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亚峰丨21世纪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述评
✦
✦
✦
摘要
对21世纪头20年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学术特征、代表作品和存在问题做一总结归纳,笔者认为有三个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历史仍有不少有分量的成果问世。
作者:夏亚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研究员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
原题:《英文学术界冷战史研究二十年:回顾、批判与展望》
本文载《社会科学文摘》
2022年第7期
1945年至1991年冷战期间,学者们就已经根据公开的有关资料和新闻报道进行冷战研究,并形成三大学术流派:50年代的正统学派或称传统学派、60—70年代的修正学派、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后修正学派。冷战结束以来,随着有关冷战的档案文献陆续公布,著名历史学家盖迪斯教授于1997年提出“冷战史新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在于利用多方档案以及“这场冲突所有主要参与者的记录”,将冷战作为一个有始有终、首尾完整的事件来重新理解、重新解释。本文对21世纪头20年英文世界冷战史研究的主要学术特征、代表作品和存在问题做一总结归纳。概而言之,笔者认为有三个相关联的特点: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冷战与第三世界成为研究热点;冷战时期欧洲的历史重新受到关注;有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历史仍有不少有分量的成果问世。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
1991年美苏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之外的历史学家提出冷战研究“去中心化”的议题,希望不要仅仅从超级大国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冷战史。2013年,由美国学者穆尼和兰扎共同主编的《去中心化的冷战史:地方和全球变化》论文集出版。这本书对冷战研究中以超级大国对抗为中心的主流叙述提出挑战,分析视角转向地方层面和区域性的冷战经历,着眼全球冷战时期社区层面的历史,讨论的案例包括日本、印度尼西亚、匈牙利、瑞士、安哥拉以及拉丁美洲国家,还涉及美国社区史,揭示了冷战年代普通人与政治精英的互动。将目光转向社会和文化领域显然是“去中心化”冷战史研究又一个重要方面。
冷战研究“去中心化”就是将冷战时期的中小国家放在显著的位置,从冷战时期发生在中小国家的事件中寻找他们与冷战的直接联结,而不只是关注他们与超级大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冷战中的大国——美国、苏联和英国的故事放到恰当的位置。这样就需要将冷战冲突与发展和冷战之前的一系列问题如非殖民化、民族国家的形成、阿以冲突、欧洲一体化等命题放在一起作综合考察,从而修正欧洲中心论的冷战史标准叙述。2020年出版的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吕德量教授所著《冷战:亚洲、中东和欧洲》一书,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尝试,是一部冷战史研究的力作。作者将冷战史的叙述从全球性、影响全局的历史性事件转向地区性、局部性的冷战事件,较好地解释了中小国家在冷战中的作用。本书涉及的研究领域宽广、资料翔实,特别是有关中东冷战的论述很有新意。
加强冷战时期超级大国对第三世界干涉的研究是文安立倡导的冷战史新研究“去中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也成为过去20年冷战史研究的一个热点。文安立在2005年出版了《全球冷战:第三世界的干涉与我们时代的形成》,讲述的是第三世界国家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它们的干涉。由于美苏两个军事集团的存在和对峙,冷战中的欧洲陷入僵局,取得新突破的空间和机会很少。相反,美苏对抗在第三世界却有可能取得突破,成为美苏两家推广和验证各自遵循的一套政治理论和经济发展模式的场所。文安立认为,冷战最重要的方面既不是军事和战略问题,也不是以欧洲为中心的问题,而是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发展相关联的问题。美苏在第三世界的争夺,实际上代表了冷战最主要的方面和最核心的问题。文安立提出“全球冷战”的概念,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冷战具有全球影响,但并没有“全球冷战”。“冷战”只出现在欧洲和北美,而东亚、非洲、东南亚、中东、中美洲则是发生了灾难性的热战。尽管如此,文安立这本书是“去中心化”研究方法的一个代表性成果,对其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2017年,一部完整的冷战通史问世了,“冷战的故事”得以重新全面讲述,这就是文安立的《冷战:一部世界史》。作为一部通史性的著作,它以叙述为主,自始至终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这也是该著有别于一般通史著作的一个特点。《冷战:一部世界史》比他的《全球冷战》视野更为宽广,内容更为丰富,包括了东西方的冷战史,也包含了南北方的冷战故事。然而,该著还是传统外交史的写法,以国家和上层精英的活动为主,这让区域研究的专家们不太满意。比如,文安立对拉丁美洲冷战历史叙述过于简单,也较为平淡。笔者认为,文安立已经放弃了“全球冷战”的提法,转向比较传统的冷战史写法。毕竟,冷战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大国之间的对抗与冲突。没有“全球冷战”,也就不可能写出一本像样的冷战全球史。
