眼”。这里既需要辩证思维的训练,也要提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修养,多学习、多思考、多实践,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
遵循思辨规律,写有“脑力”的评论
新闻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005年初,经济日报刊发的编辑部文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一文,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这篇文章的选题,就是来自2004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年学习中央精神,当时的会议公报一出来,我们就发现了一个从未看到过的新词——“自主创新”。我们反复推敲这一新词出现的背景,请教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学者,梳理和思考自主创新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用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刊登在2005年2月8日的经济日报一版。
文章针对我国相当多的企业和行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而屡屡受制于人的现象,明确提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以大量翔实的数字和充足的论据指明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危害,深入分析造成的原因,并研究国际形势、列举国际经验,从全球战略的角度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文章见报的那一天,正是大年三十。我们没有想到,中央领导同志会关注这篇文章,并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希望大家认真研究学习。随后新华社转发此文,北京日报等20多家省市区级党报及时刊发了新华社电讯稿。学习出版社将此文单独出版发行,供全国各地区党委、政府理论中心组学习。本文获经济日报2005年度“十大新闻精品奖”第一名,并于2006年获得第16届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党中央精神是指导经济工作的“指挥棒”,勤用脑、察微调、见大义,题目自然来。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第一次提出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对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规律的深刻认识,必然会对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7月底,经济日报率先刊发编辑部文章《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并作出判断——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只有适应新常态,看到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才能把握发展主动权。这在近年来的经济工作中已经得到了充分印证,对于学习宣传习近平经济思想也是一个重要的推动。
一位专家最近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对于不少企业和行业来说,则很容易陷入被动。
这个提醒值得重视。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许多特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放缓,更表现为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再平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转型,也意味着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在这样的重大关口,如何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深刻认识新趋势,主动适应新变化,积极抓住新机遇,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寻找发展平衡点、选准改革突破口、牢牢把握主动权,实现“新常态”下长期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尤为重要。
一、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规律的科学判断
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当前,世界经济长期结构性调整、新一轮产业变革融合与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转换相互叠加,在这样一个发展阶段,如果继续追求过快的增长速度,甚至不惜用政策“推高”,不仅违背经济规律,而且会加剧已有矛盾、带来诸多风险,造成经济的进一步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战略高度,表明中央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变化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正在对宏观政策的选择、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产生方向性、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二、新常态下的新变化、新趋势、新机遇
“企业的日子不好过了”。过去“中国制造”得益于低成本优势,但现在形势完全变了。一方面,各项成本上升无法阻挡,企业只能接受;另一方面,生产过剩导致过度竞争,企业利润空间已经大幅减少,企业想通过提高产品价格把成本转移出去几乎不可能。前些年,我国经济总体处于高增长期,而且一波接一波,前期过剩的生产能力会被随后的经济扩张所消化掉,但如果后面没有新的经济扩张了,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尖锐,企业发展将会面临极大考验。能不能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竞争新优势,对很多行业企业来说是一场“生死之搏”。“传统的手段不好用了”。过去,一旦经济增速慢下来,宏观调控常用两手,一手是宽松货币政策,用以扩大贷款、刺激投资。现在,我国的存量货币规模相当可观,财政扩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在这种复杂情况下,继续扩大赤字和超发票子,不仅达不到政策效果,还容易掩盖结构性矛盾,给未来发展埋下隐患。所以,加快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不断探索定向调控、精准发力的新做法新经验,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综合国际经验和我国现实情况看,在增长阶段转换时期,经济的最大特点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新常态下的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突出表现为:一、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二、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四、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在这些升升降降之中,先进生产力将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既能涌现一系列新的增长点,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也要使一些行业付出代价、伤筋动骨。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现在我们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等。让这些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面对新常态,我们还要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创建新的竞争优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用“开放红利”稳固“全球化红利”,以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激烈的国际经贸格局变化中争取主动。
