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学就会的吸睛开头来了,跟着人民日报这样写

学习大国 传媒茶话会
2024-11-08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导 读


在日常写作中,你是否为开头不够“吸睛”而苦恼?


即使有了大致思路,文字却还是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想要用最短的时间吸引读者的目光,需要掌握哪些写作要领?


本文收集了《人民日报》常用的三种文章开头类型,搭配案例,吸收效果更佳哦,快快加入收藏夹,一起学起来吧!



SPRING HAS ARRIVED

场景性开头,注重还原细节


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带领读者进入画面,引出文章主体,这是最常用的开头写作方法之一。想要写好场景式开头,细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不可或缺。


尤其要善于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将场景氛围感“拉满”。场景本身作为客体,是冰冷的,而活动于其间的人物,则是具体的、鲜活的,也是与文章主旨相关联的。精彩的行为动作描写,如同耳边一声锣响,让人心生向往,更是将文章的主人公、叙事的要点主旨点了出来。


案例来了 ↓ ↓ ↓


身穿橡胶连体服,河水没过大腿,贵州铜仁市生态环境局松桃分局环境监测站站长滕建玮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河流断面监测点,取水、静置、装样、封样,一系列操作动作娴熟。


——摘自:培育循环产业 护好一江清水


“丁零零……”夜晚的手机铃声把郑仁才从睡梦中叫醒,“郑医生,我家孩子发热,说全身都痛……”询问情况并安抚了电话那头的梁婶几句,郑仁才赶忙从床上爬起,拄起床边放着的拐杖、扛起药箱,就往梁婶家中赶。经过检查,配药打针,孩子慢慢退烧、睡着,郑仁才也安下心来,回到自己家中已是深夜。


——摘自:郑仁才 为了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走进湖北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邓南街道窑头村,一下车,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彭珍东缩紧了脖子,哈着热气,走在被大雪覆盖的田埂上,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麦苗长得还不错,基本没有受冻害影响。”他扒开厚厚的积雪,拔出一棵青色的麦苗,捻开叶片和根须,安抚身旁的武汉永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曹永贵。


——摘自:守护小麦安全越冬


SPRING HAS ARRIVED

举例说明式开头,素材引出关键词


以举例作为开头有两种常见方式,即排比式与特例式,后者更强调针对某个具体的典型案例进行描述,以此引入中心论点。


如果相关话题素材“内存”够用,可以尝试排比式写法。不过,挥洒文采之后别忘了,在排比句后一般需要搭配总结句,点明主题或关键词。


案例来了 ↓ ↓ ↓

在出行软件上预订同一间酒店,不同账号价格不同;使用打车软件,“钻石会员”价格还高于新会员,且更难打到车……一直以来,“大数据杀熟”是广大群众期待整治的问题。不久前,有网友在网上分享购买机票的经历:用3个账号,买同一趟航班同一舱位,价格最多相差900多元。春节前后,人们出行增多,大数据杀熟问题再次引发热议。


——摘自:加强平台监管,防止“大数据杀熟”


订阅时“一路畅通”,退订时“百转千回”,甚至有时根本找不到退订的入口——类似这种“自动续费”的套路,很多人都中过招。


——摘自:建议加强对“自动续费”监管


熙熙攘攘的乡村集市里,乡亲们携幼伴老来赶集,“赶”出一种热闹欢腾;锣鼓喧天的古老戏台上,演员们婉转吟唱好戏连连,“唱”出一腔乡土情怀;觥筹交错的长桌宴席间,亲朋们欢聚一堂共享佳肴,“品”出一味烟火家常。节日期间,各种形式的乡村文化产品琳琅满目,唤起人们的乡土乡情。


——摘自:让乡土文化之美滋养更多人


在古色古香的胡同里徜徉,寻找时光的影子和城市的文脉;在风景宜人的绿道上骑行,享受周末的闲适和惬意;在琳琅满目的集市中流连,感受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到美丽古朴的乡村去,体验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挖掘深度体验,感受人文气息,近段时间以来,本地游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


——摘自:以文旅新业态赋能美好生活


SPRING HAS ARRIVED

提问式开头,巧妙增强阅读兴趣引出关键词


复杂的技巧融会贯通需要时间,而提问式开头作为最简单最直接的开头手法,主打一个万能又好用。


设置问题时需要注意,提问式的目的在于引导读者的思路,要能用问题让读者思索,让读者好奇。反问、设问……只要使用得够巧妙,小小的问号就是撬起读者兴趣的杠杆。


案例来了 ↓ ↓ ↓


“老马”是哪个哟?


2023年11月下旬,一封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邀请函发到了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请退休多年的马善祥到校为全体学员和教职工作报告——扎根基层30余年,先后获评“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优秀人民调解员”等荣誉称号,顶大的“面子”,老马配得上。


——摘自:构建“家门口”解纷队伍


长在重庆市忠县大山上的橙子,到海外消费者手中,最快要几天?答案是5天。回想第一次销往海外,首批鲜橙抵达目的地花了约1个月时间,严重降低了品质。为了畅通橙子的出海路,当地有关部门和果农一起想办法,加强田间管理,优化保鲜技术,熟悉贸易标准,改善运输细节……这是“小橙子”走向“大市场”的历程,也是“一棵树”富一方百姓的启示。


——摘自:大山鲜橙远销海外的启示


假如没有快捷物流、快递小哥,山里的日常消费是何光景?


——摘自:“小包裹”映射活力中国


本文转载自“学习大国”微信公众号

主编:刘娟

编辑:蒋婷婷

校对:李媛 毛洁


  END  


往期推荐

这家市场化财经媒体为啥能得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一等奖?

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等行为,中央网信办出手

河北通报央视记者采访受阻引争议!官方通报何以服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茶话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