与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不同,在西方学者的论著中,冷战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属于第二世界。2016年由美国学者巴比拉克教授和杰西尔德教授共同主编的从跨国史的角度研究冷战时期社会主义世界奉行国际主义的论文集《冷战时期社会主义世界的国际主义:探讨第二世界》出版。该书讨论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间以及与阵营外国家间的技术转让、思想交流与传播、人员往来,属于冷战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论文集的12位作者通过考察社会主义世界的全球交流的文化方式和社会方式,包括对领导人的个人崇拜、文学、电影、电视、音乐、建筑、青年节日、文化外交等不同形式,探讨了哪些因素促进了社会主义世界文化繁荣,哪些因素阻碍了社会主义世界文化的传播。2019年由三位欧洲学者共同主编的研究冷战时期社会主义世界全球化的论文集《另类全球化:东欧和后殖民世界》出版。该书探讨的是1953年斯大林去世之后,一个不断国际化的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第二世界)与二战后非殖民化进程中新独立的民族国家(第三世界)的互动关系,认为双方的这种联系是社会主义世界国际主义实践的重要方面。这两本论文集是“去中心化”冷战研究的重要成果。
传统冷战史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关注冷战研究“去中心化”这一议题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传统冷战史研究仍有佳作不断问世,欧洲冷战历史研究重新受到重视,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在过去十多年中,有不少学者认为需要重新审视欧洲在冷战中的地位。毕竟,冷战源于欧洲,特别是美苏双方对如何解决欧洲大陆历史性的冲突,包括德国二战后在欧洲的地位等问题各执一词。战后初期,美国对苏联实施的遏制政策,稳住了西欧社会及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使得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计划经济模式没有对西欧社会产生影响和冲击。到了50年代末,苏联希望通过支持第三世界反帝民族解放运动来壮大自己的力量,改变东西方阵营对抗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境况。然而,第三世界的任何一场冲突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东西方冲突的走向。尽管冷战对抗在50年代后期逐渐扩展到了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但欧洲在美苏对抗中仍然处于中心地位。实际上,也只有在欧洲,美苏为了维护脆弱的力量平衡,甚至做了开打核战争的准备。到了80年代初期,两个超级大国间的对抗有所缓和,而苏东阵营内部危机四起(首先出现在波兰),于是冷战对抗的中心又回归欧洲。只有在欧洲,美苏任何一方的退让都意味着在冷战对抗中的全面失败。到了80年代后期,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对美国所作的让步和退却,导致冷战以十分不利于苏联战略利益的方式结束。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中、东欧剧变,标志着苏联对这些国家控制的结束、冷战对抗的弱化以及两极对抗的终结。
在传统的冷战史研究著作中,欧洲只是超级大国对抗中的一个客体。在最近十多年出版的著作中,不少学者在研究欧洲冷战历史进程时,将欧洲放在中心位置进行考察。2019年出版了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斯泰尔研究冷战起源的大部头专著。作者不仅使用了美、英、俄、法、德等大国档案,也使用了塞尔维亚和捷克等小国档案。书名为《马歇尔计划:冷战的开始》,但作者研究的不只是马歇尔计划,还包括德国分裂、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诞生等与欧洲冷战起源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斯泰尔不仅讲述美国政要如总统杜鲁门、国务卿马歇尔、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凯南在制定马歇尔计划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对西欧领导人如英国首相贝文、法国领导人比多在推动马歇尔计划的执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欧洲学者组织编写的两本论文集,突出冷战后期欧洲再次成为冷战斗争的主战场。其一,由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诺迪主编的《欧洲缓和的危机:从赫尔辛基到戈尔巴乔夫(1975—1985)》一书出版于2009年。该书阐述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国际体系中欧洲方面的演变,涉及的问题包括:人权,1977—1987年欧洲导弹危机,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军事方面的革命性变革,经济的发展、停滞及其后果。利用新发现的档案资料,该书对超级大国主宰国际体系转变的传统观点提出挑战。其二,2008年出版了由巴黎第三大学博佐教授等四位欧洲学者编辑的论文集《欧洲与冷战终结:重新评价》。该书着重研究欧洲的历史进程和欧洲政治人物在冷战结束过程中的作用,考察了西方阵营的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以及东方阵营的波兰和匈牙利,特别是这些国家当时的领导人在冷战终结过程中的不同作用。这两本论文集都是运用新档案资料研究冷战终结的重要成果,关注一些过去很少研究的课题。