面对新常态,如果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就能够抓住机遇,实现新一轮的创新大发展;如果因循守旧、止步不前,就会处于被动境地和淘汰行列。我们要把对新趋势、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把握,同本地区、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谋划新的发展。
三、开启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支撑长期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日渐式微时,我们唯一的出路仍然是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继续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动力,以改革开放红利开启一个提质、增效、升级的经济发展新阶段。面对紧迫的任务,更要胆大心细,找准改革突破口,让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领域和环节,力求“一子落”,激发“全盘活”。
比如资本市场。资本是流动性最强的生产要素,是牵动发展全局的一条经济血脉。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既有利于分散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信贷的风险,也有利于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投资需求和增加更多财产性收入。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一头连着投资、一头连着消费,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资本市场中的体制性制度性问题,加快释放资本潜力,使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获得更加充实的血脉滋养。
比如科技创新。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已经走不通,新路就在科技创新上,这是一招“先手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过度行政化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有限的科技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就要紧紧抓住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有步骤地系统推进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现代科技体制,最大限度调动和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创新活力,解放和发展“第一生产力”。
比如扩大消费。消费是最终需求,也是社会再生产得以顺畅运行的关键环节。13亿人的大市场,是中国经济独一无二的最大优势,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消费、真正重视消费,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为重点,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税制改革,同时在开辟新的消费增长点上下功夫。
比如制度创新。当前扩大开放面临新的考验,探索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模式创新,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意义重大。为此,上海自贸区的试点以及实施的“负面清单制度”“工商一口办理”“过程监管”等措施,将为各地提供成熟的经验。当前一些地方把自贸区当成招商引资、跑马圈地的“利器”,显然还没有摆脱传统思维定势。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基石是制度自信和制度创新,迫切需要用新思想、新办法破除长期积淀的旧习惯、老框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通过各领域改革的联动集成,激发市场活力,构建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机制。
应当强调的是,在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中,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对于产能过剩、地方债务、房地产泡沫以及信用膨胀、财政收支压力等方面的问题,还需强调底线管理、主动有为。
当前,中央反复释放“经济增速放缓处于可容忍范围”信号的同时,正在有条不紊地按着既定步调推进改革,态度和力度都表现出强大的定力和决心。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以一往无前的进取意识、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让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实践证明:没有发现,当不了好记者;只有发现没有思考,当不了“大”记者;不善于动脑、不勤于思考的人,显然不适合做记者!
身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有效性不仅体现在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如果你要成为从事调查报道的记者,就要熟悉如何对复杂的信息进行比对分析,动脑筋、想办法,探寻事实真相、厘清问题脉络;如果你要成为从事社会报道的记者,就要努力寻求视角创新,不断思考怎样在新闻报道中注入人文关怀、体现社会大爱。要高度重视分析力和思考力,努力成为有思想、有深度的记者。
遵循传播规律,写有“笔力”的评论
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功力,有“人人心中所有,个个笔下所无”的写作功夫。但这个“笔力”的锤炼,又是极难的。因为笔力看上去没有标准,但事实上却在文中处处体现。有好笔力的文章,一定是有历史厚重感的文章。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和积累。
有人会说,历史是旧的,新闻是新的,历史对于新闻有什么作用呢?要看到,历史不会原样重演,但历史逻辑的力量远比很多人想象的要强大。一定程度上,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不了解历史,就不善于发现新闻;不了解新闻,就难以理解历史。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结合历史经验地“学”,通过充分熟悉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广泛探索和实践经验,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对创新理论的理解才会更加透彻,与实践相结合才会更自觉、更坚定。
2020年12月,经济日报连续刊发编辑部文章《直面大变局的伟大斗争》《奋进新时代的伟大开创》,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丰硕开创性成果基础上,还联系几十年来中国经济走过的风风雨雨承受的种种考验,写道:
我们常说“让历史告诉今天”,这个历史,包括了世界史和中国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研读100多年来我们党充满艰险又充满辉煌、历尽苦难又奇迹迭出的历史,可以总结出这样两条:一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二是“和人民在一起”。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体现中国特色;“和人民在一起”,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其间蕴含着“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重要法宝。
学习历史,全在运用。鉴往知来,才能做好今天的事,开创美好的未来。历史中蕴含着发展的常识、规律、经验、教训,历史观和大局观决定我们站立的高度。吸取历史深处的“正能量”,才能培养深远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更有助于分析、判断和解决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对于未来发展,我们既要有现实紧迫感,也要从历史中找到信心和耐心。这么大的国家,只要方向正确,只要能够“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一定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文章经授权转载自“新闻战线”公众号,作者齐东向
主编:刘娟
编辑:蒋婷婷
值班编辑:李磊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