在关注“去中心化”冷战研究的同时,笔者也注意到过去20年由于从尼克松到老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档案的解密以及苏联相关档案的公布,美苏冷战的历史研究也有不少优秀成果发表,其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有关冷战和平终结的研究。这是一个广受历史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关注的课题。10年前,笔者曾发文提及美苏冷战结束是一个广为争论的话题,在冷战结束30周年之际,从目前发表的研究成果来看,争论主要围绕两个最主要问题:冷战为什么会结束?谁赢得了冷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研究冷战的终结,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第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的终结与里根政府对苏联施压,搞军备竞赛,迫使苏联让步密不可分,美国赢得了冷战。盖迪斯教授是“里根胜利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极为推崇里根,认为里根有一个和平结束冷战的大战略。第二种观点为戈尔巴乔夫本人理念的变化是冷战和平终结最关键的原因,认为戈尔巴乔夫有人文主义倾向,接受西方理念,厌恶核军备竞赛,希望与西方建立新的大国关系。这种观点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牛津大学布朗教授,他是西方研究苏联问题最重要的学者之一。第三种观点认为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多方面的因素所致,冷战终结也是如此。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并不否认戈尔巴乔夫和里根等领导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认为必须重视研究苏联在80年代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也就是苏联经济已经无法承受与美国军事对抗,这最终导致冷战以有利于美国和西方的方式结束。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21世纪头20年里,英文世界学者们对于冷战研究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还难以达成共识。例如,什么是冷战?冷战史研究应该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耶鲁大学文安立教授认为,冷战是一种“国际体系”,与16、17世纪的英国—西班牙两极对抗以及11世纪中国宋朝和辽国的两极对抗有类似之处。这种国际体系的特点是两极对抗、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积极动员同盟者参与各个领域的激烈斗争。哈佛大学克莱默教授认为,冷战有三个根本特点:一是发生在二战结束至80年代末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二是美苏的对抗有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色彩;三是世界分裂为由美苏主导的两大阵营。在过去十多年中,冷战研究“去中心化”也引发不少争议和批评。其一,有学者指出,“去中心化”冷战研究导致研究方法和概念工具含糊不清。过分强调“去中心化”,强调挖掘新档案,忽视冷战时期冷战史研究成果的价值,得不偿失。其二,一些冷战研究学者,过分强调自己研究的新发现(如所谓“尾巴摇狗”——冷战时期小国、弱国对大国的影响和利用),其实国际关系研究学者早已提出这样的说法,已经有很成熟的研究成果。其三,冷战研究的庸俗化问题。早在2000年,康纳利教授就发文指出,不能将冷战时期发生的任何事情都用冷战视角来分析,有些研究需要“取下冷战的透镜”。
冷战结束以来的30年,由于多国档案的解密,以“去中心化”为特征的“冷战史新研究”,为很多学者所认同和采纳。他们注重第三世界与冷战的研究,出版了不少很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冷战史研究突飞猛进。30年来,除了美国和英国较早建立的冷战研究机构之外,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研究冷战的学术机构,例如中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匈牙利等,形成了阵容强大的冷战研究学者队伍。最近几年,由于新的档案材料的公布减少,国际冷战学术界已经逐渐沉寂,最初的兴奋与激动不复存在。冷战将与一战、二战一样作为一个有完整时间段的历史事件为人们所记住并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冷战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有全球影响的历史事件。冷战与欧洲殖民帝国的解体同时进行,冷战与非殖民化相互影响,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基础。冷战也标志着核时代的降临,深刻影响了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例如两极稳定性的理论。1991年之后,人们常常说是“后冷战时代”,这也标志着冷战研究将是一个永恒的学术领域。由于多国档案的实际存在以及不少掌握多种语言的学者加入了研究队伍,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以“去中心化”为特征的“冷战史新研究”会有更多的佳作发表。与此同时,仍会有不少学者在美苏冷战历史研究的领域继续耕耘。
相关推荐
《社会科学文摘》往期目录
葛兆光丨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鲁西奇丨汉官威仪:中国古代官府的权力
李伯重丨信息收集与国家治理:清代的荒政信息收集系统
王巍丨百年考古与中华文明之源
瞿林东丨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
✦
更多推荐